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理化
生物大分子的液相色谱分离和制备
生物大分子的液相色谱分离和制备

生物大分子的液相色谱分离和制备PDF电子书下载

数理化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师治贤,王俊德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030030419
  • 页数:220 页
图书介绍:
《生物大分子的液相色谱分离和制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生物大分子液相色谱分离和制备的发展方向 2

1.2 分离介质的发展 3

1.3 分离模式的考虑 5

1.3.1 体积排阻色谱 5

1.3.2 离子交换色谱 6

1.3.3 反相色谱 7

1.3.4 疏水作用色谱 7

1.3.5 亲合色谱 8

1.4 分离规模的扩大 8

第二章 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的分离设计 12

2.1 制备色谱分离的一般考虑 13

2.1.1 制备色谱运行的模式 14

2.1.2 切割收集技术 14

2.1.3 微量组分的制备 16

2.1.4 实验条件的一般选择 17

2.2 制备色谱模型的讨论 18

2.3 实验条件的选择与产量 20

2.3.1 柱体积与填料 20

2.3.2 流动相的选择 24

2.3.3 样品的溶解度 26

2.3.4 样品量 28

2.3.5 样品纯度的确定 29

2.3.6 最佳制备量 29

2.4 制备色谱仪 31

2.4.1 泵系统 32

2.4.2 检测系统 32

2.4.3 进样系统 33

2.4.4 样品的收集 34

第三章 制备柱及相关技术 35

3.1 制备规模 35

3.1.1 在分析柱上的制备 35

3.1.2 小规模的制备 35

3.1.3 大规模的制备 36

3.2 制备柱的装填技术 36

3.3 径向流动色谱 38

3.3.1 径向流动色谱设计的原理 39

3.3.2 径向流动和轴向流动的比较 39

3.4 柱容量及其影响因素 40

3.5 制备所得生物大分子纯度的评价 44

第四章 顶替色谱 46

4.1 顶替色谱的原理 46

4.2 顶替色谱的特性 47

4.2.1 操作线 47

4.2.2 溶质的流速 48

4.2.3 总效率 49

4.3 顶替色谱实验条件 51

4.3.1 顶替剂及其选择 51

4.3.2 流动相的选择及影响 52

4.3.3 填料及其影响 53

4.3.4 柱直径及其影响 54

4.4 溶质-溶质顶替色谱 55

4.4.1 实验设计 55

4.4.2 操作参数 56

4.4.3 多次顶替 59

第五章 体积排阻色谱 61

5.1 体积排阻色谱理论 61

5.1.1 保留模型 61

5.1.2 保留机理 62

5.2 体积排阻色谱理论模型 64

5.2.1 硬球体溶质模型 64

5.2.2 刚性分子溶质模型 65

5.2.3 任意平面孔模型-刚性溶质 65

5.2.4 任意弯曲溶质模型 65

5.3 体积排阻色谱填料 66

5.3.1 有机填料 66

5.3.2 无机填料 66

5.3.3 适合生物大分子分离的填料 68

5.4 体积排阻色谱参数的讨论 68

5.4.1 峰容量 68

5.4.2 聚合物在体积排阻色谱上的分离 69

5.4.3 分子量的准确测定 70

5.5 体积排阻色谱操作条件 71

5.5.1 填料 72

5.5.2 柱长 72

5.5.3 洗脱液 72

5.5.4 流速 73

5.5.5 样品容量 74

5.5.6 蛋白质在变性洗脱条件下的分离 74

5.6 蛋白质在体积排阻色谱上的保留行为 75

5.6.1 蛋白质的分离 76

5.6.2 蛋白质的分子量与容量因子(k′) 76

5.6.3 分配系数(Kd) 77

5.6.4 pH不同时的分配系数与离子强度 77

5.6.5 在一定pH条件下蛋白质的分离度和离子强度 78

5.6.6 离子强度恒定时pH对分配系数的影响 79

第六章 离子交换色谱 82

6.1 填料 82

6.1.1 有机树脂填料 83

6.1.2 无机-有机复合填料 84

6.1.3 表面改性的无机填料及合成方法 84

6.2 参数讨论 87

6.2.1 孔径的影响 87

6.2.2 柱长的影响 88

6.2.3 流速的影响 89

6.2.4 pH的影响 89

6.2.5 离子强度的影响 93

6.3 保留模型 94

6.4 离子交换色谱分离和纯化蛋白质 96

6.4.1 大豆中混合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 97

6.4.2 细胞色素C553的分离和纯化 99

6.4.3 β-半乳糖苷酶和磷酸酶的分离和纯化 99

6.4.4 牛血清蛋白(OVA)和大豆蛋白(STI)混合物的纯化 102

第七章 反相液相色谱 104

7.1 溶质保留机理 104

7.2 填料及一般合成方法 106

7.2.1 填料概述 106

7.2.2 填料合成的一般方法 108

7.3 分离和制备色谱的选择 110

7.3.1 柱容量与分离度 110

7.3.2 色谱柱的柱效率与蛋白质的分离度 112

7.3.3 流动相的选择 112

7.3.4 柱温的影响 113

7.3.5 流速的影响 116

7.4 蛋白质在柱上的回收率 117

7.4.1 上柱量与回收率的关系 117

7.4.2 洗脱系统与回收率的关系 119

第八章 高效疏水作用色谱 121

8.1 高效疏水作用色谱的原理 121

8.2 高效疏水作用色谱填料 123

8.2.1 基质 124

8.2.2 配基 124

8.3 实验条件 132

8.3.1 盐的影响 132

8.3.2 离子强度的影响 134

8.3.3 pH值的影响 134

8.3.4 柱温的影响 135

8.4 疏水作用色谱与反相色谱的区别 138

第九章 亲合色谱 144

9.1 亲合色谱的概念及其理论模型 144

9.1.1 概念 144

9.1.2 解离常数和平衡常数 145

9.2 亲合色谱的基质及控制因素 147

9.2.1 理想基质的性质 147

9.2.2 基质的控制因素 148

9.2.3 具有实用价值的基质 150

9.3 亲合色谱填料的合成 150

9.3.1 配位体的选择 150

9.3.2 基质的活化和功能化 152

9.3.3 间隔臂分子 156

9.3.4 间隔分子与配位体偶联 157

9.4 亲合色谱的洗脱 160

9.4.1 平衡和平衡缓冲液 161

9.4.2 蛋白质浓度和温度效应 161

9.4.3 流速和样品的体积 162

9.4.4 洗脱方法 162

9.5 蛋白质及其它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纯化 165

9.5.1 纯化调节细胞功能的大分子和复杂的生物结构 165

9.5.2 亲合色谱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168

第十章 高效液相色谱的应用 173

10.1 核苷和核苷酸的分离 173

10.1.1 pH对保留行为的影响 173

10.1.2 流速对核苷分离的影响 174

10.1.3 甲醇含量的变化对容量因子k′的影响 175

10.1.4 核苷和核苷酸分离 175

10.2 单克隆抗体的分离和纯化 181

10.2.1 分析分离系统 182

10.2.2 分离纯化系统 184

10.2.3 腹水和组织培养中单克隆抗体的分离和纯化 186

10.3 人体血清中脱脂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 187

10.3.1 样品的制备 188

10.3.2 色谱分离纯化系统 188

10.4 α-淀粉酶的分离和纯化 190

10.4.1 样品的制备 190

10.4.2 酶活性测定 190

10.4.3 分离纯化 190

10.4.4 酶活性与酶进样的关系 191

10.5 大豆蛋白在反相色谱上的分离和纯化 191

10.5.1 混合蛋白的提取 192

10.5.2 实验方法的设计 192

10.5.3 实验条件 192

10.5.4 细胞色素C的纯化 193

10.5.5 大豆蛋白有效成分的分离和纯化 193

第十一章 生物样品的制备 196

11.1 材料选择及预处理 196

11.2 细胞的破碎 197

11.2.1 物理法 197

11.2.2 生物化学法 198

11.2.3 化学处理法 198

11.3 提取 198

11.3.1 蛋白质和酶的提取 199

11.3.2 核酸的提取 201

11.4 蛋白质和酶的初步提纯 202

11.4.1 核酸沉淀法 203

11.4.2 蛋白质沉淀法 203

11.4.3 改变pH值 203

11.4.4 选择变性法 203

11.4.5 盐析法 203

11.5 核酸的水解 204

附录 国外常用的适于生物大分子分离分析的高效液相色谱填料 206

表1 高效体积排阻色谱(SEC)填料 206

表2 反相色谱(RPC)填料(大孔) 208

表3 疏水作用色谱(HIC)填料 211

表4 离子交换色谱(IEC)填料 212

表5 亲合色谱(AFC)填料 216

1.亲合色谱常用的底物(基体) 216

2.一些代表性的亲合色谱填料举例 217

索引 21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