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医学影像技术学
医学影像技术学

医学影像技术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斌,李萌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9104351
  • 页数:41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12章。先后介绍医学影像像技术概论,X线影像成像,数字X线成像,X线影像质量及评价,X线摄影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技术,计算机体层摄影,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介入放射学简介,超声成像,核超声成像,以及医学影像管理。书末附影像技术专业中英名词索引。
《医学影像技术学》目录

一、X线检查技术 1

第1章 概论 1

二、CT检查技术 4

三、MRI检查技术 6

四、超声检查技术 7

五、核医学成像技术 8

六、各种检查技术的综合应用原则 8

七、图像的处理技术 9

八、数字影像诊断及影像质量管理 10

第2章 模拟X线影像成像 11

第一节 X线管焦点及X线束 11

一、X线管焦点 11

二、X线量分布 17

三、X线束 18

一、X线的量与质 19

二、感光效应 19

第二节 感光效应 19

第三节 X线感光效应信号的检出 22

一、医用感光材料 22

二、增感屏 33

三、扁平颗粒技术 38

第四节 X线照片影像 40

一、X线照片影像的形成与诊断 40

二、X线照片影像的密度 41

三、X线照片影像的对比度 43

四、X线照片影像的模糊 49

五、X线照片影像的失真 52

六、X线照片影像的颗粒度 54

第五节 散射线 55

一、散射线含有率 56

二、散射线的抑制和排除 58

第六节 感光材料的冲洗及打印 62

一、感光原理及潜影 62

二、X线摄片后处理 64

三、数字影像打印技术 72

第3章 数字X线成像 80

第一节 数字X线成像基础知识 80

一、模拟图像与数字图像 80

二、数字成像的基本概念 80

第二节 计算机X线摄影 81

一、CR系统的组成 81

二、CR系统的成像原理 84

三、CR系统的影像处理技术 90

四、CR系统的特点 93

五、CR影像的质量控制 94

六、CR系统的临床应用 96

第三节 数字X线摄影 97

一、直接转换型平板探测器 97

二、间接转换型平板探测器 100

三、CCD X线成像 102

四、多丝正比电离室X线成像 103

一、主观评价法 106

第一节 X线影像质量评价概述 106

第4章 X线影像质量及评价 106

二、客观评价法 107

三、综合评价 107

第二节 成像系统的特性参数 108

一、输入、输出特性 108

二、解像特性 110

三、噪声特性 118

四、量子检出效率 120

一、ROC的基本原理 121

第三节 ROC及其应用 121

二、ROC的临床应用 130

第5章 X线摄影检查 131

第一节 X线摄影基本知识 131

一、X线摄影相关术语 131

二、X线摄影检查原则和操作步骤 134

第二节 四肢摄影 137

一、四肢体表定位标志 137

三、上肢常用摄影体位 138

二、四肢摄影注意事项 138

四、下肢常用摄影体位 149

五、四肢摄影体位选择 158

第三节 胸部摄影 159

一、胸部体表定位标志 159

二、胸部摄影注意事项 160

三、胸部常用摄影体位 160

四、胸部摄影体位选择 167

第四节 腹部摄影 168

一、腹部体表定位标志 168

二、腹部摄影注意事项 169

三、腹部常用摄影体位 169

四、摄影体位选择 173

第五节 脊柱摄影 173

一、脊柱体表定位标志 173

二、脊柱摄影注意事项 174

三、脊柱常用摄影体位 175

第六节 骨盆摄影 183

一、骨盆体表定位标志 183

四、摄影体位选择 183

二、骨盆摄影注意事项 184

三、骨盆摄影常用体位 184

四、骨盆摄影体位选择 185

第七节 头颅摄影 185

一、头颅解剖定位标志 185

三、头颅摄影常用体位 186

二、头颅摄影注意事项 186

四、头颅摄影体位选择 194

第八节 牙齿摄影 195

一、摄影基本知识 195

二、常用摄影体位 198

三、口腔全景体层摄影 200

第九节 软X线摄影 201

三、乳腺摄影注意事项 202

四、乳腺摄影曝光条件的选择 202

一、软X线摄影基本原理 202

二、软X线摄影设备及操作 202

五、乳腺摄影体位 203

第十节 X线造影检查 204

一、对比剂 204

二、消化系统造影 206

三、泌尿生殖系统造影 210

四、其他系统造影 213

一、眼异物X线检查 216

第十一节 其他特殊X线检查技术 216

二、放大摄影 219

第6章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技术 221

第一节 DSA系统的组成 222

一、X线系统 222

二、电子计算机系统 223

三、机械及附属设备系统 224

四、DSA成像系统的控制 224

一、DSA的成像原理 225

第二节 DSA的原理 225

二、DSA的信号与幅度 226

三、DSA的减影程序 226

第三节 DSA的减影方式及成像方式 226

一、DSA的减影方式 226

二、DSA的成像方式 229

第四节 DSA检查技术及操作程序 231

一、DSA图像采集 231

二、DSA图像处理 235

三、DSA图像记录、存储与传输 237

四、DSA图像质量 238

第五节 DSA的临床应用 241

一、DSA的适应证、禁忌证与并发症 241

二、DSA的术前准备与手术操作 242

三、神经系统造影(头颈部DSA) 243

四、循环系统造影 243

第7章 计算机体层摄影 248

第一节 概述 248

一、CT的发明和进展 248

三、CT的应用范围 249

二、CT图像的特点 249

一、CT基本结构 250

第二节 CT基本结构和成像原理 250

二、CT成像原理 251

第三节 螺旋CT 256

一、单层螺旋CT 256

二、多层螺旋CT 259

第四节 图像质量和放射剂量 261

一、图像质量 261

二、放射剂量 265

第五节 CT操作技术及临床应用 267

一、CT检查规则 267

二、CT检查技术 269

三、CT增强扫描 276

四、各部位CT检查技术 277

第一节 磁共振的物理基础 295

一、原子核自旋与磁矩 295

第8章 磁共振成像原理与检查技术 295

二、静磁场的产生与核子进动 297

三、磁共振现象和磁共振条件 298

四、射频脉冲产生的微观与宏观效应 299

五、饱和现象 300

第二节 弛豫与磁共振信号的产生 301

一、核磁弛豫 301

二、自由感应衰减信号 305

三、梯度场 306

四、层面选择 307

五、其他的空间定位 308

六、K空间的基本概念 311

第三节 常用磁共振成像序列 312

一、自旋回波脉冲序列 312

二、其他成像序列 313

第四节 MRI检查新技术 316

一、MRI脂肪抑制技术 316

四、MRI血管成像技术 317

三、MRI水成像技术 317

二、化学位移成像 317

五、MRI扩散加权成像 318

六、MRI灌注加权成像 318

七、MRI波谱 318

第五节 磁共振成像应用的质量控制 318

一、质量控制的常见参数 318

二、常见伪影 319

第六节 常用部位的磁共振成像检查方法 320

三、磁共振成像常用对比剂 320

一、颅脑MRI检查 321

二、颅脑磁共振血管成像 321

三、鞍区MRI检查 322

四、脑桥小脑三角区MRI检查 322

五、颅后窝MRI检查 322

六、眼眶MRI检查 323

七、鼻、鼻旁窦MRI检查 323

十、颈部MRI检查 324

九、耳、颞骨部MRI检查 324

八、鼻咽部MRI检查 324

十一、脊柱MRI检查 325

十二、肩、肘、腕、踝关节MRI检查 325

十三、髋关节MRI检查 326

十四、膝关节MRI检查 326

十五、四肢骨及软组织MRI检查 327

十六、肝脏、胆囊、脾脏MRI检查 327

十八、肾、肾上腺MRI检查 328

十七、胰MRI检查 328

十九、盆腔MRI检查 329

二十、心脏MRI检查 329

二十一、胸、腹部MRI成像 330

二十二、胸部MRI检查 330

第9章 超声成像 332

第一节 超声医学基础 332

一、概述 332

二、超声波物理特性 333

三、超声诊断原理 337

四、超声成像检查方式 339

第二节 超声检查技术 343

一、超声检查方法 343

二、颅脑检查 344

三、甲状腺及颈部血管检查 345

四、胸部及心脏检查 345

五、消化系统检查 347

六、肾检查 349

七、妇产科检查 350

八、外周血管检查 351

第三节 超声质量控制 351

一、图像参数 351

二、超声图像分辨力 351

三、超声剂量检定规程 353

第一节 血管外介入放射学概述 354

一、血管外介入放射学发展及现状 354

第10章 血管外介入放射学技术 354

二、血管外介入放射学常用设备及器材 355

第二节 X线血管外介入技术 357

一、气管、支气管狭窄支架置入术 357

二、消化道狭窄支架置入术 358

三、胆总管、胆管狭窄支架置入术 358

四、ERCR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引流、取石、支架置入及气囊导管扩张术 359

一、CT导引下活检技术 360

第三节 CT介入诊断与治疗技术 360

二、CT导向下治疗技术 362

第四节 超声介入诊断与治疗技术 365

一、超声导引下活检术 365

二、超声导向下治疗技术 365

第五节 磁共振介入技术 366

一、磁共振介入技术的定义 366

二、MRI导引下的间质治疗 369

一、影像核医学发展史 372

二、影像核医学的临床应用 372

第11章 核医学成像 372

第一节 概论 372

三、影像核医学的展望 373

第二节 核医学设备 373

一、γ相机 373

二、SPECT 374

三、PET 376

四、PET-CT 377

一、医用放射性核素 378

第三节 放射性显像剂及特点 378

二、放射性显像剂的特点 380

三、临床常用的放射性显像剂 381

第四节 核医学显像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382

一、核医学显像的原理 382

二、核医学的显像方式 383

三、常规核医学显像方法 387

第一节 医学信息系统分类 398

一、图像存档与通讯系统 398

第12章 医学信息系统 398

二、医院信息系统 400

三、放射信息系统 401

四、医学数字成像与通讯标准 402

第二节 计算机辅助诊断概述 405

一、定义 405

二、发展史 405

三、开发技术 406

四、开发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406

五、临床应用 407

第13章 医学影像质量管理 408

第一节 医学影像质量管理概述 408

一、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408

二、质量管理方法 409

三、质量管理程序 411

四、医学影像全面质量管理 412

第二节 医学影像质量标准 414

一、常规X线影像质量标准 414

二、胸部正位的影像质量标准 4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