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通运输
城市交通路段行人过街信号与交叉口信号联动控制方法研究
城市交通路段行人过街信号与交叉口信号联动控制方法研究

城市交通路段行人过街信号与交叉口信号联动控制方法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交通运输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长江著
  • 出 版 社: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63035946
  • 页数:280 页
图书介绍:在城市交通网络中,交叉口是道路网络中通行能力的“瓶颈点”和交通事故多发点,主干道是道路网络的主体部分,又是保证城市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转的主动脉。城市道路路段上行人横向过街交通与机动车纵向交通的矛盾,既造成机动车行车延误又增加行人过街的不安全性。因此,需要从时空上协调控制两者的交通行为。本书从路段平面行人过街交通流运行特性分析、路段机动车流交通特性分析、路段人行横道信号控制方式、单点行人过街配时优化方法、路段行人过街信号与交叉口信号联动控制方法、行人过街信号与交叉口信号联动控制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深入的阐述。本书可供交通运输工程等学科研究人员、工程师、教师参阅,也可以作为交通运输、交通工程高年级的本科生和交通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与控制、交通安全等专业高年级的教学参考书。
《城市交通路段行人过街信号与交叉口信号联动控制方法研究》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1.1 行人交通的发展背景 1

1.2 行人过街交通国内外研究情况 2

1.2.1 国外研究概况 2

1.2.2 国内研究概况 5

1.3 行人过街交通研究的意义及任务 6

1.3.1 研究对象 6

1.3.2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7

1.4 本书的组织框架 8

第二章 路段行人过街交通流特性分析 10

2.1 平面过街行人、自行车和助力车过街需求到达特性分析 10

2.1.1 宏观过街需求到达特性分析 11

2.1.2 微观过街需求到达特性分析 13

2.2 交通实体过街特性分析 14

2.2.1 行人过街客观环境分析 14

2.2.2 行人过街交通流基本特征参数 15

2.2.3 行人过街心理分析 16

2.2.4 行人过街运动特性 19

2.2.5 行人过街效率分析 24

2.2.6 行人到达分布假设及验证 28

2.2.7 无信号控制条件下过街交通特征分析 34

2.2.8 定时式信号控制条件下过街交通特征分析 35

2.2.9 感应式信号控制条件下过街交通特征分析 42

2.3 人行横道的通行能力 43

2.3.1 通行能力概述 43

2.3.2 人行横道的通行能力 43

2.3.3 人行道、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的通行能力 44

2.4 人群中行人的动态交通流模型分析 45

2.4.1 模型的假设 46

2.4.2 模型的模拟 50

第三章 路段机动车流交通特性分析 53

3.1 进入路段初始车流的特征分析 53

3.1.1 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案对进入路段机动车流特征的影响 53

3.1.2 进入路段初始车流合流特征分析 56

3.2 路段中有无信号控制的行驶机动车特性分析 58

3.3 路段中行驶机动车车速特征分析 58

3.4 路段中行驶机动车流的离散性分析 60

3.5 路段中行驶机动车流在人行横道的延误分析 63

3.6 路段中行驶机动车流受人行横道的影响分析 64

3.7 人行横道处机动车行车特性 66

第四章 路段人行横道处非机动车交通特性分析 76

4.1 非机动车过街交通行为特性概述 76

4.1.1 非机动车与机动车的异同 76

4.1.2 非机动车骑行者心理 76

4.1.3 非机动车运动特性 77

4.1.4 非机动车在人行横道处过街 79

4.1.5 非机动车到达分布假设及验证 80

4.2 城市无信号控制路段人行横道自行车过街交通行为特性研究 81

4.2.1 城市自行车交通现状 82

4.2.2 自行车过街行为的规律性 83

4.2.3 自行车过街行为特征 91

4.2.4 骑车人过街的守法违法行为 95

4.3 城市无信号控制路段人行横道自行车过街交通流特性研究 98

4.3.1 自行车交通流的流量、速度和密度的描述 98

4.3.2 自行车交通流速度特性 100

4.3.3 自行车交通流密度特性 102

4.3.4 自行车交通流流量特性 104

4.3.5 自行车交通流主要参数关系 107

4.4 城市无信号控制路段人行横道自行车过街延误特性研究 111

4.4.1 机动车到达特性 111

4.4.2 自行车过街可穿越空隙的确定 114

4.4.3 过街延误计算 114

4.4.4 数据验证 117

4.5 无信号控制下其他非机动车交通流特性 120

4.5.1 电动自行车的车辆特点 120

4.5.2 电动自行车交通流行驶速度特性 121

4.5.3 电动自行车交通流流量特性 121

4.6 城市信号控制路段非机动车交通流特性 122

4.6.1 自行车的交通特性 123

4.6.2 其他非机动车的交通特性 123

第五章 单点行人过街配时优化方法研究 126

5.1 单点信号交叉口行人信号配时优化 126

5.1.1 现状交通调查 126

5.1.2 存在问题 126

5.1.3 改进方案 128

5.1.4 各信号方案平均信号控制延误的比较 131

5.2 单点定时式控制路段过街人行横道信号配时优化 132

5.2.1 信号控制人行横道最小绿灯时间的确定 133

5.2.2 信号控制人行横道的通行能力分析 133

5.2.3 行人高峰小时所需的绿灯时间的确定 133

第六章 路段行人过街信号与交叉口信号联动控制方法研究 135

6.1 现行城市干道行人交通和机动车交通运行状况分析 135

6.1.1 问题的简化和一些假定 135

6.1.2 现行城市主干道行人交通和机动车交通运行基本状况 136

6.1.3 运行状况分析 136

6.2 基于绿波带设计思想的行人过街信号与交叉口信号的联动控制 136

6.2.1 绿波带的设计思想 136

6.2.2 绿波控制中的基本概念 137

6.2.3 行人过街信号与交叉口控制信号的协调 138

6.2.4 应用实例分析 138

6.3 基于可穿越空当的行人过街信号与交叉口信号的联动控制 141

6.3.1 路段上有一个定时式控制人行横道情况下的单向协调控制 141

6.3.2 路段上有两个定时式控制人行横道情况下的单向联动控制 152

6.3.3 实例分析 153

6.4 行人过街信号与交叉口信号递阶联动控制建模 169

6.4.1 建模思想 169

6.4.2 数学模型 170

6.4.3 分解联动算法及其步骤 172

6.5 过饱和交通下的行人过街信号与交叉口信号联动控制模型简介 173

6.6 基于实时模糊控制方法的行人过街信号与交叉口信号联动控制 174

6.6.1 城市主干道模糊线控制方法介绍 175

6.6.2 模糊控制器构成 176

6.6.3 实时模糊线控制仿真研究 182

6.7 城市人行横道信号控制方式研究 184

6.7.1 路段人行横道处人车运行特性分析 184

6.7.2 路段人行横道处行人过街延误分析 186

6.7.3 VISSIM仿真 187

6.7.4 路段人行横道控制方式案例分析 197

6.8 城市主干道人行横道设置个数研究 200

6.8.1 交叉口间距已定的情况下人行横道设置的个数研究 200

6.8.2 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人行横道设置个数探讨 200

6.9 城市路段人行横道合理间距的研究 205

6.9.1 路段人行横道设置 205

6.9.2 路段过街人行横道设置 205

6.9.3 合理间距对路段混合交通流的影响 206

6.9.4 基于VISSIM的人行横道间距仿真 206

6.9.5 AHP法求解 209

6.9.6 路段人行横道合理间距案例分析 214

第七章 路段行人过街信号与交叉口信号联动评价方法研究 215

7.1 评价内容 215

7.2 评价技术和评价方法 216

7.2.1 城市交通干线评价的研究状况 216

7.2.2 考虑行人过街的城市交通干线运行状态评价 217

7.2.3 考虑行人过街的城市交通干线安全状况评价 219

7.2.4 城市交通干线环境影响评价 220

7.2.5 城市交通干线社会影响评价 223

7.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24

7.3.1 城市交通干线系统特性 224

7.3.2 城市交通干线的评价指标体系 224

7.3.3 城市交通干线评价方法的选定 226

7.3.4 考虑行人过街的城市交通干线评价准则的基本思路 226

7.3.5 城市交通干线评价指标的选取 227

7.3.6 城市交通干线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29

7.4 城市交通干线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230

7.4.1 层次分析法(AHP) 230

7.4.2 模糊综合评价法 231

7.5 应用实例分析 236

7.5.1 太平北路(珠江路—北京东路段)现状分析 237

7.5.2 指标的界定与分级 237

7.5.3 利用AHP法对太平北路(珠江路—北京东路段)现状进行评价 242

7.5.4 问题与建议 246

7.5.5 利用AHP法对改进方案的评价 249

7.5.6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太平北路(珠江路—北京东路段)现状进行评价 250

参考文献 255

附录 26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