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观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强,刘滨,刘兰剑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00496298
  • 页数:29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作者对新中国成立后几代领导集体在社会历史观方面的理论创新进行了比较系统地梳理,从“社会本质论”“社会发展论”“社会和谐论”“人民史观论”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面对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的急剧而深刻的变化,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面临的许多新课题和新挑战,重点研究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回答和解决的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目录

第一篇 社会本质论 3

第一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3

一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

(一)马克思恩格斯: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

(二)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4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6

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9

(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背景及主要思想 9

(二)意义及影响 12

三 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 14

(一)生产力标准的提出 14

(二)坚持生产力标准,不断解放思想 19

第二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阶段 26

一 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 26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论述 26

(二)列宁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与基本特征的思想 33

(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 33

二 社会主义运动的必然性和多样性 39

(一)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 39

(二)苏联解体与社会主义模式的多样性 41

(三)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 44

(四)社会主义运动与实践的历史经验 47

三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及其长期性 48

(一)邓小平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 48

(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50

第三章 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共存关系分析 55

一 当代世界的时代特征及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 55

(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55

(二)整体相关性和全球化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点 57

(三)知识性和创新性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另一个显著特点 58

二 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具体表现 59

(一)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将人类带入了后工业时代 59

(二)资本占有的社会化与资本分配的多样化使阶级矛盾相对缓和 60

(三)社会阶级结构趋向扁平化、复杂化 61

(四)经济全球化促使金融资本登上国际舞台 62

(五)社会意识形态随着文化的自由而不断变化 63

三 重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 64

(一)历史地看待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科学论断 64

(二)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65

(三)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67

四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存关系的理论分析 68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通过新的形式得到发展和深化 68

(二)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70

五 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72

(一)经济全球化为我们走向世界提供了新的机遇 72

(二)政治多极化为我们开辟了难得的发展空间 73

(三)文化多元化给中国发展产生了冲击也创造了机遇 74

(四)社会复杂化为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 75

第二篇 社会发展论 79

第四章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改革论 79

一 改革的本质与意义 79

(一)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革命 79

(二)改革是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81

(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82

(四)改革开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84

二 改革的方向与道路 85

(一)改革开放是新的历史起点 86

(二)改革开放是实现新突破的历史选择 86

(三)改革开放需要持续科学决策 88

三 改革的历程与成效 89

(一)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90

(二)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 91

(三)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发展了改革开放事业 94

(四)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97

第五章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科学技术论 104

一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04

(一)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106

(二)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107

二 江泽民: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 108

(一)技术创新对人类文明具有深刻影响 108

(二)哲学社会科学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极为重要 109

三 胡锦涛:建立创新型国家体系 112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 112

(二)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113

(三)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115

(四)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116

第六章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途径:科学发展观 119

一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119

(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艰辛探索 119

(二)邓小平理论中的发展思想 121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发展观 124

二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129

(一)科学发展观内容的历史凝练 129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130

三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132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132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134

(三)科学发展观是统一思想和行动的导向航标 136

第三篇 社会和谐论 141

第七章 改革、发展、稳定之关系 141

一 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141

(一)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理论的提出 141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事关全局 143

(三)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有机统一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45

(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改革发展稳定工作 146

二 中国社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与党的基本路线 147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147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49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153

(四)坚持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 154

(五)深入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55

三 怎样看待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出现的诸多问题 159

(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凸显 159

(二)辩证地看待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 160

(三)改革中的矛盾和问题只能依靠深化改革才能解决 162

第八章 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理论 164

一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 164

(一)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 164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严峻形势 165

(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途径 167

二 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理论 169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意义 169

(二)当前区域不协调发展的表现 171

(三)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174

三 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和谐发展的理论 177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177

(二)毛泽东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 178

(三)邓小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 180

(四)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论述 182

(五)科学发展观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论述 185

(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最高目标 186

第九章 世界和谐发展理论 190

一 世界和谐发展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190

(一)和谐世界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190

(二)和谐世界理论的理论基础 193

二 世界和谐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197

(一)和谐世界发展理论的思想渊源 197

(二)和谐世界理论的主要内容 201

三 世界和谐发展理论的意义 207

(一)“和谐世界”思想深化了我国基本外交思维 208

(二)“和谐世界”思想是对人类社会历史演化规律的新探索 209

(三)“和谐世界”思想提升和改善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211

第四篇 人民史观论 217

第十章 人民、政党、政权 217

一 人民的本质和社会价值 217

(一)人民的本质 217

(二)人民的社会价值 222

二 人民·阶级·政党·政权 224

(一)政治系统的核心要素——阶级 225

(二)政党政治——通过政党来执掌国家政权 226

(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29

三 人民利益及其实现 233

(一)人民利益 234

(二)人民利益的实现 236

第十一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240

一 社会历史规律与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作用 240

(一)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240

(二)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体能动性 243

(三)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作用 245

二 人民史观与“以人为本” 248

(一)群众史观 249

(二)人民史观 252

(三)“以人为本”实质是以人民群众为本 257

三 人民史观的当代价值 259

(一)坚持人民史观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61

(二)坚持人民史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262

第十二章 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264

一 社会物质文明建设 264

(一)30年来物质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 264

(二)社会物质文明建设观 267

(三)物质文明建设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70

二 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271

(一)新世纪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及所面临的形势 272

(二)30年来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 274

(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78

三 人的全面发展 280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新发展 280

(二)和谐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 283

(三)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288

参考文献 291

后记 29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