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军队建设学理论概要
军队建设学理论概要

军队建设学理论概要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潘日轩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市:人民武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1761812
  • 页数:40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理论、学术上全面论述我国军队建设的指导方针、原则和目标方向。
《军队建设学理论概要》目录

第一节 军队 1

一、军队概述 1

第一章 绪论 1

二、军队的产生、发展和消亡 2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与发展概况 5

第二节 军队建设 6

一、军队建设概述 6

二、军队建设的功能 7

三、军队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9

一、军队建设学的定义及其学科属性 10

第三节 军队建设学 10

二、军队建设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三、军队建设学的特点 17

四、军队建设学的研究方法 18

五、军队建设学的建设原则 20

第二章 军队建设学与相关学科体系 22

第一节 军队建设学与军事学学科关系 22

一、军事学学科体系 22

二、军队建设学学科体系构想 25

一、军队建设学与战略学之间的关系 32

第二节 军队建设学与军事学其他学科的关系 32

二、军队建设学与战役学、战术学之间的关系 33

三、军队建设学与军队指挥学之间的关系 33

四、军队建设学与军事思想、军事历史学之间的关系 33

五、军队建设学与军队政治工作学之间的关系 34

六、军队建设学与军事后勤和军事装备学之间的关系 34

第三节 军队建设学与相关学科 35

一、军队建设学与哲学 35

二、军队建设学与社会科学相关学科 36

三、军队建设学与自然科学技术 38

四、军队建设学与系统论 40

第三章 军队建设的历史沿革 42

第一节 冷兵器战争时代的军队建设 42

一、军兵种的分化演变 42

二、战术成为军队建设的重要内容 44

三、朴素直观的军事理论的发展 44

第二节 热兵器战争时代的军队建设 45

一、火药兵器的发展促使新的军兵种发展 45

二、火器的发展催生近现代军事制度 46

三、火器的发展对近代军事理论发展的影响 47

第三节 机械化战争时代的军队建设 48

一、武器装备机械化的迅速发展 49

二、编制体制发生重大转变 51

三、军事学术的空前繁荣 54

第四节 向信息化战争时代过渡时期的军队建设 56

一、确立军队信息化为重点目标 56

二、加快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建设 58

三、改革军队体制编制以提高一体化程度 59

四、培养高素质信息化军事人才 61

第四章 军队建设的基本原理 63

第一节 军队建设与政治 63

一、政治对军队建设有着根本的影响 64

二、政治体制对军队体制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影响 65

三、军队建设是政治安全的保障 66

第二节 军队建设与地缘环境 67

一、地缘环境影响军队的结构和规模 67

二、地缘环境影响军事力量的部署 68

三、军队建设的发展会引起地缘环境的变化 68

四、我国的地缘环境分析 69

第三节 军队建设与军事战略 69

一、军事战略决定着军队建设的性质、规模和重点 70

二、用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统揽军队建设全局 70

三、军队建设水平对军事战略的影响 72

第四节 军队建设与经济 73

一、军队建设的产生和发展是一定生产关系的产物 73

二、军队建设的发展受社会生产力的制约 74

三、军队建设能促进经济发展 75

第五节 军队建设与科技 77

一、科技发展推动军队建设 77

二、军队建设拉动科技进步 78

第六节 军队建设与民族文化 79

一、军队建设不能脱离民族文化背景 79

二、军队建设参与塑造民族文化 81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军队建设思想 83

第一节 马列主义军队建设思想 83

一、马列主义军队建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83

二、马列主义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85

第二节 毛泽东人民军队建设思想 88

一、毛泽东人民军队建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88

二、毛泽东人民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89

第三节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92

一、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92

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93

一、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96

第四节 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96

二、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97

第六章 军队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建设信息化军队 105

第一节 军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指导意义 105

一、科学发展观为新世纪新阶段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供了重要遵循 106

二、科学发展观为新世纪新阶段把握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规律,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107

三、科学发展观为新世纪新阶段凝聚全军官兵的意志和力量,提供了重要思想和理论基础 110

第二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军队建设的全面发展 112

一、加强军队革命化建设,保证建设信息化军队的正确方向 112

二、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为建设信息化军队提供物质基础 113

三、加强正规化建设,为建设信息化军队提供有序的环境 114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军队建设的协调发展 115

一、协调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与军事斗争准备的关系 115

二、协调机械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的关系 116

三、协调诸军兵种作战力量建设的关系 117

四、协调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118

五、协调主要战略方向建设和其他战略方向建设的关系 118

第四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军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19

一、要加强军事技术创新,为建设信息化军队提供技术支撑 119

二、要强化军事理论创新,为建设信息化军队提供理论牵引 120

三、要注重体制结构创新,为建设信息化军队提供发展活力 121

四、要注重军事管理创新,为建设信息化军队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 122

第五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军队官兵素质的全面提高 123

一、只有充分发挥官兵的主体作用,才能为建设信息化军队提供强大、持续发展的后劲 123

二、只有加速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才能为建设信息化军队提供强大、持续发展的后劲 124

三、只有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才能为建设信息化军队提供强大、持续发展的后劲 124

第六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提高军队建设质量和效益 125

一、要打牢军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根基 125

二、要搞好建设信息化军队的总体设计 126

三、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127

一、科技强军的时代特性 129

第一节 科技强军的原则 129

第七章 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129

二、实现科技强军的途径 131

第二节 依法治军的原则 134

一、依法治军原则的形成与发展 134

二、依法治军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136

三、实现依法治军的途径 137

第三节 质量建设的原则 139

一、质量建设的主要内容 139

二、实现质量建设的途径 140

第四节 勤俭建军的原则 142

一、勤俭建军的历史地位及作用 143

二、勤俭建军是对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建设的时代要求 144

三、坚持勤俭建军必须正确把握几个关系 146

第八章 军队的任务与使命 149

第一节 新世纪新阶段提出军队历史使命的重大现实意义 149

一、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我军历史使命,全面把握了时代发展要求和国家战略全局对军事力量建设的客观要求 149

二、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我军历史使命,科学回答了国防和军队建设持续发展带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151

三、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我军历史使命,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军事指导理论的创新发展 152

第二节 新世纪新阶段我军担负的历史使命 155

一、新世纪新阶段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 155

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157

三、新世纪新阶段军队要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159

四、新世纪新阶段军队要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161

第三节 新使命对我军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162

一、努力提高维护和平的能力 163

二、努力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 164

三、努力提高遏制战争的能力 164

四、努力提高打赢战争的能力 165

第九章 军队建设的重大关系 168

第一节 正确处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168

一、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 168

二、必须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努力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171

三、必须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机制 172

第二节 正确处理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的关系 174

一、必须把革命化建设放在第一位 174

二、坚持以现代化为中心 175

三、没有军队的正规化,就没有军队的现代化 176

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 177

第三节 正确处理常备军与后备力量建设的关系 178

一、要建设一支精干的常备军 179

二、要高度重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180

三、坚持“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兵于民”方针,提高国防动员能力 181

第四节 正确处理学习外军有益经验与保持我军特色的关系 182

一、面向世界,借鉴经验 183

二、保持本色,拒绝照搬 184

三、反对两种错误倾向,结合实际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 185

第十章 军队改革 187

第一节 军队改革概述 187

一、军队改革的性质 187

二、军队改革的意义 189

三、军队改革必须把握的几个问题 191

第二节 军队改革的原则 193

一、军队改革要总体设计、科学规划 193

二、军队改革既要积极推进,又要稳妥可行 194

三、军队改革要依靠群众,自主创新 195

四、军队改革必须在保持我军特色的基础上博采众长 196

五、军队改革必须准确把握军队建设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矛盾 197

第三节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199

一、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时代背景 199

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主要特征 200

三、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实现途径 202

第十一章 军队建设的主要领域 205

第一节 思想政治建设 205

一、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发展创新 205

二、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206

第二节 推进人才战略工程 209

一、推进人才战略工程的意义重大 209

二、实现人才战略工程的主要途径 211

第三节 武器装备建设 212

一、武器装备建设在军队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13

二、新世纪新阶段加强武器装备建设的思路 215

第四节 体制编制建设 216

一、军队体制编制内涵概述 216

二、我军体制编制改革调整的历史 218

一、加强军事理论研究的重大意义 220

第五节 军事理论建设 220

二、我国军事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222

第十二章 军队建设效益 226

第一节 军队建设效益的特征 226

一、动态性 226

二、风险性 229

三、紧迫性 231

四、多元性 232

第二节 军队建设效益标准 234

一、军队建设效益标准的内涵及意义 235

二、军队建设效益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 236

三、军队建设效益标准体系的主要构成 238

第三节 军队建设效益评估 245

一、军队建设效益评估的指导思想 245

二、军队建设效益评估方法 247

三、军队建设效益评估制度构想 253

第十三章 陆军建设 256

第一节 陆军建设概述 256

一、陆军的形成与发展 256

二、陆军的兵种构成 258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发展概况 262

一、陆军是联合作战的重要力量 263

第二节 陆军的地位与作用 263

二、陆军是特种作战的关键力量 266

三、陆军是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中坚力量 267

第三节 陆军建设的走向 269

一、陆军整体数字化 270

二、兵力规模小型化 271

三、部队编制一体化、多能化 272

第十四章 海军建设 275

第一节 海军建设概述 275

一、海军建设与发展简史 275

二、海军的兵种构成 276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海军建设 278

第二节 海军部队的地位作用 279

一、海军部队是维护国家安全、夺取军事斗争胜利的重要力量 279

二、海军部队是维护海洋权益、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81

三、海军对提高国家地位、扩大国际影响具有积极作用 282

第三节 海军建设的主要特点 283

一、建设周期长,要求准确预测未来趋势 283

二、资金投入大,对国家经济力依赖性强 284

三、技术含量高,需要高新技术支撑 285

四、结构系统性强,要求严格的组织配套工作 286

一、海军装备的科技含量日益增加 287

第四节 海军建设的发展趋势 287

二、注重通过训练和演习加强质量建设 288

三、注重提高应急作战能力 289

四、加强后勤保障力量和海战场建设 290

第十五章 空军建设 292

第一节 空军部队建设概况 292

一、空军建设与发展简史 292

二、空军部队兵种的构成 294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空军建设 296

四、空军部队建设的主要特点 298

一、空军是国家军事力量的重要标志 300

第二节 空军的地位与作用 300

二、空军是现代战争空中作战的决定性力量 301

三、空军是战略防空和战略机动的支柱 302

四、空军是争夺制空权的主要力量 302

五、空军是信息作战的主体 303

第三节 空军部队建设的趋势 304

一、空军兵力在军队总体规模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304

二、空军编制体制向小型化、混合化方向发展 305

三、空军力量构成向空天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307

四、航空武器装备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308

第十六章 战略导弹部队建设 311

第一节 战略导弹部队建设概况 311

一、战略导弹部队的产生和发展 312

二、地地战略核导弹部队构成及建设特点 313

三、地地常规导弹部队构成及建设特点 317

第二节 战略导弹部队的地位作用 321

一、战略导弹部队是军事力量的重要构成 321

二、战略导弹部队是大国地位的重要支撑 322

四、战略导弹部队是遏制危机、控制战局、打赢战争的重要手段 323

三、战略导弹部队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323

第三节 战略导弹部队建设的走向 324

一、地地导弹部队建设的基本走向 324

二、加速新世纪新阶段第二炮兵建设与发展 326

第十七章 军队一体化建设 328

第一节 确定军队一体化建设需求 328

一、一体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总体发展战略 328

二、一体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机制 329

三、一体化建设的基础条件 330

四、一体化建设的标准 331

第二节 规划军队一体化建设蓝图 331

一、确立军队一体化建设指导思想 332

二、规划军队一体化建设目标 333

三、重视军队一体化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建设 334

四、重视军队作战力量结构一体化建设 335

五、重视武器装备一体化建设 337

第三节 加速军队一体化建设进程 338

一、重视理论研究 339

二、制定发展战略规划 339

三、加快力量结构调整 340

四、理顺关系和调整职能 341

五、统一建设标准 342

六、合理配置有限资源 343

七、借鉴外军有益经验 344

第十八章 领导指挥机构建设 345

第一节 领导指挥机构构成 345

一、决策机构 345

二、指挥机构 346

三、行政机构 348

第二节 领导指挥机构建设的特点 349

一、组成的权威性 349

二、职权的统一性 350

四、编制的法规性 351

三、部门的合成性 351

五、鲜明的双轨性 352

第三节 领导指挥机构建设的趋势 353

一、总部领导指挥机构向权威高效发展 353

二、战略领导指挥机构向军政军令分开发展 355

三、战区(军区)领导指挥机构向一体化联合指挥发展 356

四、战役战术指挥机构向小型化、机动化发展 357

五、指挥机构内部组成向综合化、职能化发展 358

六、领导指挥机构的指挥自动化程度和生存能力进一步提高 359

一、院校构成 361

第十九章 院校和科研机构建设 361

第一节 院校和科研机构构成 361

二、科研机构构成 367

第二节 院校和科研机构建设的特点 371

一、院校建设的特点 372

二、科研机构建设的特点 374

第三节 院校和科研机构建设趋势 376

一、院校建设趋势 376

二、科研机构建设趋势 378

第一节 军队基层建设的地位作用 380

一、军队的基础在基层 380

第二十章 军队基层建设 380

二、基层是军队战斗力的基石 382

三、基层是军队建设的窗口 383

四、基层建设是军队建设与发展的奠基性工程 384

第二节 军队基层建设的原则 385

一、提高战斗力的原则 386

二、全面建设的原则 386

三、打好基础的原则 387

四、从严治军的原则 388

五、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389

六、改革创新的原则 390

第三节 军队基层建设的主要内容 391

一、抓好军事训练 391

二、搞好战备工作 392

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文化工作 393

四、建立和保持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 394

五、正确处理内外关系 395

六、提高后勤保障能力 395

七、实现武器装备的科学管理 396

八、强化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党组织建设 397

主要参考文献 399

后记 40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