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国家经济安全  理论与分析方法
国家经济安全  理论与分析方法

国家经济安全 理论与分析方法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雷家骕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302264477
  • 页数:35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研究团队在此领域十余年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新形势、新问题,论述了研究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力图为关注国家经济安全的人们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既可作为经济学和管理学类研究生或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经管领域研究者、政府公务员及企业高管阅读使用。
《国家经济安全 理论与分析方法》目录

第一章 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及其被关注的动因 1

第一节 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提出与内涵 1

一、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提出 1

二、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 3

三、国家经济安全的特征 4

第二节 世界各国对经济安全的关注及其动因 7

一、各国对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关注 7

二、各国关注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动因 8

第三节 国家安全观的转变 10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 10

二、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利益 12

三、由传统安全观到综合安全观 15

第四节 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领域与研究目的 16

一、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领域 16

二、国家经济安全研究的政策目的 18

第二章 战略资源安全 21

第一节 战略资源安全概论 21

一、自然资源分类及特性 21

二、人类资源开发利用观的转变 21

三、战略资源及战略资源安全 23

第二节 矿产资源安全 23

一、矿产资源安全的内涵 23

二、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 24

三、矿产资源安全评价 28

第三节 水资源安全 31

一、水资源安全与短缺 31

二、水资源供需预测 34

三、水资源管理 39

第四节 粮食安全 43

一、粮食问题与粮食安全 43

二、粮食供需预测 45

三、粮食安全的测度 48

四、粮食储备 49

五、国际粮食贸易 50

第三章 能源安全 53

第一节 能源安全概述 53

一、能源安全的概念及其演进 53

二、能源与战争 54

三、有关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与政策 56

第二节 矿物能源安全 57

一、石油安全 57

二、煤炭安全 66

第三节 电力系统安全 68

一、电力系统 68

二、电力系统安全 69

三、电网运行安全 69

第四章 产业安全 71

第一节 产业安全概论 71

一、产业安全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71

二、国外的产业安全思想 72

三、国内关于产业安全内涵的几种观点 74

第二节 基于中国国情的产业安全观 78

一、基于国情的产业安全观的界定原则 78

二、基于我国国情的产业安全概念 81

三、基于国情的产业安全概念的内在逻辑 83

第三节 产业安全的评价方法 87

一、产业安全态势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87

二、关于我国产业安全态势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想 88

三、关于某个产业安全与否的判断 96

第四节 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安全的影响 98

一、外商直接投资 98

二、外商直接投资控制东道国产业的途径 99

三、外资控制东道国产业的负面影响 102

第五章 金融与财政安全 105

第一节 金融与财政的功能 105

一、一国经济运行的货币流程 105

二、金融系统及其功能 106

三、财政系统及其功能 107

第二节 金融安全 108

一、金融安全的要义 108

二、现代金融系统的特点 109

三、影响金融安全的主要因素 111

四、考察金融安全应关注的重要问题 113

五、金融安全状况恶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117

六、金融安全态势的监测预警 118

第三节 财政安全 123

一、财政安全的要义 123

二、研究财政安全的理论基础:财政收支理论 124

三、分析财政安全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125

四、财政收入 126

五、财政支出 128

六、财政赤字与制度性债务积累 131

七、财政安全的监测预警指标与系统 132

第四节 金融安全与财政安全的相互影响 137

一、两个系统及两类政策的相互影响 137

二、两类政策的密切联系决定了二者可能互为不安全因素 138

三、其他系统的安全问题也会对财政与金融安全产生影响 138

第六章 虚拟及实体经济与国家经济安全 141

第一节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141

一、虚拟经济及其特点 141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145

第二节 虚拟经济、实体经济与国家经济安全的联系 147

一、商品市场均衡 147

二、货币市场均衡 149

三、金融泡沫与实体经济 154

四、开放经济中一国经济的失衡 159

第三节 房地产泡沫与经济安全 164

一、房地产的虚拟经济特性 164

二、房地产泡沫的演化机制 168

三、房地产泡沫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 171

第七章 生态环境与经济安全 177

第一节 生态环境对经济安全的影响机制 177

一、研究生态环境与经济安全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177

二、生态破坏与经济安全 178

三、环境污染与经济安全 184

第二节 生态环境价值量分析方法和模型 188

一、生态破坏价值量分析方法和模型 188

二、生态破坏对经济安全的影响评价 193

三、环境污染价值量分析方法和模型 196

四、环境污染对经济安全的影响评价 199

第三节 环境安全 201

一、环境安全的概念、内容与实现机制 201

二、环境外交与环境安全 202

三、环境安全中的绿色GDP 204

第四节 国家经济安全评价中的生态环境影响因子 205

一、引入生态环境影响因子需要解决的问题 205

二、反映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因素的指标体系 206

第八章 国际经济关系与国家经济安全 209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 209

一、全球化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不同的发展空间 209

二、全球化下新的国际分工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挑战 213

第二节 国际经济关系中常见的经济安全问题 215

一、国家间的经济利益矛盾往往可能引发直接对抗 215

二、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往往引发相互的制裁 217

三、国家间的经济危机扩散会影响有关国家经济的稳健增长 221

四、强国往往企图控制弱国的“命脉经济部门” 223

五、强国经济霸权主义往往会威胁其他国家的根本利益 225

第三节 伤害弱国利益的因素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传导机制 227

一、全球市场一体化中的传导机制 227

二、信息传递国际网络化中的传导机制 229

三、由生态环境问题衍生的传导机制 231

四、WTO规则中不利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传导机制 233

五、国家信用关系中不利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传导机制 235

第九章 重大冲突与国家经济安全 237

第一节 重大冲突与经济的关系 237

一、重大冲突与经济的关联方式 237

二、重大冲突对经济的破坏方式 247

三、战争对一国经济的破坏的估算方法 253

第二节 重大冲突中的国家经济安全 255

一、各类重大冲突与国家经济安全的相关性 256

二、重大政治及军事冲突中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257

第三节 重大冲突中的危机管理体系 260

一、积极建立区域经济安全机制 260

二、战争条件下的危机管理体系 262

三、经济危机条件下的危机管理体系 265

第十章 国家经济安全的状态界定及其转化 273

第一节 国家经济安全的本质与状态界定 273

一、国家经济安全的本质 273

二、国家经济安全状态的划分 273

三、国家经济安全状态的界定 274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状态的转化方式 278

一、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风险因素划分 278

二、经济安全状态的渐进式转化与跳跃式转化 279

三、经济安全状态转化方式的机理描述与分析方法 280

第三节 国家经济安全状态变化的尖点突变模型 283

一、基本假设 283

二、模型的构造 283

三、基于尖点突变模型的经济安全状态转化过程描述 284

四、经济安全状态“渐变”与“突变”的本质区别 285

第十一章 经济安全监测预警的对象与前提 287

第一节 经济安全监测预警与经济景气监测预警 287

一、监测与预警的方法论差异 287

二、经济安全监测预警与经济景气监测预警的方法论差异 288

三、经济安全态势监测预警与经济景气状态监测预警的联系 289

第二节 经济安全监测预警的对象 290

一、总的描述 290

二、对国内经济领域安全态势的监测预警 291

三、对国际经济领域安全影响的监测预警 292

四、对一国经济整体抗风险能力的监测预警 293

五、重大冲突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的监测预警 293

第三节 经济安全态势监测预警的前提条件 294

一、搞清影响国家经济安全态势的主要风险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296

二、恰当进行国家经济安全的状态界定 296

三、搞清国家经济安全状态的转化机制 297

四、从技术上解决监测预警所需的数据问题 297

五、理性认识普遍性问题和特殊性问题 298

第十二章 国家经济安全监测预警的方法 299

第一节 经济安全态势评价的指标与方法 299

一、建立国家经济安全态势评价指标体系的技术性要求 299

二、国家经济安全态势评价指标的体系框架 300

三、国家经济安全态势评价的方法之一:综合评价法 300

四、国家经济安全态势评价的方法之二:基于案例的评价方法 306

五、国家经济安全态势评价的方法之三: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312

第二节 经济安全态势预测方法 313

一、专家预测方法 313

二、先导指标预测方法 313

三、类比推理预测方法 314

四、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315

五、因果关系建模预测方法 315

六、灰色预测方法和模糊预测方法 316

七、马尔可夫预测方法 316

八、人工神经元网络预测 317

九、各类预测方法的比较 317

第三节 经济安全态势监测预警的方法论框架 318

一、一种可行的系统框架 318

二、国家经济安全态势监测预警的技术流程 319

三、监测和预警的独立过程 319

四、监测预警的重点 319

第十三章 国家经济安全的保障体系 321

第一节 基本框架 321

一、国家经济安全的主体 321

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终极主体:政府 321

三、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体系的基础:五种意识 325

四、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体系的根本:增强本国经济的内在素质 326

第二节 政府的国家经济安全职能 329

一、政府具体的经济安全职能 329

二、市场经济中的政府经济安全职能失灵 330

三、四大问题对于政府履行经济安全职能的制约 332

第三节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机制与制度建设 335

一、建立民主科学的经济安全决策机制 335

二、建立经济安全重要指标的控制机制 336

三、建立重大行为的经济安全影响审议体系 337

四、建立重要战略资源的国家储备体系 338

五、建立敏感产品的基本自给体系 339

六、建立敏感产业的准入制度 340

七、建立重要技术经济资源的出口管制制度 340

八、建立经济安全预警及重大冲突处置机制 341

第四节 国家经济安全的法律保障体系建设 342

一、国家经济安全法律保障体系的内涵和组成 342

二、国家经济安全法律保障体系的分类 343

三、国家经济安全法律保障体系的构建 344

第五节 国家经济安全的环境保障体系 344

一、借助国家综合安全战略,创造良好的经济安全环境 345

二、通过积极的对外经济政策,维护自身经济利益 345

三、灵活运用WTO相关制度,保护自身经济利益 346

参考文献 34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