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学及其应用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汪集旸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030457349
- 页数:548 页
第1章 绪论 1
1.1 地热学及其研究对象 1
1.2 地热学研究方法 2
1.3 地热学发展简史与研究进展 3
1.4 地热学发展方向展望 9
1.5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5
上篇 基础篇 19
第2章 地球内热与热传递 19
2.1 地球内热的起源 19
2.1.1 地球的重力位能转化热 19
2.1.2 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产生的热 21
2.1.3 地球内热的损耗 24
2.2 地球内热的演化 25
2.2.1 地球内部的温度分布 26
2.2.2 地球内热演化的历史 32
2.2.3 地幔对流与地幔热柱的热演化模型 37
2.3 地球与类地行星内热的比较 44
2.3.1 地球与类地行星内热演化参数与机制的比较 44
2.3.2 地球与水星、月球内热演化的比较 47
2.3.3 地球与金星内热演化的比较 48
2.3.4 地球与火星内热演化的比较 49
2.4 地球内部的热传递 52
2.4.1 地球内部的热传导 52
2.4.2 地球内部的热对流 58
2.4.3 地球内部的热辐射 60
参考文献 61
第3章 中国陆地大地热流 64
3.1 地温测量 64
3.1.1 地壳表层温度分带 65
3.1.2 稳态与非稳态钻井地温测量 70
3.1.3 地温梯度 78
3.1.4 钻井测温曲线的地质涵义 79
3.2 岩石热物性 83
3.2.1 岩石热导率 83
3.2.2 热导率空间变化及其热效应 88
3.2.3 比热和热扩散率 89
3.3 大地热流 91
3.3.1 热流值计算 91
3.3.2 实测与估算热流值 93
3.3.3 热流值校正 94
3.3.4 热流数据质量分类 99
3.4 中国大陆地区热流图 99
3.4.1 热流数据汇编 99
3.4.2 中国大陆地区热流图 101
3.4.3 热流异常及其控制因素 103
3.5 区域热流格局的形成机制 113
3.5.1 热流-地貌高程新生代火山活动 113
3.5.2 热流构造热事件、造山作用年龄的关系 115
3.5.3 热流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 116
参考文献 120
第4章 中国海域大地热流 123
4.1 海底热流调查设备 124
4.1.1 常规海底地热探针 124
4.1.2 其他海底热流测量设备 127
4.2 数据处理方法 129
4.2.1 温度偏移校正 130
4.2.2 数据解算方法 131
4.2.3 地温梯度和热流计算 134
4.3 海底沉积物热导率 135
4.3.1 实验室热导率测量 136
4.3.2 热导率温压校正 139
4.4 海底热流影响因素与校正 139
4.4.1 沉积作用 139
4.4.2 海底水温周期性变化 142
4.5 中国周边海域热流分布特征 143
4.5.1 南海 143
4.5.2 渤海 148
4.5.3 黄海 152
4.5.4 东海 153
4.5.5 几点认识 155
参考文献 156
第5章 全球热流 160
5.1 全球热流数据库与热流图 160
5.2 大地热流与构造-热事件的关系 166
5.2.1 构造热与热松弛时间 167
5.2.2 典型构造事件的瞬时热效应 168
5.3 热流与板块构造 169
5.3.1 概述 169
5.3.2 大陆热流 170
5.3.3 大洋热流 175
5.4 全球热量收支 179
5.4.1 地球内热源的构成与分配 179
5.4.2 地球热散失量的不对称性 181
参考文献 182
第6章 岩石圈热结构 186
6.1 岩石生热率 186
6.2 地震波速与岩石生热率 189
6.2.1 地震波速与生热率的函数方程 189
6.2.2 定量关系的质疑 191
6.3 热流与生热率的线性经验关系 194
6.3.1 线性经验关系的提出 194
6.3.2 花岗岩体中的生热率分布研究 195
6.3.3 地壳剖面生热率的研究 196
6.3.4 热流与生热率线性关系的地球物理模拟 200
6.3.5 中国东南地区热流和生热率的关系研究 201
6.3.6 全球热流省资料统计分析 202
6.3.7 热流与生热率线性关系探究 205
6.4 中国大陆地区生热率研究现状和进展 206
6.4.1 中国东南地区生热率的区域分布特征 207
6.4.2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生热率的垂向分布特征 209
6.4.3 苏鲁地壳的生热模型 211
6.4.4 中国大陆地区地壳生热模型的对比 213
6.5 岩石圈热结构 214
6.5.1 岩石圈热结构分析 214
6.5.2 中国岩石圈热结构分区 217
6.5.3 岩石圈热结构的动力学意义 219
6.6 热岩石圈厚度 221
6.6.1 热岩石圈厚度的确定 221
6.6.2 地震-热岩石圈厚度 223
6.6.3 克拉通热岩石圈与地震岩石圈厚度的对比 224
6.7 岩石圈热-流变结构与大陆动力学 227
6.7.1 大陆岩石圈热-流变结构的时空特征 227
6.7.2 岩石圈热-流变性质对地球动力学事件的制约 230
6.7.3 大陆构造与岩石圈热-流变结构 232
6.8 热与克拉通破坏 235
6.8.1 放射性生热与克拉通热平衡 236
6.8.2 地幔柱与克拉通热平衡 236
6.8.3 板块俯冲与克拉通热平衡 237
6.8.4 太平洋板块俯冲与华北克拉通破坏 238
参考文献 241
下篇 应用篇 257
第7章 地热系统与地热资源 257
7.1 地热资源概述 257
7.2 地热系统成因分析 258
7.2.1 高温对流型地热系统——羊八井型 262
7.2.2 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漳州型 263
7.2.3 中低温对流传导型地热系统——雄县型 266
7.3 地热系统探测与模拟方法 268
7.3.1 土壤气体探测方法 270
7.3.2 微动探测在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276
7.3.3 电磁法地热探测 285
7.4 沉积盆地地热资源评价:以苏北盆地建湖隆起为例 292
7.4.1 地热资源评价方法 292
7.4.2 苏北盆地建湖隆起 295
7.5 油区地热资源评价:以大庆油区为例 333
7.6 我国大陆地区干热岩地热资源评价 364
参考文献 372
第8章 含油气盆地地热学 377
8.1 地热与石油 377
8.2 古地温计方法 378
8.2.1 有机质古地温计 379
8.2.2 低温热年代学古地温计 383
8.2.3 其他方法 396
8.2.4 古温标热历史恢复方法和原理 406
8.3 地球动力学方法 410
8.3.1 裂谷盆地(多期)拉张动力学模型 411
8.3.2 沉积盆地岩石圈构造-热演化模拟的应变速率法 416
8.3.3 前陆(挤压)盆地动力学模型 422
8.4 盆地热历史与油气关系 426
8.4.1 热史恢复实例 426
8.4.2 烃源岩成熟度演化模拟 431
8.4.3 烃源岩灶演化模拟 433
参考文献 437
第9章 地热与天然气水合物 445
9.1 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的计算 445
9.1.1 基本原理 445
9.1.2 应用实例 447
9.2 BSR热流及其与实测热流的对比 458
9.2.1 BSR热流计算方法 459
9.2.2 BSR热流与实测值的对比 459
9.3 南海北部水合物前景的地热学预测 467
9.3.1 甲烷通量与水合物生成带厚度 467
9.3.2 对水合物前景的讨论 469
参考文献 471
第10章 矿山地热 473
10.1 矿山热害与矿山地热学 473
10.2 矿山地温场形成模式 474
10.2.1 区域地热背景 474
10.2.2 岩石热导率 475
10.2.3 基底起伏变化 478
10.2.4 地下水活动的影响 482
10.3 矿山地温类型 486
10.3.1 简要评述 486
10.3.2 方案修订 487
10.4 三河尖煤矿刘庄区地热模型研究 489
10.4.1 矿山地热概念模型 489
10.4.2 方法原理与流程 498
10.4.3 勘探线13地温场模拟 498
10.5 华北及全国赋煤区地热背景及深部地温预测 502
10.5.1 华北矿区深部地温预测 502
10.5.2 全国煤矿区地温概况 512
参考文献 514
第11章 地热与全球气候变化 516
11.1 利用地温资料研究气候变化历史的原理与方法 517
11.1.1 基本原理 517
11.1.2 正演方法 519
11.1.3 反演方法 521
11.1.4 地热古气候研究方法的特点 522
11.2 典型实例分析 523
11.2.1 美国阿拉斯加州 523
11.2.2 四川攀西地区钻孔温度反演结果 524
11.2.3 利用全球热流数据研究晚第四纪气候变化 525
11.3 全球钻孔温度与气候变化历史数据库 528
11.3.1 数据来源和分布 528
11.3.2 百年趋势反演方法 529
11.3.3 全球和大陆尺度结果分析 530
11.4 陆地与大气热相互作用监测 533
11.4.1 长期系统监测的重要性 533
11.4.2 国际地温与气候变化监测站概况 534
11.4.3 西安交通大学热环境与气象监测站 536
11.5 从月球表面温度提取地球气候变化信息 539
11.5.1 地球气候系统的辐射平衡 539
11.5.2 阿波罗月表温度数据的实证 540
参考文献 542
索引 547
- 《钒产业技术及应用》高峰,彭清静,华骏主编 2019
- 《现代水泥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2019
- 《英汉翻译理论的多维阐释及应用剖析》常瑞娟著 2019
-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Access 2010 微课版 第2版》刘卫国主编 2020
- 《区块链DAPP开发入门、代码实现、场景应用》李万胜著 2019
- 《虚拟流域环境理论技术研究与应用》冶运涛蒋云钟梁犁丽曹引等编著 2019
- 《当代翻译美学的理论诠释与应用解读》宁建庚著 2019
- 《第一性原理方法及应用》李青坤著 2019
- 《中学物理奥赛辅导:热学 光学 近代物理学》崔宏滨 2012
- 《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第2版 视频版》郑红,倪嘉波,刘亨荣编;陈冬梅责编 2020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中医骨伤科学》赵文海,张俐,温建民著 2017
- 《美国小学分级阅读 二级D 地球科学&物质科学》本书编委会 2016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强磁场下的基础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编 2020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进化论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医学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