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心理学
心理学

心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迎春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830021672
  • 页数:314 页
图书介绍:心理学是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的公共必修课之一,是培养合格师资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教育学、学科教学法、教学技能及教育实习等其他教师教育系列课程的基础。本书共分16章,内容包括心理的实质与发展,注意、中小学生注意的特点及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感知觉、中小学生感知的特点及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记忆、中小学生记忆的特点及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想象、中小学生想象的特点及培养,思维、中小学生思维的特点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情绪和情感、中小学生情绪情感的特点及其调试,意志、中小学生意志的特点及良好意志的培养,以及学生的需要、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及其在教学中的培养,气质类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性格及其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力、智力的开发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还包括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方法、学校群体心理以及学习心理等。本书文字简练,概念清晰,形式活泼,有极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不仅适合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学公共课的教材,也可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材,以及供学生自学和相关领域专业人士作为参考。
上一篇:孟子下一篇:学庸论语
《心理学》目录

第一章 心理学绪论 2

第一节 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2

一、心理学的概念 2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3

第二节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 5

一、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5

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7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8

第三节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11

一、心理学的产生 11

二、心理学的发展 11

第四节 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4

一、学习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14

二、学习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14

案例分析 15

反思与探究 15

第二章 心理及其发展 17

第一节 心理的实质 17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17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0

三、心理是通过反射活动实现的 21

第二节 心理的发展 25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与特征 25

二、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和年龄特征 26

三、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29

四、心理发展的理论 31

案例分析 34

反思与探究 34

第三章 注意 36

第一节 注意概述 36

一、注意的概念 36

二、注意的功能 37

三、注意的生理机制 37

四、注意的外部表现 39

五、注意的种类 39

第二节 注意的品质 42

一、注意的广度 42

二、注意的稳定性 43

三、注意的分配 44

四、注意的转移 45

第三节 中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 46

一、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 46

二、中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 47

第四节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49

一、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49

二、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50

三、两种注意转化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52

案例分析 52

反思与探究 52

第四章 感觉与知觉 54

第一节 感觉与知觉概述 54

一、感觉的概述 54

二、知觉的概述 57

第二节 感觉与知觉的规律 65

一、感觉的规律 65

二、知觉的规律 67

第三节 中小学生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72

一、小学生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72

二、中学生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75

第四节 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76

一、正确运用直观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 76

二、遵循感觉和知觉规律,提高学生感知效果 78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79

案例分析 80

反思与探究 80

第五章 记忆 82

第一节 记忆概述 82

一、记忆的概念 82

二、记忆表象 82

三、记忆的分类 83

四、元记忆 87

第二节 记忆的过程 88

一、识记 88

二、保持和遗忘 89

三、再认和重现 91

第三节 中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92

一、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92

二、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95

第四节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96

一、合理地组织识记 96

二、有效地组织复述与复习 97

三、指导学生合理地运用记忆技术和方法 98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 99

案例分析 99

反思与探究 100

第六章 想象 102

第一节 想象概述 102

一、想象的概念 102

二、想象的方式 102

三、想象的作用 103

四、想象力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104

第二节 想象的种类 106

一、无意想象 106

二、有意想象 107

第三节 中小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 109

一、小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 109

二、中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 110

第四节 想象力的培养 112

一、告诉学生模仿的重要 112

二、扩展学生阅读的广度 112

三、引导学生细心观察 113

四、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 113

五、教会学生训练的方法 113

案例分析 114

反思与探究 114

第七章 思维 116

第一节 思维概述 116

一、思维的概念 116

二、思维的基本特征 116

三、思维的形式 117

四、思维的过程 118

五、思维的品质 119

第二节 思维的种类 120

一、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120

二、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121

三、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 123

四、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23

五、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124

六、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125

第三节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125

一、问题解决的概念 125

二、问题解决的过程 126

三、问题解决的思维策略 126

四、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128

第四节 中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32

一、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32

二、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33

第五节 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134

一、创造性思维的概念 134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134

三、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135

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36

案例分析 138

反思与探究 138

第八章 情绪与情感 140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概述 140

一、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140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140

三、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 141

四、情绪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 142

五、情绪与情感的功能 145

第二节 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146

一、情绪的分类 146

二、情感的分类 149

第三节 中小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150

一、小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150

二、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150

第四节 情绪的调节 151

一、健康情绪的标志 151

二、不良情绪的来源 152

三、不良情绪与健康 152

四、情绪的调节 153

案例分析 157

反思与探究 157

第九章 意志 160

第一节 意志概述 160

一、意志的概念 160

二、意志与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的关系 162

三、意志行动及其心理过程 163

第二节 意志的品质 167

一、自觉性 167

二、果断性 168

三、坚持性 169

四、自制力 169

第三节 中小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 170

一、小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 170

二、中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 171

第四节 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173

一、教会学生有关意志的知识和理论,强化学生对意志品质的认知 173

二、加强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确立正确的行动目的 174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174

四、发挥榜样和班集体的作用,给予必要的纪律约束 175

五、组织实践活动,磨炼意志品质 176

六、教会学生自我锻炼的方法,提高学生进行意志的自我锻炼的能力 177

案例分析 178

反思与探究 178

第十章 需要、动机与兴趣 180

第一节 需要 180

一、需要的概念 180

二、需要的种类 180

三、需要的理论 181

四、需要的培养 183

第二节 动机 185

一、动机的概念 185

二、动机的种类 185

三、动机的功能 186

四、动机的理论 187

五、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 191

六、学习动机的激发 192

第三节 兴趣 195

一、兴趣的概念 195

二、兴趣的种类 196

三、兴趣的品质 197

四、学习兴趣的培养 197

案例分析 198

反思与探究 199

第十一章 能力 201

第一节 能力概述 201

一、能力的概念 201

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201

三、能力、才能和天才 202

四、智力 203

五、能力的种类 203

第二节 能力的理论与测量 204

一、能力的理论 205

二、能力的测量 208

第三节 能力的发展与个体差异 211

一、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211

二、能力的个体差异 211

第四节 能力的形成与培养 214

一、能力形成的原因及条件 214

二、能力的培养 216

案例分析 217

反思与探究 217

第十二章 气质 219

第一节 气质概述 219

一、气质的概念 219

二、气质的特征 220

第二节 气质类型与鉴定 221

一、气质类型的学说 221

二、气质的鉴定 226

第三节 气质的研究意义 230

一、有利于消除人们对气质类型的偏见 230

二、有利于正确认识气质类型与社会成就的关系 230

三、有利于正确认识气质类型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231

四、有利于正确认识气质类型与职业选择的关系 231

五、有利于针对不同气质类型因材施教 232

案例分析 233

反思与探究 234

第十三章 性格 236

第一节 性格概述 236

一、性格的概念 236

二、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236

三、性格的特征 237

四、性格结构的特征 238

第二节 性格的种类与测定 239

一、性格的种类 239

二、性格的测定 241

第三节 性格的形成与培养 244

一、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 244

二、良好性格的培养 248

案例分析 249

反思与探究 249

第十四章 学校中的群体心理 251

第一节 学校群体心理概述 251

一、学校群体的概念 251

二、学校群体心理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及学校群体动力 252

第二节 学校中的人际关系 257

一、学校人际关系的概念 257

二、在学校中调适人际关系的心理学方法 261

第三节 课堂心理气氛 262

一、课堂心理气氛的概念 262

二、创设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的方法 264

第四节 学校班集体的管理 265

一、班主任在班集体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265

二、班集体的形成过程及其心理标志 266

三、培养优秀班集体的方法 267

案例分析 268

反思与探究 269

第十五章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271

第一节 心理健康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271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271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272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275

第二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及实施途径 276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276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277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278

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279

第三节 中小学生容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280

一、认知障碍 280

二、个性障碍 281

三、情绪障碍 282

四、行为障碍 284

五、性偏差 284

第四节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 285

一、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辅导 285

二、面向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287

案例分析 288

反思与探究 289

第十六章 学习心理 291

第一节 学习概述 291

一、学习的概念 291

二、学习的类型 292

第二节 学习理论 294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94

二、认知学习理论 298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02

第三节 知识的学习过程 303

一、知识的领会 303

二、知识的应用与迁移 304

第四节 学习策略 306

一、认知策略 306

二、元认知策略 308

三、资源管理策略 309

案例分析 311

反思与探究 311

参考文献 3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