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四编  第14册  魏晋士人之悲情意识研究  上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四编  第14册  魏晋士人之悲情意识研究  上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四编 第14册 魏晋士人之悲情意识研究 上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庆彰主编;黄雅淳著
  • 出 版 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863220244
  • 页数:188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四编 第14册 魏晋士人之悲情意识研究 上》目录

上册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动机 1

第二节 悲情意识的研究意义 3

第三节 研究方法 4

一、魏晋文化学的阐释 4

二、研究方法与论文架构 6

第二章 魏晋士人悲情意识之文化渊源(上) 13

第一节 天道观与悲情意识 14

一、生命悲情 17

(一)惜时伤逝 17

(二)忧生畏死 20

二、自然悲情 24

(一)悲秋主题 24

(二)伤春主题 28

三、历史之悲 30

(一)亡国之哀 30

(二)盛世之忧 32

第二节 儒家思想与悲情意识 34

一、君弃之怨 36

二、思乡之愁 39

第三章 魏晋士人悲情意识之文化渊源(下)——屈原与悲情意识 43

第一节 屈原与「士」人格的建立 43

第二节 屈原「忠奸之争」的政治悲情 49

第三节 屈原悲情意识的呈现方式 52

一、美人不得之苦 53

二、为君所弃之怨 55

三、归乡不能之哀 57

第四节 屈原悲情意识的文化意义 60

第五节 魏晋士人对屈原的解读及其意义 64

一、视屈原为「以才立身」之士人代表 64

二、引屈原之「任情率性」「狷介直行」为同调 66

第四章 魏晋士人悲情意识形成之内缘外因 69

第一节 天下多故——政治因素 70

一、政治环境 70

(一)英主绝少 71

(二)政风败坏 72

(三)屠杀成风 77

二、战乱相寻 82

(一)汉魏之际——群雄征战 82

(二)魏晋之际——夺权之争 85

(三)晋宋之际——内外交战 86

第二节 人伦衰朽——社会因素 89

一、天灾人祸频仍 90

(一)灾疫流行 90

(二)民生凋敝 94

二、政教中心破坏 95

三、礼法变质败坏 97

(一)竞尚奢靡 98

(二)淫佚荒诞 101

(三)名教沦落 102

第三节 人心思变——学术因素 104

一、儒学变质 105

二、人性觉醒 109

(一)思想的新旧冲突 110

(二)文士心灵的重负 112

三、玄风搧起 115

(一)玄学的兴起 115

(二)玄学的发展 117

(三)自然与名教的冲突 119

第五章 魏晋士人悲情意识的基调 141

第一节 悲情意识表现的主题 141

一、与天地独往来 141

(一)人生的自我观照 142

(二)人生无常的孤哀 147

二、易代乱世之忧 154

(一)身处险世之忧惧 154

(二)亡国入仕的孤苦 158

(三)念乱忧生之悲愤 161

(四)动荡岁月的飘零 164

第二节 悲情意识表现的意象 170

一、飞鸟失群,罹网之惧 170

二、孤臣弃妇,幽怨伤别 178

三、游子迁流,思乡念故 183

下册 189

第六章 魏晋士人悲情意识之呈现(一)——曹植的飘泊转蓬 189

第一节 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曹植一生的悲剧 190

第二节 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曹植悲情的形成 197

一、思想性情与曹氏集团的政风不合 197

二、与曹丕的争立太子 201

第三节 曹植的政治抱负与人格追求 203

一、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曹植的政治抱负 203

二、子臧让千乘,季札慕其贤——曹植的人格追求 204

第七章 魏晋士人悲情意识之呈现(二)——嵇康的幽愤孤哀 209

第一节 家世与精神追求 209

一、嗟余薄祜,少遭不造——嵇康的身世 209

二、抗心希古,任其所尚——嵇康的精神追求 213

第二节 「刚肠疾恶,轻肆直言」的性格 218

第三节 嵇康的幽愤孤哀 222

一、轗轲丁悔吝,雅志不得施——理想与现实的割裂 222

(一)自然与名教的执著对立 222

(二)人间与仙境的双双失落 225

二、恨自用身拙,任意多永思——情感与理智的冲突 228

第四节 玄学人生观的悲情本质 232

第八章 魏晋士人悲情意识之呈现(三)——阮籍的苦闷沈忧 237

第一节 家世与思想追求 237

一、惟生民兮艰危,于孤寡兮常悲——阮籍的家世 237

二、从容与道化同逌,逍遥与日月并流——阮籍的思想追求 240

第二节 「至性过人,与物无伤」的压抑性格 242

第三节 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咏怀》中的苦闷沈忧 246

一、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曹魏败亡的感慨 248

二、殷忧令志结,怵惕常若惊——易代之际的忧愤 255

三、下学而上达,忽忽将如何——身与愿违的挣扎 262

第四节 嵇、阮共同的悲情 267

第九章 魏晋士人悲情意识之呈现形态(四)——陶潜之远累避祸 271

第一节 陶潜的平生境遇与人生态度 272

一、少时壮且厉,委怀在琴书——少壮时期 272

二、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游宦时期 274

三、守拙归园田,叩门拙言辞——归隐时期 276

第二节 陶潜之悲情 280

一、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一心处两端)——仕与隐的挣扎 281

二、倾壶绝馀沥,窥灶不见烟——贫困煎熬与时运相逼 286

三、抚己有深怀,履运增慨然——易代之际的人事感伤 291

第十章 魏晋士人悲情意识的消解 301

第一节 遗物弃鄙累,逍遥游太和——游仙 301

一、徘徊九天上,与尔长相须——曹植 304

二、长与俗人别,谁能睹其纵——嵇康、阮籍 308

三、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郭璞 312

第二节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田园山水 317

一、自然山水意识的觉醒 319

二、隐逸与山水田园合流 324

(一)西晋以前,以隐避祸 326

(二)西晋之隐,俯仰山水 327

(三)东晋之隐,悠游吟咏 330

三、山水清音的怡情解忧 331

第三节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纵酒 337

一、建安之醉,以乐解忧 337

二、竹林之饮,以醉避祸 339

三、陶潜之酣,诗酒自娱 343

第四节 岂惜终憔悴,咏言著斯章——文艺 346

一、「发愤以抒情」的理论缘起 347

二、「长歌当哭」至「蚌病成珠」 350

三、音乐的怡志养神之效 353

第十一章 结论 357

第一节 悲情意识的正面价值 358

一、困境中的反思觉醒 358

二、生命意识的选择 360

第二节 探索魏晋士人悲情意识的时代意义 361

附录 365

附录一:魏晋大事年表及学术年表 365

附录二:魏晋士人生卒年及卒因简表 368

主要参考书目 373

后记 38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