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全史  思想卷
中国全史  思想卷

中国全史 思想卷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史仲文,胡晓林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06823630
  • 页数:1121 页
图书介绍:本卷集中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思想成就、思想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思想的发展过程,同时反映了这些重要思想对社会发展、个人生活乃至政治、经济、科技的巨大影响。
《中国全史 思想卷》目录
标签:主编 思想

远古暨三代分卷 3

一、远古暨三代思想概述 3

二、摆脱蛮荒的漫长跋涉——远古 6

(一)意识活动从动物发展到人 6

(二)原始的思维形态 7

(三)自发的“公”与“礼”的观念 9

(四)赤裸裸的美 10

(五)崇拜的心理和文化 12

三、古代文明的源头——夏代 17

(一)“源”的析说 17

(二)神话的哲学 18

(三)史来第一“家天下”的私有制王朝和“礼”的观念 23

(四)新世界的新思考和人为宗教 26

(五)初创青铜时代的文化 29

四、“唯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殷商(上) 31

(一)甲骨文、金文书写的典册 31

(二)“殷人尊神” 33

(三)“德”、“礼”、“孝”的观念 38

(四)“巫”的宗教与艺术 42

(五)青铜器上的威严 44

五、“龙”文化的腾飞——殷商(下) 47

(一)“龙”的显现、腾飞、传人 47

(二)占卜与“八卦”哲学的雏形 49

(三)阴阳五行思想的萌生 52

(四)神话哲学的续篇 54

(五)历法思想与潜科学的萌发 56

六、“因于殷礼”的新时代足音——西周(上) 59

(一)周代沿袭“殷礼”后的生动思想 59

(二)“敬德”中的“祈天”和“保民”意识 66

(三)周公制礼与后世的儒学 68

(四)“以德配天”的天命神学 70

(五)中华经典文化之首——《周易》 71

七、炎黄传统文化的承前启后——西周(下) 81

(一)《尚书》和《诗经》中所见周代思想意识 81

(二)社会演变促进旧观念的革新 84

(三)无神论思想的突现 88

(四)科学文化的新积累 90

(五)创造炎黄传统文化的灿烂明天 94

八、结语 97

春秋战国分卷 101

一、春秋战国思想概述 101

二、“学在官府”与学术下到民间的转变以及诸子百家的形成 103

(一)春秋战国的阶级状况 103

(二)“学在官府”与学术下到民间 103

(三)“养士”之风的盛行与“士”的活跃 104

(四)“百家争鸣”出现的特殊历史环境 105

(五)春秋战国时期宽容的学术政策 105

(六)“百家争鸣”与传统文化的继承 106

(七)诸子百家的分类 107

三、孔子的思想与儒家的创立 110

(一)孔子思想与儒家产生于鲁国的历史根源 110

(二)孔子的生平 111

(三)政治思想 111

(四)经济思想 113

(五)伦理思想 114

(六)哲学思想 116

(七)教育思想 117

四、邹鲁儒、墨显学之争 119

(一)关于百家争鸣的发端 119

(二)儒、墨显学之争产生于邹鲁的历史根源和时代背景 120

(三)墨子思想与墨家的创建 121

(四)儒、墨显学之争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质 126

五、兵家始祖孙武的军事哲学思想 129

(一)齐文化的尚武精神与兵家始祖孙武 129

(二)孙武的生平 130

(三)孙武的军事哲学思想 130

六、杨朱学派、农家的产生与儒、墨、杨三家鼎立的局面 134

(一)杨朱与杨朱学派的思想 134

(二)许行与农家的思想 138

(三)战国中期儒家大师孟子的思想 141

(四)儒、墨、杨三家鼎立的局面及其历史意义 148

七、老子和《老子》以及早期道家思想 152

(一)老子的生平、思想渊源和社会背景 152

(二)《老子》的成书 154

(三)老子的思想 155

八、庄子与战国中期的道家思想 160

(一)庄子生平及其著作 160

(二)社会政治思想 161

(三)天道观 162

(四)认识论 163

(五)处世哲学 164

九、三晋文化与儒家向法家的转化 166

(一)三晋儒家向法家转化的历史渊源 166

(二)魏文侯礼贤与子夏为首的西河之学 167

(三)早期法家李悝与《法经》 169

(四)早期法家、兵家吴起与《吴子》的军事哲学思想 170

(五)三晋法家的发展:申不害和慎到 172

十、名家的产生与惠施、公孙龙和后期墨家的名辩思想 175

(一)名家产生的渊源与流派 175

(二)惠施的思想 175

(三)公孙龙的思想 177

(四)后期墨家的名辩思想 178

十一、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的高潮 181

(一)齐威王改革与稷下学宫的创建 181

(二)稷下黄老之学 183

(三)宋钘、尹文的思想 186

(四)慎到的黄老思想 190

(五)田齐法家的特点 190

(六)邹衍与阴阳家的思想 191

(七)儒家孟子、荀子与稷下学宫的关系 195

(八)稷下名家兒说、田巴 196

(九)兵家孙膑及其军事哲学思想 197

十二、商鞅变法与秦法家的思想以及尉缭的军事哲学思想 199

(一)秦孝公礼贤与商鞅变法 199

(二)秦王政礼贤与韩非入秦 200

(三)后期法家韩非的思想 201

(四)尉缭入秦与秦王政对军事思想的重视 206

(五)尉缭的军事哲学思想 207

十三、荀子入秦与荀子的思想 208

(一)荀子入秦及其意义 208

(二)政治思想 209

(三)天道观 210

(四)认识论 211

(五)性恶论 211

(六)历史地位与对后世的影响 212

十四、诸子百家的融合与《吕氏春秋》的思想 213

(一)诸子百家的相互影响与趋向融合 213

(二)稷下之学对吕不韦的影响与《吕氏春秋》的编纂 215

(三)诸子百家融合的《吕氏春秋》 216

十五、结语 218

秦汉分卷 223

一、秦汉思想概述 223

二、“黄老之学”在西汉的盛衰 225

(一)秦专任法家治国的失败与“黄老之学”在汉初的盛行 225

(二)马王堆汉墓帛书的出土与“黄老”思想之谜的揭破 226

(三)“黄老之学”的宇宙图式与社会秩序 230

(四)西汉前期“黄老”思想的总集——《淮南鸿烈》 235

(五)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对“黄老之学”所作的学术总结 242

(六)“黄老之学”在西汉中期的衰落 246

三、儒家由子学到经学的演变 249

(一)汉初儒学及其特征 249

(二)董仲舒与西汉中期的今文经学 268

四、儒学由经学到神学的堕落 282

(一)谶纬神学的兴起 282

(二)《易纬》思想剖析 285

五、西汉末期的儒学改良运动 294

(一)刘向、刘歆改良儒学的斗争 294

(二)扬雄恢复正统儒学的努力及其创建新的儒学思想体系的尝试 297

六、两汉之际的道家“老学” 304

(一)道家“老学”在两汉之际的昌兴 304

(二)《老子指归》与《老子河上公章句》考辨 305

(三)《老子指归》的道家思想 308

(四)《老子河上公章句》的道家思想 312

七、东汉前期的经学、神学与《白虎通义》 314

(一)汉代建立统一的封建统治思想的历程与《白虎通义》一书的形成 314

(二)《白虎通义》的神学世界观 316

(三)《白虎通义》强化封建纲常的“三纲六纪”说 318

八、王充对汉代神学迷信的批判 320

(一)王充对汉代“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的批判 320

(二)王充对汉代经学迷信的批判 322

(三)王充对汉代世俗迷信的批判 323

(四)王充对“生而知之”先验论的批判 325

(五)王充思想的局限性 327

九、结语 328

魏晋南北朝分卷 331

一、魏晋南北朝思想概述 331

二、魏晋思想的觉醒 337

(一)儒学陷入困境 337

(二)老庄哲学的复活 339

(三)关于清谈、清议与玄谈 341

三、正始玄学 344

(一)正始玄学的形成 344

(二)何晏的政治哲学思想 348

(三)王弼的政治哲学思想 351

四、竹林七贤 362

(一)“竹林七贤”所处的时代环境 362

(二)嵇康的政治哲学思想 364

(三)阮籍的政治哲学思想 371

(四)“竹林七贤”人物品鉴 376

五、西晋后期玄学三派 381

(一)王衍“虚无”派 381

(二)裴頠“崇有”派 382

(三)郭象“独化”派 385

六、魏晋思辨学、人生观与无君社会思潮 393

(一)名实之辩与刘劭《人物志》 393

(二)才性之辩与钟会《四本论》 396

(三)言意之辩与欧阳建《言尽意论》 398

(四)天人之辩与杨泉《物理论》 400

(五)人性觉醒与人生价值取向 402

(六)无君思潮与鲍敬言《无君论》 406

七、东晋儒玄佛道诸家学说的消长交融 409

(一)儒学复兴与士大夫儒玄双修 409

(二)名士名僧交游与玄佛合流 411

(三)葛洪的外儒内道观与神仙思想 414

八、南朝“三教”之争与“三教同源”说的初步认定 420

(一)儒佛斗争与融合思潮的进一步发展 420

(二)道教与儒佛二教斗争与融合 423

(三)范缜《神灭论》 427

(四)梁武帝“真神佛性”说与“三教同源”说 431

九、北朝“三教”之争与儒学主体的定势 435

(一)十六国时期儒学的发展 435

(二)北魏立国以儒学为本 437

(三)“三教”交融和儒学为主体的格局 439

十、结语 443

隋唐五代分卷 449

一、隋唐五代思想概述 449

二、隋朝的思想发展 451

(一)思想领域的基本态势 451

(二)王通的思想 455

三、唐初鉴戒思想的发展 458

(一)贞观君臣“以古鉴今”的意识 458

(二)注重“人事”的“取鉴于亡国” 460

(三)兼通众意的“取鉴乎哲人” 464

四、重振儒家思想的尝试 467

(一)对儒家思想正宗地位的重新确认 467

(二)官方对经学的统一 470

五、儒、道、佛思想论争 481

(一)三家并立的基本国策 481

(二)儒家思想对佛、道的驳论 485

(三)佛、道思想交锋 490

六、学术思想的系统反思 494

(一)刘知几著《史通》 494

(二)《史通》的思想特色 497

七、经学思想的重大变异 509

(一)社会变动引出“思想危机” 509

(二)《春秋》新学的兴起 511

(三)从历代评论看其影响与地位 516

八、非古是今的经世思想 519

(一)杜佑纂《通典》的旨趣 519

(二)《通典》的非古是今 523

(三)《通典》的历史地位 527

九、中国古代“天人论”的基本总结 531

(一)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生平 531

(二)“受命不于天,于其人” 531

(三)“天人不相预”和“天与人交相胜” 533

(四)顺人、重势与理、数、势 536

十、道学先驱者的思想 540

(一)韩愈的思想 540

(二)李翱的思想 543

十一、儒、佛、道思想的相互借鉴与融合 547

(一)佛教对儒、道的借鉴 547

(二)儒学对佛、道的吸取 550

(三)道教及道家思想对儒、佛的吸取 553

十二、晚唐的思想 558

(一)“剥非”与“补失”的经世思想 558

(二)对自然、社会与人的深入思考 563

(三)反专制思想与辩证思想 566

十三、五代时期的思想 571

(一)思想领域的趋势 571

(二)《化书》的思想成就 573

十四、结语 579

宋辽金夏分卷 583

一、宋辽金夏社会及思想概述 583

(一)宋代儒学兴起的社会环境 583

(二)宋代儒学的主题和流派 587

(三)宋儒学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589

二、北宋初年的崇尚黄老与儒学复兴的萌芽 592

(一)黄老之道与三教同设 592

(二)书院讲学与宋初三先生 595

(三)援道入儒与周敦颐的濂学学派 598

(四)邵雍立“象数学” 601

三、北宋中期的儒学改造 605

(一)王安石及其荆公新学 605

(二)程颢程颐及其天理思想 612

(三)洛学的地位与后传 619

四、排斥佛老,奠基理学 624

(一)独树一帜的张载理学 624

(二)张载的气学学说 627

(三)关学兴衰 632

五、南宋初年的理学传承 636

(一)胡宏的理学思想 636

(二)朱震象数学 637

(三)师法程颢心学的张九成 639

(四)张栻与湖湘学派 640

(五)吕祖谦与吕学 642

六、理学之大与朱熹 644

(一)朱熹的一生 644

(二)朱熹的理学思想 647

(三)闽学学派 653

七、南宋中期心学、理学之争 656

(一)心学由来 656

(二)陆九渊的心学思想 659

(三)朱陆之争 661

(四)心学后人 664

八、南宋中期沿海经济的发展与事功之学的兴起 668

(一)事功学与沿海经济 668

(二)陈亮与朱熹的争论 672

(三)叶适的事功思想 677

九、南宋后期理学再盛 680

(一)庆元学禁后理学的重振 680

(二)南宋末理学的修正 684

十、宋代史学思想及其成就 688

(一)宋代史学的繁荣及其特点 688

(二)《资治通鉴》和司马光的史学思想 693

(三)《通志》和郑樵对史学的贡献 699

十一、辽夏金的文字、儒学和史学 703

(一)辽代文化与思想 703

(二)西夏文化与思想 705

(三)金代儒学与史学 708

十二、结语 712

元代分卷 715

一、元代思想概述 715

二、元初北方理学的传播与发展 719

(一)北方理学的传授者赵复及其理学思想 719

(二)元代理学的先驱许衡及其理学思想 722

(三)元初重要的理学家郝经及其理学思想 727

(四)潜心理学的刘因及其理学思想 733

三、元代江西理学的发展及其影响 741

(一)兼宗陆学的朱学大师吴澂 741

(二)吴徵的道统论 741

(三)吴澂的天道观 742

(四)吴澂论心性和明心求理的方法 745

(五)吴澂的经学思想 749

四、元代金华理学的发展与演变 751

(一)严守师说的何基及其理学思想片断 751

(二)敢于质疑问难的王柏及其理学思想 752

(三)潜心四书经史的金履祥及其理学思想 755

(四)金华朱学大师许谦及其理学思想 761

五、元末浙东理学的发展及其影响 768

(一)折衷儒佛、调和朱陆的宋濂及其理学思想 768

(二)“一代宗师”刘基及其理学思想 773

六、元代陆学的传播与影响 778

(一)捍卫陆学的刘壎 778

(二)以倡明陆学为己任的陈苑 780

(三)提倡静坐内省的赵偕 781

七、元代理学正传以外有影响的哲学家、思想家 783

(一)元代蒙古族哲学家保巴及其哲学思想 783

(二)元代进步思想家谢应芳及其无神论思想 786

八、结语 791

明代分卷 795

一、明代思想概述 795

二、明初朱熹理学思想的确立 797

(一)三部《大全》的纂修 797

(二)明初朱学统治的历史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800

(三)明初朱学主要人物的理学思想 802

三、明代中期理学向心学的转变 811

(一)陈献章的心学思想 811

(二)湛若水对江门心学的发展 816

四、理学向心学转变的完成——王守仁的心学思想 823

(一)王守仁的生平活动及心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823

(二)“心即理”的心本体论思想 826

(三)“致良知”的哲学核心 830

(四)“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论 835

(五)王守仁心学体系的分化 838

五、王艮与泰州学派 840

(一)王艮的生平及其思想发展 840

(二)王艮和泰州学派的主要思想 843

(三)泰州学派的历史影响 847

六、泰州后学几位重要人物的思想 849

(一)李贽的异端思想 849

(二)何心隐的社会思想 851

(三)罗汝芳的人性思想 853

七、明代中期理学向气学的转变 857

(一)罗钦顺及其气学思想 857

(二)王廷相及其反理学思想 865

八、东林学派的主要人物及其理学思想 874

(一)顾宪成及其理学思想 874

(二)高攀龙及其理学思想 878

九、明末两大儒学家的思想 883

(一)刘宗周及其思想 883

(二)黄道周及其思想 888

十、结语 892

清代分卷 895

一、清代思想概述 895

二、清初的思想家及其思想和观点 898

(一)黄宗羲:杰出的社会政治思想和学术史撰述 898

(二)顾炎武:务实学风的倡导者和经世思想 904

(三)王夫之: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体系 910

(四)颜李学派及清初其他思想家 918

(五)清初史学略述 927

三、乾、嘉时期的学术和思想 931

(一)乾嘉考据学的形成及成就 931

(二)戴震的学术及其哲学思想 936

(三)汪中、洪亮吉的学术和思想 941

(四)焦循、阮元的学术和思想 947

(五)乾嘉时期的史学 956

(六)章学诚的史学思想 971

四、道、咸以至清末的社会思潮 978

(一)今文经学的复兴与龚自珍、魏源的经学思想 978

(二)晚清兴起的洋务思潮 984

(三)戊戌变法维新思潮 986

(四)清末的民主革命思潮和其他社会思潮 995

(五)史学近代化的开端 1000

五、结语 1005

民国分卷 1009

一、民国思想概述 1009

二、民国初年思想的发展 1012

(一)辛亥革命后政局对思想文化的影响 1012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016

三、五四前后西方观念的输入与论争 1020

(一)杜威哲学与胡适的“实验主义” 1020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023

(三)罗素哲学的传播与影响 1028

(四)托尔斯泰、克鲁泡特金思想的传播与影响 1031

(五)其他哲学流派的输入 1035

四、东西文化的论争 1038

(一)如何看待东西文化 1038

(二)东西文明调和的争论 1042

(三)中国文化道路的讨论 1045

(四)“整理国故”及其批评 1052

五、五四时期史学思想的发展 1056

(一)西方新史学理论的宣传和介绍 1056

(二)五四时期史学的发展 1060

六、科学与人生观问题的论战 1065

(一)论战的缘起与玄学派的主张 1065

(二)科学派的主张 1068

(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科学与人生观”问题的看法 1071

七、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的论战 1074

(一)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 1074

(二)中国社会史的论战 1079

八、哲学的发展与论争 1083

(一)现代各派哲学体系的形成与争论 1083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进一步阐发 1088

九、关于中国本位文化建设与“全盘西化”的讨论 1094

(一)关于中国本位文化建设的争论 1094

(二)关于“全盘西化”的争论 1098

十、传统哲学的更新 1102

(一)冯友兰的“新理学” 1102

(二)贺麟的“新心学” 1104

(三)熊十力的“新唯识论” 1106

(四)蒋介石的“力行哲学”和陈立夫的“唯生论” 1108

十一、史学的进一步发展 1112

(一)非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 1112

(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 1115

十二、结语 11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