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苏联社会主义研究
苏联社会主义研究

苏联社会主义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恩远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6135471
  • 页数:33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搜集了围绕十月革命争论的最新资料,并进行研究和评述,以期澄清视听。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与取消,无论当年或者今天都引起了国际共运内部一片哗然。本书提出:任何理论和实践都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围绕这个问题争论的答案只能有一个,那就是实践的标准。苏共20大毫无疑义属于对国际共运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件。近年来关于苏共20大的研究又成为学界热点。本书综合了这方面最新观点。戈尔巴乔夫与苏联解体的关系似乎是国内外学者乐此不倦的话题。任何一个重大事件的发生,当然可以追溯到方方面面的原因。但从法律的角度看,最后总得落脚到究竟谁来承担责任。俄罗斯一家法庭准备审判“导致苏联解体的责任人”。能够成为被告主体的,只能是自然人或者法人代表。如果如一些人所说:苏联解体的罪魁在于“制度”或者“模式”,它们怎么站在被告席?本书围绕此进行了探讨。
《苏联社会主义研究》目录

第一章 布尔什维克的建党活动与第二国际 1

一 布尔什维克建党的历史背景 1

(一)国际背景 1

(二)国内背景 6

二 布尔什维克党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 15

(一)列宁扬弃了俄国根深蒂固的民粹主义思想 16

(二)同俄国党内的孟什维主义进行不懈斗争 21

(三)与“经济派”的斗争 24

(四)与合法马克思主义的斗争 29

(五)与崩得派、无政府主义及“取消派”、“召回派”、“造神派”的斗争 30

三 布尔什维克党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 36

(一)“一国胜利论”的理论创新及实践意义 37

(二)正确理解列宁主义的时代性 41

第二章 十月革命 44

一 十月革命发生的背景 44

(一)十月革命“阴谋”说 44

(二)十月革命“早产”说 47

(三)十月革命是符合历史必然性的伟大事件 49

二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60

(一)十月革命对俄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60

(二)十月革命的国际影响 71

第三章 新经济政策 76

一 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76

(一)新经济政策是为应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危机而提出 77

(二)新经济政策是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社会主义认识深化的结果 78

(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时间 79

二 如何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看法的改变 80

(一)认为是列宁对社会主义认识全盘性、整体性的改变 81

(二)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策略,并非改变社会主义性质 82

(三)列宁对社会主义与商品货币、市场经济关系认识的变化 85

三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87

(一)新经济政策是一种退却、让步和迂回 88

(二)是以社会主义为理想的间接过渡 90

(三)应从多方面理解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92

四 新经济政策取消的原因 93

(一)是否由于体制原因而中止 94

(二)是否因意识形态争论而中止 96

(三)是否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98

(四)是否是以斯大林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造成的 99

(五)新经济政策中止是苏俄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101

第四章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103

一 争论产生的背景及过程 103

(一)与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等的争论 104

(二)斯大林与布哈林的争论 107

二 争论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16

三 关于肃反扩大化 117

(一)肃反问题产生的原因 117

(二)肃反的人数 119

四 对苏共二三十年代党内斗争评价的不同观点 122

(一)斯大林运用权力达到目的 122

(二)斯大林获胜的合理性及体制的弊端 124

(三)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方案更符合当时苏联国情 125

(四)俄罗斯学者的新认识 127

五 关于苏共二三十年代党内斗争的思考 130

(一)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评价历史 130

(二)用唯物史观研究历史、理解历史 132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观点 134

(四)用实践检验真理 135

第五章 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与社会现代化 137

一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制定 137

(一)推行工业化的背景——粮食收购危机 137

(二)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 139

二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140

(一)农业集体化方针的制定 140

(二)推行全盘农业集体化 141

三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建设的开展 142

(一)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 142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成就 143

(三)工业化中的问题 146

四 苏联的社会发展 148

(一)劳动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 149

(二)苏联的文化生活 150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 152

五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问题 154

(一)国家动员型社会体制的形成 154

(二)国家计划经济体制 154

(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倾向 155

第六章 赫鲁晓夫与苏共二十大 156

一 苏共二十大召开的背景 156

(一)“非斯大林化”进程 156

(二)贝利亚提出的改革方案 159

(三)赫鲁晓夫与马林科夫、贝利亚等人的斗争 160

二 秘密报告的形成过程 167

(一)报告的“赫鲁晓夫痕迹” 167

(二)关于报告形成的争论 171

(三)关于报告人人选的问题 172

(四)秘密报告的最终文本形成非常晚 177

三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内容 181

(一)关于“列宁遗嘱” 181

(二)关于“大清洗” 184

(三)关于卫国战争中斯大林的错误 186

(四)赫鲁晓夫报告与“非斯大林化”进程 188

四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影响及其后果 193

(一)二十大及秘密报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93

(二)二十大及秘密报告的消极影响 195

(三)国际共运的分裂 201

第七章 戈尔巴乔夫及其改革评价 206

一 对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的总体看法 206

(一)俄罗斯各派如何看待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的关系 207

(二)西方政界与学者对戈尔巴乔夫及其改革的看法 213

(三)中国学界与政界对戈尔巴乔夫及其改革的看法 217

二 对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的评价 220

(一)苏联经济体制存在问题但并非不可以改变 220

(二)经济改革失败在于没有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优先位置 222

(三)“加速发展战略”的失误 223

三 对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评价 228

(一)“公开性”、“民主化”的政治改革导致社会动荡 228

(二)全盘否定苏共历史对苏共丧失领导地位的影响 230

(三)干部改革制度的失误 232

(四)推行“民主社会主义”路线的恶果 238

四 对戈尔巴乔夫军事改革的评价 239

五 对戈尔巴乔夫民族政策的评价 242

(一)民族离心倾向的形成 242

(二)忽视苏联潜在的民族危机 246

六 对戈尔巴乔夫外交政策的评价 249

(一)西方政要与国内民众的相悖评价 249

(二)西方的压力是苏联瓦解的重要原因 251

(三)对戈尔巴乔夫个人素养与品质的剖析 254

第八章 苏共与外国政党关系 260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政党关系 260

(一)十月革命与欧洲革命的关系 260

(二)共产国际时期 263

二 战后苏共与外国政党的关系 273

(一)战后国际形势与苏共的对外政策总特征 274

(二)关于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 274

(三)苏共与东欧其他国家各政党的关系 276

(四)关于苏南关系 284

三 苏共二十大后苏共与其他国家政党的关系 287

(一)对苏共二十大路线的认识 288

(二)苏共二十大对党际关系的影响 289

(三)苏共二十大以后的苏共与西欧政党的关系 294

参考文献 301

学术索引 32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