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人生第一等事  王阳明及其后学论“致良知”  下
人生第一等事  王阳明及其后学论“致良知”  下

人生第一等事 王阳明及其后学论“致良知” 下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2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瑞士)耿宁著;倪梁康译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14
  • ISBN:7100105613
  • 页数:1190 页
图书介绍:
《人生第一等事 王阳明及其后学论“致良知” 下》目录

第二章 王畿通过“觉良知本体”来“致良知” 641

第一节 王畿“悟说”的基本预设和出发点:完善的“良知本体”纯然显露在所有人的现时意识现象中 641

第二节 作为“生机(连续的起源)”的“良知本体” 649

第三节 “致良知”作为顺应天机以及这种顺应方式:自然、直心、一念 667

第四节 插入说明:王畿对“良知(本原知识)”与“知识(习得知识)”之间关系的看法。这个看法的对立与统一 683

第五节 对心体(心的本质)的明觉作为“一念自反”。“一念自反即得本心”的口诀。“先天之学”中的道德意识的预设 690

第六节 “悟”的三个不同层次。最高的“悟”发生在社会行为中 712

第三章 聂豹一方面与欧阳德、邹守益,另一方面与王畿进行的讨论:“良知本体”必须在先于所有动的静中实现吗? 719

第一节 聂豹的生平以及1537年前后他自己的“致良知”观点的形成 719

第二节 1542/43年期间聂豹与欧阳德之间的大讨论:作为“体”或“能”的“良知”对立于作为“独知(良心)”的“良知” 738

A)聂豹致欧阳德的第一封信 742

B)欧阳德对聂豹第一封信的回复 745

一、“致良知”的伦理修习与“良知本体”以及伦理修习之效用经验之间的关系 746

二、“良知”与“知觉”(对某物的觉知、意向意识) 748

三、精神的“静”、“知觉”与“未发(情感的尚未产生状态)” 751

四、“对良知的养” 753

C)聂豹致欧阳德的回信与欧阳德的第二封回信 754

一、“致良知”与“良知本体”之间的关系 755

二、“良知(本原知识)”与“知觉(对某物的感知)” 763

三、精神的宁静、“觉知(对某物的知觉)”与“未发(情感的尚未产生状态)”。乐 767

四、对“良知(本原知识)”的“养(养育)” 776

第三节 邹守益于1547至1550年期间对聂豹“致良知”观点的批评:工夫不可分动静 778

第四节 聂豹与王畿之间关于“致良知”的文字论战(约1557至1559年) 789

第五节 聂豹对王畿“致知议略”的批评 793

A)王畿没有“实现本原知识”的方法,因为他将“本原知识”视为某种从一开始就已“现成的”东西 796

B)必须“实现”的“本原知识”,乃是一种能力(“实体”),而不是对某物的意识(不是觉知、感受、知觉) 802

C)人根据“独知”(良心)和“格物”进行的“致良知”努力乃是一种人为的强制 817

第六节 王畿对聂豹的反批评与聂豹的回应 825

A)“良知”的“寂体”与“用(动)”的本体论统一性和时间统一性以及在行为中相应地“致良知”对立于“良知”的“体”与“用”的本体论可分性和时间可分性以及在其“体”的“静”与“虚”中的相应“致良知” 826

B)作为“自然、明澈的觉知(自然之明觉)的“良知”对立于作为“自然、明澈的觉知之良者(善者)”的“良知” 844

C)“良知”的现在完善对立于“良知”的现在不完善 850

第四章 罗洪先与王畿之间的讨论:当下“良知”是具足的,还是需要“收摄保聚”的工夫? 855

第一节 罗洪先的生平以及他与王畿的相遇 855

第二节 罗洪先为聂豹1550年《困辨录》所撰“序”与“后序”。他的经验-实践视角 897

第三节 罗洪先的“致良知”工夫口诀:收敛翕聚 905

第四节 王畿与罗洪先之间于1550年的一次通信中的分歧 911

第五节 罗洪先在其“夏游记”(1548年)附录(1550/51年)中对王畿的“良知”及其“致”的批评辨析 918

A)王畿在1549年秋在冲玄观聚会上就“本原知识”及其“实现”所做的阐述 920

B)罗洪先对王畿的第一个指责:伦理的“学习”在于对作为心的“不闻不睹”之本性的“良知”保持“戒慎恐惧”;它并不在于“对行为的纠正” 924

C)罗洪先对王畿的第二个指责:“学习”在于“止于”作为“至善”的“良知”。“定”与“安”是“工夫”之首要;它们不能产生于“思”或“致知”之中 927

D)罗洪先对王畿的第三个指责:“良知”只是短暂地出现在我们的现时意识中,不能成为其中的主宰者。不能将这个现时意识中的开端变为圣人的最高条件 931

E)罗洪先对王畿的第四个指责以及他对钱德洪的指责:事物(事务)不是“良知”之“现实”,而是“良知”先行于事物(事务)。“仁(人性)”不在于处理事物,而在于摆脱“私欲” 937

F)附加在针对王畿之批评“附录”中的致郭应奎(平川)的信:在我们当下意识中的现时“良知”是不充分的。“致良知”就在于逐步地实现那些能够使我们的“知”成为“良”的条件 943

G)“夏游记”的批评性“附录”的结尾:在其关于世俗情感之“淡”作为“知天机”之前提的学说中,王畿实际上承认可以通过“内心的宁静”来“致良知” 954

第六节 1554年夏游期间罗洪先与王畿关于动静工夫以及关于信良知的谈话 955

A)罗洪先对其1550/51年所做王畿批评的“重复”:当下的“本原知识”只是一种暂时的和尚不清晰的意识,而且不能将它等同于其“本己本质” 956

B)罗洪先的新立场,这个立场使他彻底地与聂豹拉开了距离:“收敛保聚”的工夫并不区分静与动,并且并不赋予静先于动的优先权。将静与动统一起来的“几”的概念。工夫之法则在于对见在“良知”的信 962

C)附论:罗洪先在其1553/54年“《读〈困辨录〉抄》序”中对聂豹的批评 972

D)王畿与罗洪先于1554年夏会面时彼此间留存的分歧 977

第七节 1554年7月的“玄潭”聚会:刘邦采企图通过他的两重功夫观念将聂豹的观点整合到王阳明学派的学说之中。王畿对此企图的批评及罗洪先的调解 980

第八节 罗洪先1554年秋针对王畿的一篇批评文章以及他们1555年夏在楚山相会时就此所做的谈话 994

第九节 罗洪先对“万物一体”的经验以及他1562年12月与王畿的最后会面。两人之间留存的分歧 1003

第十节 王畿对学习既难又易的辩证肯定与否定,以及他对罗洪先的操作方式的归类 1024

第五章 王畿所列举的在他看来王阳明学派内部不正确的“致良知”观点 1034

第一节 王畿于1553年春在滁阳聚会上对当时四种不同的“致良知”观点的批评 1035

第二节 王畿于1562年11月在拟岘台聚会上对当时六种不同的“致良知”观点的批评 1044

结尾的评论与进一步的现象学问题 1052

附论 刘宗周与黄宗羲对王阳明“四句教”的诠释。刘宗周针对王阳明“致良知说”所提出的“诚意说”是否体现了一种哲学的进步? 1082

第一章 刘宗周 1082

第一节 刘宗周对王阳明“四句教”的首次诠释 1082

第二节 刘宗周的“意”的概念 1089

第三节 刘宗周对“意”与“志”之间关系的看法 1097

第四节 刘宗周对朝向善的并同时背弃恶的根本志趣[意]与善和恶的本原知识[良知]之间关系的看法 1102

第五节 刘宗周最终将“良知”等同于“意” 1105

第六节 刘宗周的“诚意”方法 1108

第七节 刘宗周对王阳明的“四句教”的第二次改造 1113

第二章 黄宗羲对王阳明“四句教”的诠释 1117

第一节 黄宗羲在其《明儒学案》中对王阳明“四句教”之诠释的两个要点 1117

第二节 一个在黄宗羲看来是对王阳明“四句教”的误释 1121

第三节 黄宗羲对王阳明“四句教”的诠释与他的老师刘宗周相一致,并与王阳明和王畿的学说相抵牾 1124

第四节 黄宗羲与刘宗周对王阳明“四句教”之诠释的一个虚拟祖先:聂豹 1126

结语 1130

文献索引 1131

概念索引 1139

1.根据德文概念 1139

2.根据中文概念 1151

人名索引 1166

译后记 11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