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高效数字调制技术及其应用
高效数字调制技术及其应用

高效数字调制技术及其应用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聪锋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115149658
  • 页数:266 页
图书介绍:本书阐述了现代高效数字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实现方法和有关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
《高效数字调制技术及其应用》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通信发展简史 1

1.2 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

1.2.1 光纤通信 2

1.2.2 卫星通信 2

1.2.3 移动通信 3

1.2.4 微波中继通信 3

1.3 通信频段的划分 4

1.4 调制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 5

1.5 调制技术的发展 6

第2章 恒包络不连续相位调制 9

2.1 四相相移键控(QPSK) 9

2.2 偏移四相相移键控(OQPSK) 11

2.3 差分编码四相相移键控(DQPSK) 13

2.4 π/4差分编码四相相移键控(π/4-DQPSK) 16

2.5 功率谱密度 19

2.6 理想接收机的特性 21

2.7 非理想发射机情况下的性能 22

2.7.1 调制器不均衡模型 22

2.7.2 对载波跟踪环路稳态锁定点的影响 24

2.7.3 对平均BEP(误比特概率)的影响 24

2.7.4 数据不均衡 30

2.8 QPSK系统的载波同步 30

2.8.1 四次方环 30

2.8.2 科斯塔斯(COSTAS)环 31

2.8.3 逆调制环 32

2.8.4 判决反馈环 34

3.2 全响应调制技术——MSK和SFSK 38

3.1 连续相位调制 38

第3章 恒包络连续相位调制 38

3.2.1 连续相位频率调制的表达式 39

3.2.2 MSK信号的等价I-Q表达式 41

3.2.3 预编码MSK 46

3.2.4 频谱特性 47

3.2.5 其他发射机的描述 49

3.2.6 基于相关检测的接收机 51

3.2.7 基于差分相关检测的接收机 55

3.2.8 同步技术 55

3.3 部分响应调制技术——GMSK 60

3.3.1 连续相位调制的表达式 61

3.3.2 等价I-Q表达式 62

3.3.3 GMSK的其他表达式——劳伦展开式 65

3.3.5 基于单脉冲流的GMSK近似AMP表达式 70

3.3.4 功率谱密度 70

3.3.6 相关GMSK接收机及其性能 72

3.3.7 数据不均衡存在时的频谱特性 80

3.3.8 同步技术 85

3.4 仿真模拟性能 93

第4章 准恒包络调制 100

4.1 IJF-QPSK和SQOCR以及它们与FQPSK的关系 102

4.2 FQPSK的逐符号互相关映射 109

4.3 增强型FQPSK 112

4.4 FQPSK的描述——格型编码调制 114

4.5 最佳检测器 118

4.6 次最佳检测器 120

4.6.1 逐符号检测器 120

4.6.2 平均比特错误概率性能 124

4.6.3 接收机的进一步简化以及FQPSK-B的性能 125

4.7 互相关格型编码正交调制 129

4.7.1 发射机的描述 130

4.7.2 特殊的具体化 133

4.8 其他技术——有形偏移QPSK 136

第5章 具有较大包络波动的高效宽带调制 143

5.1 具有指定解码延迟的高效宽带TCM——等信号能量 144

5.1.1 基于ISI的发射机实现 144

5.1.2 功率谱密度的估计 147

5.1.3 带宽效率的优化 152

5.2 具有指定解码延迟的高效宽带TCM——不相等信号能量 157

5.3 恒包络调制技术的性能比较 161

第6章 具有大包络波动的严带限调制 165

6.1 奈奎斯特信号 165

6.1.1 二进制奈奎斯特信号 165

6.1.2 多电平和正交奈奎斯特发信号 167

6.2.1 正交幅度调制的原理 168

6.2 全响应正交幅度调制 168

6.2.2 16进制星形QAM 173

6.2.3 叠加式QAM(SQAM) 175

6.3 部分响应正交幅度调制 180

6.3.1 基本原理 180

6.3.2 QPR调制器 181

6.3.3 QPR解调器 183

6.4 变速率QAM 185

6.4.1 可变速率QAM的信号结构 186

6.4.2 可变速率QAM的数据帧结构 186

6.4.3 可变速率调制的实现 188

第7章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 191

7.1 OFDM系统的基本原理 191

7.1.1 串并变换 192

7.1.2 子载波调制 193

7.1.3 DFT的实现 195

7.1.4 保护间隔、循环前缀和子载波数的选择 196

7.1.5 加窗技术 200

7.1.6 OFDM基本参数的选择 203

7.2 OFDM的调制与解调技术 205

7.2.1 非差分调制与相干检测 205

7.2.2 差分调制与差分检测 206

7.2.3 信道估计 210

7.3 OFDM的同步 212

7.3.1 OFDM系统中的同步要求 212

7.3.2 利用导频实现载波同步的方法 213

7.3.3 最大似然方法联合实现符号定时同步和载波同步的方法 216

7.4 OFDM的信道编码技术 220

7.4.1 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原理 221

7.4.2 OFDM系统中的分组编码 223

7.4.3 OFDM系统中的卷积码 227

7.4.4 OFDM系统中的交织编码 229

7.4.5 OFDM系统中的级联编码 231

7.4.6 OFDM系统中的网格编码调制(TCM) 232

7.4.7 OFDM系统中的Turbo码 236

7.4.8 OFDM系统中的空时编码 238

7.5 OFDM的峰值平均功率比 243

7.5.1 峰值平均功率比的定义及其分布 243

7.5.2 解决峰值平均功率比问题的方法 244

7.6 OFDM的自适应处理技术 248

7.6.1 自适应策略的根据:信道状态信息 248

7.6.2 自适应功率分配 250

7.6.3 自适应调制技术 254

7.6.4 联合自适应比特、调制和功率分配 25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