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历史变迁中的社会与国家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牟发松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208103382
- 页数:586 页
绪论 1
一、作为研究对象的“汉唐历史变迁” 1
二、关于“社会与国家” 3
三、主要内容及分编 6
第一编 汉唐异同论与六朝隋唐论 13
一 汉唐异同论 13
(一)汉唐历史的相似性 13
(二)汉唐历史的差异性和连续性 19
(三)汉唐异同与朝代循环 24
二 内藤湖南和陈寅恪的“六朝隋唐论”试析 28
(一)后来者无法绕开的丰碑 28
(二)内藤湖南的“六朝隋唐论” 30
(三)陈寅恪的“六朝隋唐论” 33
(四)两氏“六朝隋唐论”之比较 37
(五)两氏“六朝隋唐论”的遗产 42
三 唐长孺先生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唐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际重读所著三编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 45
(一)唐长孺先生治学次第及成就述略 45
(二)三编论集的内容及其分类 47
(三)关于社会经济的研究 49
(四)关于门阀士族的研究 52
(五)关于民族问题的研究 55
(六)关于兵制的研究 57
(七)关于思想、文化及宗教的研究(附交通、医疗史研究) 59
(八)三编论集的学术贡献及治学特色 61
附录一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形成和前期变化的探索之作——《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介评 65
附录二 略谈前辈学者对唐长孺先生治学的影响 69
四 《资本论》与“前资本主义论” 76
(一)马克思没有留下系统的“前资本主义论” 76
(二)关于马克思“前资本主义论”的重构 77
(三)逻辑的与历史的 80
(四)《资本论》与“前资本主义论” 85
五 战后中日学界对六朝隋唐时代特质的不同把握 93
(一)不同的史观和共同的参照 93
(二)六朝隋唐的历史特征 95
(三)关于直接生产者的性质 97
(四)关于国家及其统治阶层的性质 99
(五)共同体及其性质 101
(六)结语 105
第二编 汉唐历史变迁中的地方社会与国家 109
六 传统中国的“社会”在哪里 109
(一)“缺位”与“浑融” 109
(二)从国家起源说看先秦诸子关于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思想 113
(三)中国古代与“社会”相对应或者相关联的概念(一):社、群、野 116
(四)中国古代与“社会”相对应或者相关联的概念(二):天下 123
(五)中国古代的社会组织形式 143
附录三 略评日本中国中世纪研究会的共同体理论 150
(一)引言 150
(二)中世史研究会的“共同体理论” 150
(三)研究会“共同体理论”的特色 153
(四)马克思的“共同体理论” 156
(五)研究会“共同体理论”评析 158
七 从“移风易俗”看秦汉对地方社会的控制 166
(一)引言 166
(二)风、俗与移风易俗 167
(三)秦王朝的“行同伦”与“除其恶俗” 168
(四)汉代循吏的“移风易俗”与地方社会 174
(五)大一统在广土众民的传统中国如何成为可能 182
八 侠儒论——党锢名士的渊源与流变 184
(一)两汉魏晋士风变迁中的侠与儒 184
(二)所谓“侠儒” 185
(三)《韩非子》中“以武犯禁”的“侠” 187
(四)“侠”与“私剑” 191
(五)闾里布衣之侠与有土卿相之侠、豪暴之侠 193
(六)职业游侠及其群体特征 197
(七)游侠群体由侠而儒的“变节” 200
(八)侠儒群体——侠气张扬的党锢名士 204
(九)由婞直而权谋 208
(十)从名节到苦节 211
(十一)由苦节而诞节——从党锢名士到魏晋名士 215
(十二)结语 217
九 汉代三老:“非吏而得与吏比”的地方社会领袖 219
(一)引言 219
(二)汉代三老制度的渊源 219
(三)三老身份诸说 223
(四)三老——国家认定的地方社会领袖 227
(五)三老独特的社会政治功能 235
一○ 从三老到民望 237
(一)汉以后不存在制度化的县乡三老 237
(二)从三老到民望 240
(三)盛唐后乡望的逐渐消失与地方社会领导层的变化 245
一一 唐代“山人”考论 248
(一)《岱岳观碑》所见唐代东岳斋醮活动和山人 248
(二)传世文献中的唐代山人及其类型 252
(三)山人的本色——处山林之远 259
第三编 士族集团的播迁和士风的流变 263
一二 汉唐间的荆州宗氏 263
(一)引言 263
(二)关于宗氏的得姓 263
(三)关于《后汉书·宗均传》之讹 265
(四)东汉魏晋时期的荆州宗氏 268
(五)南北朝隋唐时期的荆州宗氏 275
(六)结语 281
一三 梁陈之际南人之北迁及其影响 283
(一)引言 283
(二)侯景之乱及江陵失陷后南人之北迁高齐 283
(三)西魏攻占梁汉东、梁益后南人之北迁关中 285
(四)西魏破江陵后南人之北迁关中 286
(五)梁陈之际南人北迁之影响 293
(六)余论 297
一四 旧齐士人与周隋政权 299
(一)“四海为家”与“东西为限” 299
(二)“频诏搜扬、州郡勒送”与“东西旧隔、情犹自疏” 301
(三)“关中旧意”与“山东人朋党” 308
(四)政治权力与社会潜力 313
附录四 关于杜宝《大业杂记》的几个问题 316
(一)关于《大业杂记》的著录及其流传 316
(二)《大业杂记》的成书、体例及叙事时限 319
(三)关于《大业杂记》的内容及史料价值 320
(四)《大业杂记》“区宇图志”条略考 323
一五 墓志资料中的河北藩镇形象新探——以《崔氏合祔墓志》所见成德镇为中心 327
(一)缘起 327
(二)崔氏丈夫郑潨的墓志及相关问题 329
(三)《崔氏合祔墓志》所见成德藩镇形象 332
(四)墓志所见河北藩镇的另外一面 333
一六 《〈后汉书·班固传〉论》平议 339
(一)引言 339
(二)班彪父子对司马迁的批评 339
(三)范晔对班固批评《史记》的反批评 343
(四)“范矫班失”与《后汉书》的类传设置 345
一七 说达——以魏晋士风问题为中心 349
(一)魏晋名士以任放为达 349
(二)阮籍不许子侄作达 350
(三)儒家的达 352
(四)道家的达 355
(五)达与玄心 357
(六)达与材力 359
(七)达与胸中垒块 360
(八)魏晋时期达的内涵及其表现之变化、影响 361
一八 说“风流”——其涵义的演化与汉唐历史变迁 364
(一)教化与风流 364
(二)东汉三国之际的名士与风流 367
(三)两晋名士与风流 373
(四)梁陈及唐代诗歌中的“佳丽”与风流 377
(五)结语 383
附录五 标榜风流 远明管乐——略论诸葛亮的名士风范 384
(一)引言——诸葛亮的装束 384
(二)标榜风流 384
(三)远明管乐 388
(四)余论——亦清亦任亦和、且法且道且儒的“圣人” 393
第四编 汉唐历史发展的区域背景及区域互动 399
一九 《吴地记》考 399
(一)引言 399
(二)汉代“吴地” 399
(三)六朝、唐代诸家《吴地记》考 400
(四)从《吴地记》看“吴地”之含义及其变化 412
二○ 魏晋南北朝的天下三分之局试析 415
(一)三国以前两次未遂的三分天下设计 415
(二)东汉末年三分天下的设计与现实——诸葛亮和鲁肃的三分割据之策 416
(三)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天下三分之局 418
(四)后三国时代——南北朝后期的天下三分之局 420
(五)从东西二元到三方鼎峙到南北分立 422
二一 王融《上疏请给虏书》考析 426
(一)关于北魏遣使求书的时间 426
(二)王融上疏是否被采纳 427
(三)王融上疏浅析 428
二二 南北朝交聘中所见南北文化关系略论 432
(一)引言 432
(二)南北使节初通与“南使不称” 432
(三)南北通使中的正统之争 434
(四)南北通使过程中的南北文化交流 437
(五)结语 441
二三 陈朝建立之际的合法性诉求及其运作 443
(一)陈朝创建之艰难 443
(二)陈霸先的功德和陈朝建立的合法性基础 443
(三)陈朝建立之际的合法化操作 448
(四)结语 456
二四 汉唐历史变迁中的南方与北方约论 458
(一)汉唐历史变迁与中国中古历史发展的特征 458
(二)从东西相抗到南北对立 462
(三)南北分立如何成为可能——汉唐间南方的经济文化进步及相对地位的变动 466
(四)南北重归一统何以成为可能——文化的凝结与催化 470
二五 汉唐间的中日关系与东亚世界 474
(一)前言 474
(二)东亚世界形成过程中的中日关系 475
(三)日唐关系与东亚世界 479
(四)关于汉唐间中日关系的几点反思 483
第五编 唐代的南朝化倾向和唐宋变革 489
二六 略论唐代的南朝化倾向 489
(一)唐长孺教授《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的有关论点 489
(二)隋唐间的制度文化与南朝的因素 491
(三)唐代的变化与南朝化倾向 497
(四)唐代“南朝化倾向”的内涵及意义 505
二七 南、北朝在制度文化上的相互影响略论——以梁武帝、北魏孝文帝的官品改革为中心 508
二八 从南北朝到隋唐——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看唐代的南朝化倾向 520
(一)南北朝时期历史主流是在北还是在南 520
(二)南、北朝对隋唐历史的影响 523
(三)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看唐代的南朝化倾向 525
二九 唐玄宗朝土地关系的矛盾及其调整略论 542
(一)引言 542
(二)“高户之位、田业已成”与“天下户口、亡逃过半” 542
(三)唐玄宗朝对均田制的竭力维护 544
(四)“兼并之弊逾于成哀”与“亦频处分未有长策” 546
(五)土地关系的内在矛盾与均田制的彻底崩坏 549
(六)传统田制的终结 552
三○ “唐宋变革说”三题——值此说创立一百周年而作 553
(一)其说虽旧,“其命维新”——岁至期颐的“唐宋变革说” 553
(二)“汉唐故事”与宋朝士大夫的时代自觉 557
(三)郢书燕说——宋人对唐代文化的改造性接受 564
后论 国家对社会的顺应和社会的国家化——汉唐历史变迁中社会与国家关系及其变动的基本特征 572
跋语 583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社会学与人类生活 社会问题解析 第11版》(美)James M. Henslin(詹姆斯·M. 汉斯林) 2019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规范 技巧与案例 第3版 2020》文传浩,夏宇编著 2019
- 《情报学 服务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现代情报理论》赵冰峰著 2018
- 《课堂上听不到的历史传奇 世界政治军事名人 初中版》顾跃忠等编著 2015
- 《凯恩斯文集 第13卷 社会、政治和文学论集》严忠志译 2018
- 《新编历史小丛书 祖逖北伐》何兹全著 2019
- 《社会资本与村庄治理转型的社区机制》张国芳等著 2019
- 《国家执业药师考试历年真题试卷全解 2015-2019 中药学专业知识 1》黄坤主编 2020
- 《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机制研究》阮晓莺著 2019
- 《中风偏瘫 脑萎缩 痴呆 最新治疗原则与方法》孙作东著 2004
- 《水面舰艇编队作战运筹分析》谭安胜著 2009
- 《王蒙文集 新版 35 评点《红楼梦》 上》王蒙著 2020
- 《TED说话的力量 世界优秀演讲者的口才秘诀》(坦桑)阿卡什·P.卡里亚著 2019
- 《燕堂夜话》蒋忠和著 2019
- 《经久》静水边著 2019
- 《魔法销售台词》(美)埃尔默·惠勒著 2019
- 《微表情密码》(波)卡西亚·韦佐夫斯基,(波)帕特里克·韦佐夫斯基著 2019
- 《看书琐记与作文秘诀》鲁迅著 2019
- 《酒国》莫言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