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资产风险信息不对称与公司融资政策
资产风险信息不对称与公司融资政策

资产风险信息不对称与公司融资政策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曾鸿志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09611982
  • 页数:167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本适合于经济及金融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学习的公司金融领域学术专著,也可供公司财务管理人员、金融机构专业人士、高等院校学者教学研究参考,将为公司金融领域的研究起推动作用。
《资产风险信息不对称与公司融资政策》目录

第1章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1.1 信息经济学的兴起及其在公司融资理论中的应用 1

1.1.2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及现象描述 4

1.1.3 可转换债券融资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 7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现实意义 10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2

1.3.1 研究思路 12

1.3.2 研究内容 13

1.4 本书的创新点 15

第2章 信息不对称与公司融资理论研究概述 17

2.1 信息不对称相关概念 17

2.1.1 证券产品与信息不对称 17

2.1.2 信息不对称的内涵 19

2.1.3 信息不对称与企业投资不足、企业投资过度 21

2.2 公司融资理论研究发展概述 22

2.2.1 早期融资理论 23

2.2.2 MM定理开创现代融资理论的思想先河 23

2.2.3 现代融资理论 25

2.2.4 后现代融资理论 27

2.2.5 行为公司金融 30

2.2.6 对公司融资理论的评价 32

2.3 信息不对称为核心的融资理论研究 34

2.3.1 信号传递理论 34

2.3.2 基于代理成本的融资理论 36

2.3.3 融资优序理论 38

2.4 信息不对称为核心的融资理论实证研究 40

2.4.1 普遍检验——资本结构的决定因素 40

2.4.2 融资优序理论和权衡理论的比较 43

2.4.3 国内股权融资偏好研究综述 44

2.5 信息不对称与可转换债券融资研究理论综述 48

第3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55

3.1 随机占优理论 55

3.1.1 一阶随机占优 56

3.1.2 二阶随机占优 57

3.1.3 均值保留展型 58

3.2 Logistic回归分析 59

3.3 Tobit回归分析 61

3.4 单因素分析 63

3.4.1 单因素方差分析 63

3.4.2 配对样本的T检验 66

3.4.3 Mann-Whitney U检验 66

3.5 信息不对称与资本结构模型研究 67

3.5.1 例证 69

3.5.2 模型基本框架 70

3.5.3 风险与价值的定义 72

3.5.4 信号博弈模型分析 73

3.5.5 均衡结果 76

3.5.6 图解 79

3.5.7 关于融资信号理论的讨论 80

3.6 结论 82

第4章 信息不对称与资本结构实证研究 85

4.1 引言 85

4.2 风险对外部融资的逆向选择影响与讨论 87

4.2.1 例证分析 87

4.2.2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投资风险 89

4.3 实证分析方法:公司融资与资产风险的信息不对称 90

4.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92

4.3.2 其他数据的计算方法 93

4.4 实证结果及分析 94

4.4.1 数据描述 94

4.4.2 实证研究主要结果 97

4.5 显著性检验 99

4.5.1 对权衡理论的显著性检验 99

4.5.2 其他相关因素的显著性检验 101

4.6 结论 106

第5章 可转债融资与资产风险信息不对称信号模型研究 107

5.1 引言 107

5.2 信号均衡基本框架描述 109

5.3 显示均衡成立条件 111

5.4 均值保留展型的信号均衡模型 113

5.5 可转债信号传递成本与融资成本模型研究 115

第6章 可转债融资发行动机实证研究 121

6.1 引言 121

6.2 样本选择与研究数据 122

6.3 解释变量的选择与研究假设 123

6.3.1 信息不对称观点 123

6.3.2 财务困境成本观点 125

6.3.3 税赋观点 125

6.3.4 公司未来成长机会及增长性观点 126

6.3.5 股权结构观点 127

6.4 解释变量的定义 128

6.5 实证分析 129

6.5.1 样本描述 130

6.5.2 单因素检验 131

6.5.3 Logistics回归分析 137

6.5.4 Tobit回归分析 141

6.6 结论 143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145

7.1 本书的主要结论与建议 145

7.2 进一步研究方向 148

参考文献 151

后记 16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