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教学原理  下
教学原理  下

教学原理 下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余书麟著
  • 出 版 社:北京:文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78
  • ISBN:
  • 页数:340 页
图书介绍:
《教学原理 下》目录
标签:原理 教学

第三篇 教法概论 1

第一章 讲述教室法 1

第一节 讲述教学法之意义 1

第二节 讲述教学法之功用 2

第三节 讲述教学法之活动形式 4

第四节 讲述教学法成功之条件 4

第二章 问答教学法 7

第一节 问答教学法之来源及其性质 7

第二节 问答教学法之价值与缺点 8

第三节 发问的技巧 9

第三章 启发教学法 16

第一节 启发教学法之略史 16

第二节 启发教学法之意义 16

第三节 启发教学法之活动形式 17

第四节 启发教学法施行时应注意之点 17

第五节 启发教学法之评价 18

第四章 设计教学法 20

第一节 设计名词之来源 20

第二节 设计教学法之基础 21

第三节 设计教学法之意义 23

第四节 设计教学法之分类及其步骤 24

第五节 设计教学法实施之标准 27

第六节 设计教学时之注意 28

第七节 设计教学法之评价 30

第五章 问题教学法 32

第一节 问题教学法之缘起及其意义 32

第二节 解决问题之性质 33

第三节 问题教学法之种类 35

第四节 问题教学法解决问题之原则 38

第五节 问题教学法之价值 39

第六节 问题教学法与设计教学法之关系及其异同 40

第六章 单元教学法 41

第一节 莫里逊单元教学法之略史及其意义 41

第二节 熟练公式 41

第三节 莫里逊单元教学法之步骤 43

第四节 莫里逊单元教学法施行时应注意之点 46

第五节 莫里逊单元教学法之优点 46

第七章 自学辅导教学法 48

第一节 自学辅导教学法之缘起及其意义 48

第二节 自学辅导教学法之要素 49

第三节 自学辅导教学法之实施 50

第四节 自学辅导教学法实行时教师应有之技术 51

第五节 自学辅导教学法之批评 53

第八章 社会化教学法 54

第一节 社会化教学法之缘起 54

第二节 社会化教学法之意义 56

第三节 社会化教学法之实施 57

第四节 社会化教学法实施时之困难与克服 59

第五节 社会化教学法之批评 61

第九章 个别化的教学法 64

第一节 个别化教学之新趋势 64

第二节 适应个性差异之几种教学法 65

第十章 实物教学法 100

第一节 实物教学法之发展 100

第二节 实物教学法之意义 101

第三节 各家对实物教学之见解 102

第四节 实物教学应注意之各点 108

第十一章 协同教学法 109

第一节 协同教学法之缘起 109

第二节 协同教学法之意义与目的 112

第三节 协同教学法之组织 115

第四节 协同教学计划与实施 121

第十二章 编序教学法 127

第一节 编序教学法之史的演进 127

第二节 编序教学法之意义及其功能 142

第三节 编序教学法原理 146

第四节 编序教学之实施 148

第五节 编序教学法之评鉴 154

第四篇 技术概论 161

第一章 教学技术 161

第一节 教学技术的性质 161

第二节 教学技术举例 162

第二章 教案编制 173

第一节 教案之意义及其性质 173

第二节 教案之种类和格式 175

第三节 教案之编制 188

第四节 教案之运用与举例 193

第三章 教室管理 207

第一节 教室管理之重要 207

第二节 教室秩序良好几个先决条件 207

第三节 教室管理之重要事项 209

第四节 学生训练 215

第四章 作业指定 220

第一节 作业指定之意义与重要 220

第二节 作业指定之功用 220

第三节 作业指定之种类 222

第四节 作业指定之原则 225

第五节 作业指定之方法 227

第五章 读书指导 233

第一节 读书指导之沿革 233

第二节 读书指导之意义、目的和需要 234

第三节 读书指导的制度 237

第四节 读书指导之教学技术 240

第五节 读书指导时应注意之点 243

第六章 复习指导 245

第一节 复习之意义及其根据 245

第二节 复习之功用与种类 247

第三节 复习之方法与技术 249

第七章 实习指导 252

第一节 实习之意义与性质 252

第二节 实习之种类与目的 253

第三节 实习之实施 272

第八章 教师心理 301

第一节 教师心理与教育 301

第二节 教师气质之分析及其心理型式 303

第三节 教师之类型 305

第四节 成功之教师 310

第九章 诊断与救治 318

第一节 诊断与救治之意义与目的 318

第二节 诊断与救治之教学方法 319

第三节 诊断与救治在教学上应用之范围 320

第四节 诊断与救治教学之结果 321

第十章 教学测量 323

第一节 考试方法 323

第二节 记分制度 33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