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劳动法学
劳动法学

劳动法学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捷,冯彦君,郑尚元,谢德成著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040290103
  • 页数:565 页
图书介绍:《劳动法学》教材针对教学对象——法律硕士的特点和法律硕士教育的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务的紧密结合,内容广泛而深刻,力求达到学生学以致用。首先,在内容深度上力求拓掘。本教材借鉴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劳动法制理论框架,结合中国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制的实际情况,注意介绍近年来我国劳动法学领域中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发展,包括国际劳动法学研究和实践的一些新动向,目的在于引起读者对有关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形成自觉运用法律解决劳动问题的法律思维。为此,在前四章强化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有的劳动法观念和理论的论述,使之引领全书,帮助形成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在具体制度部分,力图反映最新的劳动立法动态与立法精神,使学生熟悉主要劳动法律制度。其次,在形式上作了一定创新,每章根据具体内容需要设计了[本章要点]、[本节要点]、 [案例及分析]等小栏目,目的是对基本法律原理进行有效地编纂与讲解,便于学生掌握运用劳动法理论分析解决劳动法问题的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分析能力。
《劳动法学》目录
标签:法学 劳动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4

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与特征 4

一、劳动法的概念 4

二、劳动法的特征 8

第二节 劳动关系 11

一、劳动关系的界定 12

二、劳动关系的特征 13

三、狭义与广义劳动关系 16

四、劳动关系的种类 17

五、我国转型期劳动关系的特点 20

六、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 23

七、我国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 25

第三节 劳动法律关系 26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界定 26

二、劳动法律关系要素 28

三、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37

第四节 劳动法的地位与体系 40

一、劳动法的地位 40

二、劳动法的体系 43

第五节 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 45

一、劳动法的起源 46

二、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立法 48

三、中国劳动立法概况 51

第二章 劳动法的作用机理与调整方法 64

第一节 劳动法的作用机理 64

一、劳动法作用机理的含义和主体要素 64

二、劳动法的作用 70

第二节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74

一、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74

二、理论界对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归纳 75

三、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76

第三节 劳动法的调整方法 81

一、劳动关系的本质属性 81

二、劳动法调整方法 84

第三章 国际劳动立法 98

第一节 概述 98

一、国际劳动立法的产生与发展 98

二、国际劳动立法的形式、内容和特点 101

第二节 国际劳工组织及其立法 104

一、国际劳工组织的成立与发展 104

二、国际劳工组织机构 106

三、国际劳工组织的宗旨与立法原则 107

四、国际劳工组织的立法 109

第三节 国际劳动立法的地位与作用 112

一、国际劳动立法的意义 112

二、国际劳动立法的作用 114

三、中国与国际劳动立法 116

第四章 劳动者基本权利劳动权 124

第一节 概述 124

一、劳动权的概念界定 124

二、劳动权的性质 125

三、劳动权的类型 127

第二节 个别劳动权利 129

一、工作权 129

二、报酬权 130

三、休息权 131

四、职业安全权 131

五、职业培训权 132

六、民主管理权 132

七、社会保险权和福利权 133

八、劳动争议处理提请权 133

第三节 集体劳动权利 134

一、结社权 134

二、集体协商(集体谈判)的权利 135

三、团体行动的权利 135

第四节 劳动权的实现及其保障 136

第五章 就业促进 142

第一节 概述 142

一、国内外就业促进法概况 142

二、劳动就业 147

三、就业促进 152

第二节 政府与促进就业 156

一、就业促进是政府的基本职责 157

二、政府就业促进行为 159

第三节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 175

一、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用 176

二、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178

三、规范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管理 181

第四节 维护公平就业、禁止就业歧视 185

一、公平就业与禁止就业歧视 185

二、我国相关的立法规定 190

三、禁止就业歧视立法的完善 193

第六章 劳动合同 202

第一节 概述 202

一、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形成历程 203

二、劳动合同的性质与特征 206

三、劳动合同的种类 212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订立与履行 218

一、劳动合同订立概述 219

二、劳动合同的形式与内容 221

三、劳动合同的效力 230

四、劳动合同订立阶段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232

五、劳动合同履行概述 234

六、劳动合同履行阶段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235

第三节 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 238

一、劳动合同解除概述 238

二、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242

三、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245

四、经济性裁员 250

五、劳动合同终止概述 252

六、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254

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变更与违约 256

一、劳动合同变更概述 257

二、工作内容变动 259

三、工作地点变动 263

四、其他事项变动 265

五、违约 267

第七章 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 276

第一节 概述 276

一、劳资关系展开的模式 276

二、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制度的定位 278

三、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制度的立法 280

第二节 集体协商 281

一、集体协商概述 282

二、协商当事人与协商代表 283

三、协商程序 285

四、协商内容 286

五、协商结果 287

第三节 集体合同 289

一、集体合同概述 289

二、集体合同的运行 291

三、集体合同的效力 292

第四节 工会与“三方机制” 296

一、工会概述 296

二、工会体制 298

三、工会保护 299

四、“三方机制”概述 301

第八章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 310

第一节 概述 310

一、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概念 310

二、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法律性质 311

第二节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制定 314

一、主体适格 314

二、内容合法 315

三、程序合法 318

第三节 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效力 320

一、内部劳动规则效力的法律依据 320

二、内部劳动规则效力的范围 321

三、内部劳动规则的效力层次 322

第九章 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 328

第一节 概述 328

一、工作时间的概念、意义和种类 328

二、休息休假的概念、意义和种类 330

第二节 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法律制度 332

一、工作时间法律制度 333

二、休息休假的法律制度 338

第三节 我国工时立法的完善 344

第十章 工资 350

第一节 概述 350

一、工资的概念和特征 350

二、工资形式 354

三、工资的基本职能 357

四、工资基准 358

第二节 最低工资制度 361

一、最低工资概述 362

二、最低工资立法的产生和发展 364

三、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 365

四、最低工资的适用范围 369

五、最低工资的计算和支付 371

第三节 工资保障制度 372

一、工资水平保障制度 373

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 374

第四节 我国工资立法的完善 382

一、我国工资立法完善的背景 383

二、我国工资立法完善的原则 385

三、我国“工资条例”的制定 389

第十一章 职业安全卫生 396

第一节 概述 396

一、职业安全卫生制度的概念与特征 396

二、职业安全卫生制度的立法概况 398

三、职业安全卫生制度的法律价值 401

四、职业安全卫生法律关系中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403

第二节 职业安全基准制度 406

一、职业安全基准制度的概念与特征 407

二、职业安全基准制度的主要内容 408

第三节 职业卫生基准制度 422

一、职业卫生基准制度的概念与特征 422

二、职业卫生基准制度的主要内容 423

第四节 女职工与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 432

一、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的内容 432

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的内容 439

第十二章 社会保险 448

第一节 概述 448

一、社会保险的概念与特征 448

二、社会保险的制度功能 452

三、社会保险的起源和发展 453

第二节 养老保险 456

一、养老保险的概念和特点 456

二、养老保险的形式 457

三、养老保险的资金筹集 458

四、养老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 459

五、养老保险待遇的给付 460

六、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管理 461

第三节 医疗保险 462

一、医疗保险的概念、特点和类型 462

二、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464

三、医疗保险的基金筹集 464

四、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项目 465

第四节 工伤保险 466

一、工伤保险的概念和特点 466

二、工伤保险的制度功能 467

三、工伤保险的演变与发展 468

四、工伤保险制度的适用范围 469

五、工伤保险基金的筹集与支出 470

六、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条件 470

七、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 472

八、工伤保险待遇内容及标准 474

九、特殊情况下的工伤保险待遇 477

十、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责任 477

十一、工伤保险与其他保险或责任的衔接问题 477

第五节 失业保险 479

一、失业保险的概念和特点 479

二、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 480

三、保险基金的支出项目 480

四、失业保险待遇的支付条件、标准和项目 481

第六节 生育保险 483

一、生育保险的概念与意义 483

二、生育保险基金的筹集 484

三、生育保险待遇项目与标准 485

第十三章 劳动行政 490

第一节 概述 490

一、劳动行政的概念 490

二、劳动行政法制的特点 491

三、劳动行政的作用 493

第二节 劳动行政主体的权利义务 496

一、劳动行政主体 496

二、劳动行政主体的权利义务 497

第三节 劳动保障监察 500

一、劳动行政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500

二、劳动保障监察制度 502

三、劳动保障监察与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关系 508

第四节 劳动行政复议 511

一、劳动行政复议的概念与功能 511

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机关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复议范围 513

三、劳动行政复议的程序与结果 514

四、劳动行政复议与劳动行政诉讼 518

第十四章 权利救济 526

第一节 概述 526

一、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526

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之外的救济手段 531

第二节 个别权利救济 532

一、协商 533

二、调解 533

三、仲裁 534

四、诉讼 542

第三节 集体权利救济 545

一、权利争议 546

二、利益争议 547

第四节 不当劳动行为救济 549

一、不当劳动行为的类型 550

二、不当劳动行为的救济 552

后记 56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