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商标法上混淆可能性研究
商标法上混淆可能性研究

商标法上混淆可能性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体锐著
  • 出 版 社: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3027946
  • 页数:253 页
图书介绍:第一,以“经济社会规划论”为商标法哲学基础,重新界定我国商标法立法宗旨;第二,混淆可能性是商标侵权判定标准,认定混淆可能性采用多因素检测方法;第三,在混淆可能性具体适用过程中,应首先注意区分混淆与淡化之间的内在差异,不能杂糅并用或直接以混淆可能性认定方法来认定淡化可能性;第四,虽然我国2013年《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确立了混淆可能性的基准性法律地位,但是仍存在不完善之处。建议将《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一项修改为“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推定具有混淆可能性,除非有证据证明确系不容易导致混淆的”。同时,将五十七条第二项“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的表述删除,修改为“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商标法上混淆可能性研究》目录

引言 1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4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6

第一章 混淆可能性概述 8

第一节 混淆可能性的法哲学基础 8

一、传统商标保护法哲学基础:经济论 9

二、商标保护法哲学基础的新发展:社会规划论 12

三、我国商标保护法哲学基础定位:经济社会规划论 15

第二节 混淆可能性的概念 16

一、商标功能 17

二、以商标功能诠释混淆可能性概念 20

第三节 混淆可能性的起源与发展 22

一、混淆可能性的起源 22

二、混淆可能性的发展 24

第四节 混淆可能性的功能 50

一、混淆可能性是商标侵权判定的标准 51

二、混淆可能性厘清商标专用权的范围 53

第二章 混淆可能性的判定 57

第一节 混淆可能性的推定与判定 57

一、混淆可能性推定 57

二、混淆可能性判定 58

第二节 混淆可能性判定:多因素检测方法 60

一、比较法上多因素检测方法经验 60

二、我国多因素检测方法的内容 67

三、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及证明力 69

第三节 混淆可能性判定原则 71

第三章 混淆可能性判定之消费者因素 74

第一节 理性消费者及注意力水平 74

一、司法模式 75

二、消费者认知心理与认知行为模式 80

第二节 消费者注意力的考量 86

一、商品价格 86

二、购买行为的持续时间及购物环境 89

三、购买频率 90

四、购买者专业程度 91

五、购买者自身条件 93

第四章 混淆可能性判定之商标因素 95

第一节 商标强度 95

一、商标强度的内容 95

二、商标强度的动态性 98

三、衡量商标强度的方法 100

四、评估商标强度的证据 110

第二节 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含义及认定原则 112

一、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含义 113

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认定原则 119

三、特殊情形下的商标比较原则 133

第三节 音、形、义 140

一、语音 141

二、外观 146

三、含义 154

第五章 混淆可能性判定之商品因素 159

第一节 商品相同及商品类似的含义及认定原则 159

一、商品相同及商品类似的含义 159

二、商品相同及商品类似的认定原则 160

第二节 类似商品判定标准的发展历程 162

第三节 商品相同或类似的判定 167

一、商品分类表与区分表 169

二、商品功能和商品用途 172

三、商标强度与近似度 175

四、消费群体与消费习惯 178

五、销售渠道与销售场所 179

六、产品多元化与自然扩张 182

第六章 混淆可能性判定之其他因素 187

第一节 实际混淆 187

一、实际混淆地位 188

二、实际混淆证据类型 190

三、调查证据 193

第二节 被告意图 199

一、被告意图与混淆可能性的关系 199

二、被告意图与损害赔偿的关系 202

第七章 我国商标侵权判定中相关问题的完善 205

第一节 我国商标法立法宗旨的问题及完善 205

一、我国商标法立法宗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5

二、我国商标法立法宗旨的完善 207

第二节 我国商标混淆可能性制度的确立与完善 212

一、我国商标混淆可能性制度的确立 212

二、《商标法》第57条规定的不足与完善 220

三、我国混淆可能性标准适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23

参考文献 234

后记 25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