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中国文学史新著  增订本  第2版  上
中国文学史新著  增订本  第2版  上

中国文学史新著 增订本 第2版 上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章培恒,骆玉明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7309080223
  • 页数:483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对现代文学以前的中国文学发展过程的实事求是而又独具特色的描述。在描述中,作者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以人性的发展作为文学演变的基本线索;吸收西方形式美学的成果,把内容赖以呈现的文学形式(包括作品的语言、风格、体裁、叙事方式、由各种艺术手法所构成的相关特色等)作为考察的重点,并进行相应的艺术分析;严格遵照实证研究的原则,伴随必要而审慎的考证,通过对一系列作品的新的解读和若干长期被忽视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其他文学现象的重新发现,以探寻和抉发中国古代文学本身的演化和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内在联系,从而揭示出中国现代文学乃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合乎逻辑的发展,西方文化的影响只是加快了它的出现而非导致了中国文学航向的改变。此书虽然充分吸收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中国文学史》的优点,但却已是一部新的著作。
上一篇:QQ女是大明星下一篇:纽约兄弟
《中国文学史新著 增订本 第2版 上》目录

导论 1

第一编 上古文学 23

概说 23

第一章 文学的起源和中国早期神话 35

第一节 文学的起源 35

第二节 中国的早期神话和传说 37

第二章 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 42

第一节 西周至春秋的诗歌总集——《诗经》 42

第二节 《诗经》中的西周前期作品 48

第三节 《诗经》中的西周中、后期作品 58

第四节 《诗经》中的东周作品 63

第五节 《诗经》中所见的艺术特色 73

第六节 《诗经》对后代的影响 76

第三章 历史散文 77

第一节 《尚书》与《春秋》 77

第二节 《左传》 79

第三节 《国语》 82

第四节 《战国策》 85

第四章 诸子散文 90

第一节 从《论语》到《孟子》 90

第二节 庄周与《庄子》 95

第三节 荀况与《荀子》 98

第四节 韩非与《韩非子》 100

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 102

第一节 《楚辞》与楚文化 102

第二节 屈原的生平 106

第三节 屈原的作品 109

第四节 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24

第五节 宋玉 125

第二编 中世文学·发轫期 131

概说 131

第一章 秦与西汉的辞赋 138

第一节 秦代的辞赋 138

第二节 西汉前期至中期的辞赋 140

第三节 西汉后期的辞赋 157

第二章 西汉的散文和《史记》 161

第一节 西汉前期的散文 161

第二节 司马迁和西汉中期的散文 164

第三节 西汉后期的散文 186

第三章 建安以前的汉代诗歌 188

第一节 楚歌体诗的兴起和四言诗的没落 188

第二节 五言诗形成的时间问题 192

第三节 西汉的五言诗 195

第四节 建安以前的东汉五言诗 202

第五节 乐府诗 206

第四章 建安以前的东汉辞赋与散文 212

第一节 辞赋 212

第二节 散文 221

第三编 中世文学·拓展期 231

概说 231

第一章 曹氏父子与建安文学 245

第一节 曹操及其乐府诗 245

第二节 建安七子和诗风的始变 249

第三节 曹丕与曹植 260

第四节 蔡琰的《悲愤诗》 279

第二章 魏晋文学 282

第一节 曹魏文学 282

第二节 陆机、左思与西晋诗文 293

第三节 东晋诗文与陶渊明 306

第三章 南朝的美文学 322

第一节 谢灵运与山水诗的兴盛 323

第二节 鲍照及汤惠休等 330

第三节 沈约、谢朓与永明体 337

第四节 《文心雕龙》与《诗品》 348

第五节 萧氏兄弟及其后继者 355

第六节 以妇女问题为中心的“艳歌”集《玉台新咏》和《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73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民间乐府 383

第一节 陇上歌辞 384

第二节 南方乐歌 384

第三节 北朝民间乐府及其他 388

第四节 《木兰诗》 390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392

第一节 志怪小说 393

第二节 《世说新语》 404

第六章 南北文学的融合与初唐的诗风 409

第一节 《水经注》与《洛阳伽蓝记》 409

第二节 北朝的土著作家 414

第三节 徐陵、庾信与王褒 418

第四节 隋及唐初的诗 427

第五节 “四杰”与“沈宋” 432

第七章 唐诗的新气象与李白 441

第一节 陈子昂、刘希夷、张若虚 441

第二节 张说、张九龄 446

第三节 王昌龄及其同道 449

第四节 孟浩然、王维 456

第五节 李白 464

第六节 高适与岑参 47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