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中国稻作文化概论
中国稻作文化概论

中国稻作文化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芝凤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010123417
  • 页数:56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是国内和国际第一部稻作民族的“稻作文化概论”,是一部集稻作文化研究大成的精品专著,具有开拓性和资政、存史的作用。本书的及时出版,能及时地抢救中国稻作民族珍贵的民俗文化遗产。作者从人类学的角度对稻作文化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从精神文化层面阐述稻作民族创造的民间信仰、生产习俗、生活习俗、居住习俗、婚丧习俗、民间禁忌、节庆习俗、文学艺术等文化事象与稻作民族的关系,以及与之产生的作用和稻作文化的分布及历史演变过程。本书的特点是三新——系统理论新、研究方法新、系统论证新;四性——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真实可靠性可信性。
《中国稻作文化概论》目录
标签:概论 文化

绪论 1

一、研究中国稻作文化的意义 1

二、稻作文化的定义 9

1.稻作文化的基本内涵 9

2.稻作文化的定义 11

三、稻作文化的学科定位 12

1.稻作文化与稻作史 13

2.稻作文化与文化人类学 15

3.稻作文化与社会学、历史学 17

四、稻作文化的研究方法 18

1.参与观察法 18

2.全面考察法 19

3.比较法 22

第一章 中国栽培稻与古代文明 23

一、中国稻的渊源及对文明古国传承的作用 23

1.中国栽培稻的起源 25

2.栽培稻起源地之议 29

3.中国栽培稻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32

二、中国稻的生态环境与分布区域 37

1.中国稻作的生态环境 37

2.旱稻的分布与渊源 43

3.水稻的种类与分布 45

三、稻作技术的改革与发展 49

1.稻作民族生产资料的发现 50

2.原始农业生产史上的阶段性文化符号 52

3.稻作民族生产资料的改革与发展 55

第二章 中国稻作文化区域与稻作民族 59

一、稻作区域 59

1.原始稻作区域 60

2.稻作区域的拓展 63

3.当代稻作区域 73

二、稻作文化区域 76

1.稻作文化区域定义 76

2.稻作文化区域的文化特征 76

3.稻作文化区域的划定 76

三、稻作民族 76

1.百越系民族 77

2.苗瑶系民族 122

3.百濮系民族 137

4.氐羌系民族 144

5.其他民族(汉族、朝鲜族、满族、回族、京族、台湾稻作民族等) 163

第三章 中国稻作民族的地理民俗 177

一、稻作民族的地理民俗释义 177

1.什么是民俗地理和地理民俗 178

2.稻作民族与地理民俗的关系 178

3.稻作民族民俗地理的特点 180

二、稻作民族的民间信仰 181

1.图腾崇拜 189

2.万物有灵崇拜 197

3.祖先崇拜 211

4.土地崇拜 218

三、稻作民族的巫傩文化 222

1.傩祭与傩技 225

2.傩舞 228

3.傩戏与地戏 233

四、稻作民族的禁忌 236

1.信仰禁忌 236

2.生产禁忌 236

3.人生礼仪与婚丧嫁娶禁忌 238

4.饮食禁忌 240

5.节日禁忌 241

6.社交外出(匠行)禁忌 241

7.家庭禁忌 242

五、稻作民族的生产习俗 243

1.立春习俗 245

2.耕作习俗 253

3.备耕播插习俗 254

4.中耕植保习俗 259

5.收藏习俗 262

六、稻作民族的生辰礼俗 263

1.“打三朝”及“月米酒” 265

2.成年(人)礼 271

3.寿礼俗 276

七、稻作民族的婚丧习俗 281

1.婚俗礼仪 281

2.女还舅家与不落夫家习俗 292

3.哭嫁习俗 298

4.丧俗 301

八、稻作民族的饮食习俗 329

1.糯俗 330

2.粑俗 334

3.酸文化与辣文化 337

4.酒文化 340

5.打油茶 346

6.鱼文化 347

第四章 中国稻作民族的主要节庆 349

一、岁时节日 350

1.过年 350

2.过年仔(元宵) 355

3.端午节 358

4.中秋节 364

5.重阳节 366

6.芦笙节 368

二、农事节日 369

1.闽西巡禾关公菩萨巡村仪式 371

2.二月二春龙节 373

3.牛王节 375

4.分龙节 377

5.关门节 381

6.尝新节 382

7.端节和卯节 386

三、祭祀节日 389

1.天地神灵祭祀节日 389

2.祭祖节 406

四、鬼节 424

1.清明节 424

2.七月半(鬼节) 425

3.闽南普度节 426

五、社交娱乐节日 429

1.侗族围耶 429

2.甜粑节 430

3.花炮节 431

4.斗牛节 433

5.苗族跳花节 435

6.苗族四月八姑娘节 437

7.壮族三月三歌墟 438

8.傣族泼水节 439

第五章 中国稻作民族文化艺术 442

一、建筑艺术 442

1.干栏式建筑文化 444

2.吞口式建筑文化 449

3.窨楼式建筑文化 453

4.骑楼式建筑文化 456

5.土楼式建筑文化 460

6.火塘(坑)文化 462

二、工艺美术 464

1.玉雕、牙雕与角雕工艺 465

2.石雕工艺 467

3.木雕工艺 468

4.竹编、竹雕工艺 471

5.镂空雕工艺 472

6.陶瓷制作工艺 473

7.髹饰工艺 476

8.编织工艺 479

9.手绣工艺 483

10.蜡染工艺 488

11.银饰制作工艺 491

三、民间文艺 493

1.民间文学 493

2.民间歌舞 498

3.民间曲艺 502

4.民间戏剧 506

四、稻作民族体育 510

五、稻作文化符号传承 515

1.语言文化符号传承 516

2.稻作民族女性文化与女书文化符号 518

3.服饰艺术符号传承 525

第六章 稻作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532

一、稻作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价值 533

1.历史价值 533

2.文化价值 538

3.艺术价值 539

4.科学价值 541

5.社会价值 543

二、稻作文化的开发与利用 544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辩证关系 545

2.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元素归原问题 547

3.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人文环境与文化产权保护的重要性 550

4.稻作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给人们提出的哲理思辨 553

参考文献 557

后记 56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