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中国音乐美学史
中国音乐美学史

中国音乐美学史PDF电子书下载

艺术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龚妮丽著
  • 出 版 社: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44060684
  • 页数:31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音乐美学审美特征和独特的内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对音乐审美实践和美学思想的历史演变作深度的叙述和揭示,展现中国特有的音乐审美活动及其思想发展,更重要的是,以全球文化的视野建构中国具有现代意义的音乐美学体系,使中国走向世界。
《中国音乐美学史》目录

绪论 1

一、中国音乐美学史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

二、中国音乐美学史的分期 4

三、中国音乐美学的基本特征 7

第一章 上古三代:音乐审美意识的萌芽 12

第一节 夏代音乐活动中的审美意识 13

一、以《九歌》表叙文化政教的审美意识 13

二、祭天乐舞中的审美意识 14

三、乐舞《夏龠》的审美意识 16

四、夏宫廷音乐享乐活动中的审美意识 17

第二节 商代音乐活动中的审美意识 18

一、“巫乐”活动中的审美意识 19

二、祭祖乐舞的审美意识 20

三、“靡靡之乐”的审美意识 22

第三节 西周音乐活动中的审美意识 23

一、“六代之乐”的审美意识 24

二、雅乐活动中的审美意识 26

三、礼乐教化中的美感意识 30

第四节 美学范畴“乐”与“和” 32

一、先秦之美学范畴“乐” 32

二、先秦之美学范畴“和” 36

第二章 春秋战国:先秦诸子的音乐审美思想 40

第一节 儒家美善交融的审美思想 41

一、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41

二、孟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52

三、荀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56

第二节 老庄与道相通的音乐美学旨趣 61

一、老子“大音希声”的音乐观 61

二、庄子“天乐”的音乐观 66

第三节 墨家的“非乐”思想 74

一、墨子“非乐”思想的实质 74

二、对墨子“非乐”思想的评价 77

第四节 杂家《吕氏春秋》的音乐审美思想 79

一、音乐的天道自然观与社会观 80

二、音乐的社会作用 82

三、音乐的审美观 84

第三章 秦汉:大一统国度的音乐审美追求 88

第一节 在继承中发展的美学思想 90

一、汉初延续儒道思想的音乐审美意识 90

二、董仲舒的音乐美学思想 92

三、《汉书》中的音乐美学思想 95

第二节 《淮南子》儒道杂糅的音乐审美观 98

一、“有声之乐”与“无声之乐”的审美意识 98

二、音乐的情感表达 101

三、音乐的审美欣赏 104

四、音乐的古今思想 107

第三节 儒家音乐审美思想之集大成者——《乐记》 108

一、音乐的本原及情感性特征 109

二、音乐的存在及存在方式 112

三、音乐的社会功能 115

第四节 审美实践活动中的音乐美学思想 120

一、民族民间音乐的审美特征及审美价值 121

二、音乐表演的审美思想 123

三、古琴美学思想 125

四、音乐欣赏的美学思想 129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音乐美学思想的新变化 133

第一节 阮籍《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 134

一、儒道融和的音乐美学思想 135

二、“调适”与“平和”的音乐审美观 138

三、崇雅贬俗的音乐审美倾向 139

第二节 深入音乐本体探究的论著——《声无哀乐论》 142

一、对音乐本体与本性的认识 142

二、声音与情感的关系 146

三、音乐的社会功能 149

四、《声无哀乐论》的美学价值及其影响 151

第三节 古琴音乐美学思想 153

一、嵇康《琴赋》的琴乐审美思想 153

二、陶渊明的琴乐审美意识 157

三、《列子·汤问》中的琴乐审美思想 160

第四节 其他著述中的音乐审美意识 161

一、“君子作歌,惟以告哀” 162

二、“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163

三、“乐有器有文,有情有官” 164

四、“诗为乐心,声为乐体” 165

五、“器写人声,声非效器”与“外听易为察,而内听难为聪” 167

第五章 隋唐:音乐审美思想的继续发展 169

第一节 杨坚、李世民的音乐美学观 170

一、隋文帝杨坚的音乐美学观 170

二、唐太宗李世民的音乐美学观 172

第二节 白居易的音乐美学思想 174

一、礼乐的本质及沿革 175

二、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176

三、音乐的雅与俗 178

四、琴乐审美意识 180

第三节 唐代其他文献中的音乐美学思想 181

一、薛易简《琴诀》的琴乐美学思想 181

二、《乐府解题·水仙操》的音乐审美观 183

三、《乐府杂录》中的音乐审美意识 184

四、吕温《乐出虚赋》的音乐美学思想 187

第四节 佛教音乐美学思想 189

一、佛教音乐的价值功用 190

二、与佛教精神融为一体的音乐审美诉求 192

第六章 宋元:音乐美学思想的拓展 194

第一节 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的音乐审美思想 195

一、范仲淹的音乐美学思想 195

二、欧阳修的音乐美学思想 198

三、苏轼的音乐美学思想 201

第二节 宋代理学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204

一、周敦颐的音乐美学思想 204

二、朱熹的音乐美学思想 205

第三节 宋代其他著述中的音乐美学思想 211

一、沈括《梦溪笔谈》中的音乐美学思想 211

二、朱长文《琴史·尽美》中的音乐美学思想 213

三、成玉磵《琴论》中的音乐美学思想 215

四、真德秀《真西山文集》中的音乐美学思想 217

第四节 宋元歌曲及演唱的审美意识 219

一、王灼《碧鸡漫志》的歌曲及演唱审美意识 219

二、元代燕南芝庵《唱论》中的表演美学意识 221

第七章 明清:多视角的音乐审美思想 224

第一节 明清道学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225

一、王阳明的音乐美学思想 225

二、王夫之的音乐美学思想 229

第二节 李贽的音乐美学思想 234

一、“童心”说 235

二、“以自然之为美” 237

三、“声音之道可与禅通” 238

四、“琴者,心也,琴者,吟也” 239

第三节 琴乐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溪山琴况》 240

一、以“和”为中心的琴乐表演美学思想 241

二、琴乐的审美意蕴追求 245

三、琴乐表现的审美追求 250

第四节 明清戏曲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254

一、明代戏曲家李开先、张琦等人的音乐美学思想 254

二、清代《闲情偶寄》与《乐府传声》的戏曲音乐美学思想 261

第八章 近现代:中西音乐美学思想的碰撞与交融 266

第一节 新音乐探索者的审美诉求 267

一、音乐社会功用的诉求 267

二、中西音乐融合的诉求 271

三、对音乐美感及形式美的诉求 276

第二节 音乐美育思想的转换与发展 279

一、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的音乐美育思想 280

二、音乐家的音乐美育思想 285

第三节 现代音乐家的审美思想 292

一、王光祈的音乐美学思想 292

二、青主的音乐美学思想 298

三、黄自的音乐美学思想 303

主要参考文献 310

后记 3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