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七编  第18册  开洛学派思想关系研究  以张载、二程为主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七编  第18册  开洛学派思想关系研究  以张载、二程为主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七编 第18册 开洛学派思想关系研究 以张载、二程为主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庆彰主编;张金蘭著
  • 出 版 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863224082
  • 页数:200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七编 第18册 开洛学派思想关系研究 以张载、二程为主》目录

绪论 1

一、研究现状概述 1

二、选题意义及写作程序 8

三、论文结构 12

上编 张载与二程四次论学(1056~1077年) 15

第一章 关、洛学派产生之文化背景 17

第一节 佛道二教对儒学之冲击 17

一、北宋之前佛教的发展 17

二、北宋之前道教的发展 19

第二节 儒学之觉醒与复兴 20

一、儒学之觉醒 20

二、儒学之复兴 21

第二章 第一次论学:京师论学(1056~1057年) 25

第一节 张载、程颢、程颐生平 25

一、张载生平 25

二、程颢生平 27

三、程颐生平 30

第二节 京师论易 32

一、「京师论易」之经过 32

二、「京师论易」隐含之问题 33

第三节 「关学不出于洛学」之考论 39

一、从「京师论易」论「关学不出于洛学」 39

二、从学派创立先后再论「关学不出于洛学」 41

第三章 第二次论学:定性工夫(1058~1060年) 45

第一节 《定性书》释义 46

第二节 《横渠易说》成书考证 49

第三节 《横渠易说》中「定」之内涵 52

第四节 张载、程颢「定性」工夫之差异与会通 57

一、张载与程颢工夫论之差异与会通 57

二、「以程解张」出现之误读 59

第五节 张载、程颢定性工夫讨论之意义 61

一、理学两种工夫路径之呈现 61

二、为儒家以「止」代「定」奠定基础 62

三、为学者们提供「入德之途」 63

第四章 第三次论学:「虚无即气」与「勿忘勿助」(1069~1070年) 67

第一节 「虚无即气」之论 67

一、「虚无即气」之由来 68

二、张载「虚气关系」略论 69

三、程颐「馀论」略析 75

第二节 张载、程颐对「勿忘勿助」之诠释 77

一、张载与程颐对「勿忘勿助」诠释之差别 77

二、「勿忘勿助」讨论之意义 82

第五章 第四次论学:「穷理」与「政术」(1076~1077年) 85

第一节 张载、二程对「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之讨论与诠释 86

一、张载、二程对「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之辩论与诠释 86

二、从「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再论张、程修养工夫之异同 90

三、张载、二程「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异趣之根源 94

四、张载、二程将「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与儒家其它工夫命题融贯 96

第二节 张、程「政术」之论 99

一、论政 100

二、论礼 105

三、论井田 107

下编 二程对张载思想之批评与借鉴(1078~1107年) 111

第六章 二程对张载宇宙论思想之评说及发展 115

第一节 从「太虚」到「天理」 115

一、二程对张载「太虚」观之批评 115

二、二程之「天理」观 124

第二节 张载「天人合一」与程颢「天人本无二」 127

一、张载「天人合一」命题之提出 127

二、程颢「天人本无二」的思想 129

三、「天人合一」与「天人本无二」之差异与会通 131

第三节 程颐对张载气论之批评 134

第七章 二程对张载心性思想之评说与继承 137

第一节 二程对张载心性关系之评说与借鉴 137

一、张载、二程心性论概要 137

二、二程对张载心性关系之评说与借鉴 145

第二节 程颐对张载「知」论之评说与继承 148

一、张载「知」论 148

二、程颐对张载「知」论之评说与继承 151

第三节 程颐对张载「命遇」之评说及二者「义命」思想之会通 152

一、程颐对张载「命遇」之评说 152

二、张载、程颐「义命」思想之会通 154

第八章 二程对张载《西铭》之表彰与诠释 159

第一节 张载《西铭》释义 159

第二节 二程对《西铭》之表彰与阐发 167

一、二程对《西铭》之表彰 167

二、二程对《西铭》之阐发 168

第九章 张载、二程对佛教之批评及其「圣贤气象」 175

第一节 张、程对佛教之批评 175

一、张载对佛教之批判 175

二、二程对佛教之进一步批评 178

第二节 张、程之「圣贤气象」 182

一、学以成圣的共同目标 182

二、张载、二程之气象 184

结语 187

参考文献 191

致谢 199

返回顶部