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  顾诵芬自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  顾诵芬自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 顾诵芬自传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顾诵芬口述;师元光整理
  • 出 版 社:航空工业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6503317
  • 页数:32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中国工程院院院士,著名飞机设计师顾诵芬的传记,作者叙述了童年,求学生涯和成长经历,以及作为一个百折不饶碶而不舍的航空专家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做出的的杰出贡献。本书思想性,科学性, 可读性兼具,内容真实,语言朴素,图文并茂。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 顾诵芬自传》目录

第一章 参加航空工业从修理到仿制 1

离别合众图书馆 3

进入航空工业局 7

参加政治运动 11

在第一技术科工作 13

在机关的业务学习 22

第二章 开始自行研制设计 25

一定要自行设计 27

筹备工作 29

组建飞机设计室 33

自行设计歼教1飞机 42

风洞试验 46

学习是最重要的 51

我不适合管人 54

歼教1样机审查 55

请苏联专家审查方案 58

歼教1试飞 59

参加“响尾蛇”导弹的分析 65

歼教1后的设计任务 67

初教1(初教6) 70

第三章 “大跃进”的“东风” 77

“东风”104 79

“东风”106 80

“东风”107 83

邝厚全 91

在批判中向前走 92

最后落实还是靠吹风 96

关于抬机翼的问题 98

一个短暂的低潮 100

两个设计室合并 101

苏联设计专家首次来华 104

AT-1风洞 108

第四章 六院一所时期 111

一所成立 113

摸透米格-21 118

国防科委第十六专业组 119

一所成立以后 121

与江泽菲结婚 125

被授少校军衔 126

第五章 研制歼8飞机 129

改进米格-21 131

要搞一个什么样的歼8 133

陈大筏 136

机头进气还是两侧进气 138

选用雷达 141

进了学习班 142

歼8飞机的方向稳定性问题 145

纵向稳定性问题 147

水平尾翼效率 148

关于振动的问题 150

出现振动 153

歼8越飞越快 156

一个好的试飞员是新机成功的关键 157

在阎良试飞 158

三次乘歼教6上天 159

关于歼8飞机的重量问题 162

关于歼8飞机试飞中的空中停车问题 163

问题不是一下子解决的 164

歼8定型 166

歼8交到空军十一航校 169

关于歼8飞机减速板振动 171

一次事故 172

未能参加天安门阅兵 176

关于歼8全天候飞机 177

地面烧掉一架歼8全天候飞机 178

歼8飞机交部队使用 180

第六章 歼9飞机研制 181

从1964年讲起 183

确定方案不容易 184

飞机设计的“革命化” 185

回沈阳以后 187

第七章 歼13飞机研制 189

要一个歼6后继机 191

选用发动机 191

斯贝发动机 192

考察斯贝 194

斯贝放在了430厂 196

确定歼6后继机方案 197

改用910发动机 199

接收米格-23 200

新歼方案 203

第八章 歼8Ⅱ研制 207

歼8以后 209

一次住院经历 209

回访NASA 211

遇到小学同学蔡为仑 212

开始歼8Ⅱ设计 213

关于歼8Ⅱ设计中的技术问题 216

“82工程” 220

关于歼8Ⅱ的一次事故 225

一次事故征候 225

第九章 离开601所 227

当了一段时间所长 229

交接工作 230

第十章 参加“863”的工作 233

来京后第一项任务 235

“不能蹬自行车上月球” 236

参加国际会议 237

看来走飞船的路是对的 238

第十一章 关于主动控制技术 241

负责主动控制技术(ACT)研究 243

第一阶段的试飞 244

全数字的也飞起来了 246

开展国际合作 247

摔了一架飞机 248

坚持进行下去 251

第十二章 关于气动力数值计算 253

最初的尝试 255

再次推动 255

始终未死心 256

第十三章 对俄合作 259

启动阶段 261

按第三方案进行 262

中苏气动、强度学术会议 263

在苏联政局动荡之中 265

克服困难、抓住机会 266

请专家来合作 268

组织了一次汇报会 270

关于战效分析研究的合作 271

第十四章 地效飞机 275

驻俄使馆的建议 277

李绪鄂介入 278

资金来源靠贷款 279

请俄罗斯专家审查方案 280

在太湖试用 281

想从军用找出路 283

维持局面 284

第十五章 关于苏-27飞机 287

RAML新型歼击机 289

与苏局设计师研讨 289

苏局总设计师西蒙诺夫 292

赴苏考察 293

新机研制需要灵活的试制能力 295

第十六章 关于大飞机 297

民用飞机的酝酿 299

香山会议 300

对大飞机发展途径的考虑 301

参加中南海的一次会议 302

形势起了变化 302

第十七章 我现在能做的 305

在科技委的工作 307

翻译出版了三本书 308

第十八章 我所认识的外国同行 313

法国达索的哈维兰 315

格鲁门公司的派莱哈克 316

米高扬设计局的别列可夫 317

卢鹤绅 318

法国宇航院的波松·奎登 31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