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民事诉讼证据认识论
民事诉讼证据认识论

民事诉讼证据认识论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廖新仲著
  • 出 版 社: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2002
  • ISBN:9624505543
  • 页数:401 页
图书介绍:
《民事诉讼证据认识论》目录

第一章 诉讼证据制度的历史演进 1

第一节 外国主要诉讼证据制度简介 1

第二节 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沿革 8

第二章 诉讼证据的特征和本质 18

第一节 证据与诉讼证据 18

第二节 诉讼证据的外部特征 21

第三节 诉讼证据的内在属性 23

第四节 诉讼证据的定义与民事诉讼证据的名称 39

第五节 民事诉讼证据的意义 44

第三章 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 50

第一节 民事诉讼证据概述 50

第二节 书证 53

第三节 物证 59

第四节 视听资料 64

第五节 证人证言 73

第六节 当事人陈述 81

第七节 鉴定结论 96

第八节 勘验笔录 107

第九节 回望证据的“客观性”——对证据客观性的质疑 110

第十节 倡导证据的真实性 117

第四章 民事诉讼证据的分类 124

第一节 证据分类概述 124

第二节 学术界对民事诉讼证据的通行分类 128

第三节 本书关于诉讼证据分类的新主张 151

第五章 民事诉讼证据资格 158

第一节 民事诉讼证据资格的概念及意义 158

第二节 民事诉讼证据资格的分类 162

第三节 证据价值 168

第六章 民事诉讼证明对象 175

第一节 民事诉讼证明对象的概念和特征 175

第二节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 181

第三节 各类民事案件中的证明对象 190

第四节 不需要证明的事实 195

第七章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 205

第一节 证明标准的概念及意义 205

第二节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 207

第八章 民事诉讼举证责任 219

第一节 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概念 219

第二节 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本质 225

第三节 举证责任的分配 240

第四节 我国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原则表现之一——“举证责任转移” 249

第五节 我国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原则表现之二——“举证责任倒置” 254

第六节 我国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原则表现之三——“举证责任的免除” 266

第七节 我国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原则的“准表现”——法院调查取证 269

第九章 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对陈刚博士“证明责任法”的理性改造 275

第一节 引言:“无原形的投影”与“实用型”证明责任的诞生 275

第二节 民事诉讼证明责任概述 278

第三节 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概念与特征 284

第四节 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的联系——兼评“提供证据责任是证明责任在具体诉讼中的投影” 291

第五节 证明责任的主体 295

第六节 证明责任的对象 302

第七节 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适用条件 312

第八节 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适用范围 322

第九节 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适用阶段 330

第十节 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 332

一、诉讼法学中的“玄学” 332

二、“玄学”中的一案 334

三、“实用型”证明责任分配说初试 335

四、德国证明责任分配学说简介 339

五、日本当代证明责任分配学说简介 350

六、美国当代证明责任分配理论简介 353

七、两大法系证明责任分配理论之比较 356

八、我国证明责任分配理论研究的现状 358

九、“实用型”证明责任的分配方案——“谁主张,谁证明” 361

(一)“实用型”分配说是对各种分配学说的高度概括 361

(二)“实用型”证明责任分配说的内容 362

(三)“实用型”证明责任分配说的实质 364

(四)证明责任的分配与举证责任的分配的联系 364

(五)“实用型”证明责任分配说的建立基础 365

(六)“实用型”证明责任分配说的特点 369

(七)关于证明责任分配的几个误区 373

(八)“实用型”证明责任分配说例解 378

(九)对我国证明责任理论界某些观点的再认识 388

本章结语 394

一部别开生面、独树一帜的证据学论著(代跋) 395

本书缀语 3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