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五公山人集
五公山人集

五公山人集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清)王余佑著;张京华点校
  • 出 版 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61784587
  • 页数:461 页
图书介绍:王余佑,字申之,一字介祺,直隶新城人。他在前明为诸生,受知于桐城左光斗,故喜谈气节。其学则出自容城孙奇逢、定兴杜越,以砥砺品行,讲求经济为主,故立身孤介刻苦,有古独行之风。
《五公山人集》目录
标签:点校

五公山人集卷第一 1

古诗 1

游赵庄石窟 1

柏髯岫 2

述怀 2

大雪中田治埏见招,跨鞍就之 2

嘉平日有客以酒饷韩广文者,广文自来蜗庐邀余共酌,约午前即至,涂中口占 3

雪后寄田治埏 3

春日同与三、雷林、肇州小集,以白酒暖酒甚佳,遂定为长约 4

二士吟 4

读史 4

冬日过永阳怀李伶隐 5

东园看菊同魏澹园赋 5

九日登文阁有怀山中,用孟浩然南亭韵 6

读崇我孙先生传 6

乞者疾呼,家人以忙中不应,书此谕之 6

野牧篇 6

滹水泛涨,邀同韩广文驾舟贾庄观打鱼,就惕函宅烹鲜酌酒赋 7

土室初成漫赋 8

桃花行 8

三月三日 9

砺石作砚 9

偶吟 10

上元前一日孔副戎席上观灯,同孙给谏、白吏部、李颙若分韵 10

春日过广荫五柳居,同龙章兄弟小酌至醉 11

赋得玉壶美酒清若空 11

彭孝女割股疗叔 12

偶过李颙若斋新酿正熟醉赋 12

五公山人集卷第二 13

律诗 13

春归清河道中 13

移家过水乡 13

送荣阳还山因登柏髯 14

秋意 14

赠椒园一首 14

赋赠王致美客任城 14

同高荐馨、王五修暨孚儿游隆庆,看松迷路,回过洪源宫题壁 15

偶咏 15

客中君式携阿咸、景生见过,景生余壻也,别十余年矣 15

王致美来自任城,同健庭赋 16

漫河道院偶憩 16

与孟调之交旧矣,高平遇伊弟陟公,话旧,临岐赋赠 16

大士庵 16

寄怀莲峰太守 17

寄怀衷渊 17

迟光若至 17

春日椒园晚酌 18

挽张聚五孝廉 18

清明日示戢翼主人 18

霖生种稻 18

春日山行怀肯祥霖生 19

秋日塔崖驿山中 19

土室即事 19

雨后同几青主人游柏林寺夜话 20

读孙给谏夏日斋中诗步韵 20

醉吟 20

用寄陈蔼公韵示文辅 20

鄚州题旅壁 21

田间即事 21

张元甫大有庄 21

春日同维月东园看花 22

候五修不至,因独宿斋中 22

斋中步魏澹园韵 22

闲居 22

秋斋 23

步魏澹园打鱼韵 23

郡头晤魏莲六,余乃自至其山房,同田治埏代布置爱石斋偶成 23

春日小集魏澹园看花 24

跨蹇同贞予过公翰田庄,因邀前村景阳并沽酒至 24

赠寂如上人 24

送樵岚游南粤 24

秋日旅舍逢张嵩高赋,兼呈陈辰人 25

三秋未到爱竹轩,冬初小集,即席赋 25

给谏孙先生会过弾琴,别去有诗见寄,依韵答之 25

同人集彭蕴秀斋醉饮,因邀他日当聚蜗庐也 26

杏花盛开,同人小集分赋 26

与朱贞明话旧 26

静处 26

中元日寿州有感 27

出城访宋符九 27

失驴 27

冬仲过红兰斋,看残菊,尝新酿,复读近作漫赋 28

冬日出城登北阁,遇一醉人,急避之,归逢解殿一邀饮斋中,尽醉而返,赋此纪兴 28

送允升往田 28

分得茵字 28

迎薰亭诗 29

刘使君过访不遇,留诗志别,依韵 29

偶兴 30

芸香斋阻雨连日 30

阿武城怀古 30

秋日德厚赠诗赋答 31

深秋自灌萟居过漳漘 31

赠任我宗兄 31

过魏莲陆斋步韵 31

偶兴 32

过龎斗枢别业 32

蒿径 32

闻范野牧携酒候余,访菊竟未得遇 33

寄纶锡 33

步答魏澹园 33

赠上人奇观 33

与三社兄移家 34

赠一心上人 34

晚山闲眺 34

久游回,及佩韦、刘季箴携尊共话 35

中秋思皇斋小酌,是日庙赛 35

读史 35

会稽陶文治折节从游,诗以示之 35

同宋子留宿范野牧家 36

村中 36

步宋外翰看菊归途韵 36

九日 37

春日城中闲游 37

步田界埏韵 37

冬日登文阁,同尧甫处士野眺 37

吊朱贞明 38

李小槐谒五台 38

偶述 38

寄竹帛 39

送刘熙阳归里 39

庚戌十日朔家祭于瀛海旅舍 39

初遇云间陆蘧璧 39

上巳有感,兼怀魏澹园 40

垚台丁香先开赋 40

夏日山中 40

五日 41

牧犊 41

冬日访刁处士潜室,云张公仪将过从,久候不至,留别还山 41

山斋 41

九日山中对菊有感 42

山家即事和洪崖韵 42

郊外送春,兼访侯光岵,载酒登釜山 42

送樵岚归维扬 43

瀛城 43

送袁御仙归谷阳 43

纶锡谒选回,复过垚台,时七夕前一日 43

过立节吊袁紫烟将军 44

斋居偶咏 44

栀子花 44

步魏澹园韵 45

中元日山中 45

秋日同崇文登北山 45

冬日赴南半石魏祥符斋头小酌 45

冬日过凌九酒舫,欲归矣,复上伴山楼作 46

人日霖九、崇文同淳庵、周祯,集衲窓茗瓯小话,时雪中 46

赠环原 46

访道存易城斋头 47

易城半篱居 47

卢宅夏日小集 47

秋感 47

中秋集登之斋头 48

冬雪 48

漫兴赋 48

爱旭 49

偶成 49

五公山人集卷第三 51

律诗 51

山中九日用苍若韵 51

偶兴 51

秋日过涿鹿访元朴药肆 52

赋怀 52

九日坐还白斋已叹无菊矣,因过访又损得红菊二枝 52

重过广福寺,旧日留题悉为僧洗去,因示赵一六 52

寄觉明上人 53

西园小饮 53

无题 53

偶句足成,有怀山中诸友 54

重过故园得秋字 54

偶感 54

雨夜 54

赠雷林 55

步答椒园秋雨韵 55

蔡山人 55

寄候邢竹帛孝廉 56

偶兴寄示魏澹园 56

赠又邺 56

荐馨自秦中登太华归,先在峰头曾有信见寄,诗以讯之 56

得容斋赠别句依韵赋答 57

柬容斋 57

山中偶感 57

春暮于霖生携酌邀家严鲁山公稻亭小集,同卢肯祥、郝献之 58

冬日即事 58

雨窓阅牡丹谱漫题 58

柬耀寰 58

瀛台相传冯道吟台 59

孤坐偶吟 59

李颙若斋沽酒写句因而志感 59

癸丑省墓始读参甫、桥梓及光远、瑞斋、界埏、治埏为先君、亡儿镌立墓碣,雅谊昭然,不胜感怆,恻然赋之 59

初买蜗庐,孚尹枉顾,藴秀以诗酒见过,次早复聚蕴秀斋,广荫亦至,诗以纪之 60

读史 60

训宋广平次来韵 60

左园小集 61

述怀次原培韵 61

训白吏部送游金陵 61

秋日同纯冶、允升游南阁振衣精舍,听嘉征弹琴 61

余与又邺俱移居乐寿,相距十余里耳,又邺抱疴,余复冗羁,未及相见,诗以候之 62

乐城中秋邀吴星潭夜话 62

读魏澹园寄诗步韵 62

午日刘明府以盐肉见颁,愧无芹答,又重以攀辕之恋,诗见意焉 62

斋中读在川喜雨诗步韵 63

斋中孤闷,值彭蕴秀送同张广文游万春山诗至,快读和之 63

寄九仙山人 63

和灌园叟移菊韵 64

灌萟息菊甚盛,有约未赴,十月末旬始策蹇得观 64

过振衣上人禅室 64

正月十八夜宋广文招集同人分韵,即席赋,限以一句成饮一杯 64

中和前一日访宋符九途中偶成 65

同宋子留访野牧 65

己未重阳已过,次日宋外翰柬促补之,赋答 65

得田界埏寄诗步答 66

答李广宁次来韵 66

刘大司城过访 66

哭彭蕴秀 66

寄君侨 67

村居用冯琢庵先生韵 67

刘潜夫节度归里 67

秋日同李广宁、邓公遴过流九水访赵处士,因游五云泉,题唐锡寺壁 67

余耕移乐寿,市土室居之,又买瓦房数楹,减餐乞邻以酬直,蹙蹙兴生,自叹太苦矣,因志感 68

风中闭户 68

重阳次日用吴梅村九日韵 68

偶述 69

赠郑天波 69

偶怀 69

刘季箴斋读及佩韦壁题诗,步韵寄怀 69

步答贞子 70

春日野牧相访,出途中诗见投,步韵赠之 70

落花诗 70

杂兴 72

和惠迪先生园林逸兴 73

题白云观壁 73

春日拜汉刚侯贾公祠 73

市隐堂 73

闭门 74

夏日东园小集 74

夏日同李广宁过周俊明宅 74

哭王惠迪先生 75

署斋用燕又韵 75

闻通安明阳刘逸民高卧岩滩,嘉其风烈,诗以寄怀 75

壵台 75

偶述 76

远山读郁华小楼集饮诗,追和其韵寄之 76

斋中步魏澹园韵 76

酬梁园雪龛田明府 77

?士尹元斋以诗见寄,依韵答之 77

山中赋赠张元甫 77

?菊无酒 78

漫兴 78

偶兴 78

斋中野牧见过,留题步韵 78

鲁望斋头偶成 79

韫生携家集见过,不遇而返,诗以答之 79

五公山人集卷第四 81

绝句 81

芦穄叶作枕 81

湿薪 81

省亲 81

省墓 82

赠荣阳道兄 82

蝶 82

蟹 82

偶成 82

斋中 83

过卢千斤故居 83

宫姬孤塚 83

幼女塚 83

雨后入社归 83

歌□ 84

□□□□公式 84

和及佩韦 84

述古 84

出城 85

寄孚尹 85

舒啸 85

咏菊 85

灯挂 86

灯下起草,眼花感赋 86

寒冬 86

冬日挂湘帘 86

观澜教授荒祠 86

偶吟 87

寿阳村居 87

巷外柳 87

软红笺 87

过灌萟斋 87

赠沈象□ 88

梁冉素□□□□ 88

至野牧□□ 88

题木石居怪石 88

窗前断石 88

哭亡子咸 89

人日有感 89

题砚盖 89

别元甫 89

扑蝶美人 89

山行 90

秋日 90

雪中沽酒未至 90

移家 90

蜗庐咏 90

花圃 91

瀛城逢五玉志感 91

寄山中诸友 91

赠雷林 91

过李颙若斋,酌探春花下 91

偶咏 92

鄚店阻雨 92

拟借禅房作书室 92

山中 92

春山偶兴 93

游西寺 93

雨后步魏澹园韵 93

九日 93

福泉 93

诸子起晚 94

偶过兴会寺 94

对月 94

偶题 94

秋日题兴会寺壁 94

山居 95

赠誉之 95

赠平之 95

口号 95

五公山人集卷第五 97

绝句 97

山家春乐 97

觅缫娘 97

同介侯往岩下 97

琳玉送秋菜志谢 98

送稽田旋南 98

公翰景阳携尊看杏花 98

畣容斋 98

秋日芦中人同参甫诸友游釜山,余未预,归题其诗后 98

春夜偶占步魏瞻淇韵 99

夏日田庄即事 99

与公翰订聚酒肆 99

寄觉明上人 99

瓜圃 99

赋怀 100

夜中偶吟 100

酬雪蛟别口号 100

偶占 100

玉簪花 100

题袖石斋莲池 101

袖石中元日以莲辨作东邀饮 101

哭次女 101

省心上人钞书 101

破茶器 102

开坛诗 102

偶释尧夫语 102

春日过魏庄访元吉山房不遇 102

偶兴 102

雨中独坐用苏韵 103

仝几青主人看南岩小瀑布,用李白看瀑韵 103

半石村平地一峰矗起,松柏如髯,上构大士庵,亦奇观也 103

市得素瓷盏,最爱之,遂与订约 103

题蕉 103

张颠犯夜 104

偶吟 104

访元甫田庄,值入市未回 104

久不到山居即事 104

同霞举到双峰寺洗残碣,始知此寺为金奉禅院 105

山中整屋,时竹穿墙成林矣 105

赠李玉涵 105

偶占 105

忆张补过先生 105

夏日题壁 106

戏呼茶灶暖酒 106

苏君实 106

题烟林归牧图 106

挽征君孙夫子 106

九日与苾蒭饮 107

江头 107

移家中水城 107

阔领山衣,屡典不售 107

连日花避老翁不肯相近,自以手刺向左园探得几枝,案头遂成烂熳 107

郎山圃趣 108

埏山口占 108

柬爱竹轩 108

方胜 108

偶感 109

斋中 109

步韩广文白秋丁香赋 109

乐寿唐天和于城南禅林旁卖酒,余与刘隐君尝过饮,一杯辄醺,遂相约为十钱会,每游便可一醉,颇省杖头之九随时法也,一絶纪之 109

刘隐君得鱼,沽白酒夜话 110

允升许赠余菊花一本,久未取栽,诗以示之 110

寄示宋符九 110

偶兴 110

饮十钱社,步允升韵,题垆头壁上 111

筑暄台 111

偶咏 111

寄嵩高 111

过意意居,看缾插丁香,不觉困卧,起乃步其韵 111

药王山 112

阁山陈涉祠 112

夏日看麦,过张房村,饮立轩 112

雨后 112

城中 112

破衣架 113

赠萧和阳 113

见故乡流户有感 113

九日同纯冶、观澜步至龙湾,菊未开,归憩南阁 113

送刘使君北上 113

雅集斋饷菘 114

冬日市插菊缾 114

冬斋 114

冬夜冷宿蜗庐口号 114

蜗庐养一瘦蹇,水草不充,每遇出门,小仆以糠饲之,戏占 114

饮雅集斋 115

清明次日,雨后郊外看杏花,薄暮插花醉归 115

漳漘别业草庐旁又构半厦 115

为子留书笺 116

示酒家 116

鼠患 116

入夏 116

珍涵饷猫 116

题水墨牡丹 117

田间即事 117

中水城怀古 117

水庄小酌 117

入山留谢诸友 117

与香山话淮镇学圃之乐 118

冷卧斋 118

麻鞋底穿 118

入山赠旅宿主人 118

自山回宋广文斋头,同符九小饮 118

偶感 119

芝香斋石竹花盛开 119

赠灿然读书 119

示寿伯画意 119

八月十五沽饮廊下口占 119

重过唐公酒垆有感 120

村居即事 120

哭孔公襄柩过献陵 120

过野马村问弥卓万、崔乐公不遇 120

候李广宁 121

述怀示同志诸友 121

偶咏 121

肇州具酌,书以示之 121

看秋耕 122

彤廷斋尝新酿竟醉 122

斋中 122

苦寒 122

冬月刘季箴斋钱为予赎羊裘 122

观剧偶成 123

上元后一日乔明府邀登北阁,因看旧题,仍前韵 123

吴星潭教授于乡 123

偶吟 123

符九为余觅老圃 124

整屋 124

二圣庵穿井 124

村居诸同人饷食 124

田间漫兴 124

有约彤廷、季箴至,满院蓬蒿,并无一径,书此志之 125

饥咏 125

田舍 125

小庄即事 125

小斋 126

灌萟斋见菊 126

寄魏澹园 126

咏史 126

挽郑苏公 126

偶咏 127

夏日寄绘升 127

斋中 127

雨后 127

持螯 127

入山 128

下山 128

山行 128

唐县葛洪山非葛稚川故迹也。唐水之东有洪城,郦道元《水经注》亦载滱水东流入洪山,则洪山之名已久。金大定间道士刘得仁伪以洪因葛洪得名,遂造宫,塑像惑乡人,讫无知者。九水赵受绳处士诗序言其详,因书一绝志之 128

下清虚观题壁 129

山上和刘静修先生韵 129

山中久住,同邓公遴先回遂城,李广宁独留,临行有句相送,步韵答之 129

广宁下山市书回 130

鹑之斗,以争食也。食之争,人调之也。不受人调则不争,不争则不斗矣。鹑其得老氏自全之术而保其天者乎!为赋一绝 130

偶咏 130

香橼诗 130

题寤言序 131

看菊晚归漳漘 131

观澜书舍 131

方士 131

冬日咏 132

偶题 132

严冬典裘市书 132

挽崔鲁望 132

除夕 132

山思 133

残花 133

偶吟 133

雷林酒得一罇,却思与共酌,诗以招之 133

同九如、天波二山人晚坐智峰上人丈室 133

醉后跨驴回舍口号 134

题墨兰 134

过函白斋赋赠 134

偶兴示魏澹园 134

题李广宁庭壁 134

槐阴醵饮 135

哭亡子咸 135

遇元甫 135

瀛海郡城西门外五里许有小庄,居民数家,土垣疎柳,跨上谷东来孔道。庚戌夏,余携亡儿咸,骑两马,带一书囊,自上谷入瀛郡,路经于此,憩树下,汲水承风,暂避炎暑,亦不暇问此地为何村也。不踰岁而咸儿殇,余每西行,重经此村,衋然增感。追想当时驻马攀枝、披襟挥汗之景,依依如昨,而存亡顿异。一向冥心物外,期汗漫之游,不至此几不知情缘之能累人矣。徘徊顾望,因讯居人,始知为朱家庄也。援笔志之,以存感慨 135

口占赠庆云胡圣与,十岁工草书 136

郝参甫斋前红紫烂然,看花回,戏柬索折之 136

王五修斋头有菊一株,群花覆之,芟除始见 137

题郁华书斋 137

同绳武访光岵不遇 137

有感 137

双峰东岩下诸友 138

同海翁过慕斋不遇题壁 138

田庄小步 138

偶醉 138

葛山土室 138

游水月庵 139

别肯祥及诸山人 139

先君平生喜饮,每对酒辄吟「一滴安能到九泉」之句,今下世已久,朔望日,家人供酒一巵作奠。因想生前语,不觉怆然泣下。总酒百斛,安得地下一沾唇耶?赋此志怀 139

移居 140

得子石明卿书问 140

偶题魏澹园扇 140

九月十四日始栽菊,呈李颙若 140

即事柬王五修 140

出猎 141

访九如山人 141

元吉卜筑雷溪 141

旱后苦雨 141

东坡荒岁过汤阴,始见豌豆大麦粥,作诗示三儿子,想他处尚无此物,作诗亦念艰食之意也。余戊申山中秋淋阻水,人家多绝粮,有者尚食麦粥,较之汤阴犹为幸矣 141

读《靖难记》偶咏 142

夏日偶赋 142

贾氏山庄 142

赠张道士出山 143

张石公持水墨画扇索题,即书之 143

读王伟元傅 143

印唐斋头 143

五公山人集卷第六 145

铭赞 145

鹊尾杓铭 145

蟹匡杯铭 145

端州石砚铭 145

小板凳铭 146

蒲扇铭 146

漆研羃铭 146

竹杖铭 146

方杏枕铭 147

砖砚铭 147

半八笺铭 147

瓷蛙铭 148

石榴根笔架铭 148

求垄斋铭 148

斑衣赞 149

《孝节録》赞 150

五公山人集卷第七 151

杂著 151

击壤 151

小毛公 151

楚歌 152

啖葍帖 153

山胡桃印 153

腾三寻 153

寿亭侯印 154

水醎 154

双峰海棠 154

纸帘 155

老瓦盆 155

叨冒侥幸 156

飞吟亭 156

柘枝舞 157

孟浩然 157

曹茂塚 158

上皇山石 159

薛能诗 159

名士风流 159

喜传人语 160

蜗庐 160

紫海大石 160

枣香 161

足下 161

太官葱 161

鱼涎 162

寄子由诗 162

文从字顺 162

族谱 163

张水戏 163

一局棋 164

王绥妇 164

西山之兔 164

易名 165

天宝回文诗 165

侧帽 165

探牛心 166

二郎神 166

乌衣巷 166

娄妃 167

通史 167

射铁鹤 168

不如一缝掖 168

黄耳 168

三严 169

滋草 169

五公山人集卷第八 171

杂著 171

飘然楼说 171

关汉寿祠说 172

沙门海阔宇盂涵说 172

潘埙字伯始说 173

存济轩说 173

郑氏族谱说 174

刲股说 175

卜易居二砭 175

论文 176

读书法 177

偶记 177

订约 177

畣容斋 178

论学书 178

杨节妇 179

病目 179

乡原 180

偶述 180

符清虚 181

示学者 181

得省心法 182

说书 182

草书 184

示佩韦 184

约言 185

存诚 186

格言 186

对联 187

五公山人集卷第九 189

序 189

《重刻通俗劝善书》序 189

《横塘胡氏族谱》序 190

十月寻菊序 191

《显月斋集》序 193

紫峰杜夫子寿八袠序 194

《适适轩草》序 195

杨母汤夫人七袠序 196

祝韩公八十序 198

易州文昌会序 199

刘明府编定户口序 200

林玉齐议革见年序 202

右北平节寿宋母张太君八十序 203

《蠡吾闫氏族谱》序 204

《庆云邓氏族谱》序 205

献州乔明府寿序 206

挽诗序 207

赠李式文将军序 208

宋子留寿诗序 209

胡信山诗序 210

五公山人集卷第十 213

记 213

登山游诗纪 213

法华岩记 216

寿州东小过村龎氏义学记 217

精思斋记 218

郝氏醉营斋记 219

冀州重修忠烈祠碑代 221

重修九圣庵记 222

蠡吾徐氏迁葬记 223

读留耕赵公行实纪略 224

新修无生阁碑记 225

献州西乡佛寺傍甃甘泉记 226

重修三官祠记 227

五公山人集卷第十一 229

书 229

畣管济美 229

答潜室刁先生 231

寄孙征君夫子 231

与田治埏 232

回朱易直、王法乾 234

又 234

又 235

与杜孟南书 235

上某相国书代 236

与光远、瑞斋 238

复牛绳武 238

答莲峰太守 239

寄孙征君夫子 239

又 240

与东村 240

复孙征君夫子 241

与严佩之 242

与沙介臣 242

答魏莲陆 243

柬东航 244

寄刘光禄季顽 244

与李霞城 245

五公山人集卷第十二 247

笺牍 247

柬浄意 247

畣澹园 247

又 248

又 248

又 249

柬吴稽田 249

畣易直 249

柬静观 250

柬孔公翔 250

回安邑 251

柬光远、瑞斋 251

柬参甫 251

柬袖石 252

又 252

柬济美 252

柬椒园 253

柬治埏 253

示韫生 253

柬傅青主 254

寄孙君侨 254

柬陈蔼公 255

畣王太守 255

柬文甫 256

寄魏莲睦 256

畣爱竹轩 257

又 257

示侄王观 257

与杨湛子 258

柬颙若 258

又 259

柬佩绂 259

寄九仙山人 259

答肃宁戴如韩 260

答齐林玉 260

简耳黄 260

复及佩韦 261

寄柬航 261

柬赵德厚 262

畣李圣用 262

寄孙君夔 262

答李广宁 263

柬临溪 264

柬刘季箴 264

柬宋符九 264

又 265

辞酌 265

柬闫公度 265

又 266

柬鹿鸣嘉 266

柬李圣用 267

答赵德厚 267

柬珍涵 267

与诸子论古文书札 268

答闫公度 268

复杜孟南 268

柬王誉之 269

柬文波 269

柬参甫 270

畣凌九 270

畣椒园 270

柬孔将军 271

畣六飞 271

五公山人集卷第十三 273

志表 273

容城君建孙公墓志铭 273

高阳孙衷渊先生墓志铭 276

紫峰先生杜公墓志铭 278

茂才宋介石墓志铭 282

茂才管德升墓碣铭 283

德安宰畹亭牛公暨马陈两孺人合葬墓志铭 285

刘逸人示宸墓碣铭 287

袁司马调阳公碑阴纪略 289

齐文登公墓表 290

易州赵文学元配杨节妇墓碣 292

五公山人集卷第十四 295

传诔 295

吴处士小传 295

王五修传 296

祭征君孙夫子 298

祭某翁 299

祭某孺人 300

祭某翁 301

祭河文 301

龙王庙秋赛祭文 302

五公山人集卷第十五 305

引 305

重修广泉寺募引 305

亲贤堂征诗引 306

韩氏遗藁引 306

赵德厚和献陵八景诗引 307

陆夫人挽诗引 308

鹿太夫人助葬引 308

为车黄门募修施茶庵引 309

魏母杨太夫人挽章引 310

都曹口募重修五龙堂引 311

福泉寺塑庄严佛像引 312

募暂补臧家桥引 313

龙潭作醮引 313

王氏世节旌表小引 314

献城装文昌帝君像并重修魁星阁募引 315

行远社约引 316

伴腊謡小引 317

五公山人集卷第十六 319

题跋 319

书巢子临《感应篇》后 319

题二王像 319

跋赵德厚《秋柳诗》后 320

郭耳黄《文式》题语 320

诸名公手迹跋 321

著亭跋 321

题元朴卷子 322

题《鸂水亭印薮》 322

跋公式临欧阳《率更帖》 323

题德馨抄《楚词》 323

碎墨卷跋 324

跋杜紫峰先生绝笔后 324

石补天伦卷跋语 325

《通俗劝善书》跋 325

书《五峰纪略》后 326

题飘然楼主人寿诗卷 327

题《埘园诗草》 327

孙文正公《车营》跋 328

跋广威将军德星梁公志传卷后 329

题濡水冯孝义泗昌公遗事 329

《出门交谱》跋 331

王氏家谱事迹纪略 333

王氏家谱序 333

重修家谱序 334

重修谱序 335

重修家谱序 337

重修家谱序 338

王氏家谱事迹纪略目録 339

王吏部复婴公传 342

鲁阳纪略 344

王鲁山兄弟二难小传 349

忠义传记赞 352

读孙征君先生二难传 353

祁县尹王公墓碣 354

原任河南鲁山县知县恢婴王公暨配董夫人合葬墓志铭 356

诔辞 360

挽诗 361

挽诗序 361

诔言 367

挽诗 368

挽诗 372

輐诗引 372

輐联 373

祭文 378

辞灵 379

祭文 379

先叔行状 380

祭先叔先兄文 384

王余厚传甲子 385

故从兄若谷王逸民传略 386

跋家若谷兄摹帖 388

五公山人王先生行略 388

五公山人传 394

五公山人纪略 397

祭庄誉义士文甲子 398

五公山人墓表 399

五公山人墓碑文 403

拓定恢婴王先生桥梓墓地址碑 404

曙光公碑阴记 406

立斋公碑阴记 408

献县绅衿举乡贤公禀 410

王介祺先生实迹册 411

崇祠乡贤部覆文 414

新城请崇祠乡贤文 416

新城崇祀乡贤部覆文 416

传单 417

崇祀乡贤祭文 418

兼山王公碑文 419

春圃公家规 420

弁言 420

又 422

家规四则 423

重定家规 426

祭祖文 430

附録:王余佑传记文献汇编 433

目録 433

《夏峰先生集·赠王恢婴序》&孙奇逢 436

《习斋记余·与五公山人王介祺》&颜元 437

《习斋记余·答五公山人王介祺乙》&颜元 437

《习斋记余·祭壮誉王义士文》&颜元 439

《习斋记余·王余厚传》&颜元 439

《颜习斋先生年谱》卷上甲辰条&李塨 439

《居业堂文集·五公山人传》&王源 440

《五公山人传》&魏坤 440

《北学编·王余佑传》&尹会一 440

《国朝先正事略·刁蒙吉先生事略·王余佑》&李元度 441

《碑传集·逸民·五公山人王余佑传》&钱仪吉 443

《国朝学案小识·待访録·新城王先生传》&唐鉴 443

《道学渊源録·圣清渊源録·王余佑传》&黄嗣东 443

《大清畿辅先哲传·师儒传·夏峰弟子王余佑传》&徐世昌 443

《清儒学案小传·孙奇逢夏峰学案·夏峰弟子王先生余佑传》&徐世昌 445

《颜李师承记·五公山人传》&徐世昌 448

《清史稿·儒林传·王余佑传》、《清史列传·儒林传·王余佑传》&赵尔巽 451

《明遗民録·王余佑传》&孙静庵 451

《清诗纪事初编·王余佑传》&邓之诚 452

《明代千遗民诗咏·王介祺余佑》&张其淦 453

《皇清书史·王余佑》&李放 454

《国朝书人辑略·王余佑》&震钧 454

《书林藻鉴·王余佑》&马宗霍 455

《孙夏峰李二曲学谱·孙夏峰学谱·学侣考》&谢国桢 455

《颜习斋学谱·学侣·师友·王余佑》&郭霭春 455

乾隆《河间府志·隐逸·王余佑传》 456

民国《献县志·文献志·王余佑传》 456

光绪《保定府志·理学·王余佑传》 458

民国《新城县志·人物·师儒·王余佑传》 459

民国《易县志稿·文献略·列传·寓贤》 460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五公山人集〉提要》&纪昀 46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