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历史  现实  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的多维反思
历史  现实  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的多维反思

历史 现实 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的多维反思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段方乐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010099750
  • 页数:27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先通过深入马克思的哲学和经济学文本,澄清一些具有复杂的哲学内涵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哲学内涵,以期能够在更深的逻辑基层上发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逻辑层次的逐级跃迁,尤其是《资本论》的狭义历史唯物主义逻辑的完成。在追寻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逻辑后,评论了西方非官方知识分子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具体考察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如何在变化了的历史条件下去研究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在充分尊重了历史唯物主义发生发展的历史脉络的同时,重点分析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理论发展。最后一部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关照”,其侧重点是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我们期望本书的写作能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做出一定的贡献。
《历史 现实 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的多维反思》目录

第一章 历史唯物主义的发生 1

第一节 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逻辑原点 2

一、思维方式革命的原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争论 2

二、关于第六条和第七条的逻辑定位 10

三、实践思维方式的哲学世界观的确立 12

第二节 马克思的哲学跃迁与经济学研究的接合 15

一、马克思的哲学运思 16

二、经济学研究新视阈的开辟 21

三、双重语境孕育新世界观 25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哲学回溯 ——从经验唯物主义、社会唯物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 27

一、经验唯物主义方法 27

二、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社会唯物主义” 29

三、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的产生 31

第四节 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与唯物史观的创立 36

一、不同本体论基础上的历史和逻辑的关系 37

二、唯物史观的构建 40

三、唯物史观所实现的思想革命 42

四、实践基础上逻辑和历史的辩证统一 44

第五节 马克思“颠倒”黑格尔辩证法的哲学意蕴 46

一、《资本论》方法的由来 47

二、辩证法的“颠倒”所蕴涵的第一次哲学变革:唯心主义向一般唯物主义的转变 48

三、辩证法的“颠倒”所蕴涵的第二次哲学变革:包括传统唯物主义在内的本体论哲学向方法论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 50

四、辩证法的“颠倒”所蕴涵的第三次哲学变革:历史的现实的辩证法促成对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逻辑的“颠倒”,即狭义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建构 53

第二章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逻辑 59

第一节 马克思历史概念的关系性规定 60

一、马克思历史概念的产生 60

二、马克思历史概念的关系性特质 62

三、马克思历史概念的意义 67

第二节 历史现象学:颠覆资本主义物化关系的逻辑 69

一、何为历史现象学 69

二、历史现象学的方法论特质 74

三、历史现象学方法论的逻辑布展及其结论 77

第三节《共产党宣言》与科学社会主义革命逻辑的成熟 81

一、历史辩证法的成熟 82

二、阶级斗争的必要性、合理性和条件性 84

三、《共产党宣言》革命纲领的反思 86

第四节 恩格斯与历史唯物主义革命逻辑的演化 ——晚年恩格斯对无产阶级斗争 策略的修正 89

一、问题的提出 90

二、修正无产阶级斗争策略的原因 91

三、恩格斯对我们的启示 95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三分法”的反思与批判 98

一、杜林思想体系的构建暨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分法”的客观孕育 98

二、恩格斯《反杜林论》对杜林的批判: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分法”的产生 101

三、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概括和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分法”的正式形成 104

四、马克思主义“三分法”的消极影响 106

第三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唯物史观的理论变异 111

第一节 异质中的发展:青年马克思与晚期马克思思想的逻辑关联 112

一、异质而非断裂 113

二、发展而非退化 115

三、不同逻辑层级的逐次递进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根本特征 117

第二节 卢卡奇与历史唯物主义逻辑的修正 119

一、物化批判向对象化批判的泛化 120

二、生产关系批判向生产力批判的延伸 123

三、历史主体对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僭越 127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偏离 130

第三节 阿尔都塞“症候阅读法”与“矛盾的多元决定” 135

一、“无辜的阅读”和“有罪的阅读”的辨析到“症候阅读法”的提炼 135

二、解读《资本论》“问题式”之归宿:结构因果观 140

三、“矛盾的多元决定”的哲学分析 144

四、关于“矛盾的多元决定”的主要论争与评价 150

第四节 施密特对马克思自然概念的改造 152

一、社会中介的自然——马克思自然概念逻辑的凸显 153

二、社会与自然互为中介——双重逻辑的并存 155

三、自然的乌托邦——“理论无意识”的最终颠覆 157

第五节 罗默的“一般剥削理论”批判 160

一、罗默剥削概念产生的机制 161

二、罗默对剥削的历史形式的阐述 168

三、罗默“一般剥削理论”的评析 173

第四章 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理论发展 178

第一节 邓小平“三个有利于”与历史唯物主义逻辑的契合 179

一、“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历史唯物主义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的契合 180

二、“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契合 181

三、“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观的契合 184

第二节“三个代表”思想的哲学意蕴 186

一、“三个代表”思想“求真”的思想前提 186

二、“三个代表”思想“向善”的道德维度 189

三、“三个代表”思想“趋美”的终极归宿 191

四、“三个代表”与真善美的统一 193

第三节 论党的先进性的文化内涵 194

一、党的先进性的文化内涵首先表现为不断提高文化的创新能力 195

二、党的先进性的文化内涵也表现在加强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控制能力,维护文化安全 197

三、党的先进性的文化内涵还表现为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感召力和竞争力,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198

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200

一、科学发展观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200

二、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206

三、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211

四、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 213

第五章 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关照 216

第一节 当今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唯物主义反思 217

一、当今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 217

二、当今世界经济危机的实质 222

三、经济危机的广泛影响与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226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中的统筹城乡规划 232

一、统筹城乡规划的必要性 232

二、统筹城乡规划的可能性 235

三、统筹城乡规划的现实性 236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文化创新 238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创新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指导思想 239

二、文化创新要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文化成果和管理经验 240

三、实现传统优秀文化的现代转型 242

第四节 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人文素质的构建 244

一、现代人文素质培育要以唯物史观作为指导 245

二、发展国民教育事业是建设现代化精神文明的基础环节 247

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建设现代化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 249

四、培育国民的现代人文素质,是提升民族的文化力,改进民族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民族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51

第五节 社会综合工程视阈下的青少年道德素质建设 252

一、在家庭、学校、社会相互结合中搞好中小学生道德教育 253

二、突出高校“两课教学”在大学生政治道德素质培养中的地位 258

主要参考文献 266

后记 27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