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政治主体性、绝对内在性和革命政治学  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研究
政治主体性、绝对内在性和革命政治学  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研究

政治主体性、绝对内在性和革命政治学 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宋晓杰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010137469
  • 页数:28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奈格里的传奇一生与思想分期为开端,系统阐述了这位政治学家博大理论的社会根源、产生背景与核心线索。上半部分阐述了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的双重性,其中既包括政治性与主体性,亦有内在性与创构性的矛盾共生。作者通过对两个双重性的辨明,指出了奈格里旨在革新传统的本体论构架、重新激活具备充足生命力的“超越马克思的马克思”这一理论诉求。下半部分结合现实,指出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的具体化和现实化延伸,分别对应于他对政治思想史和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并重构了他以诸众政治和游牧革命为主题的后现代主义革命图景。通过两条线索的分析,作者最终把奈格里的政治本体论定位于一种摇摆在唯物主义和唯意志论之间的“政治的马克思主义”,和立足于充足本体论的激进民主观念。
《政治主体性、绝对内在性和革命政治学 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研究》目录

导论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的问题域 1

一、传奇一生与思想分期 1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3

三、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的社会根源、思想背景与核心线索 5

(一)全球化视域中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后福特制转型 5

(二)五月风暴之殇与意大利工人主义和自主主义运动 8

(三)《资本论》及其手稿、斯宾诺莎和尼采在当代西方左派中的复兴 18

(四)从纯粹客观层面的结构到革命政治学的主体性话语 19

上篇 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的双重语境 25

第一章 政治性与主体性: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的方法论基石 25

一、重构资本和劳动的力量关系:阶级对抗的逻辑原型 25

(一)资本—劳动的分离辩证法:内生性对抗和替代性创构 26

(二)价值稳定过程和自我价值稳定过程的对抗性阶级内涵 28

(三)“拒绝工作”的革命图景:总体解构与前景规划 32

二、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心结构:“阶级构成”的主体性路径 40

(一)回归工人阶级立场的“阶级构成” 41

(二)资本主义发展的回应逻辑与阶级构成的基础性 52

(三)阶级斗争的中心地位与历史演进的逻辑中轴 54

三、重组列宁思想的发展进程:工人阶级主体性模式的内在转型 56

(一)从认识论断裂到主体性断裂 56

(二)从工人阶级的自发性到工人阶级的自主性 59

(三)从生命政治到革命主体性生产 65

四、重回《大纲》:经济学语境中的政治性和主体性话语 68

(一)重建激进的政治阅读:走出客观主义范式,回归革命主体性话语 69

(二)革命主体性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经济学语境下的政治话语 71

(三)共产主义实现的主体化根基:革命主体性路径和替代性政治想象 76

(四)对抗性分离—主体性转型—创构性筹划方法论的政治机制 81

第二章 内在性与创构性: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的逻辑脉络 88

一、所属的理论传统: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当代复兴 89

(一)差异与生成:福柯和德勒兹对尼采的理论推进 89

(二)潜能与实现:阿甘本处理内在性问题的基本方式 110

二、构架的逻辑空间:内在性与超验性、创构性与调解性的对抗语境 114

(一)内在性和多样性的本体论线索:德勒兹对斯宾诺莎的解读 115

(二)从超验的调解权力到内在的创构力量:奈格里对抗语境中的政治本体论 118

三、思想的逻辑取向:对传统本体论的重构与决裂 139

(一)去本体化的创构性本体论:奈格里对传统本体论的重构 140

(二)通向即将到来和自由视域的未来哲学:奈格里与传统本体论的决裂 144

下篇 奈格里政治本体论具体化现实化的双重线索 154

第三章 制宪力与宪制权:主体性的创构力量与激进的革命筹划 154

一、制宪力之“本体论的激进性”:从马基雅维利、斯宾诺莎到马克思 156

(一)作为绝对民主和自由实践的制宪力与指向固定秩序的宪制权 157

(二)德行—欲望—活劳动:制宪力的主体创构性与激进革命性 162

(三)反乌托邦的制宪力及其后现代潜能 179

二、制宪主体与制宪共和国:创构性主体力量的生产性和革命性 187

(一)制宪主体的系谱学与作为大众苏维埃的制宪共和国 188

(二)政治的自主性与政治的社会化 192

第四章 帝国与诸众:绝对内在性与后现代主义的革命图景 196

一、帝国的逻辑谱系与后结构主义的政治图景 196

(一)现代主权与后现代的帝国主权 197

(二)一般智力与非物质劳动 206

(三)身体政治与欲望政治 212

二、绝对内在性的诸众与游牧式的革命政治学 231

(一)游牧主体与游牧政治 232

(二)诸众之绝对内在性视域的逻辑脉络 236

(三)游牧政治与激进民主的革命空间 246

结语 奈格里政治本体论的思想史定位 257

一、摇摆在唯物主义和唯意志论之间的“政治的马克思主义” 257

二、立足充足本体论的激进民主 262

三、晚期马克思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混合体 268

四、奈格里在何种意义上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 271

参考文献 278

后记 28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