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日用化工理化数据手册  合成洗涤剂磷酸盐及其它助剂
日用化工理化数据手册  合成洗涤剂磷酸盐及其它助剂

日用化工理化数据手册 合成洗涤剂磷酸盐及其它助剂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2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轻工业部设计院编
  • 出 版 社:轻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1
  • ISBN:15042·1515
  • 页数:1036 页
图书介绍:
《日用化工理化数据手册 合成洗涤剂磷酸盐及其它助剂》目录

第一部分 原材料 1

第一章 烷烃 1

一、综合常数 1

表1.1 烷烃的物理数据 1

表1.2 烷烃的主要理化性质 3

图1.1 石油分馏物之分子量、临界温度及特性因数 3

二、临界常数 4

表1.3 烷烃的临界常数及正常沸点 4

表1.4 烷烃二元混合物的临界常数 4

表1.5 烷烃和芳烃混合物的临界常数 5

图1.2 烷烃、烯烃临界压力估算图 6

图1.3 烯烃临界温度估算图 6

三、密度 7

表1.6 烷烃的密度 7

四、比热 10

表1.7 烷烃的比热 10

图1.4 石油馏份液体比热图 11

图1.5 石油蒸气在常压时比热图 12

五、气化热 13

表1.8 正构烷烃的气化热 13

图1.6 烃类及石油分馏物的气化热 13

图1.7 正构烷烃蒸发潜热与温度、压力关系图 14

图1.8 烃类在减压时的蒸发潜热 15

六、生成热 16

表1.9 烷烃的生成热△Ho f 16

图1.9 正构烷烃的生成热图(理想气体状态) 17

七、燃烧热 17

表1.10 烷烃的燃烧热△Hc 17

图1.10 燃料油和石油馏份的燃烧热 18

八、热力学 19

表1.11 C8~C18正构烷烃的热力学函数 19

表1.12 烷烃的熵、热容、标准生成熵、标准生成热和标准生成等压位 31

表1.13 烷烃蒸气的热力学位——φ 32

表1.14 烷烃的焓(Ho T—Ho 0)(卡/克分子) 32

图1.11 石油馏份焓图 33

九、热传导 34

表1.15 正构烷烃蒸气的导热系数 34

图1.12 烃类气体导热系数图 36

图1.13 石油产品液体导热系数图 36

十、扩散系数 37

表1.16 正构烷烃在不同气体中的扩散系数 37

表1.17 烷烃在各种溶剂中的扩散系数D 37

图1.14 正辛烷+正十二烷系的扩散系数 38

图1.15 正构烷烃的扩散系数 38

十一、粘度 39

表1.18 烷烃的粘度 39

图1.16 不同温度下的烷烃液体粘度图 41

图1.17 液体烃粘度图(常压及中压) 42

图1.18 石油馏份在高压下粘度图 43

表1.19 正十四烷和正己烷的二元混合物运动粘度(25℃) 43

图1.19 油品混合粘度图 44

表1.20 正十六烷和正十四烷的二元混合物运动粘度(25℃) 44

表1.21 正十六烷和苯的二元混合物运动粘度(25℃) 45

表1.22 正十六烷和己烷的二元混合物运动粘度 45

图1.20 油品特性因数与粘度关系图(50℃时粘度) 46

图1.21 油品特性因数与粘度关系图(100℃时粘度) 47

十二、蒸气压及熔解热 48

表1.23 正构烷烃的饱和蒸气压和沸点 48

1.24 烷烃(饱和及不饱和)蒸气压的推算 49

表1.25 石蜡熔解热H 50

十三、表面张力 50

表1.26 C8~C18烷烃的表面张力 50

图1.23 烃类混合物表面张力与液气密度差的关系 56

图1.24 烷烃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 56

十四、溶解度 57

图1.25 水在烃类和石油馏份中的溶解度 57

表1.27 轻蜡含水量(南京炼油厂) 57

十五、质量和规格 58

表1.28 合成洗涤剂用各种原料油的馏程 58

表1.29 合成洗涤剂用各种原料油的碳分布 58

表1.30 合成洗涤剂用各种原料油的物化数据 59

表1.31 石油物理化学指标 60

表1.32 汽油指标 60

表1.33 轻柴油指标 61

表1.34 重柴油指标 61

表1.35 石油部重油标准 62

表1.36 国内各厂实际生产原油指标 62

表1.37 国内各主要炼油厂的重油规格 63

表1.38 国内各主要炼油厂的渣油规格 64

表1.39 合成洗涤剂用轻蜡的质量标准 65

表1.40 南京52筛轻蜡 65

表1.41 裂解用石蜡规格 65

表1.42 软蜡或蜡下油规格 65

表1.43 Molex装置精制的煤油规格 66

表1.44 分子筛脱蜡的原料和产品性质 68

表1.45 10X分子筛精制轻蜡的分析 68

表1.46 不同分子筛轻蜡的硅胶柱液体色谱分析结果 69

表1.47 合成洗涤剂原料油(GB495-65) 69

表1.48 尿素蜡A、B的性状 69

表1.49 尿素蜡、合成油的性状 70

表1.50 合成重油、尿素重油、分子筛重油的质量分析 71

表1.51 尿素蜡回收油处理前后的性状 71

表1.52 洗涤剂原料油(SYB1810-62S) 72

十六、爆炸下限及闪点 72

表1.53 烷烃类爆炸下限X与燃烧热Q的关系 72

图1.26 烷烃气体的着火下限浓度(C)与燃烧热(Q)的关系 73

图1.27 正构烷烃的闪点与沸点的关系 73

图1.28 异十二烷对材料的腐蚀性能 74

第二章 烯烃 75

一、综合常数 75

表2.1 烯烃的物性数据 75

表2.2 石蜡裂解C15~C18烯烃的物理性状 77

表2.3 乙烯聚合C14烯烃的物理性状 77

表2.4 烯基磺酸钠原料油的物化性能 77

表2.5 石蜡热裂解液体产物中单烯的性质和馏程 78

二、临界常数 78

表2.6 烯烃的临界常数 78

三、热性能 79

表2.7 烯烃理想气体热容 79

表2.8 烯烃比热CP 79

图2.1 烯烃蒸气比热 80

图2.2 庚烯-1、辛烯-1导热系数 81

图2.3 庚烯-1、辛烯-1蒸发潜热图 81

四、热力学性质 81

表2.9 烯烃的热力学性质 81

表2.10 烯烃的熵、热容、标准生成熵、标准生成热和标准生成等压位(标准状态为25℃和1大气压) 82

表2.11 烯烃的焓 82

表2.12 烯烃的燃烧热△Hc 83

表2.13 烯烃的生成热△Ho f 83

表2.14 烯烃SO3磺化的反应热 83

图2.4 n-单烯烃的生成热(理想气体状态) 84

表2.15 烯烃蒸汽的热力学位—φ 84

五、质量及规格 85

表2.16 蜡裂解目的烯烃质量 85

表2.17 四聚丙烯参考质量指标 86

表2.18 胜利炼油厂的四聚丙烯规格 86

表2.19 美国谢弗隆公司石蜡裂解α-C15~C18烯烃规格 86

表2.20 蜡裂解各产品收率 87

表2.21 150~280℃烯烃馏份分析数据 87

表2.22 沈阳油化厂烯烃油 88

六、其它 88

表2.23 海湾公司A、B型石蜡裂解的α-烯得率和浓度 88

表2.24 石蜡裂解气体分析 89

表2.25 α-烯烃的精制与α-烯烃磺酸盐的着色 89

表2.26 用尿素法从C15~18烯烃中分离出来杂质的组成 89

表2.27 烯基磺酸钠原料油的恩氏馏程 90

第三章 氯 91

一、综合常数 91

表3.1 氯的一般性质 91

表3.2 液氯的一些物理性质 93

二、密度 94

图3.1 氯气密度 94

图3.2 液氯温度和密度的关系 94

表3.3 液氯的重度 95

图3.3 液氯重度曲线图 95

三、热力学 96

表3.4 氯蒸气表 96

表3.5 过热氯的热力学性质 97

表3.6 饱和水蒸汽的湿氯气的热焓 98

图3.4 饱和水蒸汽的湿氯气的热焓 99

表3.7 氯在标准状态下的熵和热容以及其标准生成熵、标准生成热和标准生成等压位 99

表3.8 氯(气相)的热化学性质 99

四、热性能 100

图3.5 液氯的气化潜热 100

表3.9 液氯的导热系数 101

表3.10 氯气的导热系数 101

表3.11 液体氯的比热和克分子比热 102

图3.6 液氯体积与温度的关系 102

图3.7 氯在高温下的平均分子比热图 103

五、粘度 103

图3.8 氯的粘度 103

图3.9 氯气的粘度 104

六、相平衡 104

图3.10 Cl2-H2O系统相图 104

图3.11 液氯的蒸气压 104

表3.12 氯的表面张力 105

七、溶解度 105

图3.12 氯在水中的溶解度 105

图3.13 氯气与水的平衡曲线图 105

表3.13 不同温度及压力下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106

表3.14 常压下氯在水中的溶解度 106

表3.15 氯和HCl气体在苯中的溶解度 107

表3.16 氯气在水中水解反应的速度常数及平衡常数 108

图3.14 氯在某些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大气压) 108

图3.15 1大气压的Cl2在S2Cl2中的溶解度 108

表3.17 氯在某些溶剂中的溶解度 108

表3.18 氯在某些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760毫米汞柱) 109

八、生理反应 109

表3.19 氯对生理的反应 109

九、规格 110

表3.20 国内外液氯规格 110

十、电性能 110

表3.21 氯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过电压(毫伏) 110

十一、液化 111

图3.16 制造液氯所需的理论冷冻能力 111

图3.17 氯气液化温度与废气浓度(以体积%计)的关系曲线 111

表3.22 不同压力下氯气的液化温度图 111

图3.18 氯气的液化效率图(以体积%计) 112

十二、爆炸极限 112

图3.19 氯、氢、空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 112

表3.23 Cl2气相反应的平衡常数 113

十三、腐蚀 113

表3.24 氯对某些结构材料的腐蚀性能 113

表3.25 某些材料对氯的耐腐蚀性能 114

第四章 苯 115

一、一般性质 115

表4.1 苯的一般性质 115

表4.2 苯的临界常数 115

表4.3 苯的密度 115

表4.4 苯的粘度 116

表4.5 苯的表面张力 116

表4.6 苯的折射率 117

图4.1 苯的比容与折光率的关系 117

二、热力学 117

表4.7 苯的热力学性质 117

表4.8 苯的热力学常数 118

表4.9 苯的热化学性质 118

表4.10 苯蒸气的热力学位—φ 118

图4.2 苯的焓图 119

图4.3 苯的压焓图 120

三、热性能 121

表4.11 苯的比热 121

表4.12 芳烃比热CP 121

表4.13 苯蒸气与液体平衡状态下的膨胀系数α 121

表4.14 苯的蒸发潜热 121

图4.4 苯的蒸发潜热 122

图4.5 苯和甲苯的导热系数 122

表4.15 苯的扩散系数 122

四、相平衡 123

图4.6 苯的气液平衡常数图 123

表4.16 苯-水二元系(高浓度苯)的蒸馏参数 124

表4.17 苯-水二元系(1个大气压)(高浓度苯)的汽液平衡 124

表4.18 苯、氯化石油溶液的气相组成 124

表4.19 苯、氯化苯溶液的气相组成 124

表4.20 苯的二元混合物共沸数据 125

图4.7 苯液体蒸气压及闪点 126

五、安全性能 127

图4.8 苯在N2和CO2中的着火界限浓度 127

图4.9 苯的着火速度与温度的关系(空气中) 127

六、溶解平衡 127

表4.21 苯的溶解度 127

图4.10 不同压力下苯在水中溶解度图 128

图4.11 常压下苯和甲苯在水中溶解度图 128

图4.12 苯在煤馏油中的平衡浓度图 128

图4.13 氢氧化钠浓度对含0.05M油酸的苯-水乳化液体积百分比的影响 129

图4.14 氢氧化钠浓度对含0.005M油酸的苯-水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 129

图4.15 氢氧化钠浓度对含0.005M油酸的苯-水乳化液体积百分比的影响 129

表4.22 苯+正戊烷(正癸烷、正十三烷)系的混合热 130

表4.23 苯+甲苯系混合热 130

图4.16 活性炭吸附苯的等温线 130

七、苯的生理反应 131

表4.24 苯对生理的反应 131

八、规格和标准 131

表4.25 苯的国家标准 131

表4.26 工业纯苯的性质 132

表4.27 纯苯的物理化学指标 132

表4.28 铂重整装置苯的含水量 133

表4.29 回收苯和混合苯的分析 133

九、腐蚀性能 133

图4.17 苯对材料的腐蚀性能 133

第五章 烷基苯 135

一、综合常数 135

表5.1 烷基苯的一些物性数据 135

表5.2 在融点时烷基苯的性质 137

表5.3 单体正构烷基苯的分子量及折光率 137

表5.4 单体正构烷基苯的临界常数 140

二、密度、比重 140

表5.5 单体正构烷基苯的密度 140

表5.6 脱苯缩合液各馏份的比重 140

图5.1 三菱烷基苯#246及#253的比重 141

三、热力学 141

表5.7 缩合烷基苯的热效应 141

表5.8 烷基苯理想气体热容 142

表5.9 烷基苯的生成热△Ho f 142

表5.10 烷基苯的燃烧热△Hc 143

表5.11 烷基苯蒸气的热力学位 143

表5.12 烷基苯的热力学常数 144

表5.13 烷基苯的焓 144

表5.14 单体正构烷基苯的蒸气压、气化热、压缩因子、分子气化熵及介电系数 145

四、相平衡 147

表5.15 单体正构烷基苯的沸点及冰点 147

表5.16 一定压力下苯与烷代苯溶液的沸点 147

图5.2 烷代苯的沸点与含苯量的关系 148

表5.17 C10~C15直链烷基苯同分异构体在常压下的沸点 148

表5.18 C11~C16直链烷基苯的沸点 149

图5.3 C9~C15烷基苯异构体沸点关系图 150

图5.4 C9~C15烷基苯的分布 151

表5.19 正构烷基苯蒸气压和饱和蒸气密度的计算常数 152

图5.5 C9~C15烷基苯Antoine常数 154

图5.6 烷代苯与工业纯苯蒸气压 155

表5.20 烷代苯的蒸气压 155

图5.7 烷基苯P-t图 156

图5.8 烷基苯一定含苯量下的P-T关系 157

表5.21 烷基苯不同含苯量的蒸气压与温度方程式和活度系数 157

图5.9 烷基苯含苯量(对数)和活度系数 157

图5.10 烷基苯的活度系数与含苯量的关系 157

五、粘度、表面张力 158

表5.22 单体正构烷基苯的粘度 158

表5.23 单体正构烷基苯的表面张力 159

六、结构及其影响 159

表5.24 直链烷基苯分子结构 159

表5.25 硬型烷基苯分子结构 160

表5.26 苯环位置对烷基苯磺酸钠的湿润力和表面张力的影响 160

表5.27 苯环位置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去污性能的影响 160

图5.11 分子结构对去污能力的影响 161

图5.12 直链烷基苯的苯环位置与降解速度的关系 161

表5.28 烷基苯中苯基异构体的分布 161

表5.29 十二烷基苯异构体的分布 161

表5.30 1-C12烯烃和苯用不同催化剂烷基化所得烷基苯异构体的分布 162

表5.31 α-烯烃烷化物异构体的分布(HF) 162

表5.32 α-烯烃烷化物异构体的分布(AlCl3、CH3SO3H) 162

表5.33 脱氢法直链烷基苯碳数和苯基异构体的分布 163

图5.13 用氯化煤油烷基化所得烷基苯的异构物组成 163

七、氯代烷和苯的缩合 163

表5.34 不同原料制烷基苯的馏份分配 163

表5.35 合成石油在不同氯代深度下所得粗烷苯各馏份分配 164

表5.36 尿素蜡油在不同氯代深度下所得粗烷苯各馏份分配 164

表5.37 各纯物质对粗烷代苯中各馏份分配的影响 164

表5.38 烷基化产物分布、品质及消耗 165

表5.39 氯化、烷基化和蒸馏中的物料组成 166

图5.14 缩合液中烷基苯含量和折光指数的关系 167

表5.40 水蒸汽气提脱苯的估计 167

表5.41 脱油烷基苯酸洗时酸用量优选及其结果 168

图5.15 烷基化产物中烷基苯含量与氯化物中含氯量的关系 168

图5.16 烷基化物中烷基苯的含量与反应系统中未反应氯的关系 168

图5.17 煤油苯中烷基苯含量与氯化煤油中含氯量的关系 168

图5.18 杂烃含量对单烷苯收率的影响示意图 168

表5.42 烷基苯质量与氯化石油含氯量及其加料方式的关系 169

表5.43 烷基苯质量对磺酸盐色泽的影响 169

表5.44 缩合液中泥脚含量 169

表5.45 1-氯正十二烷的缩合反应速率 169

八、十二烯和苯的缩合 170

图5.19 苯与十二烯的克分子比对十二烷基苯产率的影响 170

图5.20 反应温度对十二烷基苯产率的影响(三氯化铝) 170

图5.21 苯与十二烯的比率对产物的影响(氟化氢催化剂) 170

图5.22 反应温度对十二烷基苯产率的影响(氟化氢催化剂) 170

图5.23 苯与十二烯的克分子比对副产物产率的影响 170

九、规格和质量 171

表5.46 国外氯化法直链烷基苯的质量 171

表5.47 正构烷烃氯化法的精烷基苯的性状 171

表5.48 日本烷基苯的性质 172

表5.49 日本四聚丙烯烷基苯 172

表5.50 环球油品公司C10~C13直链烷基苯的物理性质 172

表5.51 十二烷基苯质量要求(美国壳牌公司和Distiller公司) 173

表5.52 英国谢尔公司石蜡裂解烷基苯的质量规格 173

表5.53 脱氢法烷基苯的质量 174

表5.54 催化烷基化制造装置生成物的性状 174

表5.55 日本用各种原料制单烷基苯的主要分析指标 174

表5.56 国外市售三种烷基苯的分析 175

表5.57 商品十二烷基苯的近似物理特性 175

表5.58 苏联用各种烷化剂制取的烷基化物的组成(重量%) 175

表5.59 烯烃烷基苯的分析数据 176

表5.60 粗烷基苯规格 176

表5.61 烷基苯的色泽 176

表5.62 蜡裂解的烷基苯质量 176

表5.63 脱油烷基苯的组分参数 177

表5.64 脱苯烷基苯成分及参数 177

表5.65 脱苯烷基苯质量分析 177

表5.66 缩合液规格 177

表5.67 缩合液洗后液规格 177

表5.68 精烷基苯(以四聚丙烯为原料)馏份折光指数 178

表5.69 精烷基苯(以轻烯烃为原料)馏份折光指数 178

表5.70 粗烷基苯的馏份切割数据 178

十、烷基苯高沸物及茚满、萘满 179

表5.71 烷基苯高沸物的一般性质 179

表5.72 高沸物的性状 179

表5.73 烷基苯高沸物组成及物理性质 179

表5.74 烷基化高沸物各馏份性状 179

表5.75 二氯代烷烷基化物的组成 180

表5.76 某些正构烷烃与烷基苯、茚满、萘满的性质对照 180

表5.77 同碳数烷基苯与茚满、萘满的沸点、折光指数、苯胺点 181

表5.78 二烷基萘满、茚满的表面活性 181

十一、腐蚀 182

图5.24 十二烷基苯的腐蚀性能 182

第六章 分子筛(附活性炭) 183

一、天然沸石 183

表6.1 天然沸石及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83

二、合成分子筛 184

表6.2 商品分子筛的类别和结构 184

表6.3 分子筛的通式 184

表6.4 A型林德分子筛的性质 185

表6.5 几种常见的分子筛产品 185

表6.6 A型分子筛一般性质 186

表6.7 X型分子筛一般性质 187

表6.8 Y型分子筛一般性质 188

表6.9 几种商品分子筛规格 188

表6.10 圆筒形分子筛床装载4A和5A型(1/8或1/16吋)分子筛长粒的磅数 190

表6.11 5A型长粒分子筛的典型物理性质 190

图6.1 5A型长粒分子筛的长度分布 190

图6.2 5A型长粒分子筛的热容 191

表6.12 单个分子筛长粒中的容积分布 191

表6.13 分子筛床中的容积分布 191

表6.14 分子筛的吸附特性 192

三、长链正构烷烃在分子筛上的吸附 192

图6.3 正癸烷在5A型分子筛上的吸附等温线 192

图6.4 正十二烷在5A型分子筛上的吸附等温线 193

图6.5 正十四烷在5A型分子筛上的吸附等温线 193

图6.6 正十八烷在5A型分子筛上的吸附等温线 194

图6.7 C10~C15正构烷烃的饱和等温线 194

表6.15 5A型分子筛对正构烷烃的极限吸附体积 195

表6.16 某些烃类在分子筛CaX和NaX上被吸附的百分数 195

图6.8 吸附热(-△H)和正构烷烃碳数的关系 195

表6.17 分子筛吸附正构烷烃的吸附热 196

图6.9 正十四烷的电子等排物 196

图6.10 微孔填充程度低时正十四烷吸附的可逆性 196

图6.11 正十四烷在5A型分子筛上吸附的可逆性 197

图6.12 -△H和分子筛微孔填充程度的关系 197

图6.13 被吸附正构烷烃的熵和被吸附量的关系 197

图6.14 正十四烷的吸附动力学数据 198

四、Molex法正异构烷烃的分离 198

表6.18 Molex中间装置加工C11~C13煤油的结果 198

表6.19 Molex中间装置加工C11~C14煤油的结果 199

表6.20 Molex中间装置加工C11~C15煤油的结果 199

表6.21 Molex工业装置加工C11~C15煤油的结果 200

表6.22 Molex工业装置加工C11~C14煤油的结果 200

表6.23 Molex中间装置提取宽馏份正构烷烃的结果 201

五、水在分子筛上的吸附 201

图6.15 水蒸汽在4A、5A和13X型分子筛上吸附的典型等温线 201

图6.16 水在4A型分子筛上吸附的等温线 202

图6.17 水在各种吸附剂上的高温吸附等压线(10毫米汞柱) 202

图6.18 不同相对湿度下三种吸附剂的平衡吸水量 202

表6.24 各种干燥剂在5%相对湿度时的吸附能力 203

图6.19 干燥剂之平衡水分含量 203

表6.25 不同相对湿度下,4A林德分子筛的吸附能力同硅胶和活性氧化铝的比较 203

表6.26 不同干燥剂(25℃时)平衡水蒸汽压 204

图6.20 几种吸附剂的平衡吸附量与相对湿度的关系 204

表6.27 用分子筛床进行气体干燥的一般操作条件 204

图6.21 A型分子筛的残留水分与再生温度及再生气露点的关系 205

表6.28 气体干燥时的一般设计吸水能力 205

图6.22 分子筛再生后的残留水分 205

六、H2S、CH4等的吸附 206

图6.23 硫化氢在5A和13X两种分子筛上的吸附 206

图6.24 甲烷在菱沸石上吸附的典型等温线 206

表6.29 用八面沸石型分子筛脱除正构烷烃中的芳烃及硫 206

第七章 铝、三氯化铝和缩合泥脚 207

一、铝 207

表7.1 铝的一般性质 207

图7.1 铝的真实比热与温度的关系 207

表7.2 铝的热化学性质 208

图7.2 熔融铝的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208

表7.3 再生铝(各种牌号)的成分 209

图7.3 铝(熔融)对材料的腐蚀性能 209

表7.4 铝的规格 210

二、三氯化铝 210

表7.5 三氯化铝的性质 210

图7.4 液体三氯化铝的密度 211

图7.5 三氯化铝在大气压下的焓 211

表7.6 三氯化铝热化学性质 211

表7.7 一氯化铝(AlCl气)热化学性质 211

图7.6 三氯化铝蒸气压 212

图7.7 AlCl3-H2O系统相图 212

表7.8 三氯化铝与烃类生成络合物的情况 212

表7.9 再生铝的络合物(红油)参数 212

表7.10 无水三氯化铝物理化学指标 212

图7.8 三氯化铝对材料的腐蚀性能 213

三、缩合泥脚 214

表7.11 三氯化铝催化缩合泥脚的组成 214

表7.12 烷基化红油组成、折光、比重 214

表7.13 泥脚回收重苯油 214

图7.9 络合物泥脚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 214

图7.10 络合物泥脚吸水后的粘度 214

表7.14 水分对络合物泥脚粘度的影响(50℃) 215

图7.11 三氯化铝在络合物泥脚中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215

图7.12 泥脚分离的沉降特性 215

第八章 氟化氢 216

一、综合常数 216

表8.1 氟化氢的一般性质 216

图8.1 液态氟化氢的分子量 216

表8.2 氟化氢水溶液的性质 216

图8.2 96.6~100%氟化氢水溶液的导电率 217

图8.3 66~100%氟化氢水溶液的导电率 218

二、比重 219

图8.4 无水氟化氢的比重(-80~100℃) 219

图8.5 氟化氢水溶液(0~100%重量/重量)在0℃时的比重 220

图8.6 无水氢氟酸温度密度曲线 220

图8.7 氟化氢-水溶液的密度 221

三、比热 221

图8.8 氢氟酸水溶液的比热 221

图8.9 无水氢氟酸的比热 221

四、热力学性质 222

表8.3 HF的热力学位—φ 222

表8.4 氟化氢(气)的热化学性质 222

图8.10 无水HF的S-T线图 223

图8.11 无水HF的H-T线图 223

五、粘度 224

图8.12 无水氢氟酸的粘度 224

图8.13 氢氟酸水溶液的粘度 224

六、相平衡 225

图8.14 无水氟化氢的蒸汽压 225

图8.15 液态氟化氢的蒸汽压 225

表8.5 HF的蒸汽压 226

表8.6 HF水溶液上面HF与H2O的分压 227

图8.16 HF-H2O体系中的HF分压 228

图8.17 HF-H2O体系中的H2O分压 228

表8.7 HF-H2O共沸混合物的组成与沸点 228

表8.8 HF-H2O系统的共沸混合物 228

表8.9 HF-H2O系的平衡 229

图8.18 HF-H2O体系的蒸气压图 229

表8.10 HF-H2O系统汽、液相组成和沸点的关系 230

图8.19 氟化氢分压与温度的关系 231

图8.20 无水氢氟酸的蒸气压-温度曲线 231

图8.21 氢氟酸水溶液上的氟化氢蒸气压 231

图8.22 氢氟酸-水混合物的沸点和蒸汽成分 232

图8.23 氢氟酸溶液上方水蒸汽分压的等温线 232

图8.24 氢氟酸溶液上方氟化氢分压的等温线 233

图8.25 氟化氢分压与绝对温度倒数的关系(在氢氟酸溶液中) 233

图8.26 水分压与绝对温度倒数的关系(在氢氟酸溶液中) 233

图8.27 氟化氢分压对数值与温度倒数的关系 233

图8.28 水分压对数值与温度倒数的关系 234

图8.29 氟化氢和水平衡常数的比较 234

表8.11 HF-H2O体系中的沸点温度与平衡曲线 235

图8.30 HF-H2SiF6-H2O系统的汽液平衡图 235

表8.12 HF-H2SiF6-H2O系统汽液相组成和沸点的关系 236

七、溶解平衡 237

图8.31 氢氟酸水溶液的冻点 237

图8.32 无水氟化氢蒸气在1大气压下的表观分子量 238

图8.33 氢氟酸的积分溶解热 238

表8.13 氟化氢绝热吸收时的极限浓度 238

图8.34 氟化氢绝热吸收的y-x图 239

图8.35 氟化氢的稀释热 239

表8.14 氟化氢的溶解热 240

表8.15 氟化氢的标准溶解热△Ho 固和标准溶解自由能△Go 固 240

表8.16 氟化氢的中和热 240

八、生理反应 240

表8.17 氟化氢对生理的反应 240

九、质量及规格 241

表8.18 氢氟酸的国家标准 241

表8.19 “制酸级”氟石规格 241

表8.20 氢氟酸分析 242

表8.21 日本氢氟酸规格 242

表8.22 日本无水氢氟酸的质量 242

十、其它 243

表8.23 无水氢氟酸和稀氢氟酸的包装 243

图8.36 氟化氢对材料的腐蚀性能 244

第九章 氢氧化钠 245

一、综合常数 245

表9.1 氢氧化钠的一般性质 245

二、相平衡 245

图9.1 浓氢氧化钠溶液相图 245

表9.2 氢氧化钠溶液上的蒸气压之一 246

表9.3 氢氧化钠溶液上的蒸气压之二 246

表9.4 氢氧化钠溶液上的蒸气压之三 247

图9.2 氢氧化钠溶液上的蒸气压曲线 248

图9.3 氢氧化钠溶液结晶点(凝固点)与温度的关系 248

表9.5 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与凝固点的关系 249

三、比重 249

表9.6 氢氧化钠溶液的比重 249

图9.4 氢氧化钠溶液的比重 250

四、比热 250

表9.7 氢氧化钠溶液的比热 250

图9.5 无水氢氧化钠的比热 251

图9.6 氢氧化钠比热容与浓度的关系 251

五、溶解度和溶解热 252

表9.8 氢氧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 252

图9.7 氢氧化钠在水中的溶解热图 253

六、粘度 253

图9.8 氢氧化钠溶液的粘度曲线图 253

表9.9 氢氧化钠溶液的粘度 254

七、热性能 254

表9.10 氢氧化钠溶液在不同温度时所含的热量 254

表9.11 氢氧化钠的热化学性质 255

八、热传导 256

图9.9 氢氧化钠溶液的导热系数 256

表9.12 氢氧化钠溶液的导热系数 257

九、质量规格 257

表9.13 氢氧化钠国家标准 257

图9.10 氢氧化钠对材料的腐蚀性能 258

第十章 硫 259

一、理化性质 259

表10.1 硫的一般性质 259

表10.2 液态硫的密度 259

表10.3 液态硫的粘度η及动力粘度v 260

图10.1 硫磺的粘度 260

表10.4 硫的溶解度α 261

二、热化学性质 261

表10.5 硫(菱形体,单斜晶体)热化学性质 261

表10.6 硫(单原子气体)热化学性质 262

表10.7 硫(二原子气体)热化学性质 262

表10.8 硫(八原子气体)S8(g)热化学性质 263

三、热性能 263

图10.2 硫的比热 263

图10.3 各种状态的水和硫的比热和温度的关系 264

图10.4 硫的蒸发热 264

表10.9 各种含硫原料燃烧时的热效应 264

表10.10 硫的热力学位——φ 264

四、规格及其它 265

表10.11 在每小时燃烧10公斤硫的小型装置中SO2浓度与空气消耗量的关系 265

表10.12 日本硫磺的规格 265

五、腐蚀性能 266

图10.5 硫对材料的腐蚀性能 266

图10.6 硫(充空气)对材料的腐蚀性能 267

图10.7 硫磺蒸气对材料的腐蚀性能 268

第十一章 二氧化硫 269

一、综合常数 269

表11.1 二氧化硫的一般性质 269

二、密度和粘度 270

表11.2 气态SO2的密度 270

表11.3 液态SO2的密度 270

表11.4 液态SO2的粘度η和动力粘度v 271

表11.5 气态SO2的粘度η和动力粘度v 271

图11.1 SO2的对比粘度 272

图11.2 SO2气体粘度 273

图11.3 SO2的μ-μ *与对比密度的关系 274

表11.6 在相同温度下空气粘度与炉气粘度比较 274

表11.7 用空气焙烧硫铁矿时几种SO2炉气的粘度 275

三、热性能 275

表11.8 气态SO2的热容量C 275

表11.9 液态SO2的热容量C 275

表11.10 几种气体的平均分子热容 276

图11.4 几种气体的热容量和温度的关系 276

表11.11 液态SO2的蒸发热q 276

图11.6 二氧化硫气体平均分子比热图 277

表11.12 SO2氧化为SO3的反应热与温度的关系 277

图11.7 SO2+1/2O2→SO3反应的反应热与温度的关系 278

图11.8 二氧化硫导热系数图 278

表11.13 几种气体之导热系数 278

表11.14 液态SO2的导热系数 279

表11.15 液态SO2的膨胀系数 279

表11.16 气态SO2的平均膨胀系数 279

表11.17 几种气体的热焓量 280

表11.18 气体二氧化硫的热化学性质 280

表11.19 SO2的热力学位——φ 281

四、蒸气压 281

表11.20 液态SO2的蒸气压力Pso2 281

表11.21 SO2蒸气在其水溶液上的分压 282

图11.9 SO2在图中所示浓度的水溶液中的分压 283

五、溶解、平衡及组成 283

表11.22 SO2在硫酸及发烟硫酸中的溶解度 283

表11.23 SO2-H2O系统 284

表11.24 SO2在水中的溶解度Vso2及其饱和水溶液的浓度Gso2 284

图11.10 SO2吸收指标与其在气体中的浓度的关系 284

图11.11 燃烧硫磺所得炉气中SO2和O2含量间的关系 284

六、生理反应及污染 285

表11.25 SO2对生理的反应 285

表11.26 SO2对人体的影响 285

表11.27 各国SO2的大气污染标准及硫氧化物的大气标准 285

七、腐蚀性能 286

图11.12 二氧化硫对材料的腐蚀性能 286

第十二章 三氧化硫 287

一、综合常数 287

表12.1 三氧化硫(硫酐)的一般性质 287

表12.2 三氧化硫的理化常数 287

表12.3 固态SO3的性质 287

二、密度、粘度和临界常数 288

表12.4 液态SO3的密度 288

表12.5 液态SO3的粘度 288

图12.1 三氧化硫水溶液在各种温度下的粘度 288

表12.6 SO3-H2O系的临界温度,临界密度 289

三、表面张力、膨胀系数 289

表12.7 液态SO3的表面张力 289

表12.8 液态SO3的膨胀系数 289

四、热性能 290

表12.9 液态SO3的蒸发潜热 290

表12.10 SO3和α-烯烃及烷基苯的反应式和反应热 290

表12.11 三氧化硫的熔化潜热 290

表12.12 气体三氧化硫的热化学性质 291

表12.13 五氧化二钒的热化学性质 291

表12.14 SO3的热力学位——φ 292

五、相平衡 292

图12.2 硫酸溶液中三氧化硫的分压 292

图12.3 SO3+H2O?H2SO4(气)?H2SO4(液)系统平衡状态曲线 292

图12.4 H2O-SO3系统结晶图解 293

表12.15 液态SO3的蒸气压 293

图12.5 三氧化硫在硫酸中的吸收率和酸浓度及温度的关系 293

表12.16 三氧化硫的聚合物 294

六、溶解平衡 294

图12.6 气态SO3在硫酸中的积分S及微分φ的溶解热 294

表12.17 三氧化硫在硫酸和发烟硫酸中的微分溶解热 294

表12.18 液态三氧化硫与水的混合热 295

七、生理反应 296

表12.19 SO3对生理的反应 296

八、腐蚀性能 296

图12.7 三氧化硫对材料的腐蚀性能 296

第十三章 硫酸、发烟硫酸和氯磺酸 297

一、密度 297

表13.1 硫酸及发烟硫酸溶液的浓度关系及密度(20℃时) 297

表13.2 硫酸及发烟硫酸密度修正值与温度的关系 302

图13.1 40℃时硫酸和发烟硫酸的密度 302

图13.2 发烟硫酸换算SO3的列线图解 302

二、热性能 303

图13.3 硫酸的浓度和比热 303

图13.4 20℃时硫酸的比热 304

图13.5 硫酸溶液的比热 304

表13.3 硫酸与发烟硫酸的热容量 304

表13.4 硫酸的导热系数 305

表13.5 硫酸的熵、热容以及其生成熵、生成热和生成等压位 306

图13.6 硫酸的比热容与浓度的关系 306

三、粘度 306

表13.6 硫酸和发烟硫酸的粘度 306

表13.7 在0~75℃时硫酸的粘度 307

图13.7 硫酸及发烟硫酸的粘度曲线 308

四、相平衡 309

表13.8 硫酸及发烟硫酸的蒸气总压力 309

图13.8 硫酸溶液的蒸气压 310

图13.9 硫酸水溶液面上的水蒸汽压力 310

图13.10 发烟硫酸上的SO3气压 311

图13.11 硫酸和发烟硫酸的沸点 311

图13.12 硫酸的冻点 311

图13.13 发烟硫酸的冻点 311

表13.9 发烟硫酸的性质 312

五、表面张力 314

表13.10 硫酸溶液的表面张力 314

六、溶解平衡 315

表13.11 水在硫酸和发烟硫酸中的微分溶解热 315

图13.14 18℃时硫酸在水中的积分溶解热 315

图13.15 水汽在硫酸中的积分S(每公斤溶液)及微分Ф(每公斤水汽)溶解热 315

表13.12 用水无限稀释发烟硫酸的混合热 316

表13.13 发烟硫酸的亨利系数E 316

表13.14 SO3吸收系数中的A值 316

图13.16 硫酸对水的吸收系数与气速的关系曲线(m=0.8) 316

七、腐蚀 317

图13.17 硫酸对材料的腐蚀性能 317

图13.18 亚硫酸对材料的腐蚀性能 318

图13.19 硫酸(无空气)对材料的腐蚀性能 319

图13.20 硫酸(充空气)对材料的腐蚀性能 320

图13.21 发烟硫酸对材料的腐蚀性能 321

八、生理反应 322

表13.15 硫酸对生理的反应 322

九、规格质量 323

表13.16 硫酸GB625-65 323

图13.22 发烟硫酸含铁量对烷基苯磺酸成品色泽的影响 323

十、氯磺酸 324

表13.17 氯磺酸的一般性质 324

表13.18 氯磺酸规格 324

图13.23 氯磺酸对材料的腐蚀性能 325

第十四章 氨(附尿素) 326

一、综合性质 326

表14.1 氨的一般性质 326

表14.2 氨的比容、密度、焓、蒸发潜热、熵 326

表14.3 NH3+H2O系的密度 329

图14.1 氨的物性列线图解 330

图14.2 氨气的粘度 330

二、相平衡、溶解平衡 331

表14.4 氨-水气液平衡数据 331

图14.3 氨在图中所示NH3克分子%浓度的水溶液中的分压 331

图14.4 氨水的氨蒸气压曲线 332

图14.5 NH3及水蒸汽在水溶液中的分压 332

表14.5 氨水溶液凝点 333

图14.6 氨在水中的溶解度 333

图14.7 NH3在水溶液中的积分溶解热S及微分溶解热Ф 333

三、热力学性质 333

表14.6 氨的热力学常数 333

表14.7 NH3的热力学位——Ф 333

图14.8 氨的压焓线图 334

四、热性能 335

图14.10 液氨比热图 335

图14.11 氨(NH3)平均分子比热 335

图14.12 氨气导热系数图 335

图14.13 氨的对比导热系数图 336

五、腐蚀与安全 337

图14.14 氨水对材料的腐蚀性能 337

图14.15 氨在空气中的着火界限浓度与温度关系 338

六、生理反应 338

表14.8 氨对生理的反应 338

七、规格 339

表14.9 氨水GB631-65 339

八、尿素 339

表14.10 尿素的一般性质 339

表14.11 尿素CO(NH2)2的热力学常数 339

图14.16 尿素-水系统相平衡 340

表14.12 尿素在水中的溶解度S′ 340

图14.17 尿素在水中的溶解度 340

表14.13 尿素络合物中氯代烷组分的克分子比 340

表14.14 尿素络合物中烷烃组分的克分子比 341

表14.15 日本尿素的品质 341

表14.16 尿素的标准 341

第十五章 氢 342

一、综合常数 342

表15.1 氢的一般性质 342

图15.1 氢气的粘度(1大气压) 342

表15.2 H2+N2气的粘度(100毫米汞柱) 343

二、溶解和扩散 343

图15.2 25℃时氢在轻柴油、重汽油中的溶解度 343

图15.3 氢在煤油中的溶解度 344

图15.4 高压下氢在水中的溶解度 344

图15.5 常压下氢在水中的溶解度 344

表15.3 H2在水中的扩散系数 344

三、热性能 345

表15.4 氢气的热化学性质 345

表15.5 单原子氢气的热化学性质 345

表15.6 氢理想气体热容 346

表15.7 氢的热力学位——φ 346

图15.6 氢的对比导热系数图 347

图15.7 高压氢气的低温比热随温度的变化 347

图15.8 H2平均分子比热图 347

图15.9 H2的压-焓线图(高温区) 348

图15.10 H2的压-焓线图(低温区) 349

图15.11 氢气焓图 350

四、着火界限 351

图15.12 H2+1/2O2的着火点与压力 351

图15.13 H2在空气中的着火界限浓度与压力关系 351

图15.14 H2在空气中着火界限浓度与温度(向下传播)关系 351

图15.15 H2在空气和CO2(或N2)中的着火界限 351

图15.16 H2和CO2、N2的混合气体的着火界限 351

五、爆炸性能 352

图15.17 氢气最大升压速率随初始压力(爆炸前瞬时压力)的变化 352

图15.18 氢-空气的爆炸压力与排放比的关系 352

图15.19 H2-O2混合气的爆炸诱导距离 353

表15.8 混合气体〔H2+1/2O2+xX〕的爆炸速度 353

六、腐蚀性能 353

图15.20 高温高压氢中钢的使用界限 353

图15.21 0.11%C钢的氢蚀和氢压的影响 354

图15.22 0.11%C钢的氢蚀与温度的影响 354

七、电位及平衡常数 354

表15.9 氢的理论放电电位及过电压 354

图15.23 氢在石墨阳极上的过电压曲线图 354

表15.10 氢-异构十二烷的气液平衡数据 355

表15.11 H2气相反应的平衡常数 355

表15.12 水煤气变换反应气相平衡常数 356

表15.13 甲烷-蒸汽反应气相平衡常数 357

图15.24 各种硫化物在加氢反应中的平衡常数 358

第十六章 空气和氧 359

一、空气综合常数 359

表16.1 干空气在压力为1公斤/厘米2时的物理参数 359

图16.1 干燥空气(1大气压)的物性列线图解 361

二、空气粘度 361

图16.2 空气的粘度曲线(1大气压)图 361

图16.3 空气的粘度 362

三、空气密度 362

图16.4 干燥空气的密度 362

四、空气热性能 363

表16.2 1公斤干空气和湿空气中的含热量值i(压力为760毫米汞柱) 363

图16.5 空气焓图 365

16.7 湿空气i-d图(P=500毫米汞柱) 367

图16.8 湿空气i-d图(P=600毫米汞柱) 368

图16.9 湿空气i-d图(P=700毫米汞柱) 369

图16.10 湿空气i-d图(P=740毫米汞柱) 370

图16.11 湿空气i-d图(P=760毫米汞柱) 371

图16.12 湿空气i-d图(P=780毫米汞柱) 372

图16.13 湿空气i-d图(P=800毫米汞柱) 373

图16.14 湿空气i-d图(P=825毫米汞柱) 374

图16.15 湿空气i-d图(P=850毫米汞柱) 375

图16.16 湿空气i-d图(P=875毫米汞柱) 376

图16.17 湿空气i-d图(P=900毫米汞柱) 377

图16.18 湿空气i-d图(P=1000毫米汞柱) 378

表16.3 空气和各种气体的平均热容量Cp 379

图16.19 空气平均分子比热图 379

图16.20 空气、炉气、SO2、SO3等气体平均分子热容 380

图16.21 空气导热系数图 381

图16.22 烟道气导热系数图 381

五、空气含湿量 382

表16.4 空气的重量、体积、水蒸汽压力和含湿量(压力为760毫米汞柱) 382

六、气象参数 385

七、氧表16.6 氧的一般性质 385

表16.7 氧理想气体热容 385

表16.8 氧在水中的扩散系数 385

图16.23 氧气焓图 386

表16.9 氧的热力学常数 387

表16.10 氧的热力学位—φ 387

第十七章 乙醇 388

一、综合常数 388

表17.1 酒精的一般性质 388

二、密度、比重 388

表17.2 纯乙醇的密度 388

表17.3 乙醇溶液密度 389

表17.4 液气平衡时纯乙醇的密度 389

图17.1 乙醇比重 390

图17.2 不同温度下乙醇的比重和每加仑重量 390

图17.3 乙醇水溶液的比重和每加仑重量 390

三、粘度 390

表17.5 乙醇水溶液的粘度η厘泊 390

图17.4 乙醇水溶液的粘度 391

图17.5 不同温度下乙醇的粘度 391

表17.6 乙醇粘度计算式的各系数值 391

图17.6 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的粘度列线图解 391

图17.7 乙醇水溶液的凝固点 391

表17.7 乙醇水溶液凝固点 391

四、闪点 392

表17.8 乙醇水溶液的闪点 392

图17.8 乙醇液体的蒸汽压及闪点 392

五、表面张力 392

图17.9 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392

图17.10 不同温度下纯乙醇的表面张力 392

表17.9 乙醇表面张力 392

六、热性能 393

表17.10 酒精液体及其在760毫米汞柱压力下酒精蒸气的物理常数 393

表17.11 乙醇热力学常数 394

表17.12 乙醇液体的热容 394

表17.13 乙醇+水系混合热△HM(25℃) 395

图17.11 乙醇水溶液的比热 395

图17.12 恒压和不同温度下乙醇的比热 396

表17.14 乙醇溶液上面的蒸气分压 396

表17.15 乙醇+水系的导热系数与Pt数 397

表17.16 乙醇水溶液的体积膨胀系数 397

七、生理反应 397

表17.17 乙醇对生理的反应 397

八、腐蚀 398

图17.13 乙醇对材料的腐蚀性能 398

第十八章 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附环氧丁烷) 399

一、综合常数 399

表18.1 环氧乙烷的理化性质 399

表18.2 环氧丙烷的理化性质 400

表18.3 环氧丁烷的一般性质 400

二、密度 401

表18.4 环氧乙烷的密度 401

图18.1 C2~C4环氧化物液体密度(-40℃~+320℃) 401

三、粘度 401

图18.2 C2~C4环氧化物液体粘度(-50~+150℃) 401

图18.3 C2~C4环氧化物蒸汽粘度(0~500℃) 402

四、沸点、冰点和闪点 402

图18.4 环氧乙烷水溶液的沸点 402

图18.5 环氧乙烷水溶液的冰点 402

表18.5 环氧乙烷水溶液闪点 402

五、表面张力 403

图18.6 C2~C4环氧化物表面张力(-40~+160℃) 403

六、蒸气压 403

表18.6 环氧乙烷蒸气压 403

表18.7 环氧丙烷蒸气压 404

图18.7 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蒸气压 404

图18.8 C2~C4环氧化物的蒸气压(-20~+240℃) 405

图18.9 C2~C4环氧化物蒸气压(-70~+50℃) 406

七、气液平衡 406

图18.10 环氧乙烷气液平衡关系 406

表18.8 环氧乙烷-水的气液平衡数据 407

表18.9 环氧乙烷在水中的溶解度 407

表18.10 环氧乙烷稀水溶液在不同温度时相的组成——总压与分压之关系 407

图18.11 环氧乙烷稀溶液的总压与组成的关系 408

图18.12 环氧乙烷稀溶液分压与组成的关系 408

八、热性能 408

图18.13 C2~C4环氧化物蒸气热容(0~+1000℃) 408

图18.14 C2~C4环氧化物液体热容(-50~+150℃) 408

图18.15 C2~C4环氧化物气化热(-40~+320℃) 409

图18.16 C2~C4环氧化物液体的导热系数(-50~+150℃) 409

图18.17 C2~C4环氧化物蒸气的导热系数(0~500℃) 409

表18.11 生成环氧乙烷的反应热效应 409

表18.12 环氧乙烷热力学性质 410

表18.13 环氧丙烷(气体)的热力学性质 410

表18.14 环氧丙烷(液体)的热力学性质 410

九、腐蚀 411

图18.18 环氧乙烷的腐蚀性能 411

图18.19 环氧丙烷的腐蚀性能 412

十、安全 413

表18.15 环氧乙烷的安全及贮存 413

表18.16 环氧乙烷的爆炸极限 413

表18.17 环氧乙烷对生理的反应 413

表18.18 环氧丙烷的生理反应 413

第十九章 乙醇胺 414

一、一般性质 414

表19.1 乙醇胺的物理性质 414

二、密度和粘度 414

表19.2 乙醇胺水溶液的密度 414

图19.1 单乙醇胺水溶液的粘度列线图解 415

图19.2 单乙醇胺水溶液的粘度 416

图19.3 二乙醇胺水溶液的粘度 416

图19.4 三乙醇胺水溶液的粘度 416

图19.5 不同温度下单乙醇胺的粘度 416

图19.6 不同温度下二乙醇胺的粘度 416

图19.7 不同温度下三乙醇胺的粘度 416

三、折光指数 417

表19.3 乙醇胺水溶液的折光指数 417

图19.8 乙醇胺水溶液的折光指数 418

四、表面张力 418

图19.9 乙醇胺水溶液的表面张力(20℃) 418

图19.10 单乙醇胺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418

图19.11 单乙醇胺水溶液表面张力的列线图解 418

五、热性能 419

图19.12 乙醇胺的蒸发潜热 419

图19.13 乙醇胺水溶液的传热系数 419

图19.14 乙醇胺水溶液的比热 419

六、扩散系数 419

表19.4 在25℃时水-乙醇胺系的扩散系数 419

表19.5 H2O-乙醇胺系的扩散系数的测定值和计算值的比较 420

七、相平衡 420

图19.15 乙醇胺的蒸气压 420

图19.16 单乙醇胺水溶液的气液平衡曲线 420

图19.17 二乙醇胺水溶液的气液平衡曲线 421

图19.18 乙醇胺的平衡吸水量与相对湿度的关系 421

图19.19 乙醇胺水溶液的冰点 421

八、规格 421

表19.6 日本乙醇胺规格 421

九、腐蚀 422

图19.20 单乙醇胺的腐蚀性能 422

图19.21 二乙醇胺的腐蚀性能 423

图19.22 三乙醇胺的腐蚀性能 424

十、其它 425

表19.7 乙醇胺水溶液的混合容积 425

图19.23 乙醇胺水溶液的pH值 425

第二十章 活性炭 426

一、一般性质 426

表20.1 活性炭的物理性能 426

表20.2 活性炭的有效半径、内表面积 426

表20.3 活性炭的表面积、视密度和导电率 427

表20.4 活性炭的烧透程度对多孔性和吸着容量的关系 427

表20.5 活性炭单位表面积的测定结果 427

表20.6 活性炭与原炭吸酚量比较 427

二、吸附、净化 428

表20.7 不同活性炭对各种气体的典型吸附值 428

表20.8 松木活性炭的吸附 428

表20.9 木质素活性炭的吸附 428

表20.10 两段活化的特制活性炭的吸附 429

表20.11 活性炭对各种蒸气的吸附量 429

表20.12 0℃下活性炭对气体的吸附 429

表20.13 活性炭对酸和碱的吸附 430

图20.1 活性炭的吸附等温线 431

图20.2 活性炭对苯的吸附等温线 431

图20.3 用湿蒸汽由活性炭上回收所吸附的苯 431

表20.14 各种活性炭在水溶液中的比吸附力 431

表20.15 温度对活性炭吸附染料的影响 432

表20.16 溶剂对活性炭吸附染料的影响 432

表20.17 溶液的pH值对活性炭吸附苯胺的影响 432

表20.18 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染料的影响 432

表20.19 活性炭表面积对其比吸附力的影响 433

表20.20 气味强度、蒸气浓度和活性炭(磅/每年)可净化空间的关系 433

图20.4 通过活性炭床层的压力降与不同床层密度和各种流体速度的关系 434

三、脱色 434

表20.21 温度对活性炭脱色的影响 434

表20.22 活性炭pH值对椰子油脱色的影响 434

表20.23 时间对活性炭脱色的影响 434

图20.5 溶液浓度对活性炭脱色的影响 435

图20.6 温度对活性炭脱色的影响 435

图20.7 活性炭脱色速率 435

图20.8 活性炭量对脱色的效应 435

图20.9 溶液pH值对活性炭脱色的影响 435

图20.10 活性炭脱色等温线——色素的类型对脱色的影响 436

图20.11 各种植物活性炭对已洗涤原糖液脱色效应的比较 436

图20.12 各种植物活性炭对结晶复熔糖液脱色效应的比较 436

四、热性能 437

表20.24 活性炭的积分吸附热 437

表20.25 活性炭的微分吸附热 437

表20.26 活性炭的润湿热 437

五、规格 438

表20.27 活性炭参考规格 438

表20.28 苏联活性炭技术指标 438

表20.29 各种活性炭的分析 438

表20.30 各种活性炭的松密度和筛析 438

第二十一章 甲苯 439

一、综合常数 439

表21.1 甲苯的一般性质 439

图21.1 甲苯物性的列线图解 439

二、热力学 440

表21.2 甲苯的热力学性质 440

表21.3 甲苯蒸气的热力学位—Ф 440

图21.2 甲苯焓图 441

表21.4 各种压力下甲苯蒸气分子热容 442

表21.5 甲苯纯度和熔点的关系 442

三、相平衡 442

图21.3 甲苯和苯蒸气压图 442

表21.6 甲苯-水二元系(高浓度甲苯)的蒸馏参数 443

表21.7 甲苯-水二元系(在1大气压下)(高浓度甲苯)的汽液平衡 443

四、着火速度 443

图21.4 甲苯的着火速度与温度的关系(空气中) 443

五、生理反应 444

表21.8 甲苯对生理的反应 444

六、质量及规格 444

表21.9 甲苯 444

第二十二章 氯化钙 445

一、比重 445

表22.1 氯化钙溶液的比重 445

图22.1 氯化钙溶液的比重、浓度、温度、冰点关系图 446

二、热性能 446

图22.2 固体CaCl2的比热 446

图22.3 氯化钙水溶液比热图 447

图22.4 氯化钙溶液比热图解 447

图22.5 氯化钙溶液的导热系数曲线 448

表22.2 氯化钙水溶液的导热系数 448

三、溶解平衡 448

表22.3 氯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 448

图22.6 18℃时氯化钙在水中的积分溶解热 448

表22.4 氯化钙在水溶液中的扩散系数 449

四、相平衡 449

表22.5 氯化钙水溶液凝点 449

表22.6 氯化钙的融点和融解潜热 449

图22.7 氯化钙溶液上的蒸气压曲线 449

五、腐蚀 450

图22.8 氯化钙对材料的腐蚀性能 450

第二十三章 脂肪醇和酚类 451

一、一般性质 451

表23.1 纯粹脂肪醇的理化性能 451

表23.2 从油脂制取的典型商品脂肪醇的性质 451

表23.3 洗涤剂生产用商品脂肪醇性能 452

表23.4 十六醇的一般性质 453

表23.5 苏联C10~C18脂肪醇的性质 453

表23.6 脂肪醇的折光指数 453

图23.1 单羟基和二羟基脂肪醇同系物在20℃下的折光指数 454

表23.7 脂肪醇的溶解度 454

表23.8 脂肪醇在水中的溶解度 455

二、比重、粘度和表面张力 455

表23.9 脂肪醇比重 455

图23.2 单羟基和二羟基脂肪醇同系物的比重 456

图23.3 单羟基和二羟基脂肪醇同系物在20℃下的粘度 456

图23.4 脂肪醇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456

表23.10 脂肪醇的粘度 456

表23.11 C8~C10脂肪醇表面张力 457

三、熔点、沸点和闪点 457

图23.5 单羟基和二羟基脂肪醇同系物的熔点 457

表23.12 脂肪醇的凝固点及熔点 458

表23.13 脂肪醇的熔点 458

表23.14 十六醇熔点及熔化曲线 458

图23.6 单羟基和二羟基脂肪醇同系物的沸点 459

表23.15 脂肪醇的沸点 459

表23.16 脂肪醇的闪点 459

表23.17 三羟基脂肪醇的物理性质 460

四、热性能 460

表23.18 脂肪醇的标准生成热(25℃和1大气压) 460

表23.19 C8~C10脂肪醇的燃烧热和生成热 460

表23.20 脂肪醇的燃烧热 461

图23.7 过热状态下正构脂肪醇蒸气的焓与对比压力及对比温度的关系 461

图23.8 饱和状态下正构脂肪醇的碳数与对比压力和焓的关系 461

图23.9 正构脂肪醇的分子热(理想气体) 462

表23.21 脂肪醇的气化热、气化熵和升华热、升华熵 462

表23.22 正构脂肪醇的升华焓和升华熵 462

表23.23 正辛醇-CCl4系的混合热 463

图23.10 正辛醇-CCl4系的混合热 463

表23.24 脂肪醇的体积膨胀系数 463

五、蒸气压 464

表23.25 脂肪醇的蒸气压 464

表23.26 脂肪醇的升华压 464

图23.11 脂肪醇蒸气压(之一) 464

图23.12 脂肪醇蒸气压(之二) 465

图23.13 脂肪醇蒸气压(之三) 465

图23.14 饱和状态下脂肪醇类的Pc/P和T/Pc的关系(碳数1~10) 466

六、十二醇 466

表23.27 十二醇的沸点、融点、折光指数 466

表23.28 十二醇的密度 466

表23.29 十二醇的粘度 467

表23.30 十二醇的蒸气压、蒸发热 467

表23.31 十二醇的表面张力 467

七、抹香鲸油脂肪醇 468

表23.32 抹香鲸油脂肪醇性质 468

表23.33 抹香鲸油脂肪醇的物理化学指标 468

表23.34 抹香鲸油脂肪醇各馏份的组成 468

八、从第二不皂化物中分离的脂肪醇 469

表23.35 从第二不皂化物中分离的脂肪醇性质 469

表23.36 从第二不皂化物中所得脂肪醇的蒸馏结果 469

表23.37 第二不皂化物所得脂肪醇用尿素分离的结果 469

表23.38 从第二不皂化物所得高级脂肪醇的组成 470

表23.39 从第二不皂化物所得脂肪醇的加碱精制结果 470

表23.40 石蜡氧化时不皂化物中的醇含量 470

九、醇的腐蚀和安全 471

图23.15 辛醇对材料的腐蚀性能 471

图23.16 月桂醇对材料的腐蚀性能 472

表23.41 单羟基脂肪醇的毒性 473

十、苯酚 474

表23.42 苯酚的一般性质 474

图23.17 苯酚性质的列线图解 475

表23.43 苯酚液体在熔点附近的表面张力 475

表23.44 苯酚在熔点附近的密度 476

表23.45 水-苯酚气液平衡数据 476

表23.46 苯酚的蒸气压 476

图23.18 苯酚的蒸气压 477

表23.47 苯酚的共沸参数 477

表23.48 苯酚热力学函数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477

图23.19 苯酚的分子热(理想气体) 478

表23.49 苯酚(固体、液体)的热力学函数 478

表23.50 苯酚的生理反应 479

表23.51 工业合成苯酚标准(GB339-64) 479

图23.20 苯酚对材料的腐蚀性能 480

图23.21 苯酚蒸气对材料的腐蚀性能 481

十一、烷基酚 482

表23.52 三种重要烷基酚的物理性质 482

图23.22 烷基酚对材料的腐蚀性能 483

第二十四章 其它原料(油脂、脂肪酸、脂肪胺等) 484

一、一般性质 484

表24.1 主要油脂、蜡的组成 484

表24.2 椰子油一般性质 484

表24.3 椰子油的成分 485

表24.4 蓖麻油一般性质 485

表24.5 蓖麻油的性质和成分 485

表24.6 不同碘价的大豆油成分(重量%) 486

表24.7 菜籽油的性质和成分 486

表24.8 向日葵油的性质和成分 487

表24.9 棉籽油性质和成分 487

表24.10 花生油性质和成分 488

表24.11 常用商品脂肪酸性质 488

表24.12 脂肪族直链饱和酸类的物理化学性质 489

二、密度、折射率、表面张力 492

表24.13 商品油脂密度的近似值 492

表24.14 纯脂肪酸和三酸甘油酯在液态下的密度及其随温度的变化 492

表24.15 脂肪酸在60℃下的折射率 493

图24.1 正构脂肪酸及其酯类的表面张力与碳链长度的关系 493

图24.2 各种油脂的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 493

图24.3 正构脂肪酸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 493

三、融点、沸点、溶解度 494

表24.16 常见脂肪酸及其单、双、三酸甘油酯的融点 494

表24.17 饱和脂肪酸的沸点 494

表24.18 不同温度下饱和脂肪酸在水中的溶解度 495

图24.4 直链饱和脂肪酸分子中碳原子数与其沸点之间的关系 495

四、粘度 496

表24.19 油脂的粘度 496

表24.20 纯三酸甘油酯的粘度 496

表24.21 纯脂肪酸的粘度 496

图24.5 蓖麻油脱水时粘度的变化 497

五、油脂和脂肪酸的热性能 497

表24.22 饱和脂肪酸的潜热和比热 497

表24.23 饱和甘油三酸酯的比热 498

表24.24 脂肪酸在较高温度下的比热 498

表24.25 氢化棉籽油的比热 499

表24.26 蓖麻油的比热 499

表24.27 大豆油的比热 499

表24.28 饱和甘油三酸酯的熔化热 499

表24.29 某些油脂和脂肪酸的焓 500

表24.30 常见脂肪酸的气化热 500

六、质量、规格、标准 501

表24.31 椰子油标准 501

表24.32 蓖麻油标准 501

表24.33 花生油标准 501

表24.34 大豆油标准 501

表24.35 向日葵油标准 502

表24.36 菜籽油标准 502

表24.37 精炼棉籽油标准 502

表24.38 苏联各厂蒸馏的商品合成脂肪酸的质量 502

七、脂肪胺 503

表24.39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原料胺举例 503

表24.40 烷基胺和烷醇胺的性质 504

表24.41 用于制造季铵盐的具有代表性的烷化剂 504

第二部分 洗涤剂助剂 505

第二十五章 硫酸钠 505

一、一般性质 505

表25.1 硫酸钠的一般性质 505

二、密度 505

表25.2 无水芒硝的密度 505

表25.3 饱和硫酸钠水溶液的密度 505

表25.4 硫酸钠水溶液的密度 506

表25.5 硫酸钠溶液的密度 506

三、热性能 507

表25.6 硫酸钠的比热 507

表25.7 0.14~33.2%浓度的硫酸钠溶液的比热 507

图25.1 20℃时硫酸钠水溶液的比热 507

表25.8 硫酸钠的生成热和结晶热 508

表25.9 硫酸钠的热化学性质 508

四、电导率、电离度 509

表25.10 硫酸钠水溶液的比电导 509

表25.11 18℃时硫酸钠水溶液的电导率 509

表25.12 硫酸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 509

表25.13 结晶无水硫酸钠的电导率 509

表25.14熔融硫酸钠的电导率 510

五、溶解平衡 510

表25.15 硫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和温度的关系 510

表25.16 硫酸钠在水中的溶解热 511

图25.2 18℃时硫酸钠在水中的积分溶解热 511

六、相平衡 512

图25.3 Na2SO4-H2O系统相平衡图 512

表25.17 硫酸钠结晶的变化 512

表25.18 硫酸钠饱和水溶液上的蒸汽压 513

表25.19 Na2SO4·10H2O的离解压力(Na2SO4·10H2O上的水蒸汽压力) 513

图25.4 Na2SO4·10H2O离解压力与温度的关系 514

七、粘度 514

表25.20 硫酸钠水溶液的粘度 514

八、活度系数 514

表25.21 25℃时硫酸钠在水溶液中的活度系数 514

九、硫酸钠对去污能力的影响 515

图25.5 硫酸钠对去污能力的影响 515

表25.22 洗涤剂浓度为0.20%时硫酸盐对标准污布的洗净所产生的助洗作用 515

十、质量规格 51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