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公共行政的生长  社会建构的公共行政理论研究
公共行政的生长  社会建构的公共行政理论研究

公共行政的生长 社会建构的公共行政理论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修良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66005410
  • 页数:63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作为一种行政哲学的探索,从社会建构的意义来理解,公共行政不仅是一个纯粹的客观世界,也是充满各种意义、价值所体现的主观世界。公共行政不是封闭组织系统中政府官员的自我呈现的描述和行动,而是行政人员与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和分享的实践行动,突出了对公共行政理性建构的批判。社会建构公共行政的过程是行政人员与公民个体自我建构的过程,是有“我们”的公共行政,强调主体间性,社会建构行政中的“人”具有“主动—社会”的自我本质。
《公共行政的生长 社会建构的公共行政理论研究》目录

绪论 现代学中的中国公共行政之前瞻 1

一、中国公共行政实践的真实世界 2

二、中国公共行政发展困境的反思 3

三、公共行政之“宏大问题”——未来的公共行政 8

上篇 理论篇 17

第一章 概念、内容与意义 17

第一节 社会建构的内涵与特征 17

一、渊源与含义 17

二、理论预设与方法论 21

三、内容与特征 25

第二节 社会建构公共行政研究综述与内容 28

一、社会建构公共行政研究综述 28

二、社会建构公共行政内容的基础 31

三、社会建构公共行政的内容 34

第三节 社会建构公共行政的研究意义 68

一、理论意义 71

二、现实意义 82

三、理念与行为的转变 95

第二章 人的行为与价值增进 102

第一节 行政人员——批判与反思的行动者 102

一、行政人员自主性的演变 105

二、行政人员假设——反思与批判的行动者 115

第二节 社会公民——公共意识与精神的体现 125

一、公共行政中公民资格的形成 126

二、公民——主动的公共精神体现 131

三、主体间性:“你”与“我”的统 137

第三节 价值、知识与学习 145

一、人的价值体现 145

二、主体的学习与成长 156

第三章 社会设计与政府模式 169

第一节 社会设计的内涵与特征 169

一、不同时期的公共行政活动的隐喻 169

二、社会设计的内涵 173

三、社会设计的特征 180

四、社会设计的目标 182

第二节 “场域—社会设计”的内容 184

一、社会设计的修正 184

二、“场域—社会设计”的含义与内容 186

第三节 “场域—社会设计”的分类和发展 197

一、四种主要模式 197

二、“场域—社会设计”的意义性特征 204

三、“双轨制”——社会建构行政的演变与生成 205

第四节 “共景政府”——社会建构中的政府隐喻 208

一、“共景政府”的含义 208

二、“共景政府”的内容 210

第四章 自我的社会建构 226

第一节 自我的含义及文化影响 226

第二节 组织中的自我 229

一、官僚制下的自我建构 231

二、社会设计下的自我建构 236

第三节 社会情境中的自我 238

第四节 个体、组织与社会 249

第五节 生活行政的勃兴与意蕴 254

第五章 话语、行动与民主 257

第一节 社会建构行政的权力与权利 257

一、社会建构行政的权力观 257

二、权利的“硬度”与社会力量 267

第二节 社会建构行政的话语理论 289

一、话语的意义及理解 289

二、话语真实的保证机制 294

三、话语、社会意识与政策制定 306

第三节 社会建构行政的行动理论 322

一、公共行政的行动内涵 322

二、社会建构行动的特征 328

三、社会建构的行动理论内容 331

第四节 民主化的治理过程 340

一、战略的构思 342

二、民主的过程化管理 354

三、协商民主与社会建构行政的成熟 363

四、民主的意义——民主的再生产 381

第六章 分权、自治与公民社会 383

第一节 治理的地方化 383

一、新地方主义 384

二、社会建构行政的分权 386

第二节 社会自治与基层民主 391

一、公民社会的兴起 391

二、社会自治的过程与意义 392

三、非营利组织的力量 397

四、基层民主和社区自治 401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发育与作用 419

一、促进参与深度与合作治理 419

二、形成信任基础与民主治理 422

三、塑造参与网络与有序治理 428

第四节 规则之治——软法的实施 432

第七章 伦理、责任与美德 439

第一节 社会建构行政过程中的伦理冲突 440

一、个人伦理与组织伦理的冲突 441

二、行政人员个体伦理的冲突 442

第二节 社会建构行政的伦理内容与特征 444

一、传统的责任认知 446

二、社会建构行政的责任内容 448

三、伦理自我的建构过程 451

第三节 民主化治理过程与责任伦理 456

第四节 公共精神、主体美德与信任 460

下篇 现实篇 467

第八章 转型的现实和转型的实现 467

第一节 中国社会转型的呈现 467

一、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性 468

二、转型社会面临的问题 470

三、社会转型对公共行政走向的要求 475

第二节 中国当下行政理论的描述 479

一、理论的“革命”与“未革命” 479

二、各种理论模式和共同的知识阙如 487

第九章 社会转型的理论诉求和基本命题 496

第一节 公共行政与社会 496

第二节 社会建构行政在转型社会的适用性 505

一、公共行政的想象力 506

二、社会转型发展的适用性 510

第三节 社会建构行政的基本命题 517

第十章 社会建构行政的实践与巩固 548

第一节 公共行政的实践与行政自觉 548

一、公共行政实践的特征 548

二、公共行政实践的表现 553

三、公共行政实践的途径——行政自觉 556

第二节 社会建构行政的巩固学 565

结语 568

参考文献 573

后记 63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