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
实验动物福利与动物实验科学
实验动物福利与动物实验科学

实验动物福利与动物实验科学PDF电子书下载

生物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贺争鸣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7030311757
  • 页数:82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旨在以实验动物福利、动物实验伦理和动物实验替代方法为主线,介绍其基本概念和内涵。详细介绍了国内外有关法规、条例,实施方案和途径,技术要求和应用,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等。
《实验动物福利与动物实验科学》目录

上篇 实验动物福利与保护立法 3

第一章实验动物保护思想的形成 3

第一节西方早期的动物保护运动 3

一、西方早期禁止虐待动物的相关组织与法案 3

二、动物解放、动物权与动物保护 4

第二节中国动物保护的历史溯源 7

一、中国古代有关动物保护的思想 7

二、中国佛教文化的动物保护思想 8

三、世界上最早的有关动物保护的法令 9

第三节中国动物保护现状与反思 9

一、野生动物保护 9

二、家养、农场动物保护 10

三、伴侣动物保护 11

四、工作动物保护 11

五、娱乐动物保护 12

六、实验动物保护 12

第四节现代实验动物福利学说的提出 13

一、现代动物福利学说提出 13

二、实验动物福利内容 14

三、提倡实验动物福利并不反对动物实验 14

第二章实验动物福利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7

第一节动物福利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动物权利”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17

一、善待动物的传统自古就存在于各个古老宗教之中 17

二、近代不同宗教和不同社会在对待动物方式上的统一及升华——“动物权利论”的出现 19

第二节近代动物福利概念的形成以及专业性研究机构的出现 20

一、动物福利“五个自由”的提出 20

二、专业性动物福利研究机构的发展历史 21

第三节近代动物福利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 22

一、近代动物福利研究成果的总结 22

二、动物福利研究相关的科研杂志 24

第四节实验动物福利法治的必要性 24

一、实验动物福利法治是保障动物基本生存权利的需要 24

二、实验动物福利法治是保障科学研究的精确性与可重复性的需要 25

三、动物福利法治是全球经济和文明发展一体化的需要 25

第三章实验动物福利的基本内容与研究意义 27

第一节实验动物福利的概念 27

一、实验动物福利的提出与发展 27

二、实验动物福利的内涵 27

第二节实验动物福利的研究对象 29

第三节实验动物福利的基本内容 29

一、动物福利基本指导原则 29

二、实验动物福利主要内容 30

第四节实验动物福利的评价标准 36

一、实验动物饲育评价标准 37

二、动物实验评价标准 38

第五节实验动物福利的研究意义 39

一、实验动物福利关系到生命科学的发展 39

二、实验动物福利关系到社会文明的进步 40

三、实验动物福利关系到对外经济交往的顺畅 40

四、实验动物福利关系到实验动物行业的规范 40

五、实验动物福利关系到我国实验动物法律法规的健全 41

第四章实验动物福利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 42

第一节生命伦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42

一、生命伦理学的概念 42

二、生命伦理学的研究内容 44

第二节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45

一、尊重原则 45

二、不伤害原则 47

三、有利原则 49

四、公正原则 50

第三节生命伦理学的热点问题 51

一、生与死 51

二、基因科技 54

三、活体实验 56

第四节实验动物福利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 57

一、实验动物的权益 57

二、人类与动物的关系 59

三、实验动物福利与生命伦理学 61

第五章实验动物福利基础 64

第一节遗传因素与实验动物福利 64

一、实验动物遗传因素 64

二、实验动物的遗传特点及在生物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65

三、实验动物遗传学涉及动物福利问题 66

第二节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在实验动物福利中的作用 68

一、微生物和寄生虫与实验动物质量的关系 68

二、微生物与寄生虫对动物实验的影响 68

三、控制微生物和寄生虫与提高实验动物福利 69

第三节环境因素与实验动物福利 69

一、实验动物的环境因素 69

二、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福利的影响 70

三、环境因素与实验结果的关系 73

第四节营养因素与实验动物福利 74

一、实验动物的营养因素 74

二、营养因素对实验动物福利的影响 75

第五节管理因素与实验动物福利 76

一、实验动物的标准化管理 76

二、标准化管理对实验动物相关产业的影响 79

三、实验动物许可证制度与实验动物福利 80

第六节人员因素与实验动物福利 81

一、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培养 81

二、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素养要求 83

三、人员素养对动物福利和实验结果的影响 85

第七节运输因素与实验动物福利 85

一、实验动物的运输 85

二、运输因素与实验动物福利 86

第八节设备因素与实验动物福利 88

一、实验动物设备 88

二、设备因素对实验动物福利的影响 89

第九节社会因素与实验动物福利 92

一、实验动物的社会因素 92

二、社会因素对实验动物福利和动物实验的影响 93

第六章实验动物福利与应激生物学 95

第一节应激的概念 95

一、应激的概念 95

二、应激与相关概念 96

第二节应激的生理学和行为学机理 98

一、动物行为学 98

二、应激的生理反应机理 100

第三节应激因素与应激类型 102

一、应激因素 102

二、应激类型 103

第四节应激的临界点——恶性应激的出现 105

一、良性应激和恶性应激 105

二、恶性应激是动物健康与安全的隐形“杀手” 105

三、恶性应激可以引起异常行为的发生 106

四、恶性应激可以引起动物疫病频发 106

五、恶性应激可以引起繁殖性能下降 106

第五节灵长类动物的社会性应激研究 106

一、灵长类动物介绍 106

二、灵长类动物的社会性应激 107

三、灵长类动物在科学实验中的角色 107

第六节应激对实验动物福利的影响 108

一、动物福利的渊源 108

二、动物福利的内涵 109

三、实验动物的疼痛 109

四、应激对实验动物福利的影响 112

第七章实验动物福利与资源动物实验动物化 115

第一节资源动物实验动物化的概念 115

一、资源动物与实验动物的区别 115

二、资源动物的实验动物化概念 118

三、资源动物的实验动物化基本方法 119

四、生物技术在实验动物化中的应用 120

第二节资源动物实验动物化的意义及其对策 121

一、资源动物的价值 121

二、资源动物实验动物化的意义 122

三、我国资源动物的特点和现状 122

四、实验动物化的理论依据 123

第三节动物遗传资源的保护 125

一、动物资源保护的概念 125

二、我国动物资源保护立法现状和存在问题 125

第四节资源动物实验动物化与动物遗传资源保护 128

一、资源动物保护的意义 128

二、资源动物实验动物化过程中的遗传资源保护 129

第五节我国动物资源实验动物化 129

一、小家鼠的实验动物化 129

二、小型猪的实验动物化 130

三、长爪沙鼠的实验动物化 131

四、东方田鼠的实验动物化 132

五、布氏田鼠的实验动物化 132

六、中国地鼠的实验动物化 133

七、灰仓鼠的实验动物化 133

八、树鼩的实验动物化 133

九、旱獭的实验动物化 134

第六节资源动物实验动物化涉及的福利问题 134

一、实验动物化涉及的动物资源保护国际协定 134

二、资源动物实验动物化中的相关动物福利 136

第八章实验动物福利技术 141

第一节动物保健福利技术 141

一、动物保健 141

二、动物健康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143

三、动物的防疫与检疫 145

四、动物保健的一般措施 149

五、动物福利要求重视动物保健 150

第二节环境丰富福利技术 151

一、环境丰富的概念 151

二、环境丰富技术 151

第三节环境卫生福利技术 155

一、环境卫生福利概述 155

二、环境卫生技术 155

第四节全价营养福利技术 157

一、实验动物的营养要素 157

二、实验动物的营养需要 160

三、影响营养需求的因素 162

四、实验动物日粮的配合 163

五、实验动物饲料的加工、贮存与管理 163

六、实验动物饲料的质量控制 163

第五节居所丰富福利技术 165

一、居所丰富的概念 165

二、一般要求 165

三、居所丰富技术 166

四、居所丰富的管理技术 169

第六节垫料舒适福利技术 170

一、垫料的选择 170

二、垫料的使用 170

三、垫料对实验动物舒适度的影响 171

四、垫料的处理 172

五、垫料的管理 173

第七节运输舒适福利技术 173

一、实验动物运输概述 173

二、运输容器(笼箱) 174

三、实验动物装运 175

四、运输途中实验动物的照料和管理 176

五、到达目的地后实验动物的验收及照料 176

第八节日常管理福利技术 177

一、小鼠的日常照料和管理 177

二、大鼠的日常照料和管理 177

三、豚鼠的日常照料和管理 178

四、地鼠的日常照料和管理 178

五、家兔的日常照料和管理 78

六、犬的日常照料和管理 179

七、猫的日常照料和管理 179

八、小型猪的日常照料和管理 179

九、非人灵长类动物的日常照料和管理 180

第九节社会行为福利技术 180

一、动物行为的概念 180

二、动物行为的分类及功能 181

三、实验动物的社会行为 182

四、动物行为规癖与动物福利 182

五、社会行为的生物学意义 184

第九章实验动物福利的管理与监督 186

第一节实验动物福利的立法管理 186

一、立法管理实验动物福利的必要性 186

二、国内外立法管理实验动物福利的现状 190

三、立法管理实验动物福利的趋势 192

第二节实验动物福利的行政管理 193

一、行政干预实验动物福利的目的 193

二、实验动物福利的行政干预措施 195

三、行政干预实验动物福利的意义 197

第三节实验动物福利的科技管理 197

一、科学实验对实验动物福利的要求 197

二、科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福利的维护 199

三、实验动物福利在科技管理中的地位 202

第四节实验动物福利的行业管理 202

一、实验动物行业应当提倡实验动物福利 202

二、实验动物行业管理实验动物福利的措施 204

三、实验动物行业管理实验动物福利的方向 205

第五节实验动物福利的社会监督 205

一、动物保护组织对实验动物福利的监督 205

二、媒体对实验动物福利的关注 206

三、百姓的动物福利观 206

四、法律界对实验动物福利的认识 207

五、哲学家的动物福利观点 207

六、科学家的动物福利观点 208

第十章实验动物福利评价方法 210

第一节实验动物福利中的常见问题 210

一、实验动物饲养中的动物福利问题 210

二、动物实验前的动物福利问题 218

三、动物实验过程中的动物福利问题 219

四、动物实验后的动物福利问题 221

第二节实验动物福利评价的基本原则 221

一、动物保护 221

二、善待动物 222

三、伦理学 222

四、益害关系 222

第三节实验动物福利评价方法 222

一、通过观察动物评价动物福利 223

二、通过健康监测评价动物福利 223

三、通过设施环境条件评价动物福利 223

四、根据从业人员问卷评价动物福利 224

五、依据社会问卷评价动物福利 224

六、动物福利量化评价 224

第十一章部分国家和地区实验动物福利法律法规 225

第一节欧洲地区实验动物福利立法 225

一、英国实验动物福利立法 225

二、德国实验动物福利立法 227

三、荷兰实验动物福利立法 228

四、比利时实验动物福利立法 229

五、芬兰实验动物福利立法 229

六、法国实验动物福利立法 229

七、意大利实验动物福利立法 230

八、瑞典实验动物福利立法 230

九、瑞士实验动物福利立法 231

第二节美洲地区实验动物福利立法 232

一、美国实验动物福利立法 232

二、加拿大实验动物福利立法 237

第三节亚洲地区实验动物福利立法 241

一、韩国实验动物福利立法 241

二、日本实验动物福利立法 242

三、新加坡实验动物福利立法 243

四、泰国实验动物福利立法 244

五、菲律宾实验动物福利立法 245

六、中国台湾实验动物福利立法 247

七、中国香港实验动物福利立法 248

第四节大洋洲地区实验动物福利立法 249

一、澳大利亚实验动物福利立法 249

二、新西兰实验动物福利立法 250

第五节国际组织的实验动物福利立法 252

一、欧盟实验动物福利立法 252

二、国际实验动物科学协会实验动物福利立法 254

三、欧洲实验动物学会联合会实验动物福利立法 255

四、世界卫生组织实验动物福利立法 255

五、世界贸易组织实验动物福利立法 257

六、国际兽疫局实验动物福利立法 257

七、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实验动物福利立法 258

八、欧洲动物实验替代方法合作联盟实验动物福利立法 258

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实验动物福利立法 258

第十二章中国实验动物福利保护有关规定及其实践 260

第一节实验动物福利保护的法规体系 260

一、相关法律及条款 260

二、相关行政法规及规章 263

三、相关标准 264

第二节实验动物福利保护的行政法规 264

一、国家实验动物行政法规概述 264

二、实验动物福利相关条款 264

第三节实验动物福利保护的地方立法 268

一、地方实验动物福利的法规概述 268

二、地方立法中实验动物福利相关条款 269

第四节实验动物福利保护的标准体系 272

一、标准概述 272

二、标准中实验动物福利相关内容 272

第十三章中国实验动物福利立法与实施 277

第一节实验动物福利立法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277

一、实验动物福利立法的紧迫性 277

二、实验动物福利立法的可行性 279

第二节实验动物法律地位的探究 281

一、实验动物不具有法律地位 282

二、实验动物具有法律地位 282

三、作者的观点 284

第三节实验动物福利立法的目的 284

一、立法保护实验动物福利,为科技发展提供支撑和服务 285

二、立法保护实验动物福利,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285

三、立法保护实验动物福利,引导社会文明的进步 286

四、立法保护实验动物福利,有利于各方面关系的协调 286

五、立法保护实验动物福利,实现资源多样性的持续发展 287

第四节实验动物福利法的基本理念 287

一、认可动物价值的理念 287

二、维护动物福利的理念 288

三、尊重生命、善待动物、不虐待动物的理念 288

四、动物福利与人类利益和谐共存的理念 288

第五节实验动物福利法的基本原则 289

一、与科学技术发展双赢原则 289

二、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原则 290

三、与完善科学监管互为补充的原则 291

四、与现行法律法规相衔接原则 291

五、遵循国际规范与正视我国国情相结合原则 291

六、条款具体化和可操作性原则 292

第六节实验动物福利法的主要内容 292

一、立法目的 292

二、适用范围 293

三、基本原则 293

四、基本制度和措施 293

五、基本权利和义务 294

六、法律责任 295

第七节实验动物福利立法与立法模式 296

一、国外实验动物福利的立法 296

二、中国实验动物福利的保护 299

三、中国实验动物福利立法模式的探析 301

第八节实验动物福利法的实施 301

一、以实验动物福利法为依据,制定管理办法和相关标准 302

二、以实验动物管理机构为主体,依法实施综合管理 303

三、以科学研究为支撑,探索解决福利问题的有效办法 304

四、以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为手段,提高专业人员的动物福利意识 304

五、以科普活动和媒体宣传为契机,改变社会民众淡薄的保护动物观念 305

第十四章实验动物福利与AAALAC认证 306

第一节AAALAC简介 306

一、AAALAC简介 306

二、认证范围 306

三、评估标准 306

四、可认证单位 307

五、认证的费用 308

第二节AAALAC认证类型 308

第三节AAALAC认证程序 309

一、AAALAC计划状态评估 310

二、AAALAC认证申请 311

三、进行现场考察时的基本注意事项 313

第四节AAALAC认证的意义 314

一、在国际上进行AAALAC认证的意义 314

二、国内机构、组织进行AAALAC认证的意义 315

第十五章实验动物管理与使用委员会 316

第一节IACUC的组成 316

第二节IACUC的职责 318

第三节IACUC应制定的政策 319

一、章程 319

二、会议制度 319

三、动物实验方案福利伦理审查办法 320

四、兽医规定 320

五、其他规定 320

第十六章实验动物福利发展趋势 321

第一节实验动物福利备受关注的原因 321

一、历史原因 321

二、现实原因 322

第二节实验动物福利的科学价值 323

一、现实性 323

二、长远性 325

第三节实验动物福利面临的课题与任务 325

一、尽快建立起实验动物福利的法制管理体系 325

二、建立完善实验动物福利的科学管理体系 326

三、建立健全教育培训体系 327

四、积极开展国际交流 328

下篇 动物实验伦理与动物实验替代方法 333

第十七章动物实验与动物保护 333

第一节动物权利的争论 333

一、动物权利的历史溯源 333

二、动物实验与动物保护之争 336

第二节动物福利、动物权利、动物解放、动物保护、动物保健及动物实验伦理相互之间的关系 339

一、动物福利 339

二、动物权利 341

三、动物解放 342

四、动物保护 343

五、动物保健 345

六、动物实验伦理 346

第三节动物实验伤害动物福利 347

一、动物实验中的动物伤害 347

二、动物实验中的动物抑郁 349

三、动物实验中的动物应激 349

第四节动物实验涉及的动物保护 350

一、动物保护法规在动物实验中的作用与效果 350

二、动物实验中的动物保护原则 353

三、麻醉技术 354

四、操作技术 356

五、实验后的营养及护理 357

六、实验取材、采样的动物保护 357

七、实验结束的动物处理 358

第五节动物实验的必要性 359

一、动物实验的目的及意义 359

二、动物实验开展及替代方法的评价 360

第十八章动物实验与动物福利伦理 362

第一节动物实验设施的一般要求 362

一、设施要求 362

二、设备要求 365

三、人员要求 367

四、技术要求 368

五、动物实验伦理审查 370

第二节动物实验伦理审查的基本要求 370

一、动物实验伦理审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70

二、动物实验伦理审查机构 371

三、动物实验伦理审查的一般要求 373

四、动物实验中伦理审查的特殊要求 376

第十九章动物实验设计与优化 383

第一节动物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383

一、动物实验设计的概念 383

二、动物实验设计的要素 383

三、动物实验设计的原则 384

第二节动物实验设计的方法 385

一、实验假说的提出 385

二、常用动物实验设计方法 385

三、研究方案的设计及实施 387

四、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391

第三节动物实验优化设计 394

一、优化设计的原则 394

二、优化设计的方法 395

三、动物实验样本数的估计 396

第四节动物实验优化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 397

一、实验动物的选择 397

二、实验技术和操作 401

三、实验的质量控制 402

四、数据处理 402

五、动物实验的安全性管理 403

第二十章动物实验方案的伦理审查 405

第一节伦理审查的目的 405

第二节伦理审查的申请和受理 406

第三节伦理审查的类别和程序 407

一、伦理审查的类别 407

二、审查机构的工作程序 408

第四节伦理审查基本原则 410

一、动物保护原则 410

二、动物福利原则 410

三、伦理原则 411

四、综合性科学评估原则 411

第五节伦理审查的决定 411

一、动物伦理基本要求 411

二、动物伦理审查的决定 412

第六节审查结果传达 413

一、基本信息 413

二、审查方式、审查决定及其明确说明 414

第七节实验项目的跟踪检查管理 414

第二十一章疼痛与动物实验伦理 416

第一节实验动物疼痛——不可忽视的伦理学问题 416

一、实验动物能否感受疼痛 416

二、对待实验动物疼痛的伦理学原则 422

三、疼痛研究的伦理学窘境 426

第二节疼痛和痛苦的表现与界定 428

一、判定指标 428

二、常用实验动物疼痛的表现和评估判定 430

第三节实验动物疼痛和痛苦的产生 436

一、运输 436

二、环境因素 438

三、实验操作 440

四、实验目标 441

第四节疼痛的测定和严重程度评分 445

一、疼痛的测定方法 445

二、实验操作对动物伤害程度评分因素解析 447

三、实验操作对动物伤害程度评分系统(SI系统) 450

第五节对动物伤害程度的控制 455

一、管理措施 455

二、动物饲养管理 456

三、动物实验的设计和实施 456

四、对心理因素的重视 459

五、传染病的控制 460

六、安乐死 460

第二十二章动物实验仁慈终点与动物实验伦理 462

第一节仁慈终点与动物痛苦 462

一、概念 462

二、仁慈终点的意义 465

第二节仁慈终点的类型 466

第三节仁慈终点的法律规定 467

一、国际法 467

二、国家法 469

第四节仁慈终点的选择与确定 471

一、仁慈终点的选择 472

二、动物试验的观察频率 474

三、仁慈终点的实验确证 474

四、选择和确定仁慈终点的其他要求 474

第五节动物试验仁慈终点的应用 475

一、在感染性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476

二、在肿瘤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476

三、在急性毒性试验中的应用 477

四、在疼痛性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478

五、在体内诱生法制备单克隆抗体中的应用 479

六、在疫苗效力和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480

第二十三章动物实验中的兽医作用 482

第一节实验动物执业兽医的资质 482

一、实验动物兽医的定义 482

二、实验动物兽医应该具备的资质和专业知识 483

第二节实验动物兽医的基本职责 486

一、疾病诊治及护理 486

二、参与动物实验设计及指导 487

三、起草实验动物管理与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487

四、实验动物相关研究 487

五、协助机构相关认证 488

六、参与预算制定和成本控制 488

七、参与科普、教学和培训 488

八、参与实验动物设施的设计和制定运行、维护计划 488

九、受控药物的管理与使用指导 489

第三节实验动物健康与兽医管理 489

一、动物健康管理体系 490

二、疾病基础与疾病防控 491

三、实验动物疾病监测 495

四、非传染性疾病的监测 497

五、实验动物健康的维护 497

第四节实验动物分娩与兽医管理 498

一、实验用犬的分娩与兽医管理 498

二、实验用小型猪的分娩与兽医管理 499

三、实验用猴的分娩与兽医管理 500

第五节实验动物免疫与兽医管理 501

一、小型猪 501

二、犬 501

三、貂 502

四、猴 502

第六节实验动物运输与兽医管理 503

一、中国动物运输福利方面的主要法规或规章 503

二、与实验动物运输相关的国际组织和法规 506

三、美国与实验动物运输相关的法律、法规 507

四、欧盟的实验动物运输相关法律法规简介 509

第七节实验动物检疫与兽医管理 510

一、检疫的定义及检疫规程 510

二、《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 511

三、检疫期前后的兽医管理 511

四、实验用猴的检疫规程一例 511

第八节实验动物外科、术后护理与兽医管理 513

一、兽医在实验动物手术中的作用 513

二、术前计划与人员培训 513

三、术后护理 515

第九节动物实验程序的监督与兽医管理 516

一、动物实验SOP的制定与更新 516

二、动物实验计划的审查 516

三、动物实验计划实施中的监督和指导 516

四、实验结束后动物的安乐死 517

第十节实验动物安乐死术的实施与兽医管理 517

一、安乐死的基本概念 517

二、安乐死的基本原则 517

三、安乐死的基本要求 518

四、实施安乐死人员的培训 519

五、安乐死的方法 519

第二十四章实验动物麻醉与动物实验伦理 523

第一节实验动物麻醉的基本要求 523

一、麻醉的概念 523

二、麻醉的发展简史 524

三、麻醉的风险 524

四、麻醉前的基本要求 524

第二节实验动物麻醉分类与常用方法 526

一、全身麻醉 526

二、局部麻醉 532

三、常用复合麻醉方法 534

第三节实验动物麻醉的抢救与护理 535

一、抢救 535

二、麻醉监测 538

三、术后麻醉苏醒期处理 540

第四节实验动物常用麻醉技术 541

一、呼吸控制 541

二、长时间麻醉 543

三、特殊时期动物的麻醉 545

四、心肺脑复苏技术 546

五、体外循环技术 547

六、低温技术 548

第二十五章动物实验微创技术与动物实验伦理 550

第一节实验外科与生命科学 550

一、生命科学是实验外科发展的基础 551

二、实验外科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551

三、实验外科学进展 552

第二节外科技术与动物模型 555

一、外科技术相关动物模型的分类 555

二、外科动物模型的特点 556

第三节微创外科与微创技术的发展 557

一、微创观念的来源 557

二、微创外科的范畴 558

三、微创技术的进展 558

第四节微创技术与动物实验伦理 562

一、传统外科动物模型存在的问题 562

二、微创外科技术的优势和特点 563

第五节微创外科的现状 565

一、微创腹部外科 565

二、微创神经外科 566

三、微创骨科 568

四、微创妇产科 570

五、微创心血管外科 571

六、微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573

七、微创手术新概念——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574

八、其他微创外科 575

第二十六章安死术与动物实验伦理 577

第一节安死术的概念 577

一、安死术的起源及发展历史 577

二、安死术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 579

三、选择安死术的原则 580

四、实验动物的麻醉 581

五、麻醉方法与麻醉药 582

六、常用麻醉剂量及注射途径 583

七、麻醉注意事项 586

第二节安死术选择考虑因素和标准 587

一、使用安死术必须符合的标准 587

二、安死术选择考虑因素 589

第三节疼痛、应激和意识丧失的评价 591

一、疼痛评价指标 591

二、应激评价指标 592

三、意识丧失评价指标 593

第四节安死术方法的应用 595

一、安死术方法分类及概述 595

二、安死术方法应用 598

第五节安死术对动物组织的影响 601

一、物理机械法对实验动物不同组织的影响 601

二、化学法对实验动物不同组织的影响 602

第二十七章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提出与发展 604

第一节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理论的形成 604

一、“3R”,理论的提出 604

二、替代法的提出 605

三、动物实验替代法的现状 605

第二节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有关法规 606

一、欧洲地区 607

二、北美地区 609

三、亚太地区 609

第三节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研究机构与社团组织 612

一、欧洲地区 612

二、北美地区 617

三、亚太地区 620

第四节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学术交流 621

一、学术期刊 621

二、学术交流会议 625

三、信息网络平台 627

第五节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研究进展 629

一、科学研究方面 629

二、安全检测方面 630

三、高等教育方面 632

第六节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研究的意义 633

一、适应了动物保护需求 633

二、加快了动物实验立法 634

三、推动了科学研究发展 634

第二十八章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研究内容 637

第一节概念与内涵 637

一、动物实验 637

二、动物实验替代方法 640

三、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研究 641

第二节减少性技术 641

一、数据资源共建共享 641

二、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642

三、替代方法推广应用 642

四、实验动物重复使用 643

五、高质量动物的应用 643

六、实验技术的规范化 643

七、动物实验协作研究 643

第三节优化技术 644

一、实验动物生产中的优化技术 644

二、实验动物运输中的优化技术 645

三、动物实验中的优化技术 645

第四节替代技术 649

一、细胞试验技术 649

二、层析分析技术 650

三、免疫学技术 650

四、反转录酶活性测定技术 651

五、分子生物学技术 651

六、热原检测的全血细胞试验技术 651

七、转基因动物 653

八、低等生物体 653

九、生物反应器培养系统 654

十、计算机模拟 654

十一、人类“自体模型” 655

十二、“部分替代”思路和技术的实施 655

十三、其他替代方法 655

第五节动物实验与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关系 656

一、动物实验是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研究领域 656

二、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促进了动物实验的完善与发展 657

第二十九章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验证和法规认可 658

第一节动物实验替代方法验证的概念与要求 658

一、验证的概念 658

二、验证的目的 659

三、验证类型 659

四、验证的基准 660

五、验证的要求 661

第二节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验证程序 661

一、验证过程 661

二、预验证 662

三、验证的因素 664

四、验证后的思考 666

第三节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法规性认可与国际协调 667

一、法规认可的内涵与管理机构 667

二、法规认可的基准与考虑因素 668

三、法规认可的过程 669

四、国际协调 670

第四节动物实验替代方法验证和法规认可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671

一、替代方法验证和法规认可的兴起 671

二、动物实验替代方法验证与法规认可的现状 672

三、动物实验替代方法验证和法规认可存在的问题 674

第三十章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应用 678

第一节动物实验替代方法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678

一、概述 678

二、药物靶标研究 678

三、药效学筛选 679

四、安全性评价 679

五、药物代谢 680

六、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680

七、存在的问题 681

八、结语与展望 681

第二节动物实验替代方法在人用生物制品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682

一、概述 682

二、安全试验 683

三、效力试验 687

四、疫苗研究和质量控制试验中终点判断的人道做法 689

第三节动物实验替代方法在兽用生物制品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690

一、概述 690

二、小鼠实验的仁慈终点 691

三、结论 694

第四节动物实验替代方法在化妆品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695

一、概述 695

二、目前已经比较成熟的替代方法 696

第五节动物实验替代方法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 702

一、概述 702

二、非动物法生产单克隆抗体 702

三、建立免疫球蛋白基因库 703

四、噬菌体用于表达蛋白肽 703

五、抗体合成技术 704

六、基因打靶和核移植技术生产转基因动物 704

第六节动物实验替代方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705

一、概述 705

二、原生动物在水环境监测中的作用 705

三、鱼在水域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706

四、PCR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708

五、生物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709

六、细胞培养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709

第七节动物实验替代方法在教育培训中的应用 710

一、概述 710

二、教育中的实验动物替代 711

三、高等教育的“3R”资源和实施办法 712

第三十一章数据资源共享与动物实验替代方法 715

第一节数据资源与数据库 715

一、数据和数据资源 715

二、数据库的概念和数据库构建 716

三、实验动物数据和数据库 718

第二节数据资源整合原则和数据资源共享 720

一、数据资源整合原则 720

二、数据资源共享的内涵、类型与方式 721

第三节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技术 724

一、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技术 724

二、信息技术促进数据资源共享 727

第四节数据资源共享对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推动作用 727

一、数据资源共享的重要意义 727

二、数据资源共享和管理的现状 733

第五节国内外与动物实验替代方法有关的主要网站 742

一、国外有关的主要网站 742

二、国内有关的主要网站 743

第三十二章我国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研究现状与展望 746

第一节我国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研究现状 746

一、以法规标准推动“3R”应用的实现 746

二、以科研立项支持“3R”研究的开展 748

三、以学术交流促进“3R”成果的利用 749

四、以教育培训加深对“3R”内容的理解 750

五、以媒体宣传营造“3R”认知的环境 751

六、以动物实验福利伦理审查工作推动“3R”研究的开展 752

第二节我国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753

第三节我国开展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研究的紧迫性 754

一、“3R”,可突破科学研究中的“思路壁垒” 755

二、“3R”,可化解学术交流中的“学术壁垒” 756

三、“3R”,可克服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 756

第四节我国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发展与展望 757

第三十三章我国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研究的思路与模式 760

第一节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研究的总体思路 760

一、科技立法、明确地位 760

二、国家投入、予以扶植 760

三、全面关注、重点突破 761

四、国际资源、为我所用 761

第二节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研究的实施策略 761

一、统筹规划、整体设计、分步实施 761

二、保证重点、有序发展、逐步推进 762

三、内外结合、坚持特色、快速提升 762

四、“环境”建设、优化条件、同步推进 762

第三节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研究的保障措施 763

一、制定体现“3R”原则的动物实验管理法 763

二、将“3R”研究列入实验动物科技发展规划 765

三、将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研究作为一项基础性研究予以支持 765

四、建设和完善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系统研究与科学验证体系 766

五、加强教育与技术培训工作 766

六、鼓励相关企业的先期介入及与科研机构的合作研究 767

七、发挥实验动物管理机构的作用 767

八、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768

第四节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研究的模式 768

一、国外的发展模式 768

二、我国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研究模式的探讨 771

第三十四章我国应重点开展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研究的领域 775

第一节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研究的新动态 775

一、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研究的热点问题 775

二、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研究动态 778

第二节动物实验替代方法重点研究领域的基本考虑要点 780

一、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研究应以“3R”,为基本前提 780

二、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研究应以科学性为基础 781

三、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研究应以实用性为目标 782

四、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研究应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 782

第三节开展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研究的重点领域 784

一、食品、药品等安全评价与检测领域 784

二、化妆品安全评价领域 785

三、环境监测领域 786

四、其他相关领域 787

附录1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789

附录2关于发布《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的通知 792

附录3《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 799

附录4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806

附录5动物福利和“3R”,研究的有关网站介绍 81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