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颜正华中药学思想与临床用药研究全集
颜正华中药学思想与临床用药研究全集

颜正华中药学思想与临床用药研究全集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编写;张冰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030460486
  • 页数:46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拟分为药学思想精粹、用药规律研究、临证用药典型验案解析、薪火传承、大事年鉴、后记等内容。其中用药规律部分拟涉及胃脘痛、痞满、泄泻、便秘、呃逆、感冒、咳嗽、眩晕、心悸等二十余种常见病证。撰写中,每一类病证均包括单味药用药频次、药物组合频次、高关联度药物组合、处方核心组合和用药剂量分析等内容。典型验案解析部分收载颜正华教授治疗内科、妇科、儿、皮、外科多种病证验案,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颜正华教授用药思想。
《颜正华中药学思想与临床用药研究全集》目录

第一章 药学思想渊源 1

第一节 习医与工作经历 1

一、少志鸿鹄,献身岐黄 1

二、创建学科,誉满杏林 2

三、精诚济世,誉享大师 4

第二节 药学思想溯源 5

一、孟河医派溯源 5

二、马培之基本用药特点探析 6

三、邓星伯基本用药特点探析 11

四、杨博良基本用药特点探析 15

第二章 药学研究思想 20

第一节 药学研究理念 20

一、高瞻远瞩,视野宽阔 20

二、谙熟本草,通晓古今 21

三、三法并重,相得益彰 23

四、强调性效,整体研究 24

第二节 药学研究成果 25

一、单味药研究成果 25

二、复方研究成果 37

附颜正华教授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中药研究论文题录 49

第三章 药学教育思想 50

第一节 治学思想与教学贡献 50

一、治学思想 50

二、教学贡献 52

第二节 教学方法与改革思想 55

一、强化备课效果 55

二、突出重点难点 56

三、强调理用并重 56

四、效用结合记忆 57

五、纵横对比联想 58

六、实物标本教学 58

七、板书清晰规整 59

八、勤于临证带教 60

九、注重教学互动 61

第四章 临床用药规律研究 62

第一节 颜教授总体用药规律研究 62

一、药物频次与药性规律研究 62

二、用药剂量规律研究 80

第二节 颜教授治疗常见病证用药规律研究 83

一、胃痛用药规律研究 83

二、痞满用药规律研究 89

三、泄泻用药规律研究 93

四、便秘用药规律研究 97

五、呃逆用药规律研究 102

六、腹痛用药规律研究 106

七、咳嗽用药规律研究 110

八、心悸用药规律研究 113

九、胸痹用药规律研究 118

十、眩晕用药规律研究 122

十一、失眠用药规律研究 127

十二、气滞证用药规律研究 132

十三、血瘀证用药规律研究 136

十四、风湿痹证用药规律研究 140

第五章 常用中药临床特点辑要 146

解表药 146

清热药 156

泻下药 166

祛风湿药 169

芳香化湿药 173

利水渗湿药 177

温里药 182

理气药 185

消食药 189

驱虫药 191

止血药 195

活血祛瘀药 200

化痰止咳平喘药 211

安神药 222

平肝息风药 226

开窍药 233

补虚药 235

收涩药 259

涌吐药 266

外用药及其他 268

第六章 临床用药验案精选 276

胃痛 276

一、学术思想 276

二、医案举隅 278

胃下垂 284

一、学术思想 285

二、医案举隅 285

痞满 288

一、学术思想 289

二、医案举隅 290

反酸 292

一、学术思想 292

二、医案举隅 293

泄泻 296

一、学术思想 297

二、医案举隅 298

便秘 302

一、学术思想 303

二、医案举隅 305

感冒 309

一、学术思想 309

二、医案举隅 310

咳嗽 313

一、学术思想 314

二、医案举隅 315

哮喘 323

一、学术思想 324

二、医案举隅 325

心悸 327

一、学术思想 328

二、医案举隅 330

胸痹 333

一、学术思想 333

二、医案举隅 335

眩晕 341

一、学术思想 341

二、医案举隅 344

头痛 348

一、学术思想 348

二、医案举隅 350

中风 357

一、学术思想 357

二、医案举隅 359

汗证 361

一、学术思想 362

二、医案举隅 363

淋证 367

一、学术思想 367

二、医案举隅 369

水肿 372

一、学术思想 372

二、医案举隅 374

喉痹 377

一、学术思想 377

二、医案举隅 378

第七章 学术思想集要 381

肾气丸的配伍分析与临床应用 381

一、处方分析 381

二、临床应用 382

谈老年人怎样吃补药 383

谈中药教学 384

一、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384

二、400余味常用中药是中药教学的基本内容 386

三、中药教学方法方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86

谈谈药性理论 388

一、什么叫药性和药性理论 388

二、药性理论有何重要意义 388

三、药性理论是怎样产生的 388

四、药性理论的内容包括哪些 390

五、四气、五味各应怎样理解和掌握 390

六、升降浮沉的含义和运用 392

七、怎样理解归经 393

八、中药的应用 393

九、怎样掌握证候用药禁忌、妊娠用药禁忌和饮食禁忌 395

再谈药性理论 395

一、药性的含义 395

二、药性理论的范围 396

三、药性理论的基础 397

四、药性理论的重要性 401

五、研究药性理论的基本态度和方法 402

简述中药十八反 403

一、十八反的来源 403

二、十八反的临床应用和现代研究 404

三、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406

人参之效用 408

谈谈中药的合理使用 412

一、按中医的理法运用中药,处方要精炼,剂量要合宜,煎药要得法 412

二、保证药材质量 413

三、推广应用和加强管理中成药 414

四、加强中药教育,培养中药人才 415

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及对策探讨 415

一、研究产地是保证药材质量的前提 415

二、科学栽培是确保药材质量的基础 416

三、适时采集是把握药材质量的要点 416

四、正确贮藏是防止药材质量下降的关键 417

五、规范炮制是提高药材质量的台阶 418

提高饮片质量保证医疗效果 418

一、要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418

二、重视药物的产地、采集加工、贮藏保管与真伪优劣 418

三、继承传统炮制技艺,不断改革创新 419

《伤寒论》中药物加工炮制、制剂分析 420

一、加工炮制 421

二、制剂 422

地黄丸方剂的分析和临床应用 427

一、方剂来源 427

二、组成、用法与方义 428

三、临证应用与加减法 428

四、临床应用 429

眩晕的辨证施治 431

一、眩晕的病因病理 431

二、辨证分型 432

三、治法与方药 433

颜正华教授治疗反流性胃炎-食道炎经验介绍 435

颜正华教授临床治疗咳嗽病经验 437

谈中医治则与治法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439

妊娠禁忌药研究概况 441

衰老机理与延缓衰老对策探讨 443

一、关于衰老机制 443

二、如何延缓衰老 444

从《普济方》探讨美容方的用药规律 445

一、有关方药的统计 445

二、用药规律探讨 446

疏肝法经验举隅 448

一、重视疏肝,肝调则和 448

二、调畅肝气,莫忘扶正 448

三、疏肝解郁,助以活血 449

四、调肝为主,兼顾他脏 449

五、用药遣方,颇有特色 449

六、病案举例 450

治疗慢性胃炎之经验 450

一、气滞多责肝郁,行气重视疏肝 450

二、常兼湿阻中焦,注重化浊健脾 450

三、病多宿食不化,皆应消食导滞 451

四、恶心呕吐反酸,佐以降逆和酸 451

五、胃脘疼痛较剧,兼以活血化瘀 451

六、病久中气虚弱,健脾益胃为本 451

小儿咳喘治验 452

一、小儿脏腑娇嫩,宜寒温和参 452

二、肺气升降相依,当宣降并举 452

三、常见表里同病,应兼顾表里 452

四、标本虚实易兼,须标本同治 453

五、多见合并感染,宜抗菌消炎 453

六、病情复杂严重,需多法联用 454

临床“通腑佐法”经验研究 454

颜正华教授大事年鉴 456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45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