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常兴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4457531
  • 页数:61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为了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号召而编写,全书共分导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展望等七部分,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方方面面加以系统论述,并收录各地各级农村主管领导有关文章270余篇,以为各地借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目录

第一部分 导论篇 3

第1章 中国农村建设的历史变迁 3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农村建设与探索 3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建设与改革 7

第三节 台湾地区的农业发展与农村建设 12

第2章 新农村建设的国际经验 17

第一节 韩国的新农村建设 17

第二节 日本的农村振兴策略 27

第三节 欧盟的农村建设政策 32

第四节 美国的农业发展政策 37

第3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来源 41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重农思想评述 4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三农”问题的论述 47

第三节 历届中央领导集体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思想 57

第4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目标 68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 68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原则 72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 82

基层实践 92

以实施“三百”工程为总抓手 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马金忠 92

顺应群众意愿 统筹城乡发展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黄正强 95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 崔波 99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与思考 曹百胜 102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思考 高领 106

明确新思路 建设新农村 曹斌 109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看法 黄小平 112

以“四项建设”为载体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罗利民 冯立新 114

关于冷水滩区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与建议 周进堂 117

充分发挥华侨优势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吴胜军 121

从建设新旅顺要求出发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张荣杰 124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初步认识 李敏 128

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路子 王长忠 131

突破关键节点 构建“六化”新农村 孙荣章 134

贯彻科学发展观 加快新农村建设 张津梁 137

提高认识 科学规划 扎实推进新泰市新农村建设 辛显明 14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之所见 何文采 143

提升农村产业发展水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丁选户 146

统筹城乡科学发展 “六曲”联唱建新农村 刘卫东 149

对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张春华 152

把握机遇 加快发展 扎实推进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方曙光 155

新农村建设要围绕“新”字做文章 赵正风 158

建设新农村要克服“四种误区”树立“四种观念” 胡运星 161

新农村建设要把握好四个问题 何邦军 163

认真贯彻一号文件精神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刘晓锋 朱俊华 166

一个方针 两大工程 五项工作 助推邹平县新农村建设 魏克田 169

统筹城乡发展 壮大县域经济 张民生 172

突出重点 狠抓落实 积极稳妥推进平武新农村建设 廖明 175

统筹城乡 整体推进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徐振溪 刘中会 177

以板块运作方式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虢正贵 180

以工哺农谋发展 以城带乡促和谐 马福华 182

统筹城乡 突出重点 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赵晓明 张建兵 186

抢抓机遇 奋发有为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再创佳绩 郝耀平 189

贵州省册亨县羊场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纪实 莫武安 韦应荣 192

找准突破口 建设新农村 崔国欣 194

抓住重点 明确方向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张晓华 196

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和谐新农村 丁东明 199

抢抓新机遇 迎接新挑战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邱宝文 202

璧山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措施 陈启江 205

调兵山市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刘中华 209

巫溪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模式选择 张邦平 213

沈丘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纪实 范少英 216

阿克陶县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和挑战 哈丽旦·吐逊 陈虎 廖开军 220

同心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及对策 马吉芳 223

立足发展 统筹协调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雷占元 226

因地制宜 多策并举 扎实推进兰山区新农村建设 左沛廷 230

第一节 粮食的属性和特征 235

第二部分 生产发展篇 235

第5章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粮食安全 235

第二节 中国粮食供求预测 250

第三节 中国粮食安全及其预警 267

第四节 构建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280

第6章 农村土地经营管理体制 298

第一节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概述 298

第二节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311

第三节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 318

第7章 农业结构调整与新农村建设 331

第一节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效及问题 331

第二节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和方向 339

第三节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措施和机制 344

第四节 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新要求 349

第8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中国农业国际化 354

第一节 农业生产经营概述 354

第二节 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 374

第三节 WTO与中国农业国际化 390

第9章 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406

第一节 农业技术创新的概念和特征 406

第二节 农业技术创新的分类和机制 412

第三节 科技兴农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426

第四节 新农村建设的科技战略与对策 432

基层实践 443

突出重点 扎实推进南充市新农村建设 王宁 高先海 443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应把握好五个要素 嵇道峰 金孝华 446

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促进诸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刘德成 邹庆忠 450

立足实际 突出重点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朱福林 454

探索新思路 展开新举措 周天培 458

强产业化经营 促跨越式发展 陈正广 461

谋发展 强堡垒 聚民心——记江油市方水乡白玉生态观光农业园党总支书记邓怀才 中共四川省江油市委宣传部 464

大力实施“金土地”工程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张俊国 467

坚持用创新的思路谋发展 郝有民 470

“八抓”优化措施 构建增收和谐环境 杜泽其 473

做好“加减乘除” 促进生产发展——金堂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与探索 何立斌 476

发展农业产业化 促进新农村建设 张洪 冯建生 480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胡亚锋 485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张志芳 488

以特色经济的大发展 实现县域经济的大跨越 李青春 492

围绕三大主导产业 强势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张志锁 495

培育“两白一绿”主导产业 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壮大 白清长 497

壮大经济实力 关注民计民生——安次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纪实 王金忠 500

培育产业集群 提升县域经济 武金良 503

壮大主导产业 发展农村经济 杨靖武 506

围绕山区优势 发展特色农业 赵加伟 509

强化农民主体地位 加快农村发展步伐 李友平 513

发展银杏产业 促进富民强县——赴江苏考察银杏产业报告 廖金辉 515

打造“一城三园五区新百村” 构筑新农村建设特色模式 徐公德 519

政府统筹 社会参与 市场运作 科学规划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卢佳林 522

丰县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赵保华 524

找路子 送技术 强监督——南靖县建设新农村的路子 简经纬 528

固本清源治产地 严把三关提质量——邵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回顾 李代松 莫军耀 531

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增长方式 推动县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岳景君 534

认清形势和任务 努力推动九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高凤昌 537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董继德 540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山东省沾化县人民政府调研室 543

发展高效农业 做大产业规模——邳州市三大主导产业支撑新农村建设 王慎友 547

阜宁县坚持外向带动战略 高效农业发展势头迅猛 施建霞 550

新华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验和建议 杜欣 552

调优结构 科技兴农 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新产业 刘小强 556

壮大油茶产业唱响“中国油茶之乡”品牌——上饶县油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苏振文 558

科学有序地放活农村土地使用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举措 郜开佳 562

科学统筹求突破 真抓实干强基固本——苍山县构筑“三个体系”助推农村经济发展 傅信民 565

发展特色支柱产业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王宗福 568

实施五村工程 推进新农村建设 黄福良 570

放活:欠发达地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方波 573

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 大力打造绿色小枣品牌 谢晓勇 576

第三部分 生活宽裕篇 581

第10章 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和措施 581

第一节 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 581

第二节 城乡收入差距及原因 592

第三节 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 600

第四节 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路及对策 609

第11章 深化税费改革与减轻农民负担 615

第一节 农业税费改革的背景和原则 615

第二节 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的思路和途径 618

第三节 中国农民负担状况及弊端 621

第四节 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措施 628

第一节 我国农村贫困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636

第12章 农村扶贫与劳动力转移 636

第二节 新时期农村扶贫攻坚的措施 644

第三节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状况和特征 652

第四节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659

第13章 农村消费与农村市场开拓 666

第一节 新时期农村消费趋向 666

第二节 制约农村消费的因素及对策 670

第三节 中国农村市场的现状分析 679

第四节 完善农村市场的途径及措施 683

第14章 城镇化建设与乡镇企业重铸 689

第一节 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历史现状 689

第二节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措施 697

第三节 乡镇企业的贡献与模式 704

第四节 中国乡镇企业的改革创新 716

基层实践 726

大力培育引领新农村发展的富民产业——安徽省宿州市发展劳务产业的实践与思考 唐承沛 726

统筹城乡 积极探索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高建华 易光明 729

做大辣椒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 潘秋桂 彭英彬 732

在城市化中推进滨湖区的新农村建设 徐东英 735

明确主题 抓住主线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梁昌卫 739

关于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思考 张传才 741

推行市场化运作 着力构建农村公益性服务新机制 王杰 745

强力推进“三转” 切实促农增收——对隆回县十乡(镇)百村千户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鞠晓阳 749

农民增收的着力点——对县域劳务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余运德 752

发挥新农村示范作用 加快村镇建设步伐——对湖南省桂阳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李向阳 756

理顺三大关系摆脱“温饱陷阱” 刘加模 760

以扶贫为切入点 建设和谐新农村 田小平 763

多策并举 促进农民增收 夯实新农村建设基础 何英平 767

整合资源促发展——仪陇县扶贫开发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试点探索 陈科 冷观军 770

努力推进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刘桦 773

强化政策引导 实现和谐融入——遂昌县积极推进农民劳动力转移工作纪实 陈元龙 776

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着力点 促进农民增收 杨光来 779

农村劳动力转移: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孙乐明 781

关于宿迁市宿豫区部分农户毁桑种粮原因的调查与思考 袁昌华 784

实施“烟水工程” 做强烤烟产业 胡广斌 张明宪 夏传庆 787

以城带乡 以工哺农 加快推进石嘴山新农村建设 陶进 790

实施项目推进战略 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陈厚良 793

千方百计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好局 谢石坤 刘驹 796

贫困地区应当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何其雄 799

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 衣尚平 802

围绕五金制造业优势 多渠道全方位转移农村劳动力 吴彩星 李秋华 805

个旧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渠道及形式研究 魏丽 林军 808

壮大劳务经济 促进农民增收 张杰 811

小蚕桑演绎农民致富大文章 邰江淼 许栩 813

突出“五抓”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张少华 816

扶贫开发: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推动力 李晓浩 821

五个依托 三个结合 促进农民增收 谢建国 824

转移劳动力 发展特色产业——贫困山区探索农民增收之道 郑之彪 827

法库县“三农”工作经验和思路 高宏彬 830

从实际出发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李德让 833

发挥优势 构筑平台 精心打造“亮心大姐”劳务品牌 白祥和 王金章 837

关于蓝山县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报告 湖南省蓝山县农办 840

对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的探讨 王毅 843

加大农区劳动力转移步伐 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杨贵亮 846

实施“十项工程”确保新农村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韩茂林 850

第四部分 乡风文明篇 857

第15章 农村基础设施与信息传播体系建设 857

第一节 现阶段农村基础设施的状况 857

第二节 新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对策 860

第三节 中国农村信息传播体系的现状 863

第四节 构建新农村信息传播体系 869

第16章 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875

第一节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概述 875

第二节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881

第三节 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 894

第四节 构建我国农村社会安全网的政策思路 906

第一节 农村卫生保健概论 911

第17章 新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911

第二节 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934

第三节 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943

第四节 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新思路 950

第18章 农村教育与新型农民培养 955

第一节 中国农民素质教育现状 955

第二节 加强农民素质教育的对策 962

第三节 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 966

第四节 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 973

第19章 “八荣八耻”与新乡风建设 976

第一节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 976

第二节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紧迫性 981

第三节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本质特征 988

第四节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 998

基层实践 1027

以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为载体 积极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赵路新 1027

求真务实 坚持科学发展观 大力推进衡阳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邹文辉 1029

培育新农民 建设新农村——关于新晃培训农民“九种模式”的调查 王行水 1032

海勃湾区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的主要做法 兰宇 1035

突出重点 加压奋进 努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邹学锋 1038

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途径——罗江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初探 叶国民 1042

当前农民思想状况调查 楚明 王友军 1045

如何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邵瑜 1048

加强“长治”管理 打造幸福家园 胡安虎 丁湘 1052

抓住关键点 建设新农村 余日福 1056

实施“53321”工程 推进新农村建设 赵婉玉 1060

打造新型农村 构建和谐社会 李衍文 1063

一马当先竞风流——贾汪区马庄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巡礼 王超 1066

创新调解机制 筑牢前沿阵地 深泽县着力构建和谐新农村 聂英武 1069

突泉县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杨光 1072

坚持科学发展观 建设和谐新农村 黄光成 1076

关于农村文化体育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李良铁 蒋三立 1080

固本强基谋发展 和衷共济建新村 刘厚学 1084

双流:在新农村建设的踏板上起跳 朱建生 1087

加强农民科技教育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湖南省芷江县农民科技素质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唐敏洲 杨英涛 张雨莲 1092

镇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 李镇江 1096

建设新农村 走共同富裕路 张慧平 1100

发展新产业 培育新农民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王荣红 1103

推行四种新模式 建设汉寿新农村 徐胜利 1105

坚持以人为本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曹立明 刘凤山 1108

以城乡一体化为主线 全面建设现代新农村 叶时金 1112

“一员”帮“两委” “两委”抓“八会”——宁津健全机制力推新农村建设 许绍华 1116

第五部分 村容整洁篇 1121

第20章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农业发展 1121

第一节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 1121

第二节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1132

第三节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1142

第四节 生态创新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1179

第21章 农村新能源开发与循环农业 1186

第一节 中国农村能源利用现状及能源建设 1186

第二节 农村新能源开发与节能 1189

第三节 农业废物管理和资源化利用 1204

第四节 加快发展循环农业的政策措施 1213

第22章 新农村人居环境与生态景观建设 1216

第一节 中国农村人居环境和景观建设的意义及原则 1216

第二节 农村人居环境和景观建设的内容 1223

第三节 新农村人居环境和景观建设的思路 1228

第四节 生态建筑与景观模式设计 1231

第23章 农业清洁生产与无污染农产品开发 1236

第一节 农业清洁生产的发展状况 1236

第二节 农业绿色产业的发展及其地位 1240

第三节 无污染农产品开发的战略意义 1244

第四节 无污染食品的发展前景 1249

第24章 生态农业旅游开发 1256

第一节 生态农业旅游的历史沿革 1256

第二节 生态农业旅游的特征与分类 1267

第三节 生态农业旅游的作用及功能 1272

第四节 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问题及对策 1276

基层实践 1284

以创建文明生态村为载体 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谢明中 1284

立足开发建设 促进农村转型 姚力 1287

求真务实 扎实推进 谱写文明生态村新篇章 符海宁 王业斌 1290

黑龙江垦区新农村建设中 造林绿化暨生态建设发展规划 郭宝松 1293

立足七改 建设新农村 廖炎秋 1296

推进聚居化 建设新农村——如皋市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初步实践与思考 陈惠娟 1298

科学规划 突出重点 扎实推进生态小康新村建设 刘继洪 1302

广元市加快推进生态小康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高烽 白耀宪 1305

靖江市农村生态建设的调研报告 陈明冠 1308

以建设生态家园为载体 打造绿色生态型社会主义新农村 汤涛 周先旺 1312

亭旁镇板沸村村庄整治的经验及启示 尹学群 1315

抓住机遇 迎难而上 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张宏 高生君 潘怀良 1319

多维思考 秉持规律 培育新农村产业支撑 陈明金 1322

扎实推进“六化”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王树生 1324

用“五个先”的思路 扎实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 徐鸣华 1327

江湾村兴产业、干事业,推动新农村建设 蓝新民 张冠华 1330

创建文明生态村 推进永清新农村建设 袁鸿昌 1332

以文明生态村创建为载体 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赵文广 1336

众人拾柴火焰高——对涞源县文明生态村帮建工作的调查 师振军 1339

丰富内涵 创新发展 把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推向新阶段 聂辰席 1342

抓根本 重实效 将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赵文博 卢良豹 1346

旅游新村奏“和乐”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新农村建设侧记 汤平泉 张捷 1350

赣州发挥后发优势 “低投入高效益”建设新农村 王萍 1352

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 主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崔学刚 1355

破解发展难题 巩固学教成果——莆田市建设新农村纪实 吴祖? 1358

突出办点示范 大力推进生态小康新农村建设——对武冈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与思考 杜正解 黄跃中 1362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李先胜 1366

寻找新思路 建设新农村 ——南湖镇西沈马庄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做法 王文军 曹跃文 1370

依托资源和政策优势 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王毅刚 1372

创生态文明家园 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饶小华 1376

以生态为抓手 以绿色为目标 强力推进全国生态示范县建设 王金定 1378

改造“空心村” 改善村居环境 推进嘉禾新农村建设 刘小军 1381

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支撑 陈同炳 1383

农业稳村 生态强村 旅游活村——卡普河阿吾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纪实 尚健 张明学 1387

坚持“六个结合” 抓好文明生态村创建 郭玉斌 1390

突出山区特色 建设生态家园 高曙阳 1392

第一节 村民自治的历史变迁 1397

第25章 村民自治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1397

第六部分 管理民主篇 1397

第二节 村民自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402

第三节 改进村民自治的政策措施 1406

第四节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思路 1415

第26章 村务公开与农村民主化管理 1422

第一节 实行村务公开的重要意义 1422

第二节 村务公开的基本内容 1427

第三节 村务公开的贯彻实施 1437

第四节 村务公开的监督保障机制 1445

第27章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451

第一节 乡镇党委建设 1451

第二节 乡镇人大和乡镇政府建设 1466

第三节 村民委员会建设 1472

第四节 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1480

第28章 农村党员和干部队伍建设 1485

第一节 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1485

第二节 农村干部队伍建设 1495

第三节 农村基层干部的领导艺术与工作方法 1506

基层实践 1529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 王少雄 1529

努力做好“三农”工作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 杨瑛 1532

民营企业家聘任农村“经济顾问” 助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胡谟敦 1536

探索“四权”决策机制 完善乡村社会治理——推进新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吴友云 1541

温岭健步迈向新农村建设大道的探索与实践 陈宗明 1546

从四个引导入手 提高村级干部队伍综合素质 游湘焯 1549

关于西部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 王紫云 1552

双城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文立恒 何树国 1555

关于推进巩留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潘行科 1560

从人入手 从事抓起——对临潼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 张雷 1564

做好群众工作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 施侍伟 1567

构建和谐村镇任重道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注意的问题 方汉平 1570

整合资源 试点示范 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王安利 郭正明 1573

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 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蔡刚 1576

“支部+协会” 农民得实惠——永胜县期纳满官村委会发展调查报告 木崇根 马成芳 157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益探索——织金县八步镇推行村级组织管理服务改革和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成效明显 祖晓勤 1582

试论新农村建设中的体制创新 熊晋喜 1586

坚持四位一体 实施“三村联动” 着力创建“五化”型文明新村 方显中 1589

农民和农村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 阎建军 1592

用全新理念推动山区综合开发向更高层次发展 吴时茂 1594

关于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王林 1598

推进新农村建设要依靠“农民组织” 崔欣元 1601

实施驻村特派 统筹协调发展——政和县探索驻村特派员工作的新途径 陈明华 叶华祝 1603

立足安全抓创建 强化服务促发展 李学军 1605

夸父山下看变迁——沅陵五强溪镇夸父山村建设新农村纪实 刘亚武 1608

以政府为主导农户为主体 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覃亚南 1611

实施“干部回乡”工程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黄心强 1613

小蘑菇 大产业——青龙县舞起了食用菌产业的龙头 彭树香 1617

建设新农村 全面奔小康 李庆修 贺振祥 1619

加快实施“六大”工程 全力实现“六有”目标 刘义明 1622

发展农村专合组织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秦开亮 1625

挖掘产业潜力提升发展水平——对海原县做大做强劳务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黄继红 1629

走特色农业富民之路 建社会主义新型农村——沾化县农业发展纪实 杨振利 1632

第一节 新农村的资金保障 1637

第七部分 展望篇 1637

第29章 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保障 1637

第二节 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支持 1646

第三节 新农村建设中的政府作用 1654

第30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新农村建设 1663

第一节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 1663

第二节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评价 1669

第三节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措施 1672

基层实践 1677

加快推进张家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朱国军 1677

湘西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童名谦 杜崇烟 王承荣 1682

实施“五大民心工程”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武德 武宪堂 1687

统筹发展 开拓创新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戚才俊 1690

发扬韶山精神 建设伟人故里新农村 杨宗和 唐启明 1695

打牢“五大基础” 确保新农村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张树志 1698

新宁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和建议 陈优秀 1701

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推动农村发展新跨越 贺韧 1705

新农村建设贵在实干 罗平烺 1709

采取六大保障机制 探索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模式 鲜选玉 任景斌 1712

把握五个着力点 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赵维东 1716

多措并举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伍万龙 1719

把握关键 扎实建设新农村 庄光明 1724

关心 用心 创新——江南区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黄建宁 刘大锰 1727

实施“1560”发展计划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陈秀慧 1730

实施六大对策 扎实推进横山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崔博 1733

紧扣五句话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邓显祥 1738

关于扎实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步工作的思考 窦华富 1742

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工作 徐谦 1747

六措并举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于建成 1751

宣威“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纪实 徐万雄 1755

立足实际 突出特色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龙里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 习玉跃 1758

提高政府效能: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 李晨峰 1761

临西县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葛兴敏 1763

统筹兼顾 力促和谐 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徐高升 1766

采取三项措施 加快新农村建设 刘海武 1768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李泽民 1770

实施“三化”战略 采取十大行动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傅国民 1772

清原满族自治县六乡镇新农村建设纪实 上官惠廷 封福高 1775

城乡联动 统筹发展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共浙江省临安市委、临安市人民政府 1777

海港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做法及存在问题 张经华 1780

科学规划 重点突破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庞彦须 1784

明确要求 突出重点 抓牢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 赵熙殿 1788

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 加快推进新化新农村建设 谢文生 1792

借鉴邢店村经验 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查报告 陈永华 1795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吴立疆 1798

统筹谋划 精心部署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孙治国 1801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山东省荣成市西霞口村纪实 宋厚永 1805

探索新思路 建设新家园 培养新农民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新农村建设 苏志中 1809

科学规划 突出重点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王有民 1811

辰溪县新农村建设做法及建议 周圣元 1814

坚持科学发展观 构建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黄谋宏 1817

做到“八个坚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武磊 1819

附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182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