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孟子
孟子

孟子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孟子著;东篱子译注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807692577
  • 页数:276 页
图书介绍:《孟子》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一直是封建社会科举考试必考内容。本书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由专家进行了最新的注译和解读,可读性强。
《孟子》目录
标签:译注

卷一 梁惠王(上) 2

莫要凡事都讲利 2

与民同乐是最大的快乐 3

五十步莫要笑百步 5

保障民生加强教育 6

不做带头损害他人利益的人 8

行仁义则会天下无敌 9

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领导不受爱戴 10

大过小过都是过错 12

推广善举受益无穷 14

做法偏离想法,就是缘木求鱼 15

丰衣足食方能兴礼教 17

卷二 梁惠王(下) 20

快乐不能以他人痛苦作地基 20

老百姓的口碑是大与小的标尺 22

匹夫之勇难成大事 23

乐忧全为天下事 25

与民共冷暖才是王道 27

左顾右盼意在回避问题 28

兼听则明 30

不做万夫所指的人 31

凡事以我为中心的领导难成事 32

失人心者失天下 33

战争胜负取决于民心 35

关注民生才能凝聚民心 36

让人生死相依之国必胜 37

积善事全为子孙后代 38

行仁政的人人人向往 39

小人主宰不了世事发展 41

卷三 公孙丑(上) 44

解民倒悬则会赢取民心 44

浩然正气是大丈夫的气度 46

学者要坚持“不动心”的研学精神 48

以德服人方能教化天下 51

防患于未然是成功之道 52

仰之若父事事必成 53

人都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 54

遇事多从自身找原因 55

凡事应学会灵活处理 57

卷四 公孙丑(下) 60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0

对有气节的人不要随便待之 61

君子不会被金钱收买 64

下级犯错上级责任难推 65

在其位就要谋其政 66

自作主张有时会失去朋友 67

孝敬应趁老人健在时 68

以暴制暴没有好下场 69

有过则改是正确的处事姿态 71

真正的商人不会做垄断市场的事 72

优秀的领导周围一定有好的助手 74

有诚心的人总在争取一切机会 75

当今之世弃我其谁 77

良才择明主 78

卷五 滕文公(上) 80

大国与小国行仁政的道理是一样的 80

上级做事的态度会直接影响下级做事的态度 81

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心里就有盼头 83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86

用先进的改造落后的才能进步 89

对待父母丧事反映一个人的孝顺程度 91

卷六 滕文公(下) 94

正人先正己 94

大丈夫不为功名利禄所动 95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97

得之有道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99

四海归心则会战无不胜 101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03

君子应培养自己的节操 104

改正错误不能一点一点地改 105

为真理而辩万人称颂 106

做人应有“知难为而为之”的胸襟 109

卷七 离娄(上) 112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112

尧舜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113

仁义关乎国家存亡 114

修自身讲德教才能治天下 115

凭借仁德而无敌于天下 116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118

别做把人才往其他地方“赶”的蠢事 119

不做舍正路而不走和舍远求近之人 120

世上无不为至诚而感动的事 121

天下归心靠仁义而不靠战争 122

认识一个人重在看他的眼睛 123

人要学会通权达变 124

教育孩子必须用正确方法 125

侍奉父母是做人做事的根本 125

上梁不正下梁歪 126

不虞之誉信口开河好为人师之人做不得 127

不做不尊敬师长和混饭吃的人 128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128

仁义礼智乐是人力所能及的 129

孝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130

卷八 离娄(下) 132

圣贤的准则是一样的 132

治世应从大处着手 132

上下级互相尊重才能和谐共存 133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135

人要学会把握自我 136

大人者重义性善 136

学问的至高境界是自得而简约 137

做人要善至关重要 138

仁义是立身的根本 139

反复思考是读书人最推崇的为学精神 140

孔孟学说与历史典集源远流长 141

清醒认识两可选择与善恶转化问题 141

教人应该既传艺也传德 142

顺应自然是聪明人所为 144

君子不畏权贵 144

人要学会反躬自省 145

换位思考就能急人之所急 146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47

地位往往会支配行动 148

别做追名逐利之徒 149

卷九 万章(上) 152

真正的孝子会终生感恩父母 152

警惕有人用似乎合情理的手段骗人 153

抛却恩怨以爱化人是君子之举 155

不要用自己的揣度歪曲他人的本意 156

百姓拥护很关键 158

得民心者得天下 159

争做众人眼中的先觉者 161

观察一个人应从他所交的人开始 162

卖身为主也要看所卖对象 163

卷十 万章(下) 166

集人所长为一身者必成大事 166

周朝爵禄条理分明 168

交友重在看其品德 169

君子不拒绝正常之礼 171

下级不要乱讲上级的事情 173

对待有学识的人一定要谦恭 174

真正的贤士不会为世俗所左右 177

交朋友首先得了解他的社会背景 178

有地位的人一定得有自己的做事原则 179

卷十一 告子(上) 182

有悖人性的事勿做 182

人之本性也受外力影响 183

关于人的天性存在争议 184

食欲性欲是人的天性 184

“义”是人内外兼具的东西 186

恻隐之心众人皆有 188

理义是人们共有的 189

仁义之心也需要时常滋养 191

做事不能一曝十寒 192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193

把失去的找回来就是学问之道 194

不知轻重的人做不成大事 195

只知道教育别人而不懂得提高自己的人最可悲 196

人的内涵比仪表更重要 196

分清主次才不会误入歧途 198

喜新厌旧最终一无所有 199

自尊自贵才是真贵 199

杯水车薪顶不上大用 200

好的人才也得经过长时间考验 201

做任何事一定得按规矩来 202

卷十二 告子(下) 204

事物的对比应注意可比性 204

善良的品质应从小培养 205

莫因关系远近而看法不一 206

利益只能换取短暂的和平 208

礼节是影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209

大人物一般都有超常的表现 210

别做追随领导恶行的人 212

辅助领导要始终如一 213

背仁之才有害于民 214

纳税率依国家大小而定 215

以邻为壑害人害己 216

诚信是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 218

拒人于千里之外是愚人之举 218

君子怎样以仕为官 22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21

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 222

卷十三 尽心(上) 224

命运全靠自身掌握 224

人要活得明明白白 225

乐道忘势的读书人最受人推崇 226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27

奋发有行才能有所作为 228

老百姓最需要良好的教化 229

良知良能与生俱来 230

人之才学往往来自于忧患 231

为官要做尧舜那样的 231

君子的三大快乐 232

人的本性不随外因而变 233

养老制度自古即有 234

民以食为天 235

志存高远万事成 235

人的义利观不尽相同 236

一毛不拔者人人厌恶 237

人要有甄别美丑的能力 238

积极进取和坦然若定才是正确的处世态度 239

真仁义的人千古流传 239

脑力劳动者是社会所需 240

志行高尚的人才可称儒士 241

做人要有大节操 242

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243

环境会影响人的气度 244

不要被虚假的恭敬所迷惑 245

被动和主动是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 245

教学是有恰当的方式和方法的 246

做人要讲道义和中庸 247

做学问不能掺杂门第色彩 248

爱从自家开始 249

凡事要知轻重缓急 249

卷十四 尽心(下) 252

勿为一己私利而损人 252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53

大凡开国之君都是仁者 253

做事成功与否重在自身 255

要做“富贵于我如浮云”之人 256

为政者的举措关乎国家盛衰 256

“民贵君轻”国家则会兴旺 257

百代之师高风亮节 258

形象化讲述最受人欢迎 259

为信念而活的孔圣人 260

贤明人有两种可贵品质 260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261

人不应因环境的改变而放弃追求 262

君子是不信命的 263

绝对性地评价一个人是不可能的 264

用人切莫去疑人 265

为政者忌玩物丧志和征收重赋 266

做人应力戒小聪明 266

来者不拒也得去粗取精 267

好的行为就应发扬光大 268

正人先正己才能服人 269

合礼合法人人爱 270

人要保持自己的气节 270

清心寡欲是养生大道 271

讳名不讳姓也是一种做事风格 272

好好先生做不得 272

中华文化需薪火相传 275

参考文献 30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