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移动宽带多媒体网络  4G技术、模型和工具
移动宽带多媒体网络  4G技术、模型和工具

移动宽带多媒体网络 4G技术、模型和工具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军辉著
  • 出 版 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111350729
  • 页数:527 页
图书介绍: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移动无线宽带多媒体网络方面的内容,侧重于4G移动通信方面的技术、模型和工具。讨论了移动和无线通信的发展历史与演进趋势、最新的无线通信标准等。
《移动宽带多媒体网络 4G技术、模型和工具》目录

第1章 简介 1

1.1趋势和演进 1

1.2本书章节介绍 3

第2章 传输技术 5

2.1概述 5

2.2 OFDM系统 6

2.2.1引言 6

2.2.2 OFDM:动态信号 8

2.2.3增强的OFDM系统 13

2.3 CDMA系统 20

2.3.1引言 20

2.3.2宽带CDMA 21

2.3.3时分CDMA 23

2.3.4多载波CDMA 26

参考文献 27

第3章 信号处理 33

3.1概述 33

3.2调制和编码 35

3.2.1高级编码和调制问题 35

3.2.2超宽带 38

3.2.3系统性能评估 40

3.2.4实现问题 42

3.3均衡 47

3.3.1引言 47

3.3.2传输模型 48

3.3.3预均衡 49

3.3.4 SISO均衡 53

3.3.5 MIMO均衡 55

3.4同步与信道状态的估计 60

3.4.1迭代技术 60

3.4.2信道状态估计与预测 66

3.4.3性能评估与基本限制 67

3.4.4序列同步技术 69

3.5多用户系统和多用户检测 71

3.5.1多用户MIMO传输 72

3.5.2 DS-CDMA多用户检测 73

3.5.3基于空间分集的MC-CDMA多用户检测 79

3.6链路自适应和速率自适应系统 82

3.6.1链路自适应介绍 82

3.6.2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带来的影响 83

3.6.3 MIMO链路自适应系统 85

3.6.4 OFDM链路自适应系统 91

3.6.5当前和未来无线标准下的链路自适应 94

参考文献 96

第4章 传播模型和信道特征 108

4.1概述 108

4.2电磁理论和漫散射 109

4.2.1积分法 109

4.2.2差分方程法 112

4.2.3射线法 114

4.3确定性传播模型 117

4.3.1引言 117

4.3.2输入数据库问题 118

4.3.3电磁模型 122

4.3.4射线模型 122

4.3.5改进的射线模型技术 126

4.3.6射线模型的应用 133

4.3.7简化模型或混合模型 138

4.4信道测量和参数估计 142

4.4.1测量场景 142

4.4.2信道探测技术 142

4.4.3参数估计 144

4.4.4设备性能与信道结构的可靠性估计 148

4.5信道特性 150

4.5.1引言 150

4.5.2测量的统计过程 151

4.5.3路径损耗和建筑物穿透损耗 152

4.5.4长期衰落 158

4.5.5窄带快衰落 160

4.5.6宽频带快衰落 163

4.5.7时间和角扩散 167

4.5.8衰落预测 178

参考文献 182

第5章 天线与分集:从窄带到超宽带 198

5.1概述 198

5.2移动手机的天线性能评估 199

5.2.1引言 199

5.2.2性能系数 200

5.2.3测量方法 202

5.2.4影响测试准确度的因素 205

5.2.5性能系数的比较 222

5.2.6手机设计问题 224

5.3分集技术 228

5.3.1引言:分集对旧概念的新兴趣 228

5.3.2接收端的分集 229

5.3.3 MIMO技术背景下的分集 233

5.4超宽带 237

5.4.1引言 237

5.4.2无线电信道测量 237

5.4.3无线电信道模型 242

5.4.4天线方面的问题 242

参考文献 243

第6章MIMO信道建模 250

6.1概述 250

6.2场景 252

6.2.1引言 252

6.2.2概念 252

6.2.3室内场景 254

6.2.4室外场景 255

6.3物理推动的MIMO信道建模和仿真 260

6.3.1引言 260

6.3.2无线电信道建模 261

6.3.3仿真 268

6.3.4 MIMO硬件信道仿真器 271

6.4天线配置 274

6.4.1 MIMO天线的质量测量 274

6.4.2功率因素 279

6.4.3集成到手机的MIMO天线 280

6.4.4总结和下一步 284

6.5对MIMO信道模型的分析 284

6.5.1基于相关性的模型 285

6.5.2基于耦合性的模型 287

6.5.3相关矩阵的比较 289

6.5.4瑞利信道模型的性能比较 289

6.5.5分析MIMO信道模型的实际应用 294

6.6多天线无线电测量和结果 295

6.6.1引言 295

6.6.2定向多天线测量 295

6.6.3信道和天线响应的混合MIMO测量 306

6.7模型验证和相关的度量 315

6.7.1引言 315

6.7.2实验验证有效性 316

6.7.3复用增益度量 317

6.7.4多径丰富度和多径构造 323

6.7.5空间相关性 325

6.7.6 MIMO信道分集度量 327

6.7.7波束成形度量 328

6.7.8混合度量 328

6.8 COST 273 MIMO信道模型 330

6.8.1引言 330

6.8.2考虑的环境 330

6.8.3一般信道模型 332

6.8.4不同环境下的参数值 341

参考文献 349

第7章MIMO系统 363

7.1概述 363

7.2信息理论 364

7.2.1单链路MIMO系统容量 364

7.2.2多用户MIMO系统容量 365

7.2.3中继MIMO系统容量 366

7.3阵列处理和波束成形 366

7.3.1天线选择 367

7.3.2波束成形 367

7.3.3上行链路阵列处理 367

7.3.4下行链路阵列处理 370

7.3.5信道估计 370

7.3.6时变信道 373

7.3.7阵列处理的应用 374

7.3.8特征波束成形 375

7.4 MIMO传输技术 379

7.4.1引言 379

7.4.2空时发射机设计 379

7.4.3空时接收机设计 382

7.4.4空时收发机性能 385

7.4.5实值标记和应用 389

7.4.6分布和协作空时系统 391

7.5网络 392

7.5.1 MIMO系统的容量 393

7.5.2多跳MIMO结构 395

参考文献 396

第8章 无线网络问题 403

8.1概述 403

8.2 MORANS 403

8.2.1 MORANS倡议的目标 404

8.2.2参考模型的结构 404

8.2.3场景和XML方案下的数据模型 411

8.2.4 RRM参数 413

8.2.5可用性的结果和实例 413

8.3无线网络优化技术 418

8.3.1无线蜂窝系统中的资源分配和分组调度技术 418

8.3.2 MIMO系统中联合链路和网络优化 421

8.4无线网络中的性能评估方法 425

8.4.1理论上的连通性结果 425

8.4.2一些应用 427

8.4.3协议的马尔可夫链模型 428

8.4.4无线电资源管理和移动模型 430

8.5服务和传输模型 430

8.5.1移动服务 430

8.5.2业务源模型 432

8.5.3空间传输需求估计 434

8.5.4时间传输需求预测 436

8.6无线局域网 438

8.7个域网 444

8.8无线Ad hoc网络 450

8.8.1分布式无线网络 450

8.8.2无线传感器网络 451

8.9终端位置确定 452

8.9.1引言 452

8.9.2 ToA技术中的信道模型 453

8.9.3传播模型的应用 454

8.9.4评估和验证 455

8.9.5 GSM结果 456

参考文献 457

第9章UMTS无线网络 466

9.1概述 466

9.2 UMTS无线网络规划 466

9.2.1规划基础 466

9.2.2无线电参数规划 469

9.2.3自动规划算法 470

9.2.4可选择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473

9.3 UTRAN优化与无线电资源管理 474

9.3.1软切换和选址多样性传输 474

9.3.2基站参数调整 477

9.3.3呼叫准入控制 484

9.3.4遗传算法和进化策略 486

9.4 UTRAN性能评估 487

9.4.1静态和动态 487

9.4.2半解析 489

9.4.3链路级的性能作用 490

9.5 3 G和B3 G:网络演进 492

9.5.1波束切换技术 492

9.5.2智能天线 494

9.5.3 HSDPA信道:多重天线的影响 496

9.5.4未来网络方案 498

参考文献 499

附录 505

附录A关于COST 273 505

附录B参与研究机构名单 508

缩略语 5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