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学兵主编
  • 出 版 社: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60421652
  • 页数:229 页
图书介绍: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历史进程 2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2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4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6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8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9

(一)三大理论成果的形成和发展 9

(二)三大理论成果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 11

(三)三大理论成果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16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 19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19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20

(三)党的思想路线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21

(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2

思考题 23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4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25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5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30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内容 32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32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35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38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41

思考题 45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46

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47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征 47

(二)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条件 49

(三)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构想 52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53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54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55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 57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与经验 58

(一)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9

(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2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65

(四)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66

思考题 67

第四章 社会主义认识的新成果 68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69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艰苦探索 69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72

二、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73

(一)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73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77

(三)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80

(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82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82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85

(三)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86

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88

(一)改革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88

(二)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91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92

(四)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94

思考题 95

第五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96

一、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97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97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01

(三)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104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 107

(一)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107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与特征 108

(三)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110

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112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13

(二)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13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115

思考题 117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118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 119

(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9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22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25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 128

(一)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128

(二)改革政治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31

(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33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136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136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138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针 143

思考题 144

第七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构想和实践 145

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146

(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146

(二)“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基本内容 148

二、“一国两制”的实践和意义 149

(一)“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成功实践 150

(二)“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伟大意义 154

(一)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156

三、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 156

(二)新世纪、新阶段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 158

思考题 163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和国际战略 164

一、当代世界主题的新判断 165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65

(二)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167

(三)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169

(一)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170

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70

(二)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方针 173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175

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77

(一)国际秩序的含义 177

(二)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 179

(三)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180

(四)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和提倡发展模式的互补性 183

思考题 185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186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87

(一)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187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189

(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191

(四)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194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96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是中国发展和进步的客观要求 197

(二)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199

(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203

思考题 207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拓展 208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209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209

(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及其本质 212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215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17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的提出 218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220

(三)建设和谐社会的途径 221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223

(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23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 225

思考题 227

后记 22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