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内经》精要汇编
《内经》精要汇编

《内经》精要汇编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荣斋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13202404
  • 页数:109 页
图书介绍:本书精编了《黄帝内经》的》《素问》及《灵枢》两本书中的精华部分,共分为八章。第一章,脏腑。第二章,气血形体。第三章,经脉。第四章,阴阳四时。第五章,防病。第六章,病因、病机。第七章,诊法。第八章,治疗法则。分类以后,使读者阅读《内经》更加方便。是中医爱好者读经典,做临床的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内经》精要汇编》目录

第一章 脏腑 1

第一节 五脏 1

(一)心 6

1.心的功能及与其他脏器的关系 6

附:膻中与心包络 6

2.心的病象 7

(二)肝 8

1.肝的功能及与其他脏器的关系 8

2.肝的病象 9

(三)脾 10

1.脾的功能及与其他脏器的关系 10

2.脾的病象 11

(四)肺 13

1.肺的功能及与其他脏器的关系 13

2.肺的病象 13

(五)肾 15

1.肾的功能及与其他脏器的关系 15

2.肾的病象 15

第二节 六腑 17

(一)胆 19

1.胆的功能 19

2.胆的病象 19

(二)胃 20

1.胃的功能 20

2.胃的病象 20

3.胃与大肠病变 21

(三)小肠 22

1.小肠的功能 22

2.小肠的病象 22

(四)大肠 22

1.大肠的功能 22

2.大肠的病象 22

(五)膀胱 23

1.膀胱的功能 23

2.膀胱的病象 23

(六)三焦 24

1.三焦的功能及部位 24

2.三焦的病象 25

第二章 气血形体 26

第一节 气血 26

(一)气 26

1.气的分类和功能 26

2.气的病变 28

(二)血 29

1.血的生成和功能 29

2.血的病变 30

(三)精(附:髓) 30

1.精的生成和功能 30

2.精的病变 31

(四)津液 31

1.津液的生成和功能 31

2.津液的病变 31

第二节 肢体九窍 32

(一)肢体 32

1.头脑 32

2.腰背 33

3.胸腹 33

4.四肢 33

(二)九窍 34

1.目 34

2.耳 35

3.鼻 36

4.口(附:唇舌咽喉) 36

5.前阴(附:睾丸) 38

6.后阴 39

第三节 肌肉筋骨 39

(一)肌肉 39

1.肌肉的生理 39

2.肌肉的病理 40

(二)筋骨 40

1.筋骨的生理 40

2.筋骨的病理 41

第三章 经脉 42

第一节 十二经脉 42

(一)手太阴肺经 43

1.循行部位 43

2.病变现象 44

3.死候 44

(二)手阳明大肠经 44

1.循行部位 44

2.病变现象 44

(三)足阳明胃经 45

1.循行部位及功能 45

2.病变现象 45

3.死候 46

(四)足太阴脾经 46

1.循行部位 46

2.病变现象 46

3.死候 46

(五)手少阴心经 47

1.循行部位 47

2.病变现象 47

3.死候 47

(六)手太阳小肠经 47

1.循行部位 47

2.病变现象 48

(七)足太阳膀胱经 48

1.循行部位 48

2.病变现象 48

3.死候 49

(八)足少阴肾经 49

1.循行部位 49

2.病变现象 49

3.死候 49

(九)手厥阴心包经 50

1.循行部位 50

2.病变现象 50

(十)手少阳三焦经 50

1.循行部位 50

2.病变现象 50

(十一)足少阳胆经 51

1.循行部位 51

2.病变现象 51

3.死候 52

(十二)足厥阴肝经 52

1.循行部位 52

2.病变现象 52

3.死候 52

第二节 奇经八脉 53

1.循行部位 53

2.生理功能及病变情况 53

第四章 阴阳四时 55

第一节 阴阳 55

(一)以阴阳说明生理 55

(二)以阴阳说明病理 57

(三)以阴阳说明脉象 59

(四)以阴阳说明治疗 59

第二节 四时 60

(一)四时的规律及与人体的关系 60

(二)四时与脉象的关系 61

(三)四时与疾病的关系 62

(四)四时与治疗的关系 63

第五章 防病 64

第一节 养正气 64

第二节 适寒温 65

第三节 节饮食 66

第六章 病因与病机 68

第一节 发病机理 68

第二节 外邪 71

(一)风 72

(二)暑、热 74

(三)湿 75

(四)燥 76

(五)寒 77

第三节 伏气 79

(一)伏风 79

(二)伏暑、伏热 80

(三)伏湿 81

(四)伏燥 81

(五)伏寒 81

第四节 内伤 82

(一)情志伤 82

(二)饮食伤及过劳过逸 83

第七章 诊法 85

第一节 诊察方法 85

第二节 望诊 86

(一)望神色 86

(二)望形态 88

(三)察目 89

(四)察舌 89

(五)察齿 90

(六)察二便 90

第三节 问诊 90

第四节 闻诊 91

第五节 切诊 91

(一)脉理 91

(二)诊人迎、寸口 92

(三)诊尺肤 93

(四)诊其他动脉 93

(五)脉象主病 94

第六节 死生决诊 99

第八章 治疗法则 103

第一节 治宜 103

第二节 正治与反治 106

(一)正治 106

(二)反治 107

第三节 治标与治本 107

第四节 制方用药 108

第五节 治禁 10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