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搜索扣押注释书
搜索扣押注释书

搜索扣押注释书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钰雄著
  • 出 版 社:台湾:元照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986999945X
  • 页数:440 页
图书介绍:
《搜索扣押注释书》目录

前言:搜索扣押总论 17

一、新法概述与体系结构 19

(一)新法修正概述 19

(二)搜索、扣押体系 21

二、搜索、扣押之概念 22

(一)搜索、扣押与基本权体系 22

(二)搜索与非搜索 28

1、搜索与通讯监察处分 28

2、搜索与检查身体处分 29

3、搜索与目光所及概念 30

(三)搜索之分类 31

1、有令状搜索/无令状搜索 31

2、拘捕搜索/侦查搜索 32

3、对被告搜索/对第三人搜索 33

4、对人搜索/对物搜索 33

三、搜索、扣押之限制 33

(一)法律保留原则 34

(二)比例原则 35

四、搜索、扣押之事后审查 36

(一)事后审查之立法模式 36

(二)新法事后审查之途径 37

(三)新法事后审查之缺失 39

五、违法搜索、扣押之证据使用禁止 42

(一)违法搜索、扣押之法律效果 42

(二)证据使用禁止之基本概念 43

(三)证据使用禁止之理论模式 45

1、理论模式之定位 45

2、排除原则与容许例外之模式 46

3、规范保护目的之理论模式 46

4、权衡理论及其相类模式 46

(四)违法搜索与三段审查基准 47

1、三段审查基准之提出 47

2、违法搜索、扣押之具体适用 48

(五)违法搜索之放射效力 54

122:搜索之门槛 58

一、体系概述与适用关系 59

二、对被告之搜索 61

三、对第三人之搜索 63

四、发动之门槛:合理根据 64

(一)合理根据之一般基准 64

(二)存在犯罪嫌疑之合理根据 68

(三)存有搜索标的之合理根据 70

(四)存于搜索范围之合理根据 72

1、搜索被告之必要门槛 72

2、搜索第三人之相当理由门槛 73

五、证据使用禁止 74

123:搜索妇女之限制 76

124:搜索保密原则 78

一、规范体系与规范目的 78

二、适用范围 79

(一)审判期间 79

(二)侦查期间 79

三、证据使用禁止 80

125:搜索证明书之付与 82

126:搜索政府机关之限制 84

127:搜索军事处所之限制 87

128:有令状搜索 89

一、令状搜索原则与法官保留原则 90

二、搜索票之应记载事项 90

(一)因何案件而搜索?一案由之记载 91

(二)要找什么?—搜索标的之记载 92

1、拘捕搜索:应受拘捕人之记载 92

2、侦查搜索:应扣押物之记载 93

(三)要在哪里找?—搜索范围之记载 94

(四)有效期间—执行时间之限制 95

三、搜索票之得记载事项 98

四、审查程序与证明法则 100

(一)不公开之核发程序 100

(二)自由证明之法则 101

(三)线民检举与搜索票之核发 102

1、证据能力与传闻证据 102

2、证明力与匿名检举 103

(四)合法性审查与合目的性审查 105

五、证据使用禁止 106

128-1:有令状搜索之声请 114

一、体系概述与立法沿革 115

二、侦查中之声请 116

(一)检察官之声请 116

(二)司法警察官之声请 119

(三)管辖之法院 122

三、审判中之声请 127

四、救济途径 128

128-2:搜索之执行机关 130

129:职权搜索(删除) 135

130:无令状搜索(1)—附带搜索 136

一、体系概述与立法沿革 137

二、规范目的 137

三、实施前提:合法拘捕 138

四、实施主体 139

五、实施对象 139

六、实施范围 141

七、救济途径 143

八、证据使用禁止 143

131:无令状搜索(2)(3)—迳行搜索与紧急搜索 144

一、体系概述 148

二、立法沿革 148

三、迳行搜索 150

(一)搜索标的 150

(二)实施主体 150

(三)搜索范围 150

(四)发动原因 151

(五)合理根据 153

四、紧急搜索 154

五、救济途径 156

六、证据使用禁止 161

131-1:无令状搜索(4)—同意搜索 163

一、同意与同意搜索概述 164

(一)强制处分之同意 164

(二)创设与限定作用 166

二、同意搜索之实体要件 167

(一)自愿性 167

(二)同意权人 169

(三)同意能力 171

三、共同权限之同意 171

(一)判断基准 171

(二)具体适用 172

(三)表见权限 174

四、同意搜索之执行 175

(一)出示证件与记明笔录 175

(二)告知义务之践行 176

(三)拒绝、撤回同意之处置 177

(四)执行之其他问题 178

五、救济途径 178

六、证据使用禁止 178

132:强制搜索与比例原则 180

一、规范目的 180

二、规范体系与适用范围 181

三、适合性原则 182

四、必要性原则 182

五、狭义比例原则 184

六、「骗门」之合法性 184

132-1:执行结果之陈报 187

一、规范体系与规范目的 188

二、搜索之结尾程序 188

(一)付与证明文件 188

(二)制作笔录 189

(三)陈报执行结果 190

三、搜索之终结时点 192

(一)判断作用 192

(二)判断基准 193

133:扣押之客体 196

一、扣押概述 197

二、扣押客体概述 197

三、可为证据之物 198

(一)证据之概念 198

(二)物之概念 200

四、得没收之物 201

(一)刑法总则之没收通例 201

(二)刑法分则之没收特例 202

(三)特别刑法之没收特例 203

五、扣押之合理根据 205

(一)合理根据之判断基准 206

(二)合理根据之流动性质 207

(三)合理根据之事后审查 207

六、提出或交付命令 208

134:扣押公务物件之限制 209

135:扣押邮电之限制 212

一、体系概述 213

二、规范目的 214

三、禁止原则 214

四、容许例外 215

(一)被告非发收人者 216

(二)被告为发收人者 217

五、通知程序 218

136:扣押机关 219

一、扣押之执行机关 220

二、扣押之决定机关? 220

三、有令状搜索之扣押 222

四、无令状搜索之扣押 223

五、独立之扣押 224

六、救济途径 224

137:附带扣押 226

一、体系概述与立法沿革 227

二、有令状搜索之附带扣押 227

三、无令状搜索之附带扣押 228

四、「非搜索行为」之附带扣押 229

五、救济途径 230

138:强制扣押与比例原则 232

139:扣押物之收据及封印 235

140:扣押物之处置 238

141:扣押物之拍卖 241

142:扣押物之发还 244

一、规范目的 245

二、应予发还之扣押物 245

三、暂行发还之扣押物 248

四、不能发还之扣押物 249

五、救济途径 249

143:留存物之处置 250

144:执行搜索、扣押之必要处分 253

一、体系概述与立法沿革 254

二、开启之必要处分 255

三、封锁现场之处分 256

(一)禁止进入命令 256

(二)禁止离去命令 257

四、违命之效果 259

145:搜索票之出示 260

146:夜间搜索之禁止与例外 262

一、体系概述与规范目的 263

二、禁止原则 263

三、容许例外 265

(一)例外概述 265

(二)经承诺者 266

(三)有急迫情形者 267

(四)日间已开始者 267

四、笔录记载 268

五、救济途径 268

147:夜间搜索之例外 270

一、体系概述与规范目的 270

二、假释人住居之宅处 271

三、公众得出入之处所 271

四、常用为犯罪之处所 274

148:在场人(1)—有人宅处之搜索、扣押 276

一、体系概述 276

二、规范目的 277

三、适用范围 277

四、在场之人 278

五、执行方式 279

149:在场人(2)—政府、军事机关之搜索、扣押 282

150:在场人(3)—当事人、辩护人 285

一、体系概述与规范目的 286

二、在场权利与在场权人 286

三、在场权利之限制 288

四、在场义务 289

五、到场通知 290

151:搜索、扣押之暂时中止 292

152:另案扣押 294

一、体系概述与规范目的 295

二、另案扣押之时机 295

三、另案扣押之标的 296

四、「声东击西」之另案扣押? 297

五、另案扣押后之处置 298

六、救济途径 299

153:搜索、扣押之嘱托执行 300

404:抗告之救济 303

一、体系概述与立法沿革 304

二、抗告权人 305

三、抗告对象 305

(一)准予搜索/驳回搜索 306

(二)有令状搜索/无令状搜索 306

(三)搜索之决定/搜索之执行 307

(四)实施中之搜索/已终结之搜索 308

(五)扣押/扣押物发还 310

四、原审法院之处理 310

五、抗告法院之处理 312

(一)合不合法之审查 312

(二)有无理由之审查 312

(三)审查之基准 313

(四)裁定后之处理 315

六、抗告裁定之拘束力 315

416:准抗告之救济 317

一、体系概述与立法沿革 318

二、准抗告权人及该管法院 319

三、准抗告对象 320

四、准抗告程序 323

(一)准抗告之程式 323

(二)准抗告法院之处置 324

五、救济竞合 325

六、证据使用禁止 325

附录1:新旧条文对照及立法参考理由 329

附录2:司法行政注意事项 345

附录2-1:法院办理刑事诉讼案件应行注意事项 346

附录2-2:法院处理扣押物应行注意事项 353

附录2-3:法院处理少年事件扣押物没收物应行注意事项 355

附录2-4:检察机关实施搜索扣押应行注意事项 359

附录2-5:检察机关办理刑事案件扣押财产注意事项 365

附录2-6:检察机关办理扣押物没收物应行注意事项 368

附录2-7:检察机关办理扣押枪炮弹药应行注意要点 371

附录2-8:主管机关办理消费者保护法第三十四条扣押证物执行要点 376

附录2-9:警察机关执行搜索扣押应行注意要点 379

附录3:证据禁止判决选录 393

附录3-1:违法搜索与证据使用禁止 394

附录3-2:证据使用禁止与权衡观点及比例原则 400

附录3-3:违法搜索之放射效力(毒树果实) 40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