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方言接触与闽北方言演变
方言接触与闽北方言演变

方言接触与闽北方言演变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金文著;叶国良,高明士主编
  • 出 版 社: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
  • 出版年份:2001
  • ISBN:9570291931
  • 页数:370 页
图书介绍:
《方言接触与闽北方言演变》目录

第壹篇 方言接触与方言分群 1

第一章 绪论 3

1.1研究论题与章节安排 3

1.2方法 5

1.3取材 7

第二章 汉语方言分群与接触 9

2.1汉语方言的定义 9

2.2方言关系:历时承继与方言接触 13

2.2.1「方言分群」与「共同创新」 13

2.2.2「方言接触」与「层次分析」 18

2.3「方言分群」的两种表面性例外 22

2.3.1音变「生成项」的后续发展 22

2.3.2方言接触所造成的「层次叠置」 24

第贰篇 方言接触与音韵演变 29

第三章 词音位转换与闽北方言中古全浊声母的反映 31

3.1闽北方言中古全浊、全清声母平声字今读 32

3.1.1闽北方言中古全浊声母平声字的四种读音 32

3.1.2闽北方言部份中古全清声母今有清浊两读 37

3.2闽北方言构词音韵之一:「清浊交替」 39

3.2.1石陂方言的「清浊交替」 39

3.2.1.(1)石陂方言中古全清「见」母今读 39

3.2.1.(2)闽北石陂方言的「清浊交替」 41

3.2.2《建州八音》所收的「清浊交替」 43

3.2.3闽北各方言的中古全清:全浊平声交替 47

3.2.3.(1)闽北各方言「清浊交替」中清浊两读俱存的字 47

3.2.3.(2)闽北各方言「清浊交替」中的浊音与中古全浊声母的今读 50

3.2.4「清浊交替」与音韵征性〔+浊〕的存古 54

3.3闽北方言构词音韵之二:「声调交替」 55

3.3.1「声调交替」 55

3.3.2《建州八音》、建瓯方言中古阴声调类间的「声调交替」 56

3.3.3《建州八音》、建瓯方言中古阳平调与其它调类问的「声调交替」 59

3.4闽北方言中古汉语全浊平声字的反映 65

第四章 「生成项」相同的两则演变:闽北方言中古曾、梗、山、臻摄读ai? 69

4.1闽北方言ai?韵与中古汉语四等韵 69

4.2山臻咸摄与曾梗摄演变有别 75

4.2.1闽语各次方言与闽北方言ai?韵的对当 75

4.2.2阳声韵与入声韵的平行演变 78

4.3闽北方言中古山臻摄读ai? 80

4.3.1闽北方言中古山摄主要元音 80

4.3.2闽北方言山摄-n -t韵尾的代偿 85

4.3.3闽北方言中古臻摄三等读ai? 88

4.4闽北方言中古曾梗摄读ai?韵 90

4.4.1石陂方言的曾摄字 90

4.4.2曾摄开口一等与梗摄二等 92

4.5小结:闽北方言ai?韵 95

4.5.1少数方言中古咸深摄读ai?爲个别方言独特发展 96

4.5.2曾梗摄、山臻摄与咸深摄三组ai?的次序 99

第五章 构词音位、浊音清化与闽方言的分群问题 103

5.1闽方言的清浊交替:构词法的存古 103

5.1.1闽北方言部份中古全清声母今有清浊两读 103

5.1.2「第三套清声母」与「语言接触」两方案 106

5.1.3构词法的存古与不见于古文献的词项 112

5.1.3(1)北京方言口语不见于古文献的「声调交替」 112

5.1.3(2)闽南方言不见于古文献的「清浊交替」 113

5.1.4小结:构词法的存古 115

5.2闽方言中古全浊声母清化今读不送气音 117

5.2.1构词法与音韵征性〔+浊〕的存古 117

5.2.2中古「匣」母读塞音与闽北方言阳平甲调不送气音的归属问题 120

5.2.2.(1)闽北石陂方言里部分中古匣母字读g- 120

5.2.2.(2)闽北石陂方言里阳平甲调浊音非来自移借 122

5.2.2.(3)闽北方言并定群(匣)母读阳平甲调与全浊母演变 124

5.3结论:浊音清化与汉语方言分群 126

5.3.1闽方言浊音清化与闽北方言声母今读的层次 126

5.3.2闽方言浊音清化与石陂方言的存古特征 128

第参篇 方言接触中的规律面向 131

第六章 音变规律的「条件项」:闽北方言阳平乙调清化送气音 133

6.1中古全浊声母闽方言读送气与不送气 134

6.1.1中古全浊平声闽方言读清化送气与不送气 134

6.1.2闽方言浊音清化〔?送气〕表现的地域性差异 139

6.1.3清化规律与原始闽方言的浊声母 142

6.2舌尖塞音th,d读h- 145

6.2.1舌尖塞音h-化的典型:建宁方言 145

6.2.2建阳方言中古定母读h- 149

6.2.3建阳方言中古澄母读h- 151

6.2.4邵武方言的两次全浊清化 155

6.3舌尖塞擦音tsh-,dz-读th- 158

6.3.1舌尖塞擦音th-化的典型:光泽方言 158

6.3.2建阳方言的舌尖塞擦音th-化 161

6.3.3邵武与客赣方言中古「覃」韵读〔+圆唇〕元音 163

6.4小结:闽方言及闽北方言里的「客赣方言层」 168

第七章 音变规律的「生成项」:闽北方言阳平甲调清化送气音 171

7.1《建州八音》所收的闽北方言阳平甲调送气音 171

7.1.1建瓯方言声母的四个层次 171

7.1.2《建州八音》第三调平声字的分布 173

7.2建瓯方言「平声送气」辖字范围的持续扩大 177

7.2.1建瓯与石陂方言阳平甲调送气音的比较 177

7.2.2建瓯方言与《建州八音》阳平甲调送气音的比较 180

7.3中古「禅」母今读tsh- 183

7.3.1闽北方言中古「禅」母平声字今读tsh- 183

7.3.2赣语、官话两方言中古「禅」母平声字读tsh- 184

7.3.3闽北方言中古「禅」母读s-与tsh-爲两个独立的层次 187

7.3.4「生成项」与「条件项」间的搭配 189

7.4小结:闽北方言里的「官话方言层」 191

第八章 方言层次及其系统性特征 193

8.1方言层研究法与其观点 193

8.2研究论题的新发展—「音变的传递」 196

8.2.1论题的扩展一:音变及音变传递的过程与语言世代之间的互动 196

8.2.2论题扩展二:「规则变化」与音变传递 198

8.3语音变化的机制—连锁变化 202

8.4语音弱化的趋势 207

第肆篇 词汇移借与方言变体间的竞争 209

第九章 「方言变体」间的竞争:闽北方言阳平乙调清化不送气音 211

9.1浊音清化与石陂方言阳平甲、乙调的不送气音 212

9.2建瓯方言:畲嬷婆p?21、下府婆p?33与外婆ph?33 214

9.3建瓯方言「下府婆」—来自闽方言内部的接触 217

9.4「下府婆」:「地名」结合「方言特点」的词汇 219

9.4.1闽北人眼中的闽南话:浊音清化 219

9.4.2系统调整与移借的可能性 220

9.4.3接触的证实—闽南方言岛 221

9.5小结:闽北方言里的「闽南方言层」 222

第十章 每个词汇都有它的历史:闽北方言中古见母读?- 225

10.1石陂方言中古「见」母的两类浊音g-与?- 225

10.2闽北方言部份中古汉语「见」母读?- 229

10.2.1石陂方言中古「见」母读?-的字 229

10.2.2闽北方言中古「见」母读?-的字 231

10.3吴方言t?>φ的扩散 232

10.3.1吴方言t?声母零化现象 232

10.3.2浙江西南地区「狼萁」 233

10.4小结:闽北方言里的吴语成份 235

第十一章 词汇扩散与方言接触 237

11.1词汇扩散理论 237

11.1.1音变、时间与竞争 237

11.1.2音变、词汇与变体共存 239

11.2音变间的竞争与方言变体间的竞争 240

11.3词汇借贷与方言变体间的竞争 245

11.3.1异读:「词汇素变体」与「自由变体」 245

11.3.2「每个词汇都有它的历史」 246

11.3.3词汇借贷与文化输入 248

第伍篇 分群与接触的理论意义 253

第十二章 结论 255

12.1闽北方言声母的演变与层次 256

12.1.1文献回顾与讨论 256

12.1.1.(1)「原始闽语」或「原始汉语」的视角 256

12.1.1.(2)「语言层次」的视角 261

12.1.2本文的研究成果 266

12.1.2.(1)闽北方言声母的四个层次 266

12.1.2.(2)原始汉语声母系统的构拟 271

12.2闽北方言ai?韵 274

12.2.1文献回顾与讨论 274

12.2.1.(1)梗摄文读舒声逢前元音收n尾 274

12.2.1.(2)闽北方言一二四等ai?韵 275

12.2.1.(3)诗文用韵与现代方言 278

12.2.2本文的研究成果 280

12.3方言分群架构中的「方言接触」 281

12.3.1汉语方言分群 281

12.3.2「方言接触」与「超越汉语音韵史研究的古语」 284

12.4方言接触中的音变与音变传递 285

论文参考书目 289

附录 299

附录一:石陂方言声韵调系统 299

1.声调 299

2.声母 299

3.韵母 299

附录二:石陂词汇表举例 301

附录三:石陂歌谣 313

1.白花桥 313

2.桐仔树 313

3.王厝人 314

附录四:增广贤文 315

附录五:闽北方言ai?韵 36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