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相关疾病及综合征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一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117143226
- 页数:308 页
第一篇 衰老基础医学 3
第一章 衰老的概念及衰老细胞学 3
第一节 衰老概念与特征 3
第二节 衰老机制相关学说 3
一、基因程控学说 3
二、自由基学说 4
三、交联学说 4
四、差错灾难学说 5
五、DNA修复缺陷学说 5
六、脂褐素学说 5
七、体细胞突变学说 5
八、生物膜损伤学说 5
九、神经内分泌调节学说 6
十、免疫学说 6
十一、线粒体DNA损伤缺失学说 6
十二、代谢学说 6
十三、细胞死亡学说 7
十四、端粒缩短学说 7
第三节 衰老细胞学 7
一、细胞的衰老变化 7
(一)细胞数量变化 7
(二)细胞膜变化 7
(三)细胞核变化 8
(四)细胞器变化 9
(五)端粒、端粒酶与衰老 11
二、细胞凋亡与衰老 12
(一)细胞凋亡与细胞程序性死亡 12
(二)细胞死亡 12
(三)细胞凋亡过程 12
(四)细胞凋亡基因的调控 12
(五)细胞凋亡原因 13
第二章 干细胞与衰老 14
第一节 干细胞概念 14
第二节 干细胞衰老研究新进展 15
一、造血干细胞衰老研究 15
二、间充质干细胞衰老研究 16
三、神经干细胞衰老研究 16
第三节 干细胞衰老与相关疾病 17
一、与老年性白血病的关系 17
二、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关系 18
三、与肿瘤的关系 18
四、与老年和早老性疾病的关系 18
第四节 延缓干细胞衰老的因素 19
一、生物学因素 19
二、物理学因素 19
三、化学因素 20
(一)抗氧化作用的药物或制剂 20
(二)溶酶体膜 20
(三)肠道内毒素 20
(四)微量元素 20
第三章 衰老生物化学与生理学改变 21
第一节 核酸代谢变化 21
一、脱氧核糖核酸 21
(一)甲基化程度下降 21
(二)脱氧核糖核酸交联 21
二、核糖核酸 22
三、端粒 22
第二节 蛋白质代谢变化 22
一、蛋白质变化 22
二、酶的变化 23
三、抗氧化酶与衰老 24
第三节 糖代谢变化 24
一、糖代谢紊乱 24
(一)餐后血糖 24
(二)空腹血糖 24
(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25
二、糖代谢紊乱机制 25
(一)胰岛功能减退 25
(二)体力活动下降 25
(三)肾糖阈上升 25
三、糖代谢紊乱对机体的危害 25
第四节 脂代谢变化 25
一、血清总胆固醇变化 25
二、血清甘油三酯变化 26
三、脂蛋白变化 26
(一)低密度脂蛋白 26
(二)高密度脂蛋白 26
(三)脂质过氧化 26
第五节 水代谢变化 27
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27
二、肾集合管浓缩功能降低 27
三、尿稀释能力减弱 27
四、控制水代谢的神经内分泌因素失调 28
五、机体独立获得饮水能力受限 28
第六节 电解质代谢变化 28
一、钾代谢变化 28
二、钠代谢变化 28
三、钙磷代谢变化 29
第七节 微量元素代谢变化 29
一、锌代谢变化 29
二、硒代谢变化 30
第八节 维生素代谢变化 30
一、维生素B12代谢变化 30
二、叶酸代谢变化 30
三、维生素D代谢变化 30
四、维生素C与维生素E代谢变化 31
五、维生素A代谢变化 31
六、维生素K代谢变化 31
第九节 能量代谢变化 32
一、衰老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32
(一)衰老对产能的影响 32
(二)衰老对耗能的影响 32
二、能量代谢随增龄性下降的机制 33
(一)神经内分泌因素 33
(二)线粒体DNA受损 33
(三)线粒体DNA与核DNA相比具有的特点 33
第二篇 衰老临床医学 37
第四章 营养代谢不足性疾病 37
第一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37
一、概述 37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37
(一)胃肠道疾病 37
(二)低蛋白及低能量膳食 37
(三)高代谢状态 37
(四)应用药物或疾病 37
(五)减肥或食物摄入量不足 38
三、临床表现 38
(一)原发性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38
(二)继发性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38
四、治疗 38
五、预防 39
第二节 维生素A缺乏症 39
一、概述 39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39
(一)维生素A摄入不足 39
(二)消化吸收因素 40
(三)储存利用影响因素 40
(四)维生素A消耗过多 40
(五)维生素E不足及蛋白质影响 40
三、临床表现 40
(一)暗适应能力下降与夜盲症 40
(二)干眼症 40
(三)皮肤改变 40
(四)免疫功能降低 40
(五)骨生长发育障碍 41
(六)贫血及尿道结石 41
四、治疗 41
(一)消除病因及治疗原发病 41
(二)补充维生素A制剂 41
(三)眼部病变治疗 41
(四)补充维生素E 41
五、预防 41
第三节 脚气病 42
一、概述 42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42
(一)维生素B1摄入不足 42
(二)吸收不良或利用障碍 43
(三)维生素B1需要量增加 43
(四)抗硫胺素因子 43
(五)慢性乙醇中毒 43
三、临床表现 43
(一)干性脚气病 43
(二)湿性脚气病 43
(三)混合性脚气病 43
四、治疗 43
五、预防 44
第四节 烟酸缺乏症 44
一、概述 44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45
三、临床表现 45
(一)皮肤病变 45
(二)消化系统病变 45
(三)神经系统病变 45
四、治疗 45
五、预防 46
第五节 核黄素缺乏病 46
一、概述 46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46
(一)摄入不足 46
(二)吸收障碍 46
(三)需要量增加 46
(四)药物影响 47
三、临床表现 47
(一)眼部症状 47
(二)口部症状 47
(三)皮肤症状 47
(四)贫血 47
四、治疗 47
五、预防 47
第六节 坏血症 48
一、概述 48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49
(一)维生素C摄入不足 49
(二)吸收障碍 49
(三)维生素C需要量增加 49
(四)药物影响 49
三、临床表现 49
(一)一般症状 49
(二)出血及骨骼症状 49
(三)免疫功能及精神异常等症状 49
四、治疗 49
五、预防 50
第七节 维生素D缺乏症 50
一、概述 50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51
(一)日光照射不足 51
(二)维生素D及钙磷摄入量不足 51
(三)维生素D及钙磷吸收障碍 51
(四)肝肾疾病及药物影响 51
三、临床表现 52
(一)骨软化病 52
(二)骨质疏松 52
(三)手足搐搦症 52
四、治疗 52
五、预防 52
第八节 维生素K缺乏症 53
一、概述 53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53
(一)慢性胃肠疾病 53
(二)减肥及控制饮食 54
(三)药物影响 54
三、临床表现 54
四、治疗 54
五、预防 54
第九节 碘缺乏性疾病 54
一、概述 54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54
三、临床表现 55
四、治疗 55
(一)手术治疗 55
(二)碘剂补充 55
五、预防 55
第十节 缺铁性贫血 56
一、概述 56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56
(一)失血 56
(二)铁摄入量不足 56
(三)铁吸收不良 57
(四)游离铁丧失过多 57
(五)幽门螺杆菌感染 57
三、临床表现 57
(一)贫血本身引起的症状或体征 57
(二)含铁酶与铁依赖酶活性降低引起的细胞功能紊乱 57
(三)引起缺铁和贫血的原发疾病表现 58
四、治疗 58
(一)口服铁剂 58
(二)注射铁剂 58
(三)输血治疗 58
五、预防 58
(一)调整膳食结构 58
(二)铁强化食品 59
(三)控制寄生虫感染 59
第五章 新陈代谢异常性疾病 60
第一节 糖尿病 60
一、概述 60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60
(一)1型糖尿病 61
(二)2型糖尿病 62
三、临床表现 63
(一)代谢紊乱症状 63
(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63
四、治疗 64
(一)糖尿病教育 64
(二)饮食治疗 65
(三)运动疗法 65
(四)口服降糖药治疗 66
(五)胰岛素治疗 66
(六)胰腺和胰岛细胞移植 67
五、预防 67
(一)初级预防 67
(二)二级预防 67
(三)三级预防 67
第二节 肥胖症 68
一、概述 68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68
(一)遗传因素 68
(二)环境因素 69
(三)下丘脑食欲调节中枢异常 69
三、临床表现 69
(一)一般表现 69
(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70
(三)脑血管系统并发症 70
(四)呼吸系统并发症 70
(五)消化系统并发症 70
(六)内分泌系统并发症 70
(七)脂蛋白代谢紊乱并发症 70
四、治疗 71
(一)饮食疗法 71
(二)运动疗法 71
(三)药物治疗 72
(四)手术治疗 72
五、预防 73
(一)一级预防 73
(二)二级预防 73
(三)三级预防 73
第三节 血脂异常 73
一、概述 73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74
(一)高胆固醇血症的病因 74
(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病因 75
(三)继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76
三、临床表现 76
(一)一般表现 76
(二)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 76
(三)血脂异常与脑血管疾病 77
(四)血脂异常与其他疾病 77
(五)血脂异常检测及临床意义 77
四、治疗 78
(一)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 79
(二)药物治疗 79
(三)联合应用调脂药物 80
(四)其他措施 81
(五)特殊情况下的血脂异常治疗 81
五、预防 82
(一)健康宣教 82
(二)控制导致血脂异常的高危因素 83
第四节 脂肪肝 83
一、概述 83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84
(一)年龄与性别因素 84
(二)代谢综合征 84
(三)高脂与高糖膳食 85
(四)酒精性饮品 85
(五)药物 85
(六)运动不足 85
三、临床表现 85
四、治疗 86
(一)祛除病因 86
(二)饮食治疗 86
(三)药物治疗 86
五、预防 87
(一)生活方式 87
(二)合理膳食 87
(三)适当运动 88
(四)慎用药物 88
第五节 骨质疏松症 88
一、概述 88
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及发生机制 88
(一)内分泌因素 89
(二)营养因素 89
(三)遗传因素 90
(四)免疫因素 90
三、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及发生机制 90
(一)皮质类固醇性骨质疏松症 90
(二)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91
(三)营养缺乏性骨质疏松症 92
(四)肢端肥大症性骨质疏松症 92
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 93
(一)疼痛 93
(二)身高缩短、驼背 93
(三)呼吸功能减退 93
(四)骨折 93
(五)其他表现 94
五、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 94
(一)皮质类固醇性骨质疏松症 94
(二)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94
(三)营养缺乏性骨质疏松症 95
(四)肢端肥大症性骨质疏松症 95
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与预防 96
(一)雌激素补充疗法 96
(二)降钙素疗法 97
(三)双膦酸盐的应用 97
(四)氟化物的应用 98
(五)钙剂补充疗法 98
(六)维生素D的应用 99
(七)其他疗法 99
七、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与预防 99
(一)皮质类固醇性骨质疏松症 99
(二)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100
(三)营养缺乏性骨质疏松症 100
(四)肢端肥大症性骨质疏松症 100
第六节 骨关节疾病 101
一、概述 101
二、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01
三、肩关节周围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01
四、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表现 101
五、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表现 102
六、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治疗 102
(一)保护关节 102
(二)局部理疗 102
(三)功能锻炼 102
(四)药物及外科治疗 103
七、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 103
(一)止痛 103
(二)理疗或热敷 103
(三)肩关节内、外旋与外展 103
(四)肩关节穿刺 103
八、预防 103
(一)控制体重 103
(二)避免长时间站立及行走 103
(三)治疗原发病 104
(四)补钙 104
(五)适量体育锻炼 104
(六)注意关节保暖 104
第七节 风湿病 104
一、概述 104
二、病因、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104
(一)类风湿关节炎 105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 106
(三)系统性硬化症 107
(四)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107
(五)强直性脊柱炎 108
三、治疗与预防 108
(一)类风湿关节炎 108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 109
(三)系统性硬化症 110
(四)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110
(五)强直性脊柱炎 110
第八节 胆道系统结石 110
一、概述 110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11
(一)胆固醇结石形成机制 111
(二)胆色素结石形成机制 112
(三)其他发病影响因素 114
三、临床表现 114
(一)胆囊结石及其继发的胆总管结石 114
(二)肝内胆管结石 115
四、胆囊结石的治疗 115
(一)胆囊切除术 116
(二)腹腔镜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术 116
(三)内镜下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术 117
(四)胆囊造口加术后胆囊化学性切除 117
(五)胆囊结石的溶石治疗 117
五、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 118
(一)胆管引流术 118
(二)肝部分切除术 118
(三)保留Oddi括约肌的胆管狭窄整形术 118
六、预防 119
(一)胆囊结石 119
(二)肝内胆管结石 119
第六章 功能退行性疾病 120
第一节 高血压 120
一、概述 120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21
(一)遗传因素 121
(二)肥胖 121
(三)饮食因素 121
(四)其他 121
三、临床表现 122
四、治疗 122
(一)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降压目标 122
(二)高血压降压治疗遵循的原则 122
(三)非药物治疗 123
(四)药物治疗 123
五、预防 124
(一)减轻体重 124
(二)合理膳食 124
(三)增加体力活动 125
第二节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125
一、概述 125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26
(一)传统的冠心病危险因素 126
(二)新的冠心病危险因素 127
(三)冠心病的危险评估 129
三、临床表现 129
(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130
(二)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其他并发症 130
四、治疗 130
(一)危险度计分 130
(二)药物治疗 131
(三)介入治疗 132
五、预防 133
(一)降低血脂 133
(二)控制血压 134
(三)健康饮食方式 134
(四)戒烟 134
(五)控制糖尿病 134
(六)适度体育锻炼 135
(七)心理健康 135
第三节 动脉硬化性疾病 135
一、概述 135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36
(一)病因及危险因素 136
(二)病理生理机制 138
三、临床表现 139
(一)按病变类型分类 139
(二)按病变部位分类 139
(三)辅助检查 140
四、治疗 141
(一)促进侧支循环形成 141
(二)药物治疗 141
(三)手术治疗 143
(四)腔内治疗 143
五、预防 143
附: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 144
(一)一级预防 144
(二)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或周围血管疾病的管理(二级预防) 147
第四节 老年痴呆 149
一、概述 149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50
(一)老年痴呆的流行病学 150
(二)老年痴呆可能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150
(三)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 151
(四)老年痴呆的病理改变 151
三、临床表现 151
(一)症状、体征 151
(二)老年痴呆的诊断与鉴别 152
四、治疗 153
(一)改善疾病的病程治疗 153
(二)对症治疗 153
(三)老年痴呆的非药物治疗 153
(四)中医治疗 154
五、预防 154
第五节 脊柱退行性疾病 154
一、概述 154
二、颈椎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56
三、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56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57
(一)突出前期 157
(二)突出期 157
(三)突出后期 158
五、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159
(一)神经根型颈椎病 159
(二)脊髓型颈椎病 160
(三)椎动脉型颈椎病 160
(四)交感型颈椎病 161
六、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 161
七、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 161
八、颈椎病的治疗与预防 163
九、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与预防 163
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与预防 163
第六节 围绝经期综合征 164
一、概述 164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65
三、临床表现 165
(一)血管舒缩障碍 165
(二)神经精神症状 166
(三)泌尿系统症状 166
(四)代谢综合征 166
(五)骨质疏松症 167
四、治疗与预防 168
(一)对症治疗 168
(二)激素替代治疗 168
第七节 前列腺增生 170
一、概述 170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70
(一)雄激素与良性前列腺增生 170
(二)生长因子与良性前列腺增生 171
(三)前列腺间质细胞和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 172
三、临床表现 172
(一)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172
(二)临床新进展及辅助检查 173
四、治疗 174
(一)观察等待 175
(二)药物治疗 175
(三)外科手术治疗 176
五、预防 176
第八节 慢性萎缩性胃炎 177
一、概述 177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77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 177
(二)胃黏膜血流影响 178
(三)遗传与免疫因素 178
(四)吸烟 178
(五)十二指肠液反流 178
(六)药物 178
三、临床表现 178
四、治疗 179
(一)去除诱因 179
(二)饮食治疗 179
(三)药物治疗 179
五、预防 179
第七章 情绪失调性疾病 181
第一节 抑郁障碍 181
一、概述 181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82
(一)病理解剖异常 182
(二)神经生化异常 182
(三)神经内分泌异常 183
(四)神经免疫学 183
(五)遗传及躯体疾病等因素 183
三、临床表现 184
(一)抑郁障碍的典型症状 184
(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185
四、治疗 185
(一)药物治疗 185
(二)心理治疗 186
(三)电抽搐治疗 187
五、预防 187
第二节 血管神经性头痛 188
一、概述 188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89
(一)血管学说 189
(二)神经学说 189
(三)三叉神经血管学说 189
三、临床表现 189
(一)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分类 189
(二)临床典型分期 189
(三)常见类型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190
四、治疗和预防 191
(一)避免血管神经性头痛的诱发因素 191
(二)急性发作期治疗 192
(三)预防性治疗 192
第三节 睡眠障碍 192
一、概述 192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93
(一)衰老因素 193
(二)继发于躯体疾病的睡眠障碍 193
(三)继发于精神疾病的睡眠障碍 193
(四)与活性物质、药物有关的睡眠障碍 194
三、临床表现 194
(一)睡眠障碍 194
(二)原发性打鼾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194
(三)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 195
(四)不宁腿综合征与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 195
(五)发作性睡病 195
四、治疗和预防 195
(一)非药物治疗 195
(二)失眠的治疗 196
(三)特殊类型睡眠障碍的治疗 196
第三篇 现代亚健康综合征 199
第八章 亚健康综合征 199
第一节 慢性疲劳综合征 199
一、概述 199
二、病因 199
三、症状 199
四、预防 199
五、调理 200
第二节 运动不足综合征 200
一、概述 200
二、病因 200
三、症状 200
四、预防与调理 201
第三节 中年早衰综合征 201
一、概述 201
二、病因 201
三、症状 201
四、预防 202
五、调理 202
第四节 心理紧张综合征 202
一、概述 202
二、病因 202
三、症状 203
四、预防 203
五、调理 203
第五节 空巢综合征 203
一、概述 203
二、病因 203
三、症状 204
四、预防与调理 204
第六节 视觉污染综合征 204
一、概述 204
二、病因 205
三、症状 205
四、预防 205
五、调理 205
第七节 都市噪声综合征 205
一、概述 205
二、病因 206
三、症状 206
四、预防 206
五、调理 206
第八节 家庭新居综合征 207
一、概述 207
二、病因 207
三、症状 207
四、预防与调理 208
第九节 电脑综合征 208
一、概述 208
二、病因 208
三、症状 208
四、预防 209
五、调理 209
第十节 高技术信息综合征 210
一、概述 210
二、病因 210
三、症状 210
四、预防与调理 211
第十一节 应激反应综合征 211
一、概述 211
二、病因 212
三、症状 212
四、预防 212
五、调理 212
第十二节 空调综合征 212
一、概述 212
二、病因 213
三、症状 213
四、预防与调理 214
第十三节 静电综合征 214
一、概述 214
二、病因 214
三、症状 214
四、预防 215
五、调理 215
第十四节 劳碌综合征 215
一、概述 215
二、病因 216
三、症状 216
四、预防 216
五、调理 216
第十五节 老年用药综合征 217
一、概述 217
二、病因 217
三、症状 217
四、预防与调理 218
第十六节 桑拿浴综合征 218
一、概述 218
二、病因 219
三、症状 219
四、预防 219
五、调理 219
第十七节 白领综合征 219
一、概述 219
二、病因 220
三、症状 220
四、预防 220
五、调理 220
第十八节 麻将综合征 221
一、概述 221
二、病因 221
三、症状 221
四、预防与调理 221
第十九节 炒股综合征 222
一、概述 222
二、病因 222
三、症状 222
四、预防 222
五、调理 223
第二十节 应酬啤酒综合征 223
一、概述 223
二、病因 223
三、症状 224
四、预防 224
五、调理 224
第四篇 衰老延缓与调控 227
第九章 荷尔蒙与衰老 227
第一节 荷尔蒙与衰老关系 227
第二节 荷尔蒙种类与传递 228
一、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28
二、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 229
三、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229
四、生长激素释放激素 229
五、生长激素 229
六、泌乳激素 230
七、性荷尔蒙 230
八、抗利尿激素 230
九、催产素 231
十、肾上腺皮质激素 231
十一、甲状腺激素 231
十二、性腺激素 232
十三、前列腺素 233
第三节 荷尔蒙功能与维护 233
一、荷尔蒙的功能 233
二、荷尔蒙的平衡与维护 233
第四节 生长激素的分泌与调控 235
一、生长激素的分泌 235
二、生长激素的调控 235
(一)促使生长激素分泌量增加的因素 235
(二)影响生长激素分泌水平降低的因素 236
第五节 促生长激素释放的药物 236
一、L-多巴 236
二、γ-羟基丁酸 237
三、氨基酸 237
四、精氨酸 237
五、赖氨酸 237
六、鸟氨酸 237
七、谷氨酰胺 237
八、甘氨酸 238
九、色氨酸 238
十、肉碱 238
十一、酪氨酸 238
第六节 生长激素的补充疗法 238
一、生长激素的提取与重组 239
二、生长激素的维护 239
三、生长激素的补充方法 240
第七节 生长激素对机体的影响 241
一、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241
二、免疫系统的影响 241
三、骨骼系统的影响 242
四、肌肉系统的影响 243
五、心脏的影响 243
六、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244
七、消化系统的影响 244
八、肾脏与肝脏的影响 244
九、皮肤与头发的影响 245
十、促进伤口愈合与术后复原 245
十一、视力的影响 246
十二、增强性能力 246
十三、大脑功能的影响 246
十四、生长激素与肥胖 247
十五、降低胆固醇 247
十六、治疗骨关节炎与肌肉纤维化 247
十七、调节睡眠 248
十八、降低胰岛素耐量 248
十九、治疗因衰老而导致的营养失调 248
第八节 生长激素的禁忌与滥用 249
一、生长激素禁忌 249
二、生长激素滥用 249
第十章 荷尔蒙基因疗法 250
第一节 脱氢表雄酮 250
一、促进生长激素 250
二、改善性功能 251
三、减轻体重与增加肌肉 251
四、对大脑功能的影响 251
五、维持心脏健康 251
六、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51
七、控制压力荷尔蒙 252
八、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影响 252
九、副作用 252
第二节 孕烯醇酮 252
一、提高脱氢表雄酮含量 252
二、提高脑活力 252
三、治疗阿尔茨海默症 252
四、治疗关节疼痛 253
五、其他疾病的应用 253
六、副作用 253
第三节 雌激素 253
一、缓解女性更年期症状 253
二、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253
三、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54
四、具有抗衰老作用 254
五、对大脑功能的影响 254
六、对预期寿命的影响 255
七、副作用 255
第四节 黄体酮 255
一、治疗经前期症候群 255
二、增加动情激素 255
三、控制性欲 255
四、预防骨质疏松 256
五、副作用 256
第五节 睾丸酮 256
一、对男性更年期的影响 257
二、预防男性骨质疏松 257
三、增加机体活力 257
四、增加肌肉及降低体脂肪 257
五、提高性功能 258
六、预防心血管疾病 258
七、维护大脑功能 258
八、副作用 258
第六节 褪黑激素 259
一、睡眠辅助剂 259
二、治疗时差综合征 260
三、提高生长激素分泌量 260
四、抗衰老功能 260
五、性能力恢复 260
六、维持心血管健康 260
七、提高免疫系统功能 260
八、预防癌症 261
九、抗氧化作用 261
十、副作用 261
第七节 甲状腺激素 261
一、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262
二、恢复活力 262
三、对大脑功能的影响 262
四、可作为糖尿病的补充疗法 263
五、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263
六、对免疫系统的保护 263
七、副作用 263
第八节 胸腺激素 263
一、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264
二、有助肝炎的治疗 264
三、胸腺多氨酸与狼疮 264
四、抗病毒作用 264
五、抗癌作用 265
六、副作用 265
第十一章 抗氧化疗法 266
第一节 自由基 266
第二节 卡路里 266
第三节 抗氧化剂 267
第四节 抗氧化疗法 267
一、维生素A 268
二、β-胡萝卜素 268
三、维生素C 268
四、维生素E 269
五、硒 269
六、维生素D 270
七、维生素B6 270
八、钙 270
九、盐 271
十、葡萄籽萃取液 271
十一、银杏素 271
十二、辅酶Q-10 271
十三、蛋白质 272
十四、乳清蛋白 273
十五、亮氨酸 273
十六、大豆粉 273
十七、谷氨酰胺 273
十八、水 273
十九、乳酸菌 274
二十、生长激素 274
二十一、褪黑激素 274
二十二、其他抗氧化剂及微量元素 274
第五篇 衰老特征及影响因素与检测 277
第十二章 人体各系统器官衰老特征 277
第一节 肌肉骨骼系统衰老变化 277
一、骨骼肌 277
二、骨结构 277
三、关节结构 277
第二节 皮肤衰老表现 277
一、皮肤老化 277
二、毛发 278
三、指甲 278
四、皮肤组织结构 278
五、皮肤感受器 278
第三节 感觉器官衰老特征 278
—、眼 278
(一)泪溢 278
(二)老年环 279
(三)视力减退 279
二、耳 279
(一)听觉进行性减退 279
(二)听力下降特点 279
三、舌 279
四、嗅觉 279
五、躯体感觉 279
第四节 呼吸系统衰老变化 280
—、鼻 280
二、气管与支气管 280
三、肺组织 280
四、胸廓 280
第五节 循环系统衰老变化 280
——、心脏 280
二、血管 281
第六节 消化系统衰老表现 281
一、口腔 281
二、胃 281
三、小肠 281
四、大肠 281
五、肝脏与胆囊 281
六、胰腺 282
第七节 泌尿系统衰老特征 282
一、肾 282
二、输尿管 282
三、膀胱 282
四、尿道 282
第八节 神经系统衰老特点 282
一、脑与脑神经 282
二、神经传导通路 283
三、脊髓 283
四、周围神经 283
第九节 内分泌系统衰老征象 283
一、脑垂体 283
二、肾上腺 284
三、甲状腺 284
四、甲状旁腺 284
五、胰岛 284
六、性腺 284
第十节 免疫系统衰老改变 285
一、胸腺 285
二、脾脏与淋巴结 285
三、巨噬细胞 285
第十一节 生殖系统衰老特征 285
一、男性生殖器官 285
二、女性生殖器官 286
第十三章 影响机体衰老的因素及检测 287
第一节 影响机体衰老的因素 287
一、生活方式对衰老的影响 287
二、遗传因素对衰老的影响 288
三、食物成分对衰老的影响 288
四、温度对衰老的影响 288
五、运动对衰老的影响 288
六、环境因素对衰老的影响 288
七、社会因素对衰老的影响 289
第二节 机体衰老的自我检测指标 289
一、皮肤衰老指数 289
二、体貌衰老指数 289
三、体能力衰老指数 289
四、脑活力衰老指数 290
五、知觉力衰老指数 290
六、脏腑功能检测指数 290
七、心理趋向检测指数 290
八、调养指数 290
九、限负指数与衰老 291
第三节 衰老检测项目 291
一、骨密度检测 291
二、微循环检测 291
三、自由基检测 291
四、血液流变学检测 291
五、生长激素检测 292
六、褪黑激素测定 292
七、性激素测定 292
八、基因检测 292
九、经络能量检测 292
十、心脉仪(脉诊)检测 292
十一、甲状腺检测 292
十二、生理学年龄检测 293
参考文献 294
- 《家畜百宝 猪、牛、羊、鸡的综合利用》山西省商业厅组织技术处编著 1959
- 《“十三五”规划教材 中药鉴定学实验 供中药学 药学及相关专业使用 第2版》吴啟南 2018
-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1》王佃春,骆敏主编 2015
- 《事业单位招聘护士综合应试策略》杨会香,井秀玲,马小霞主编 2019
- 《职通英语综合教程 2 第2版》罗忠明,冯良亮,董瑞虎主编 2019
-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物理治疗工作手册》(荷)瑞克·考斯林克(RikGosselink) 2020
- 《中国综合性大学法语学科表征研究》田园著 2019
- 《2017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全考点实战通关必备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第3版》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命题研究专家组 2017
- 《城市安全与综合防灾规划》滕五晓著 2019
- 《专家解百病系列丛书 图说前列腺疾病》张清华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37》路丽明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19》路丽明编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24》路丽明编 2019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用药手册》黎月玲,熊慧瑜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