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民营经济与中国现代化
民营经济与中国现代化

民营经济与中国现代化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济琛著
  • 出 版 社:北京:华文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07524598
  • 页数:24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理论篇、历史篇和现实篇三部分对民营经济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进行阐述。
《民营经济与中国现代化》目录

导 论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上篇《理论篇》 2

三、中篇《历史篇》 6

四、下篇《现实篇》 9

五、结束语 12

上篇 理论篇 14

第一章 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三阶段(三文明形态)理论 14

第一节 马克思社会发展三阶段理论认识 15

一、“三阶段理论”的函数认识 15

二、“三阶段理论”的理性认识 15

第二节 马克思社会发展三阶段理论的相互关系认识 19

一、自然经济文明与商品经济文明的更替 19

二、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的更替 21

第三节 “三阶段”相互更替过程的实践认识 22

一、“物的依赖关系”即商品经济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经的社会文明阶段 22

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 23

第四节 后来居上:“后发优势”、“后发优势发展战略”及成功的“丁尼生公式”和“东亚公式”认识 24

一、“后发优势”、“后发优势发展战略”及其成功的两个公式简介 24

二、“丁尼生公式”——原生市场经济国家形成的历史必然性认识 25

三、“东亚公式”——派生与次派生市场经济的典范 26

四、“中国公式”的伟大创造工程 27

第二章 市场经济 29

第一节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 29

一、借助王权,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29

二、借助科学技术革命,确立市场经济的主体支配地位 30

三、借助经济全球化,实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30

四、作为物质基础——为新的阶段更替作充分准备 31

五、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32

第二节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 33

一、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四个阶段 33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36

第三节 市场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认识 37

一、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分工 37

二、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机制 38

三、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 39

四、市场经济中的激励机制 39

第三章 生产力理论 42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产力理论 42

一、生产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42

二、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43

三、生产力理论把两个伟大的发现有机地联系到一起 43

第二节 生产力的两大社会功能认识 44

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45

二、生产力标准是人类社会形态衡量的根本标准 46

第三节 邓小平的生产力理论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7

一、对生产力社会形态衡量根本标准功能的运用与发展 48

二、对生产力社会发展根本动力功能的运用与发展 48

三、社会主义本质生产力界定的创新认识 49

第四章 资本幼芽在中国始终长不成参天大树原因认识 52

第一节 两大水系文明与孔孟儒学相得益彰 52

一、两大水系是中华民族得天独厚的物质基础 52

二、孔孟儒学是与两大水系物质基础相适应的意识形态主体 53

第二节 中国封建制度的显著特征 55

一、三权鼎立的政治局面 55

二、土地的买卖制度 55

三、重农抑商政策 56

四、城市功能作用 57

五、“奴化”性质的八股取士制度 57

第五章 毛泽东、邓小平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概述 60

第一节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概述 60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及其经济思想 60

二、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 62

第二节 邓小平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概述 64

邓小平对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形成的贡献 64

中篇 历史篇 68

第六章 自然经济文明晚期的中国经济概述 68

第一节 自然经济的统治地位 68

一、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特点 68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及特点 69

三、租赋制度是封建剥削的主要形式 71

第二节 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 72

一、资本主义萌芽状况描述 72

二、农民家庭副业的商品率明显提高 74

三、国内市场的扩大和城市经济的繁荣 74

第七章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扩张 76

第一节 早期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扩张 76

一、商品倾销和原料掠夺 76

二、早期的资本输出 78

第二节 甲午战争后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扩张 78

一、西方列强对中国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79

二、列强在华投资的主要形式 80

三、西方列强对华投资的特点 82

第三节 西方列强对中国经济命脉的控制 84

一、西方列强对中国财政金融的控制 84

二、西方列强对中国国内外贸易的控制 84

三、西方列强对中国工矿、运输业的控制 85

第八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87

第一节 开创中国现代化先河的洋务运动简述 87

一、洋务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特点 87

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87

三、洋务运动民用工业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 88

四、洋务运动是催生先进生产力的革命运动 89

五、洋务运动的评价 90

第二节 中国商业资本主义的产生 90

一、资本主义商业的兴起 91

二、中国商业资产阶级的产生 91

三、商业资本向产业资本的转化 92

第三节 中国民族产业资本主义的产生 93

一、洋务运动催生民族产业资本主义的产生 93

二、中国民族产业资本主义的资本来源 94

三、中国第一代资本家阶级的形成 95

四、中国民族产业资本主义的主要产业领域 96

第九章 中国民族产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98

第一节 中国民族产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98

一、中国民族产业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98

二、中国民族产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99

第二节 中国民族产业资本主义获得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101

一、民族产业资本主义获得快速发展的原因 101

二、中国民族产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102

三、资本集中和资本集团的产生 103

第三节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政府支持举措 104

一、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的支持举措 104

二、北洋政府的支持举措 107

第十章 国民党执政时期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 110

第一节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 110

一、南京国民政府与江浙财团的“蜜月”时期 110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 111

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12

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 113

五、民族资本主义产业资本估计 114

六、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本“三低一高”现象 114

七、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组合 115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状况 116

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大迁徙 116

二、战时统制经济政策 117

三、国统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衰 119

四、沦陷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遭受空前劫难 120

五、官僚资本对私人资本的掠夺 122

第三节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123

一、经济“劫收”与“五子登科” 123

二、民营中小企业举步维艰 125

三、空前绝后的“金圆券危机” 127

四、蒋经国上海打虎 128

五、民营企业生存状况 131

第十一章 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秩序,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 134

第一节 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秩序的指导思想和纲领 134

一、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确立 134

二、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总方针的确立 135

三、《共同纲领》反映的经济思想 137

四、《共同纲领》为什么没有把社会主义作为前途写进去的理性认识 137

第二节 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秩序的举措 138

一、没收官僚资本 138

二、对官僚资本企业进行改革 139

三、打击投机资本,稳定市场物价 139

第三节 促使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秩序 141

一、恢复国民经济的战略和策略 141

二、合理调整工商业 142

三、全国土地改革完成 143

第十二章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过渡理论与过渡时期总路线 145

第一节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过渡理论 145

一、毛泽东关于“过渡”理论 145

二、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认识 147

第二节 毛泽东迅速改变新中国的社会性质 148

一、毛泽东迅速改变新中国的社会性质 148

第十三章 三大社会主义改造 153

第一节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54

一、毛泽东对中国农民和农业的认识 154

二、党内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不同看法与争论 155

三、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概述 157

第二节 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58

一、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58

二、对资本主义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59

三、对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62

四、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被改造完成 163

下篇 现实篇 165

第十四章 中国所有制结构市场化基础奠定历程 165

第一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人民公社寿终正寝 165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6

二、“人民公社”寿终正寝 167

三、中共中央终止“农业学大寨运动” 168

第二节 中国民营经济再生与发展 169

一、落实原工商业的政策 169

二、民营经济再生 171

三、民营企业发展 172

第三节 外资经济落户中国 174

一、外资经济起步 174

二、创办经济特区 174

第十五章 中国所有制结构市场化改革成型过程 177

第一节 私营企业补充地位的确立与政治风波引起的私营经济大滑坡 177

一、公有制为主体 177

二、“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178

三、私营经济大滑坡 178

第二节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 180

一、邓小平南方谈话与中国民营经济大发展 180

二、中共十四大与民营经济大发展 181

第三节 中国所有制结构市场化成型速度加快 182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格局的形式 182

二、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183

三、中国所有制结构市场化成型速度加快 185

第十六章 中国所有制结构市场化改革基本成型 191

第一节 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191

一、中共十五大政治报告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91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部分内容的修改 193

三、相关法律和政策的陆续制定 193

第二节 从制度安排上强化中国所有制结构市场化体系 194

一、中共十六大的相关制度举措 194

二、《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95

三、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96

四、国务院颁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196

第三节 十七大对中国所有制结构市场化的肯定和进一步的制度强化 197

一、对改革开放充分肯定 197

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 198

三、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99

第十七章 民营经济强力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 201

第一节 民营经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大建设”的贡献 201

一、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贡献 201

二、对和谐社会建设的贡献 204

三、对体制改革的贡献 209

四、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贡献 211

第二节 民营经济当事人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翁和建设者 211

一、民营经济当事人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翁 211

二、民营经济当事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214

三、所有制结构市场化改革见成效 217

第三节 民营经济是民生建设的主体内容 218

一、民营与国有——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 218

二、民营与民生——社会和谐发展的两个方面 220

第十八章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224

第一节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224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 224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27

三、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28

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可控性认识 229

第二节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发展生产要素市场 230

一、现代市场体系构成 230

二、强化劳动力市场建设 231

三、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233

第三节 强化民营经济“基础工程”的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234

一、中国资本市场概况 234

二、中国资本市场的基本特点 235

三、强化中国资本市场规范发展 237

主要参考书目 240

后记 24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