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儒家“熟仁”新探  上
儒家“熟仁”新探  上

儒家“熟仁”新探 上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建祥著
  • 出 版 社: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7210060561
  • 页数:274 页
图书介绍:“熟仁”是中国文化意蕴极深的儒家传统,意指化“仁”为德性、德行,化“仁”为做人、做事、做官、做学问的基本原则,通过对“仁”的活学活用,达到“仁熟”的最高境界。本书探讨的就是“熟仁”的深刻内涵、“熟仁”的发端、演化及历代大儒的精辟阐发,“熟仁”的深远意义。
《儒家“熟仁”新探 上》目录
标签:

上卷 1

楔子:儒家“熟仁”的来龙去脉 1

一、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 2

1.由“德”向“仁”的转升 2

2.从《说文·人部》之“仁”说开 10

3.分量与掂量 16

二、“仁”之世俗化问题 18

1.“一体二面”之性质 18

2.“世俗化”体系之逻辑 19

3.线索与脉络 21

三、人禽之辨 26

1.人禽之辨不等于人与动物之辨 26

2.人禽之辨的超越 28

3.超越的意义指归 29

四、需要较劲的问题 30

1.较劲“禽兽” 31

2.较劲“君子” 32

3.较劲“成人” 33

4.较劲“做官” 34

5.较劲“做事” 35

6.较劲“行动” 35

7.较劲“熟”本身 36

8.较劲“熟仁”之效率 37

9.较劲“等级社会”的秩序性与“熟仁”之关系 38

10.较劲儒家的“自由主义” 39

五、儒家“熟仁”理性 39

六、走出“心魔”的历练 40

第一章 话语与定向 46

一、孔子的话语深处 46

1.三句名言 46

2.“熟仁”名言之提挈 50

3.“熟仁”理性之开发到确立 50

二、孔子“熟仁”定向之性质 53

1.习仁于熟 54

2.仁性生长 56

3.礼、颜子之学 58

三、《诗经》照观 61

1.《诗经》中的“熟仁”条目 62

2.《韩诗外传》之照观 66

3.朱熹读《诗》之照观 68

4.唐甄《潜书》之照观 70

四、继续的鲜活话题 73

第二章 “仁”之活学活用 76

一、这个人物,还是孔子 76

1.“熟仁”指标 76

2.实践性“注脚” 78

3.“仁术”之讲究 81

二、仁之方 85

1.环节 85

2.自家体验 86

3.“体用不二”之性质 88

4.子贡的辩护 90

三、做人—做官—做事—做学问 93

1.追究子张的“不至于谷” 94

2.追究出发点之向度 96

3.引领了“道”之学问 98

第三章 “熟仁”命题与语境 103

一、孟子的考义 104

1.“熟仁”命题诞生:“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104

2.美在“熟”中 104

3.“熟”在“集义所生”到“不动心” 106

二、“大而化之”问题 108

1.话题由来 108

2.“熟仁”之级 111

三、“若要熟,也须从这里过” 113

1.“熟仁”功夫之规定:“术”要正 114

2.“熟仁”功夫之细究:“规矩说”、“自得说”、“德慧说” 116

四、“德慧”之术 118

1.至诚 119

2.志气和集义 120

五、“造孟运动”,“熟仁”到了宋明理学 122

1.精神实质 123

2.李觏之案例:“熟仁”到了宋明理学的特殊性 124

第四章 “仁”到“仁政”与“熟仁” 131

一、“仁”到“仁政” 131

1.关于“王道” 131

2.“仁政”与“王道” 134

二、“仁政”与“熟仁” 136

1.“仁政”里有“熟仁” 136

2.“仁术”问题:“术不在仁之外,而仁正全于术之中。”(王船山语) 138

3.“仁之安宅”:“义之路辨”问题 140

三、“熟仁”里,流淌着孟子的人格血脉 142

1.“仁”之判断:“道二,仁与不仁” 142

2.“仁”之志向:“仁义天下” 143

3.“仁”之追求:“仁覆天下” 145

4.“仁”之理想:“仁者无敌” 146

5.“仁”之实现:“舍我其谁” 146

四、“熟仁”笔下的“仕”定向 147

1.出仕,以正义之道而行 148

2.孔子之仕的“熟仁”品味 149

3.“经”与“权” 150

第五章 继续“熟仁”走的路:来自董、韩、王三子的诉求 156

一、董仲舒 157

1.董氏之压力 157

2.董氏之用力 158

二、韩愈 168

1.韩愈之压力:从“原”到“明”的工作 168

2.韩愈之用力:“熟仁”之于“师” 175

三、王安石 186

1.王氏之压力 187

2.王氏之用力:“精”字考量 188

第六章 承续与展开:二程品位 204

一、“贵熟”掀开了二程“熟仁”之品味 204

1.“贵熟” 204

2.沿孔、孟方向,挖掘底蕴,留驻根底 212

二、“心熟” 217

1.创意 217

2.“养心至熟”的追问 218

三、旨趣在“自熟” 221

1.何谓“自熟” 221

2.三处追究 223

四、学要信与熟 225

1.“学—信—熟” 225

2.人生哲理之深化 227

五、接着孟子的“这里过” 229

1.德性锻炼 230

2.“问敬” 232

六、“熟仁”在仕上的用意 233

1.仕上的刻意 233

2.“治道”上的刻意 234

第七章 转折性进展:张载“熟仁”之究 242

一、以《易》为宗 243

1.“德盛仁熟” 243

2.研“几”之学 247

二、以《中庸》为体 253

1.关于“性与天道” 253

2.关于“至诚” 256

3.关于《诚明篇》 261

三、以孔孟为法 262

1.太虚即气 262

2.“大而化之”则“通” 264

四、袁应泰之序:句句应验于“熟仁” 26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