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近代史  干部读本
中国近代史  干部读本

中国近代史 干部读本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建学,赵本乾编
  • 出 版 社: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61009380
  • 页数:309 页
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史 干部读本》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 鸦片战争与中国社会的变化 11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世界与中国 12

一、处于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世界 12

二、经济落后、闭关自守的封建中国 15

第二节 鸦片战争 21

一、烟毒泛滥与清政府关于禁烟的争论 21

二、林则徐领导的正义戒烟运动 25

三、鸦片战争经过 27

四、鸦片战争的失败 33

五、中英《南京条约》及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订立 36

第三节 中国社会的变化 40

一、中国社会矛盾的重大转变 40

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44

三、爱国和反侵略思想的出现 46

第二章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49

第一节 太平天国革命的酝酿 49

一、中国社会矛盾的激化 49

二、洪秀全冯云山的早期革命运动 51

第二节 太平天国初期的胜利进军 55

一、金田起义 55

二、永安建制 57

三、建都天京 58

四、木平天国的北伐和西征 61

五、曾国藩与湘军 63

第三节 太平天国的各项制度与政策 65

一、《天朝田亩制度》 65

二、太平天国的政权建设 67

三、其他各项政策 68

第四节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 69

一、太平天国政权的封建化 69

二、天京之变 70

三、领导集团内讧的影响 72

第三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后期太平天国 74

第一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与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74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与中外《天津条约》 74

二、英、法扩大侵略战争与《北京条约》 79

三、沙俄对中国领土的侵夺 83

四、辛酉政变与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85

第二节 太平天国重振军威与《资政新篇》 89

一、太平天国后期领导核心的形成与军事新转机 89

二、洪仁玕与《资政新篇》 91

第三节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94

一、中国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94

二、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97

三、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原因和历史功绩 104

第四章 洋务运动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10

第一节 洋务运动 110

一、洋务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 110

二、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113

三、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116

四、创办近代海军 119

五、洋务运动评述 120

第二节 新的阶级力量的出现 122

一、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122

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及特点 125

三、早期无产阶级的出现与状况 127

四、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出现 130

第五章 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加深 132

第一节 边疆危机与中法战争 133

一、列强对中国沿海、边疆地区的侵略 133

二、阿古柏政权与左宗棠收复新疆 136

三、中法战争的发生 140

四、镇南关大捷与中国不败而败 144

第二节 甲午中日战争 148

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准备 148

二、甲午中日战争经过 152

三、中日《马关条约》 158

四、人民群众自发的反侵略斗争 159

第三节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加深 163

一、三国干涉还辽与《中俄密约》 163

二、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66

三、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掠夺的加深 168

第六章 戊戌维新变法运动 170

第一节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与维新变法思想的成熟 171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71

二、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173

三、康有为等维新派的变法活动与主张 177

四、维新派与顽固派的大论战 182

第二节 百日维新 185

一、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185

二、百日维新 189

三、封建顽固派发动政变 194

第三节 戊戌维新变法运动的历史借鉴 197

一、戊戌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与历史教训 197

二、维新变法运动的历史意义 203

第七章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206

第一节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207

一、义和团在山东的兴起 207

二、义和团在京津地区的发展 209

第二节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英勇斗争 211

一、八国联军侵华与天津地区义和团的斗争 211

二、北京义和团反侵略斗争 214

三、东北义和团反对沙俄侵略的斗争 215

第三节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义和团与《辛丑条约》的签订 217

一、清政府的所谓“宣战”与东南互保 217

二、八国联军的暴行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219

三、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224

第八章 资产阶级革命的酝酿与发展 227

第一节 帝国主义侵略与清政府的买办化 228

一、帝国主义进一步强化经济侵略 228

二、日俄战争与英国侵略西藏 232

三、清政府堕落为“洋人朝廷” 234

四、人民群众的悲惨境况 237

第二节 资产阶级革命的酝酿 239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239

二、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 241

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243

四、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246

五、资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爱国运动 247

第三节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革命斗争 249

一、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249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的大论战 252

三、同盟会影响下的武装起义 254

第九章 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 257

第一节 清政府的“预备立宪”与人民革命斗争的高涨 258

一、清政府的“预备立宪”与资产阶级立宪派活动的失败 258

二、黄花岗起义 261

三、保路风潮与革命时机的成熟 263

第二节 武昌起义与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 265

一、武昌起义与湖北军政府的建立 265

二、全国各地对武昌起义的响应 268

三、袁世凯势力的崛起 269

四、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 271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274

一、帝国主义破坏辛亥革命 274

二、袁世凯篡夺政权 276

三、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与历史教训 279

四、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82

第十章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286

第一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287

一、资产阶级议会政治的失败与二次革命 287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290

三、北洋军阀集团的分裂与交替统治 293

四、护法运动 296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298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与无产阶级的壮大 298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00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 304

四、旧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历史经验总结 30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