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李德生文集  下
李德生文集  下

李德生文集 下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德生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030176227
  • 页数:713 页
图书介绍:本书选录了李德生院士从1946年到2005年不同时期的代表性论文近百篇,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他几十年来在石油行业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学术成就。可供各油田、石油院校、科研院所石油科技人员使用。
《李德生文集 下》目录
标签:文集

卷首图片 1

15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Hydrocarbon Occurrence of Bohai Gulf Oil and Gas Basin,China(1980) 1

16 Geologic Evolution of Petroliferous Basins on Continental Shelf of China(1983) 22

17 Petroleum Geology of the Langfang-Gu'an Basin,Beijing-Tianjin Region,China(1984) 36

18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the Songliao Basin,China(1985) 56

19 Tilted-Fault Block/Buried Hill Oil and Gas Traps in the Bohai Gulf Basin(1986) 63

20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osite Megastructural Oil and Gas Fields of Bohai Gulf Basin(1986) 72

21 Intracratonic Basins of China and Thei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s(1987) 80

22 Facies Models in the Paleogene Terrestrial Salt Lake Deposits of Zhongyuan Oilfields,Dongpu Depression,East China(1989) 99

23 Offshore Petroleum Development in China(1990) 111

24 Petroleum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ast China Sea Shelf Basin(1990) 114

25 Recent Advances in the Petroleum Geology of China(1990) 131

26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Meso-Cenozoic Lacustrine Remnant Petroliferous Depressions and Basins,Southeastern China(1991) 139

27 Hydrocarbon Habitat in the Songliao Rift Basin,China(1993) 147

28 Tectonic Types of Oil and Gas Basins in China(1994) 161

29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s in the Tarim Basin,China(1994) 176

30 Biograpgy and Response for 1994 AAPG International Meeting Awarding Ceremony in Kuala Lumpur,Malaysia(1994) 199

31 Petroleum Generation in the Nonmarine Qingshankou Formation(Lower Cretaceous),Songliao Basin,China(1995) 207

32 Hydrocarbon Occurrences in the Petroliferous Basins of Western China(1995) 223

33 The Geology and Hydrocarbon Potential of Petroliferous Basins in China(1996) 238

34 The Meso-Cenozoic Rift Basins in China(2005) 244

35 中国含油气盆地的构造类型(1982年) 297

36 油层评价技术方法和发展(1982年) 308

37 松辽盆地的油气形成和分布特征(1983年) 354

38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与油气分布(1983年) 362

39 滚动背斜油气田(1980年) 371

40 倾斜断块-潜山油气藏(1985年) 379

41 京津地区廊固凹陷的石油地质特征(1984年) 387

42 中国大陆架含油气盆地的地质发展史(1986年) 403

43 赴印度参加亚非地区石油地化与勘探国际会议并参观考察的技术报告(1985年) 414

44 美国东部阿帕拉契逆掩断层带地层构造与油气勘探(1986年) 419

45 在胜利油田1986年夏季地质论证会上的发言(1986年) 424

46 东海及台湾海峡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1987年) 430

47 关于我国天然气的发展和西部盆地油气资源勘探的几点意见(1987年) 432

48 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残留型小含油气盆地的油气富集特点(1988年) 438

49 对滇黔桂地区找油找气工作的几点体会与认识(1978年) 442

50 关于石油和石油储量的命名和分类(1983年) 447

51 复杂油气藏储集层评价(1988年) 450

52 大气田的形成条件和近期勘探目标区(1989年) 454

53 南海东沙隆起及其周围拗陷的地质演化(1989年) 457

54 东海陆架盆地的石油地质特征(1990年) 461

55 参加第12届世界石油大会看石油地质技术的发展趋势(1987年) 474

56 中国深埋古岩溶(1991年) 479

57 在渤海西南勘探战略研讨会上的发言(1992年) 488

58 在现代勘探与管理研讨会上的发言(1992年) 492

59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85-101”项目“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中期评估小组报告(1993年) 495

60 沿海油田防止地面沉降问题(1994年) 502

61 我国大陆石油勘探现状及未来展望(1994年) 511

62 在湛江“海洋大气区研讨会”上的发言(1994年) 515

63 沉积盆地动力学研究的新进展(1995年) 518

64 石油地质学与世界油气勘探的新进展(1995年) 523

65 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潜力与科技发展(1995年) 528

66 中国陆上及沿海含油气盆地地质特征及油气潜力(1996年) 535

67 在大港油田“古潜山研讨会”上的发言(1996年) 537

68 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与滩海地区资源评价(1998年) 542

69 迈向新世纪的中国石油地质学(2000年) 552

70 科技·人才·油气资源(2000年) 560

71 在塔里木轮南地区勘探开发技术座谈会上的发言(1989年) 563

72 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前景(2001年) 567

73 大油气田地质学与中国石化油气勘探方向(2001年) 569

74 在中海油举行的两院院士报告会上的发言(1990~2000年大油气田地质学)(2001年) 574

75 数字地球与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学(2001年) 580

76 中国西北地区沉积盆地石油地质(2002年) 588

77 在中国石油2003年勘探技术座谈会上的发言(2003年) 596

78 在跨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2005年) 599

79 石油地质(2005年) 601

80 重新认识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地质学(2004年) 670

81 石油地质学与基础学科研究(2005年) 681

82 中国油气勘探的理论与实践(2006年) 687

李德生著作目录(1946~2006年) 706

编后记 71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