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文化景观变迁理论与实证研究
文化景观变迁理论与实证研究

文化景观变迁理论与实证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海胜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03862427
  • 页数:302 页
图书介绍:本书内容包括:(1)文化景观变迁的历史轨迹可从两个角度考察。(2)文化景观在空间分布上也是有规律也循的,主要表现在垂直递变性、纬向递变性、经向递变性和非地带性变化四个方面。(3)导致以上规律产生的驱动机制,主要是由以下单一因素或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包括生态资源、文化扩散、人口迁移、文化创新和突变因素五个方面。(4)文化景观的保护利用是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细致深入地调查研究,以合理限度的开发利用来推进保护目的的实现。
《文化景观变迁理论与实证研究》目录

第一章 研究方案设计 1

1.1 研究目的 1

1.2 研究内容 1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2

1.3.1 环境变迁理论 2

1.3.2 文化变迁理论 3

1.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3

1.3.4 生态文化理论 4

1.3.5 保护生物学理论 4

1.3.6 可持续发展理论 5

1.4 研究方法设计 5

1.4.1 研究方法总论 5

1.4.2 景观格局分析 7

1.4.3 层次分析法 12

1.4.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14

1.4.5 问卷调查法 18

1.4.6 生态足迹分析法 19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21

1.6 研究意义 21

1.6.1 理论意义 21

1.6.2 实践意义 23

第二章 文化景观变迁的理论探索 24

2.1 文化景观遗产的形成与发展 24

2.1.1 文化景观遗产的形成背景 24

2.1.2 文化景观遗产的诞生 25

2.1.3 文化景观遗产的发展 25

2.2 文化景观遗产的概念内涵 28

2.2.1 景观、文化景观与景观文化 28

2.2.1.1 景观内涵 28

2.2.1.2 文化景观 28

2.2.1.3 景观文化 29

2.2.2 文化景观遗产 30

2.2.2.1 定义 31

2.2.2.2 种类 31

2.2.2.3 将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32

2.3 文化景观的理论方法 32

2.3.1 文化景观起源和变迁 33

2.3.2 文化景观感知和解释 33

2.3.3 文化景观构成和类型 34

2.3.4 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 35

2.4 文化景观的研究展望 35

第三章 庐山文化景观的环境背景及其研究述评 38

3.1 庐山文化景观的环境背景 38

3.1.1 古地理环境 38

3.1.1.1 庐山的形成 38

3.1.1.2 庐山第四纪环境演变 39

3.1.2 自然环境背景 40

3.1.2.1 地理位置 40

3.1.2.2 地质地貌 41

3.1.2.3 水文水系 46

3.1.2.4 气候气象 49

3.1.2.5 土壤类型 51

3.1.2.6 植被分布 52

3.1.2.7 动物资源 58

3.1.3 人文环境背景 59

3.1.3.1 历史沿革 59

3.1.3.2 社会生活 60

3.1.3.3 经济状况 61

3.2 庐山研究回顾与展望 62

3.2.1 庐山文献分析与比较 62

3.2.1.1 论文的数量与水平 62

3.2.1.2 论文作者的分析 64

3.2.1.3 庐山研究文献的主题分布 68

3.2.2 庐山研究的主要内容 69

3.2.2.1 庐山地质地貌研究 69

3.2.2.2 庐山生物研究 71

3.2.2.3 庐山文化研究 73

3.2.2.4 庐山旅游研究 74

3.2.2.5 庐山环境研究 76

3.2.3 庐山研究展望 76

3.2.3.1 培育和谐的研究群体 76

3.2.3.2 建立“庐山学”的科学研究体系 76

3.2.3.3 创建庐山文化景观框架 78

3.2.3.4 注重研究方法的创新 78

第四章 庐山文化景观的变迁过程 79

4.1 古代之庐山文化景观 80

4.1.1 古代庐山文化脉络 80

4.t.1.1 先秦两汉:古代庐山文化的发端期 80

4.1.1.2 魏晋南北朝:古代庐山文化的形成期 82

4.1.1.3 唐宋:古代庐山文化的发展期 84

4.1.1.4 明清:古代庐山文化的兴盛期 85

4.1.2 古代庐山生态环境变迁 87

4.1.2.1 第四纪生态环境 87

4.1.2.2 人类历史时期的生态环境变迁 91

4.2 近代之庐山文化景观 94

4.2.1 牯岭的开发建设 95

4.2.1.1 牯岭开发建设的背景 95

4.2.1.2 牯岭的大规模开发建设 96

4.2.1.3 牯岭开发建设的深入与扩张 102

4.2.1.4 牯岭开发建设的衰退与复兴 107

4.2.2 社会经济发展变迁 108

4.2.2.1 人口数量的变化 108

4.2.2.2 经济发展的变化 110

4.2.2.3 旅游发展的变化 114

4.2.2.4 近代社会变迁 116

4.2.3 自然生态环境变迁 121

4.2.3.1 生态环境的变化轨迹 121

4.2.3.2 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 121

4.2.3.3 生态环境的人为管理 122

4.3 现代之庐山文化景观 123

4.3.1  社会经济发展变迁 123

4.3.1.1 人口数量的变化 123

4.3.1.2 经济发展的变化 125

4.3.1.3 旅游发展的变化 126

4.3.1.4 旅游发展的变化 129

4.3.2 景观格局动态 131

4.3.2.1 总体格局变化分析 132

4.3.2.2 斑块面积特征及其动态 133

4.3.2.3 景观形状特征及其动态 135

4.3.2.4 景观聚集特征及其动态 135

4.3.2.5 景观多样性及其动态 136

4.3.3 景观格局模拟 137

4.3.3.1 初始转移概率的确定 137

4.3.3.2 动态模拟 138

第五章 庐山文化景观分类评价 141

5.1 庐山文化景观类型 141

5.1.1 文化景观分类的复杂性 141

5.1.1.1 文化景观的三分法 141

5.1.1.2 文化景观的二分法 142

5.1.1.3 文化景观的多分法 144

5.1.1.4 庐山文化景观分类的复杂性 145

5.1.2 文化景观分类的原则 147

5.1.2.1 系统性和等级性原则 147

5.1.2.2 综合性和主导性原则 147

5.1.2.3 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原则 147

5.1.2.4 实用与规范相结合原则 147

5.1.2.5 物质与精神相结合原则 148

5.1.2.6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148

5.1.3 庐山文化景观的类型体系 148

5.1.3.1 文化景观的类型划分 148

5.1.3.2 庐山文化景观的类型体系 149

5.2 庐山文化景观特征 152

5.2.1 庐山文化景观的总体特征 152

5.2.1.1 文化景观融于自然景观 152

5.2.1.2 文化景观的多样性 154

5.2.1.3 文化景观的地域性 155

5.2.2 庐山理想景观模式 156

5.2.2.1 理想景观的内涵 156

5.2.2.2 庐山理想景观的类型 157

5.2.2.3 庐山理想景观的规划实施 159

5.2.3 庐山石刻景观的时空特征 163

5.2.3.1 庐山石刻调查统计 163

5.2.3.2 庐山石刻景观的时间格局 166

5.2.3.3 庐山石刻景观的空间格局 167

5.2.3.4 庐山石刻景观的时空格局关联度 169

5.2.4 旅游文学视野下的庐山旅游发展时空格局 171

5.2.4.1 庐山旅游文学的重要价值 171

5.2.4.2 数据统计 172

5.2.4.3 庐山旅游文学的创作群体分析 173

5.2.4.3 庐山旅游文学中的旅游景点开发 176

5.3 庐山文化景观评价 178

5.3.1 文化遗产价值 178

5.3.1.1 文化遗产的价值判定 178

5.3.1.2 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 179

5.3.1.3 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 180

5.3.1.4 文化遗产的科学价值 181

5.3.1.5 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 182

5.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183

5.3.2.1 庐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 183

5.3.2.2 庐山森林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所提供的价值量比较 183

5.3.2.3 庐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横向比较 184

5.3.3 文化景观敏感度评价 185

5.3.3.1 景观敏感度评价体系 185

5.3.3.2 庐山文化景观敏感度评价 190

第六章 庐山文化景观的变迁机制 199

6.1 文化景观变迁的基本模式 199

6.1.1 叠合式 199

6.1.2 突变式 200

6.1.3 复合式 200

6.2 文化景观变迁的驱动因子 200

6.2.1 生态资源 201

6.2.2 人口流动 201

6.2.3 经济发展 201

6.2.4 文化扩散 201

6.2.5 文化创新 202

6.2.6 突变因素 202

6.3 文化景观变迁的作用机理 202

6.3.1 必然与偶然:文化景观变迁的内在动力 202

6.3.2 集聚与扩散:文化景观变迁的道路选择 203

6.3.3 递变与特变:文化景观变迁的空间格局 203

6.3.4 主动与被动:文化景观变迁的调控手段 204

6.4 文化景观变迁的多元响应 205

6.4.1 生态响应:文化景观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 205

6.4.2 经济响应:文化景观对于经济形势的影响 206

6.4.3 文化响应:文化景观对于文化集散的影响 207

6.4.4 政治响应:文化景观对于政治格局的影响 208

第七章 庐山文化景观的可持续利用研究 209

7.1 庐山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的综合评估 209

7.1.1 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209

7.1.1.1 调查样本的基本信息统计 209

7.1.1.2 庐山文化景观感知信息统计 212

7.1.1.3 庐山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状况 216

7.1.2 文献调查统计分析 221

7.1.2.1 牯岭居民去留博弈 221

7.1.2.2 庐山管理体制纷争 223

7.1.2.3 遗产保护利用权衡 225

7.1.3 生态足迹分析 226

7.1.3.1 数据来源 226

7.1.3.2 区域本底生态足迹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227

7.1.3.3 旅游生态足迹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230

7.1.3.4 庐山生态足迹的汇总结果与分析 232

7.1.4 主要经验与问题 233

7.1.4.1 主要经验 233

7.1.4.2 主要问题 235

7.2 文化景观的利用途径 241

7.2.1 文化景观利用选择模型 241

7.2.1.1 指标体系建构 241

7.2.1.2 指标权重确定 241

7.2.1.3 庐山文化景观利用选择 244

7.2.2 庐山老别墅利用 246

7.2.2.1 利用现状 246

7.2.2.2 存在问题 247

7.2.2.3 利用创新 248

7.2.3 庐山红色遗产资源利用 250

7.2.3.1 庐山红色遗产资源及其特征 250

7.2.3.2 庐山红色遗产资源利用中的问题 250

7.2.3.3 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254

7.3 文化景观的保护对策 255

7.3.1 文化景观承载阈值 255

7.3.1.1 基本概念 255

7.3.1.2 影响因素 257

7.3.1.3 阈值测算 258

7.3.2 文化景观保护的政治路径 259

7.3.2.1 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 259

7.3.2.2 创新管理体制,构建大庐山框架 260

7.3.3 文化景观保护的技术手段 264

7.3.3.1 培养技术保护人才 264

7.3.3.2 总结运用传统保护技术 264

7.3.3.3 研究应用现代保护技术 264

7.3.3.4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生态途径 265

7.3.3.5 文化景观保护的景观规划设计手段 265

7.3.4 文化景观保护的经济调控 265

7.3.4.1 综合平衡各利益主体的关系 265

7.3.4.2 综合平衡旅游供需关系 266

7.3.4.3 基于保护目的的营利模式 267

7.3.5 文化景观保护的社会调控 268

7.3.5.1 庐山居民系统调控 268

7.3.5.2 庐山博物馆系统保护创新 268

7.3.5.3 庐山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70

参考文献 271

附录A 288

附录8 296

附录C 299

附录D 301

后记 30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