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实用血瘀证学  第2版
实用血瘀证学  第2版

实用血瘀证学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2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可冀,史载祥主编;杜金行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117181068
  • 页数:909 页
图书介绍:本书在1版基础上,进行了较大修订和补充:调整了全书框架结构,增加了近十余年来,血瘀证的研究成果及临床研究进展。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总论,主要介绍血瘀证发病机理、诊断标准、治则,及活血化瘀药的药理研究;下篇为各论,主要介绍血瘀病证的治疗及方药应用。
《实用血瘀证学 第2版》目录

上篇 1

第一章 血瘀证概论 1

第二章 血瘀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

第一节 血瘀证的病因 3

第二节 血瘀证的发病机制 4

第三节 活血化瘀经方研究 7

第三章 血瘀证的辨证 13

第一节 血瘀证的主要脉证 13

第二节 血瘀证体征的量化 14

第三节 血瘀证的辨证方法 17

第四节 血瘀证的现代分类 19

第五节 血瘀证的各类兼证 20

第四章 血瘀证诊断标准及定量诊断 22

第一节 血瘀证诊断研究概况 22

第二节 血瘀证综合诊断标准 24

第三节 血瘀证定量(记分)诊断标准 27

第四节 血瘀证及其类型诊断新标准 30

第五节 血瘀证诊断标准存在的问题及修订研究思路 34

第五章 血瘀证治则和治法 40

第一节 血瘀证治则的基本要点 40

第二节 常见血瘀证的治疗方法 43

第三节 血瘀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 47

第六章 血瘀证的基础研究 51

第一节 血液流变学研究 51

第二节 血小板功能研究 61

第三节 血管活性因子研究 77

第四节 炎症与结缔组织代谢研究 87

第五节 微循环研究 98

第六节 凝血功能研究 102

第七节 血流动力学研究 120

第八节 组织氧利用研究 125

第九节 血流剪应力生物效应的研究 132

第十节 气体信号分子的研究 138

第七章 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究 144

第一节 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究概况 144

第二节 基于中医病因的血瘀证动物模型 146

第三节 模拟血瘀证客观病理改变的动物模型 150

第八章 活血化瘀药理研究 156

第一节 概论 156

第二节 活血化瘀药物研究 166

丹参 166

鸡血藤 184

当归 185

川芎 192

蒲黄 200

红花 203

刘寄奴 207

五灵脂 207

郁金 209

三七 211

姜黄 218

泽兰 219

苏木 220

益母草 223

延胡索 227

牛膝 230

乳香 234

没药 235

蛴螬 237

鬼箭羽 239

王不留行 240

水蛭 241

虻虫 245

三棱 247

莪术 249

血竭 253

桃仁 255

?虫 258

干漆 259

紫葳 260

赤芍 260

牡丹皮 264

第三节 活血化瘀复方研究 267

一、补阳还五汤 267

二、血府逐瘀汤 270

三、失笑散 274

四、桃红四物汤 276

五、桃核承气汤(桃仁承气汤) 278

六、温经汤(大温经汤) 280

七、通窍活血汤 282

八、少腹逐瘀汤 283

九、膈下逐瘀汤 285

第九章 血瘀证的非药物(针灸)疗法 287

第一节 针灸对机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87

第二节 针灸对机体微循环的影响 290

第三节 针灸对机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91

第四节 针灸对血瘀证影响的实验研究 292

下篇 299

第一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299

第一节 缺血性脑血管病 300

第二节 出血性脑血管病 318

第三节 癫痫 326

第四节 震颤麻痹 331

第五节 面神经炎 339

第六节 精神分裂症 343

第七节 睡眠障碍 348

第八节 偏头痛 355

第九节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364

第十节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367

第十一节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375

第十二节 老年性痴呆 381

第二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387

第一节 冠心病心绞痛 388

第二节 心肌梗死 395

第三节 高血压病 403

第四节 充血性心力衰竭 414

第五节 风湿性心瓣膜病 418

第六节 心律失常 423

第七节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430

第八节 心肌病 437

第三章 周围血管病 441

第一节 血栓性静脉炎 441

第二节 多发性大动脉炎 450

第三节 红斑性肢痛症 456

第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 462

第一节 慢性胃炎 464

第二节 消化性溃疡 471

第三节 上消化道出血 476

第四节 胃肠道功能紊乱 482

第五节 病毒性肝炎 485

第六节 肝硬化 491

第七节 慢性胰腺炎 502

第八节 溃疡性结肠炎 507

第五章 呼吸系统疾病 518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病 524

第二节 肺间质纤维化 531

第三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546

第四节 支气管扩张症 555

第五节 肺脓肿 562

第六章 泌尿系统疾病 570

第一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 575

第二节 肾病综合征 581

第三节 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 588

第四节 糖尿病肾病 597

第五节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607

第六节 慢性肾衰竭 611

第七节 慢性前列腺炎 622

第八节 前列腺增生症 626

第九节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 632

第七章 血液系统疾病 640

第一节 骨髓增殖性疾病 640

第二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657

第三节 高黏滞血症 663

第八章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疾病 670

第一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670

第二节 硬皮病 676

第三节 强直性脊柱炎 684

第四节 类风湿关节炎 692

第九章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703

第一节 糖尿病 703

第二节 血脂异常 709

第三节 代谢综合征 715

第十章 肿瘤 724

第一节 良性肿瘤 727

第二节 肺癌 729

第三节 乳腺癌 734

第四节 食管癌 739

第五节 癌性疼痛 744

第十一章 外科系统疾病 749

第一节 甲状腺肿瘤 750

第二节 乳腺增生及肿瘤 754

第三节 阑尾炎 757

第四节 急性胰腺炎 760

第五节 肠梗阻 765

第十二章 皮肤科疾病 772

第一节 黄褐斑 772

第二节 结节性红斑 775

第三节 银屑病 778

第四节 蛇串疮 782

第十三章 骨伤科疾病 786

第一节 颈肩痛 786

第二节 腰腿痛 790

第三节 坐骨神经痛 796

第四节 骨折 800

第五节 无菌性骨坏死 810

第六节 骨质疏松症 815

第十四章 妇产科疾病 822

第一节 痛经 822

第二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附:子宫腺肌病) 828

第三节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844

第十五章 儿科疾病 852

第一节 小儿肺炎 853

第二节 支气管哮喘 858

第三节 过敏性紫癜 862

第四节 小儿白血病 865

第五节 病毒性心肌炎 870

第十六章 眼科疾病 874

第一节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874

第二节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880

第三节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884

第四节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888

第五节 角膜瘢痕 893

第十七章 耳鼻喉科疾病 897

第一节 突发性耳聋 897

第二节 慢性喉炎 900

方剂索引 90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