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国权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64916442
- 页数:518 页
上编 古代教育 3
第一章 原始时期教育的起步 3
第一节 中国教育的起源 4
一、最早出现的人类 4
二、教育的起源 5
第二节 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活动 8
一、生产劳动教育 8
二、生活习俗教育 9
三、原始宗教教育 10
四、原始艺术教育 12
第三节 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产生 14
一、学校产生的条件 14
二、传说中的学校 15
第二章 奴隶制时期教育的奠基 18
第一节 夏商西周的教育 19
一、夏代的教育 19
二、商代的教育 20
三、西周的教育 23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29
一、官学衰败与私学兴起 30
二、养士之风与百家争鸣 33
第三节 奴隶制时期诸学派的教育思想 35
一、帝王之师的教育思想 35
二、儒家学派的教育思想 42
三、墨家学派的教育思想 64
四、道家学派的教育思想 68
五、法家学派的教育思想 72
第三章 封建制初期教育的定型 78
第一节 秦代的教育 79
一、秦代的文教政策 79
二、秦代的教育制度 82
第二节 汉代的教育 84
一、汉代的文教政策 84
二、汉代的教育制度 88
三、汉代的选士制度 96
四、汉代经学家的教育思想 98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107
一、魏晋南北朝的文教政策 108
二、魏晋南北朝的官学教育 111
三、魏晋南北朝的私学与家庭教育 114
四、魏晋南北朝的选士制度 116
五、魏晋南北朝玄儒派的教育思想 117
第四章 封建制中期教育的强盛 128
第一节 隋代的教育 129
一、隋代官学教育改革 129
二、隋代科举制度的创立 130
三、隋代儒学家的教育思想 131
第二节 唐代的教育 134
一、唐代的文教政策 134
二、唐代的教育制度 137
三、唐代的科举制度 143
四、唐代儒学家的教育思想 147
第三节 宋代的教育 156
一、宋代的文教政策 157
二、宋代的教育制度 159
三、宋代的科举制度 174
四、宋代理学家的教育思想 176
第四节 辽金元的教育 207
一、辽代的教育 208
二、金代的教育 209
三、元代的教育 211
四、辽金元儒学家的教育思想 217
第五章 封建制后期教育的弱化 225
第一节 明代的教育 226
一、明代的文教政策 226
二、明代的教育制度 229
三、明代的科举制度 236
四、明代哲学家的教育思想 237
第二节 清中叶前的教育 246
一、清代的文教政策 246
二、清代的教育制度 250
三、清代的科举制度 258
四、清代实学派的教育思想 261
中编 近代教育 281
第六章 传统教育的转型 281
第一节 传统教育的式微 282
一、高压与笼络兼施的文教政策 282
二、学校教育有名无实 283
三、科举制度弊端百出 284
第二节 对传统教育的改革 286
一、科举的改革与终结 287
二、书院的改革与改制 291
三、学塾的改革与武训行乞办学 294
四、创办新型普通学校 298
第三节 确立新的教育制度 300
一、制定新学制 301
二、建立新的教育行政机构 307
三、颁布新的教育宗旨 308
第七章 新教育改革运动的嬗变 312
第一节 鸦片战争时期改革派的教育主张 313
一、龚自珍 313
二、林则徐 315
三、魏源 318
第二节 太平天国时期的教育改革 320
一、制定教育方针与政策 320
二、全面实施文教改革 322
三、《资政新篇》中的教育主张 325
第三节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 326
一、洋务学堂的创办 327
二、公费留学教育 331
三、洋务派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 335
第四节 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 340
一、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教育思潮 341
二、维新运动期间的教育改革 344
三、维新派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 349
第五节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教育改革 359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活动 359
二、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 361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思想 363
第六节 北洋政府执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371
一、北洋政府初期教育政策的调整 372
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 374
三、民初知名人士的办学活动 383
第八章 教会文教的渗透与扩张 391
第一节 教会文教渗透的法律约定 392
一、南京条约 392
二、望厦条约 392
三、黄埔条约 393
四、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393
五、“弛教” 394
第二节 教会文教渗透的基本途径 394
一、传教 395
二、办学校 395
三、办医院 397
四、办新闻事业 397
五、吸收留学生 398
第三节 教会教育的发展与扩张 399
一、早期教会教育的发展 399
二、后期教会教育的扩张 401
三、中国人民的反洋教斗争 404
下编 现代教育 411
第九章 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开端 41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实践 412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412
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教育实践 414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教育纲领的确立及实践 416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纲领的确立 416
二、工农教育运动的开展 417
三、革命干部学校的办理 420
第三节 新教育改革家的教育思想 423
一、陈独秀 424
二、胡适 428
三、恽代英 431
第十章 革命根据地的教育改革 436
第一节 中央苏区的教育 437
一、苏区教育的方针、任务与政策 437
二、苏区教育制度 438
三、苏区各级各类教育的实施 439
第二节 抗日民主根据地与解放区的教育 445
一、抗战教育方针和政策 445
二、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 446
三、抗日民主根据地各级各类教育的实施 447
四、解放区教育的大发展 451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 454
一、教育必须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 454
二、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55
三、积极发动群众,坚持勤俭办学 455
四、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456
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教育的重要条件 457
第十一章 国统区的教育变革 460
第一节 国统区教育方针和政策 461
一、三民主义教育方针的制定 461
二、抗战教育方针与政策 462
三、《中华民国宪法》中的教育设想 463
第二节 国统区的教育制度 464
一、教育行政制度 464
二、学校教育制度 466
第三节 国民政府强化对教育的调控 471
一、整顿学风及训育制度 471
二、童子军及军训制度 472
三、课程标准及教科书审查制度 473
四、毕业会考制度 475
五、特种区域实施特种教育 476
第四节 国统区的乡村教育运动 477
一、黄炎培主持的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农村改进实验 477
二、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改造实验 478
三、晏阳初主持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定县试验 480
四、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实验 481
五、其他乡村教育实验 483
第五节 日伪占领区的教育 487
一、教育目的 487
二、教育制度 488
三、课程与教材 489
四、中国人民反日伪奴化教育的斗争 490
第六节 民国学人的教育思想 492
一、杨贤江 492
二、晏阳初 497
三、梁漱溟 501
四、陶行知 503
五、黄炎培 510
六、陈鹤琴 513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本书编写组 2020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徐影主编 2019
- 《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探索》陈德收 2018
- 《家庭音乐素养教育》刘畅 2018
- 《学前教育学》王换成主编 2019
- 《近代体育游戏教育史料汇编 第1辑 1》王强主编 2016
- 《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三五”规划教材 简谱手风琴教程 第2版》(中国)杨克勤,王宝庆 2019
- 《现代教育技术》李志河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