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转型背景下中小城市的改革与创新  以慈溪市为例
转型背景下中小城市的改革与创新  以慈溪市为例

转型背景下中小城市的改革与创新 以慈溪市为例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文杰等著
  • 出 版 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64159504
  • 页数:461 页
图书介绍:本书重心在于探索中小城市在新经济常态下的创新转型路径,我们以慈溪为例,从经济产业、社会人文、人才生态等各个方面试图分析总结出一些可供参考的经验或者教训。本书可以作为相关政府部门、民营企业管理人员、学术研究人员的参考资料。全书分为七篇。通过若干课题,着重分析探索了慈溪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基于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深入分析我市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科学谋划我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取向和目标取向,研究提出有质量的动力增长机制,以及为实现上述目标采取的发展战略重点和关键举措。希望此书抛砖引玉,能够为致力于推动建设美好城市的同仁们一点启示和借鉴。
《转型背景下中小城市的改革与创新 以慈溪市为例》目录

第一篇 民营经济转型与创新发展 3

第一章 迫在眉睫的转型 3

第一节 当前发展面临严峻形势 4

一、短期数据显示形势严峻 4

二、社会各界直面困境 5

三、企业承受巨大压力 7

四、政府积极应对 8

第二节 对转型概念存在迷思 8

第二章 澎湃的生命力与严峻的挑战并存 11

第一节 民营经济优势突出 11

一、精益求精,赢得市场 11

二、殚精竭虑,因企制宜 11

三、迎难而上,积极创新 12

第二节 慈溪民营企业发展中呈现出来的主要问题 12

一、技术与管理能力较为缺乏 12

二、财务与效益状况需要继续提升 13

三、资源产出效率低,资源投入强度大 13

四、水质、空气质量恶化,严重影响创业投资环境 14

五、金融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 14

第三节 内部瓶颈与外部制约因素 14

一、转型的内部瓶颈因素 14

二、转型的外部制约因素 16

第三章 以主动创新应对挑战 18

第一节 创新发展——坚定转型的目标方向 18

一、理清创新发展思路 18

二、激发企业创新转型的内生动力 19

第二节 企业转型——激发转型的主体活力 21

一、广东的经验和做法 21

二、鼓励“二次创业”,重振企业家精气神 22

三、建立战略联盟,提升企业价值 25

第三节 技术转型——夯实转型的内在基础 29

一、其他国家和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 30

二、慈溪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30

三、科技创新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5

四、国内外开展科技创新的先进经验 37

五、推进科技创新的路径与对策 41

第四节 行业转型——拓展转型的渠道和路径 43

一、广东产业转型的做法与经验 43

二、四大新兴产业 44

三、海洋经济产业等新领域 46

第五节 环境转型——营造转型的支撑点 49

一、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优化创业环境 49

二、提升园区载体竞争力,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59

三、加快物流行业发展,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 66

第二篇 品质城市建设与创新发展 79

第四章 城市发展:转型发展与品质提升的双重挑战 79

第一节 由海外城市学者的研究引发的系列思考 79

一、小城市发展为何值得关注? 79

二、城市规划与发展模式能够持续吗? 80

三、空间与区位的优势何在? 81

四、强势政府与公众参与 82

第二节 品质城市的历史与现状 83

一、标准化与城市个性的对决 83

二、新加坡:资源抗争与无极限发展 85

三、如何应对来自城市生活传统的挑战? 87

第三节 城市化进程中的慈溪探索 88

一、快速发展中的城市化 88

二、慈溪:建设品质城市的专家共识 91

三、慈溪城市化的前行道路 93

第五章 域外视野:长三角一体化下的慈溪 100

第一节 港口竞争背景下的慈溪 100

一、长三角城市的产业重心变化 100

二、长三角空间格局的变化 101

三、港口与产业驱动下的宁波 101

第二节 慈溪成为连接沪甬的黄金通道 102

一、融入宁波大都市圈,慈溪凸显自身优势 102

二、提升慈溪城市竞争力 105

三、思考城市发展的多种可能 106

第三节 高铁时代:带给慈溪的新机会 107

一、家门口的高铁站 107

二、助力城市发展 108

第六章 路向何方:高屋建瓴重塑城市定位 111

第一节 慈溪城市品牌的社会调研 111

一、城市品牌塑造力度不够 111

二、产业集群享有盛誉 112

三、四级品牌梯度培育体系初步形成 113

四、城市、产业、企业品牌联动尚未形成 114

第二节 城市定位与发展目标 116

一、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 116

二、优化空间结构 117

第七章 城市梦想:品质与效益彰显城市荣光 121

第一节 抓城市品牌——施行城市品牌建设战略 121

一、以城市品牌为龙头,统领产业品牌和企业品牌 121

二、以产业品牌为平台,联结城市品牌和企业品牌 122

三、以企业品牌为基础,打响城市品牌和产业品牌 123

第二节 抓城市设计——注人建筑美学优化导视 124

一、慈溪导视系统效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25

二、慈溪城市导视系统的规范设计对策 128

三、提升城市建筑美学 131

第三节 抓城市更新——低冲击开发提升城市能级 136

一、优化中心城区功能布局 136

二、加快旧城改造——稳步推进板块改造和拓展开发 138

三、实施智慧兴产——加快推进城市经济转化升级 138

四、推进功能提升——强化城市承载力,完善城市功能 139

第四节 抓城市管理——城市管理水平 141

一、城市管理的现状 141

二、构建城市管理新格局 145

第三篇 新农村建设与创新发展 151

第八章 城市化的关键:农村土地改革打响焦点之战 151

第一节 新型城市化倒逼土地制度改革 151

一、新型城市化推进中的慈溪农村发展 151

二、城市化背景下慈溪农村的发展趋势 154

第二节 新型城市化推进中的慈溪农村土地问题 157

一、典型村庄的土地经营情况问卷调查 157

二、城市化背景下慈溪土地经营存在的问题 161

三、慈溪宅基地的利用情况 163

第三节 城市化背景下慈溪土地制度改革的路径探索 166

一、慈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战略方向 166

二、慈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实施路径 167

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政策保障 169

四、创新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170

第九章 城市化的核心:农民生活方式的变迁与城市化 173

第一节 慈溪农民迁移的真实意愿 173

一、慈溪农民迁移意愿的实证分析 174

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城镇迁移意愿 181

三、结论及建议 183

第二节 新型城市化背景下慈溪农民多彩的闲暇生活方式 186

一、数据来源及样本特征 186

二、数据分析 187

三、结论及建议 189

第三节 新型城市化背景下慈溪农民就业分化与选择分析 189

一、模型选择及数据来源 190

二、因素选择与结果分析 191

三、结论及建议 193

第十章 城市化的支撑: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195

第一节 慈溪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195

一、深入农村的公共产品一手调查 195

二、城中村案例的深度调查 205

第二节 改善慈溪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211

一、创新财政支持机制 211

二、加强村级组织机构建设和人口管理 213

三、探索建立“一事一议”村级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215

第四篇 社会建设、治理与创新发展 219

第十一章 转型与人口结构:以人口素质提升实现高质量就业 219

第一节 慈溪人口素质水平的数据事实 219

一、人口素质与就业战略 219

二、慈溪人口素质调查 221

第二节 提升人口素质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路径 225

一、慈溪市人口素质和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225

二、提升人口素质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战略途径 225

第十二章 社会建设:完善慈溪养老服务体系 227

第一节 慈溪养老服务面临严峻的挑战 227

一、老年人数量持续增长 227

二、养老服务需求持续增长 231

第二节 慈溪养老体系构建设想 236

一、慈溪周边的特色养老经验 236

二、慈溪市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及其运行机制 238

三、加快慈溪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措施与建议 246

第十三章 社会治理:关注基层治理模式创新 253

第一节 “县域善治”视角下的社团组织发展 253

一、社会管理模式转型:从社会控制到社会治理 253

二、“县域善治”与社团组织的成长 257

三、慈溪市社团组织公共事务治理功能的发挥 259

第二节 和谐促进会——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的机制创新 267

一、外来务工人员的娘家人 267

二、治理机构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270

第三节 少数民族社会组织建设与民族团结共融 273

一、公众对少数民族社会组织认识的一手调研 273

二、促进慈溪市少数民族社会组织的发展策略 279

第五篇 生态慈溪建设与创新发展 285

第十四章 资源约束:经济发展中的农村资源环境代价 285

第一节 慈溪农村资源环境利用的现状分析 285

一、资源保护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 285

二、慈溪城市化进程中资源环境利用现状 287

第二节 农村资源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89

一、造成资源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289

二、保护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91

第十五章 认知与行动:“五水共治”的市民认知度调查 293

第一节 民众对于“五水共治”的认知 293

一、调查方法与背景 293

二、市民对五水共治的了解 294

三、“五水共治”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296

四、对水环境的满意度评价较低 298

第二节 再造青山绿水的行动意愿 299

一、找准引起水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 299

二、提高民众对“五水共治”的参与意识 300

三、完善政府主导下的环境治理机制 302

第十六章 融合发展:低碳消费与经济转型 303

第一节 低碳消费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03

一、亲环境行为的内涵和外延 303

二、低碳消费行为的内涵和外延 304

三、低碳消费行为倾向分类 308

第二节 发挥低碳消费的引导作用推动经济转型 310

一、经济基础为高消费奠定基础 310

二、慈溪城镇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 312

三、慈溪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引导路径 314

第六篇 文化创造活力与创新发展 321

第十七章 新形势、新要求下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21

第一节 准确把握当前文化改革发展的新趋势新变化 321

一、文化观念出现新趋势新变化 321

二、文化形态出现新趋势新变化 321

三、文化改革出现新趋势新变化 321

第二节 客观理清慈溪市文化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的诸多挑战 322

一、文化普惠产品较多,但群众接受的满意度不高 322

二、文化基础设施较多,但资源管理的使用率不高 322

三、文化产业总量较多,但产业结构的层次性不高 323

四、社会民间资本较多,但投入文化的积极性不高 323

第三节 深入分析形成诸多挑战的原因 324

一、思想观念转变不够到位 324

二、管理体制改革不够彻底 324

三、投资融资机制不够健全 325

四、人才队伍建设不够有力 325

第十八章 以城市文化资本开发奠定创新经济基础 326

第一节 慈溪城市文化资本的内部分析 326

一、城市文化资本的起源 326

二、慈溪城市文化资本的SWOT分析 327

第二节 城市文化资本对经济发展绩效的实证研究 332

一、慈溪城市文化资本的定量测算 332

二、慈溪城市文化资本与慈溪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334

三、慈溪城市文化资本与慈溪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336

第三节 慈溪加快城市文化资本发展的对策 338

一、保护已有城市文化资本 338

二、运作现有城市文化资本 338

第十九章 以公共文化服务激发创新群众活力 339

第一节 完善文化资源落实到基层的长效机制 339

一、推动文化资源落实到基层的现实意义 339

二、现阶段文化资源落实到基层现状及问题分析 340

三、推动文化资源落实到基层长效机制的初探 342

第二节 保护历史街区延续独特乡土文化 344

一、历史街区独特的文化风貌 345

二、历史街区生态景观保护性设计思路与实施策略 353

第二十章 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奠定创新产业基础 356

第一节 慈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起源 356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及发展意义 356

二、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文化资源 358

第二节 慈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366

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366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与劣势 367

三、文化创意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371

第三节 培育文化创意产业的路径 373

一、总体思路与发展重点 373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74

第七篇 人才建设与创新发展 381

第二十一章 人才改变慈溪 381

第一节 人才引领时代慈溪面临新机遇 381

一、未来时代变化的本质 381

二、人力资源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机理研究 383

三、慈溪创新创业人才的发展阶段特征 384

第二节 引领慈溪发展的重点人才类别 385

一、国家现行人才分类的指导意义和局限性 385

二、部分城市对人才分类方式的探索和经验 387

三、慈溪人才分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89

四、基于纵横维度设置的慈溪人才分类构想 392

第二十二章 涵养人才队伍的环境要素分析 395

第一节 慈溪人才成长土壤的情况分析 395

一、引才环境逐步完善 395

二、人才集聚环境仍存在显著不足 396

三、引才的具体问题与发展机遇 399

第二节 五种力量支撑人才发展的最优环境 401

一、市场调配力: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 401

二、政府号召力:重视政府的引导作用 402

三、风险分担力:完善投融资服务体系 403

四、教育推动力:输送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 404

五、文化传播力:以开放的文化引领思路 404

第二十三章 推动转型升级的核心人才 406

第一节 高层次海归人才是助推创新发展的核心 406

一、海归高层次人才助推慈溪创新转型 406

二、影响高层次海归人才创新创业的制约因素 410

第二节 企业家高地建设是创新发展的基础 414

一、企业家高地建设的保障机制需求 414

二、慈溪企业家高地建设的环境优势 415

三、慈溪企业家高地建设的环境劣势 416

四、慈溪企业家高地建设的环境机遇 416

五、慈溪企业家高地建设的环境挑战 417

第三节 “创二代”企业家是创新发展的主体 417

一、“创二代”成长环境分析 418

二、“创二代”民营企业家发展存在的问题 420

三、慈溪“创二代”民营企业家成长的影响因素 422

第四节 产业人才是创新发展的动力 423

一、慈溪企业的特点 424

二、慈溪市企业需求人才的特殊性 425

三、慈溪企业人才现状调查及分析 426

四、企业技能型人才队伍聚集情况 435

第二十四章 从全新角度打造创业创新乐土 438

第一节 建设具有竞争力的慈溪“人才文化” 438

一、人才强市需要强势人才文化 438

二、建设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文化” 439

第二节 以项目为载体培育企业后备人才 442

一、以项目为载体的企业后备人才培养方式构建 442

二、项目制企业后备人才培养措施 444

第三节 加快紧缺型、实用型人才队伍培养 446

一、不断完善形成技能人才健康成长机制 446

二、进一步加大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 447

三、加快技能人才的市场化开发速度 449

第四节 高层次海归人才效能提升策略 449

第五节 “创二代”民营企业家提升策略 452

第六节 打造“人才特区”智慧高地 455

一、以清晰定位引导“特区” 455

二、以国际标准建设“特区” 457

三、以要素集聚支撑“特区” 458

四、以品牌项目打响“特区” 458

五、以开放理念做大“特区” 458

六、以创新机制支持“特区” 459

后记 46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