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学方剂有捷径
学方剂有捷径

学方剂有捷径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勇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09167595
  • 页数:298 页
图书介绍: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牢牢记住每一首方的组成、功效是临证的基础。本书将常用方剂的组成、功效编成歌诀,并对不同方子的组成、功效进行对比分析,不仅便于背诵记忆,而且可以深入理解易混方剂之间的区别;并且精选了著名医家的医案,进行了透彻分析,可加深对方剂配伍的理解。本书可供中医药院校师生及中医药爱好者阅读参考。
《学方剂有捷径》目录

第一部分 方剂基础知识表解 2

绪言 2

方剂学基本内容 2

方剂源流 3

常用治法表解 7

配伍的意义 8

方剂结构表解 9

剂型比较 9

第1章 解表剂 11

辛温解表 12

辛凉解表 13

扶正解表 14

第2章 泻下剂 15

寒下 16

温下 17

润下 17

逐水 17

攻补兼施 18

第3章 和解剂 19

和解少阳 20

调和肝脾 21

调和肠胃 21

第4章 清热剂 22

清气分热 23

清营凉血 23

清热解毒 24

清脏腑热 25

清虚热 29

第5章 祛暑剂 30

第6章 温里剂 33

温中祛寒 34

回阳救逆 34

温经散寒 35

第7章 补益剂 36

补气 37

补血 38

气血双补 39

补阴 40

补阳 41

阴阳双补 42

第8章 固涩剂 43

固表止汗 44

敛肺止咳 44

涩肠固脱 45

涩精止遗 46

固崩止带 47

第9章 安神剂 48

重镇安神 49

滋养安神 49

第10章 开窍剂 50

凉开 51

温开 52

第11章 理气剂 53

行气 54

降气 56

第12章 理血剂 58

活血祛瘀 59

止血 63

第13章 治风剂 65

疏散外风 66

平息内风 68

第14章 治燥剂 70

轻宣外燥 71

滋阴润燥 71

第15章 祛湿剂 73

燥湿和胃 74

清热祛湿 74

利水渗湿 76

温化寒湿 78

祛风胜湿 79

第16章 祛痰剂 80

燥湿化痰 81

清热化痰 82

润燥化痰 84

温化寒痰 84

化痰息风 85

第17章 消食剂 86

消食化滞 87

健脾消食 87

第18章 驱虫剂 89

驱虫剂 89

第19章 涌吐剂 90

第二部分 类方比较 92

麻黄汤、桂枝汤、麻黄加术汤、麻杏苡甘汤、三拗汤与华盖散 92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与调胃承气汤 93

大承气汤与大陷胸汤 93

温脾汤与大黄附子汤 94

小柴胡汤、大柴胡汤与蒿芩清胆汤 94

清营汤与犀角地黄汤 95

芍药汤与白头翁汤 96

四逆散、四逆汤与当归四逆汤 97

小建中汤与桂枝汤 98

四君子汤、异功散、六君子汤与香砂六君子汤 98

玉屏风散与桂枝汤 98

四物汤、桃红四物汤、圣愈汤与胶艾汤 99

归脾汤与补中益气汤 99

生脉散与玉屏风散 100

左归丸与六味地黄丸 100

一贯煎与逍遥散 100

右归丸与肾气丸 101

真人养脏汤与四神丸 101

金锁固精丸与桑螵蛸散 102

固冲汤与归脾汤 102

天王补心丹与归脾汤 103

凉开三宝 104

苏子降气汤、定喘汤与小青龙汤 105

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少腹逐瘀汤、膈下逐瘀汤与身痛逐瘀汤 105

黄土汤、归脾汤与理中丸 106

羚角钩藤汤与镇肝熄风汤 106

大定风珠、三甲复脉汤与阿胶鸡子黄汤 107

小活络丹与大活络丹 107

牵正散与止痉散 108

羚角钩藤汤与钩藤饮 108

镇肝熄风汤与建瓴汤 109

增液汤与增液承气汤 109

百合固金汤与补肺阿胶汤 110

益胃汤、玉液汤与琼玉膏 110

养阴清肺汤与百合固金汤 111

平胃散与不换金正气散 111

平胃散与柴平汤 111

藿香正气散与六和汤 112

八正散、小蓟饮子与五淋散 112

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与茵陈四逆汤 113

三仁汤、藿朴夏苓汤与黄芩滑石汤 113

五苓散与猪苓汤 114

杨氏萆薢分清饮与程氏萆薢分清饮 114

真武汤与实脾散 115

真武汤与附子汤 115

苓桂术甘汤与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116

二妙散、三妙丸与四妙丸 116

五苓散、四苓散、胃苓汤与茵陈五苓散 117

当归拈痛汤与宣痹汤 117

羌活胜湿汤与蠲痹汤 118

独活寄生汤与三痹汤 118

温胆汤与十味温胆汤 119

清气化痰丸与清金降火汤 119

小陷胸汤与柴胡陷胸汤 120

二陈汤、导痰汤、涤痰汤与金水六君煎 120

苓甘五味姜辛汤与冷哮丸 121

健脾丸与枳术丸 121

枳实导滞丸与木香槟榔丸 122

乌梅丸、理中安蛔汤与连梅安蛔汤 122

瓜蒂散、三圣散与救急稀涎散 122

第三部分 方剂疑点难点 124

解表剂 124

麻黄汤中麻黄的煎煮方法 124

麻黄汤证发热的性质 124

“自汗”为何仍用桂枝汤发汗 124

小青龙汤和麻黄汤中都有麻黄、桂枝,功效是否相同 124

九味羌活汤分经论治的意义 125

银翘散中用芥穗、淡豆豉的意义 125

为何称桑菊饮是辛凉轻剂 125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中麻黄和石膏的比例变化有何妙用 125

败毒散方名的含义 126

泻下剂 126

大黄附子汤、温脾汤中为何都用大黄、附子配伍合成温下之法 126

大枣在十枣汤中的作用 127

麻子仁丸的主治证候有何特点 127

十枣汤的用法有何要求 127

黄龙汤在什么情况下应用 127

寒下剂与温下剂的主要配伍方法有何特点 127

和解剂 128

小柴胡汤如何体现和解之义 128

逍遥散如何加减使用 128

为什么四逆散是调和肝脾的基础方 129

半夏泻心汤方名的意义 129

清热剂 130

白虎汤中为何用粳米 130

竹叶石膏汤主治何证?方中配伍半夏有何意义 130

凉膈散主治中、上二焦热郁之证,为何配伍大黄、芒硝 130

龙胆泻肝汤配伍生地黄、当归以及柴胡的意义是什么 131

清胃散中升麻的配伍意义 131

葛根黄芩黄连汤表里双解的含义 131

芍药汤体现了中医治疗学的什么法则 131

芍药汤中为何使用肉桂 132

白头翁汤中为何用秦皮 132

青蒿鳖甲汤中青蒿与鳖甲配伍的先入后出之妙 132

祛暑剂 132

祛暑剂与清热剂如何区别使用 132

香薷散主治证有何特点 133

温里剂 133

运用温里剂应注意哪些事项 133

理中丸同病异治的原理 134

小建中汤与理中丸治则的异同 134

吴茱萸汤证的病机特点 134

四逆汤中配伍甘草的意义 135

阳和汤方名的含义 135

补益剂 136

四君子汤方名的含义 136

四君子汤用法中入盐少许的含义是什么 136

参苓白术散培土生金法及配伍桔梗的含义 137

从补中益气汤的组方原理来说明甘温除热法的机理 137

补中益气汤中升麻和柴胡的配伍意义 137

玉屏风散配伍防风的含义 137

玉屏风散与桂枝汤均有汗出恶风之证,如何区别使用 138

生脉散中运用五味子的含义何在 138

四物汤为何以熟地黄而不是以当归为君 138

当归补血汤中黄芪与当归为何是5:1的比例,其他比例各有何效用 138

当归补血汤血虚发热的病机 139

当归补血汤血虚发热与补中益气汤发热的区别 139

归脾汤方名含义 139

归脾汤治怔忡、健忘为主,为何又能治崩漏 140

炙甘草汤的病因病机 140

炙甘草汤运用于复脉定悸时为何重用炙甘草 140

炙甘草汤为什么用酒来通行药势 141

炙甘草汤用药剂量的特点 141

炙甘草汤与麦门冬汤治疗肺痿的区别 141

一贯煎中川楝子的配伍意义 141

一贯煎与逍遥散的鉴别应用 142

六味地黄丸中“三泻”的含义 142

地黄饮子治疗瘖痱证的病因病机 142

固涩剂 142

固涩剂适用范围及为何要配伍补益药 142

牡蛎散中牡蛎与黄芪的配伍意义 143

四神丸主治五更泄的证治机制 143

金锁固精丸与桑螵蛸散在功效、主治方面的异同 143

四神丸以枣肉为丸,金锁固精丸以莲子粉糊为丸,桑螵蛸散以人参汤调服,各有何意义 144

固冲汤中海螵蛸与茜草的配伍含义 144

安神剂 144

神志不安的疾病是否均可用安神剂 144

重镇安神剂与滋养安神剂各适应于哪些证候? 145

朱砂安神丸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145

天王补心丹中重用生地黄及配伍桔梗的含义 145

酸枣仁汤中川芎与知母的配伍意义 145

开窍剂 146

苏合香丸中白术与诃子肉的含义 146

凉开“三宝”在功效、主治方面的异同 146

苏合香丸的功效、主治及配伍特点 146

理气剂 147

气滞证和气逆证的发生与哪些脏腑关系密切?行气剂与降气剂各适用于何类病证 147

越鞠丸的用药特点 147

柴胡疏肝散是由四逆散怎样加减而成的 147

天台乌药散中巴豆炒川楝子的意义 147

苏子降气汤中当归、肉桂的含义 148

定喘汤中麻黄与白果的配伍意义 148

旋覆代赭汤中代赭石与旋覆花的配伍意义,代赭石如何掌握运用 148

厚朴在半夏厚朴汤与厚朴温中汤中各起什么作用? 148

苏子降气汤、定喘汤与旋覆代赭汤都有降逆化痰的作用,它们在功效上有何不同 149

天台乌药散和暖肝煎同为治疝之剂,它们在药物配伍上各有何特点?怎样区别使用 149

苏子降气汤、定喘汤、小青龙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各治疗何种喘咳证 150

旋覆代赭汤、大柴胡汤、小半夏汤与吴茱萸汤各治疗何种呕逆证 150

理血剂 150

活血祛瘀剂应如何辨证选药组方?应用时应注意什么 150

止血剂应如何根据不同的出血部位和性质辨证选药组方 151

急性和慢性出血在使用止血剂时有何不同 151

为什么活血祛瘀剂中常配伍行气药或补益药 152

止血剂中为何常配伍活血祛瘀药 152

血府逐瘀汤的组方配伍特点 152

补阳还五汤为活血祛瘀之剂,为何重用补气之黄芪为君药 153

温经汤的主治病证和配伍特点 153

生化汤为产后常用方,何种配伍机理使得该方能够适合产后使用 153

生化汤是否适合所有产妇使用 154

治风剂 154

川芎茶调散为何要饭后清茶调服 154

大秦艽汤为何加入大量补养气血之品 155

小活络丹中,为何祛风湿药与通络药平分秋色 155

消风散中为何选用胡麻 155

中药常用的麻仁有几种?火麻仁与胡麻仁有何区别 155

羚角钩藤汤的主症有舌绛而干,为何还要选竹茹、川贝母 156

镇肝熄风汤为何配伍麦芽、茵陈、川楝子 156

天麻钩藤饮为何用杜仲、桑寄生、益母草 157

大定风珠为何要用鸡子黄和阿胶 157

治燥剂 157

杏苏散为治燥剂,为何不加入生津之品 157

如何区别凉燥证与外感风寒证 158

清燥救肺汤中石膏为何煅用 158

增液汤为何用玄参为君 158

麦门冬汤中半夏和麦冬的比例是多少 159

麦门冬汤是《金匮要略》中治疗肺痿的主方,如何理解肺痿病 159

益胃汤所选药物有何特点 159

养阴清肺汤为何用贝母、薄荷 160

百合固金汤为何用熟地黄 160

祛湿剂 160

平胃散中厚朴有何用意 160

茵陈蒿汤中茵陈与大黄的比例是多少 160

八正散的配伍有何特点 161

三仁汤体现了什么配伍思路 161

连朴饮和半夏泻心汤同属辛开苦降,两者有何差异 161

二妙散对于方剂配伍有何贡献 161

五苓散为何用桂枝 162

猪苓汤的配伍特色是什么 162

防己黄芪汤主治病症有何特点 162

五皮散配伍有何特点 162

真武汤为何用白芍 163

萆薢分清饮配伍有何特点 163

独活寄生汤有何特点 163

祛痰剂 163

二陈汤名字的由来 163

温胆汤到底偏寒还是偏热,适用于哪类痰证 164

如何理解温胆汤的“温”字 164

茯苓丸为何用风化硝 164

小陷胸汤在使用时有何注意事项 165

礞石滚痰丸使用注意事项 165

贝母瓜蒌散的用药特点 165

苓甘五味姜辛汤与小青龙如何区别应用 165

三子养亲汤名字的由来及用药特点 165

半夏白术天麻汤与六君子汤组成的区别 166

定痫丸的配伍要点 166

消食剂 166

保和丸与二陈汤有何差异?给我们什么启示 166

枳实导滞丸的配伍思路 167

健脾丸与香砂异功散的差异 167

枳实消痞丸的配伍要点 167

枳实消痞丸与半夏泻心汤如何区别应用 167

葛花解酲汤的配伍要点 168

涌吐剂 168

瓜蒂散使用时有何注意事项 168

第四部分 典型验案 170

解表剂 170

麻黄汤 170

桂枝汤 170

小青龙汤 171

泻下剂 172

大承气汤 172

大黄牡丹汤 172

大陷胸汤 173

温脾汤 174

麻子仁丸 175

十枣汤 176

黄龙汤 177

和解剂 178

小柴胡汤 178

大柴胡汤 179

蒿芩清胆汤 180

四逆散 181

逍遥散 182

痛泻要方 183

半夏泻心汤 183

清热剂 184

白虎汤 184

竹叶石膏汤 184

犀角地黄汤 185

黄连解毒汤 186

普济消毒饮 187

导赤散 188

龙胆泻肝汤 189

苇茎汤 190

泻白散 191

清胃散 192

玉女煎 193

葛根芩连汤 193

白头翁汤 194

青蒿鳖甲汤 195

清骨散 196

当归六黄汤 197

祛暑剂 197

香薷散 197

六一散 198

温里剂 199

理中汤 199

小建中汤 200

吴茱萸汤 200

四逆汤 201

参附汤 202

补益剂 202

四君子汤 202

参苓白术散 203

补中益气汤 205

生脉散 206

玉屏风散 207

四物汤 209

归脾汤 210

八珍汤 211

六味地黄丸 211

大补阴丸 213

一贯煎 214

肾气丸 215

右归丸 216

安神剂 217

朱砂安神丸 217

酸枣仁汤 219

理气剂 221

越鞠丸 221

半夏厚朴汤 223

枳实薤白桂枝汤 224

旋覆代赭汤 226

理血剂 228

复元活血汤 228

补阳还五汤 230

血府逐瘀汤 231

失笑散 234

生化汤 235

桃核承气汤 237

温经汤 240

桂枝茯苓丸 242

黄土汤 244

开窍剂 246

紫雪 246

安宫牛黄丸 249

至宝丹 250

苏合香丸 251

固涩剂 252

四神丸 252

祛风剂 253

川芎茶调散 253

小活络丹 254

牵正散 255

玉真散 256

消风散 257

羚角钩藤汤 257

镇肝熄风汤 258

天麻钩藤饮 259

大定风珠 260

治燥剂 263

杏苏散 263

桑杏汤 263

清燥救肺汤 264

增液汤 265

麦门冬汤 266

益胃汤 266

养阴清肺汤 267

百合固金汤 268

祛湿剂 268

平胃散 268

藿香正气散 269

茵陈蒿汤 270

八正散 271

三仁汤 272

连朴饮 273

当归拈痛汤 274

二妙散 275

五苓散 276

猪苓汤 276

防己黄芪汤 277

苓桂术甘汤 278

真武汤 279

实脾饮 279

萆薢分清饮 281

羌活胜湿汤 281

独活寄生汤 282

祛痰剂 283

二陈汤 283

温胆汤 284

清气化痰丸 285

小陷胸汤 286

礞石滚痰丸 286

贝母瓜蒌散 287

苓甘五味姜辛汤 288

三子养亲汤 289

半夏白术天麻汤 290

定痫丸 291

消食剂 293

保和丸 293

枳实导滞丸 294

葛花解酲汤 295

驱虫剂 296

乌梅丸 296

涌吐剂 297

瓜蒂散 29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