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中国美学的历史建构与文化功能
中国美学的历史建构与文化功能

中国美学的历史建构与文化功能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方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16174838
  • 页数:307 页
图书介绍:
《中国美学的历史建构与文化功能》目录

导论 1

一 从观念史研究到语境化:生成语境视域里中国美学的历史建构 3

二 思想、意义的文化网络与新文化史的趋势 9

三 中国美学研究的愿景与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17

上编 儒家美学:从个体生命的完美追寻到帝国审美意识形态建构 31

第一章 孔子美学思想的理想境界、乐观精神及其深远意义 31

一 “游”:最高的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 32

二 “乐”:生命的愉悦与坚韧 37

第二章 简论荀子对儒家诗学思想制度化建构的重要作用——以《诗》的经典化与制度化为例 42

一 荀子思想的重大影响 43

二 “诗”的经典化与儒家“诗教”说理论的确立 46

第三章 儒家“诗教”思想的原本真实 53

一 他者眼光下对于儒家“诗教”思想的遮蔽及其方法论问题 53

二 “诗教”思想的历史的还原 62

三 “儒”的原初(源初)含义与“诗教”理论的提出 69

第四章 儒家“诗教”理论话语的建构、功能、意义与影响 81

一 儒家“诗教”理论产生的社会政治与文化思想背景 81

二 儒家“诗教”理论作为私人话语的最初形成 86

三 “诗教”理论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权力话语之一部分的建构及其制度性生产 89

四 “诗教”理论在汉代的广泛运用与成为具有终极依据特征的权力话语 98

第五章 儒家“诗教”理论的艺术社会学研究 105

一 “诗教”理论的中国传统文论特质 105

二 儒的演化与儒家“诗教”理论的提倡 110

第六章 儒家诗学理论话语与审美意识形态的生产与颠覆——《诗大序》文本的再认识与再探讨 118

一 儒家“诗教”理论作为意识形态霸权话语的功能 119

二 儒家“诗教”理论作为意识形态霸权话语的潜在颠覆性 125

下编 庄禅美学:个人自由精神的追求与生命的审美超越与深化 135

第七章 庄子美学:自由的审美境界与审美的超越途径 135

第一节 自由的审美境界 135

一 “游”——理想的人生境界与最高的审美境界 135

二 “游”——审美的生存方式 140

第二节 审美的超越途径 146

一 庄子与海德格尔:中西哲学的两种向度 147

二 “忘”——从审美态度到审美境界 151

第八章 中国隐逸文化的两种审美类型 161

一 “无道则隐”:依据正义原则的隐逸 165

二 “无为国有者所羁”,依据自由原则的隐逸 168

第九章 隐逸在宋代的转型与诗性栖居的追寻 178

一 隐逸文化的转型与自由精神的渴望与追求 179

二 生命的艺术化与逸的精神的崇尚 188

第十章 在外来思想与本土资源之间:慧远佛教美学思想的同化、创新与意义 203

一 在外来思想与本土资源之间的同化与创新 204

二 宗教实践与审美体验中的“游”的精神 209

第十一章 支遁佛玄美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215

一 支遁:诗性气质的人生与诗化哲学特征的思想 216

二 审美境界:从精神世界落实到现实人生 223

三 “支理”:逍遥游新论 232

第十二章 诗性栖居的永恒感、可能性与日常化:禅宗美学对中国美学的丰富与深化 238

一 生死问题与超越途径 238

二 士大夫的普遍参禅与生死解脱 241

三 人生诗意化与生死的审美解脱 246

四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250

第十三章 “南能北秀”顿渐的分别及其对于唐宋以来中国诗学的影响 256

一 顿渐的分别与审美意义 256

二 唐宋诗学的天分与学力之争 260

第十四章 禅宗美学的人间化与士大夫化 268

一 禅宗美学的人间化 268

二 荷泽宗:禅宗美学的士大夫化 273

三 洪州宗:彻底本土化的禅宗美学的建构 278

四 分灯禅:晚唐五代后禅宗美学的发展嬗变 285

参考文献 2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