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鲁迅学通史  二十世界中国一种精神文化现象的宏观描述、微观透视与理性反思  下  1
中国鲁迅学通史  二十世界中国一种精神文化现象的宏观描述、微观透视与理性反思  下  1

中国鲁迅学通史 二十世界中国一种精神文化现象的宏观描述、微观透视与理性反思 下 1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梦阳著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40658029
  • 页数:55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部对中国20世纪的一种精神文化现象——鲁迅学进行宏观描述、微观透视与理性反思的鸿篇力作。书中从学术史的角度,展示了中国鲁迅学的发展和变迁,复现了近一个世纪纷繁复杂的“鲁迅映象”。
《中国鲁迅学通史 二十世界中国一种精神文化现象的宏观描述、微观透视与理性反思 下 1》目录

微观透视 3

第十二章 “野草”丛中探哲学——《野草》学史 3

一、鲁迅的哲学都包括在《野草》里——20年代的问世与最初的反响 3

二、直感性的评论与认识——30年代的研究 16

三、理论上的升华——40年代的研究 27

四、第一部《野草》研究专著——卫俊秀的《鲁迅〈野草〉探索》 44

五、理性综合的新高度——50年代冯雪峰的《论〈野草〉》 53

六、诗学特征的初步探究——王瑶的《论〈野草〉》 63

七、究竟有没有阴暗面——五六十年代的学术讨论与其他成果 68

八、70年代的集大成之作——李何林的《鲁迅〈野草〉注解》 76

九、80年代的勃兴——许杰、曾华鹏等的《野草》研究著作 80

十、《野草》学形成的标志——孙玉石的《〈野草〉研究》及《现实的与哲学的——鲁迅〈野草〉重释》 106

十一、比较研究的深广世界——吴小美的《野草》研究 117

十二、哲学内涵的深入阐发——汪晖、王乾坤等的《野草》研究论著 137

十三、研究视域的不断拓新——闵抗生等的其他新成果和新视角 145

十四、来自域外的声音——国外《野草》研究论著的翻译及其影响 156

十五、小结 167

第十三章 “镜子”面前悟“病根”——阿Q学史 169

一、阿Q出世即“照人”——问世的过程与20年代的最初反响 170

二、主旨在于写灵魂——看看鲁迅自己怎么说 174

三、直觉基础上的阐发——二三十年代的进展 176

四、理论升华与新的视角——40年代的深化 184

五、给阿Q定阶级成分的闹剧——50年代初的庸俗社会学倾向 195

六、阿Q是“思想性的典型”——50年代初冯雪峰的“精神寄植说” 200

七、阿Q是精神胜利法的“共名”——50年代中期何其芳的“共名说” 205

八、阿Q是一个真实时代的社会典型——李希凡的驳难与论争的继续 208

九、主要思想也就在批判“国民劣根性”——“文化大革命”夹缝中李何林的观点 213

十、平庸的讨论与超越平庸的奇文——70年代末的复苏 215

十一、在理论高峰上对阿Q的审视——80年代初期陈涌的研究 218

十二、哲理和心理内涵的新方法阐析——吕俊华等人对精神胜利法的探索 223

十三、从世界文学的广阔范畴进行观照——研究视野的开放 229

十四、用系统方法分析阿Q性格——林兴宅的系统论观点 234

十五、专门著作的系统研究——全面分析《阿Q正传》的专著 238

十六、历史经验的总结与反省——注重学术史的研究 241

十七、广阔视野和深刻层面上的思考——八九十年代之交的新趋向 242

十八、跨学科的多向延伸——90年代以后的拓展与深化 250

十九、小结 266

第十四章 狂人“疯语”听真音——狂人学史 269

一、五四文化革命的第一声春雷——狂人的诞生与最初的震撼 269

二、对狂人的感性认识——三四十年代的评论与研究 272

三、“人的发现”与狂人属性——五六十年代的进展 274

四、对狂人形象的再认识——70年代末的提高 284

五、狂人形象属性与创作方法问题的再探究——80年代的探讨 290

六、在细读中深化对狂人形象的阐析——90年代以后的掘进 314

七、小结 326

第十五章 “油滑之处”显真谛——《故事新编》学史 333

一、“油滑之处”骇世俗——创作过程与研究缘起 334

二、“油滑之处”起纷争——鲁迅逝世后三四十年代的研究 341

三、认定“油滑”为“缺点”——50年代的论争与60年代的深化 350

四、对“油滑”的再认识——新时期的进展与突破 364

五、思维方式转换与解读多层面化后的“油滑”观——90年代以后的新观照 380

六、在多重文化视野中见出“油滑”之真谛——郑家建的《被照亮的世界——〈故事新编〉诗学研究》 401

七、小结 405

第十六章 探索中国的“人史”——杂文学史 407

一、一种现代特殊文体的诞生——1919年至1927年的发轫 407

二、从初步争论到理论总结——1928年至1933年7月的奠基 414

三、在论争中升华——1933年7月至1936年的充实 423

四、在缅怀中反思——鲁迅逝世至1939年底的积淀 438

五、巴人的溯源与学术上的提高——40年代的发展 450

六、时代的局限与对艺术特征的开掘——1950年至1956年的进程 469

七、挫折与迂回——1957年至1965年的曲折 476

八、极端化的恶果与夹缝中的挣扎——1966年至1976年的教训 486

九、学术研究的复兴与刘再复的“社会相”类型形象论——1976年至1981年的进展 490

十、文学属性的再认识与“人史”内涵的确认——80年代的思想深化 507

十一、五本鲁迅杂文综合研究专著及其他著述——80年代的论著丰收 515

十二、诗学领域的细致开掘——90年代以后的深入 530

十三、小结 540

理性反思 553

第十七章 阐释世界的鲁迅世界 553

一、阐释基点与契合形态 553

二、阐释饱和与视角转换 559

三、归元阐释与哲学意味 563

四、鲁迅本体与鲁迅映象 565

五、阐释世界的鲁迅世界 570

第十八章 鲁迅研究中的学术哲学问题 573

一、认知逻辑问题 574

二、主客融合问题 579

三、哲学追根问题 582

四、学术范式问题 587

五、必要张力问题 589

六、思维方式问题 591

七、鲁迅认识史上的“知性”问题 594

第十九章 鲁迅学与20世纪中国的精神解放 597

一、鲁迅的思想本质——对中国人精神的深刻反思 598

二、鲁迅学的精要——对鲁迅的反思进行再反思 613

三、抓住精要,推动精神解放 631

第二十章 鲁迅学与20世纪中国的思维变革 643

一、鲁迅——20世纪中国思维变革的伟大推动者 645

二、20世纪中国鲁迅学的八个思维期 661

三、中国鲁迅学开放思维期的主要方面及其局限 681

第二十一章 结语:21世纪中国鲁迅学前景的展望 699

一、新生代的崛起 699

二、新著作的走向 708

三、新传记的设想 717

四、“千年意识”与21世纪 730

五、知性问题与理性整合 734

六、可能出现的“颠覆” 736

七、切实的工作是科学诠释 738

代跋一 对史实学者的特别敬意 745

代跋二 大荒原上追“过客”——为什么陪鲁迅一辈子 753

附录一 平和 学理 超脱——就《中国鲁迅学通史》的写作答《北京日报》编辑问 773

附录二 通合学初论 777

一、“通”的释义 777

二、“合”的释义 779

三、通合学的形成与要义 781

四、通合学与鲁迅学 783

后记 又是一年秋风劲 787

主要参考书目 79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